老叟 发表于 2011-11-15 10:11:00

<p><font color="#000080" size="4">&nbsp;&nbsp; 看到西水车的帖子不知何为乌有之乡,上网一查大开眼界。退休后只忙着钓鱼在湖海之畔或和朋友相聚喝个小酒,不再关心政治,没想到在<u>乌有之乡网站</u>一看吓了一跳,我才明白为什么要开会研究文化改革之事。看来是不能“大撒把”了。</font></p>
<p><font color="#000080" size="4">&nbsp;&nbsp; 老吴你把照片上的人名注一下,全认识但叫不出名子了。</font></p>

飞龙 发表于 2011-11-15 13:45:00

<br>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1110/271372.html
<br>&nbsp;
<br>好文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5 13:45:53编辑过]

吴文信 发表于 2011-11-15 19:25:00

照片中有六六届杨一平、王玉、和六三届杜永宝和我。另一张六四届;董建国、梁建正、胡承信、是胡教练之小儿子。

西水车 发表于 2011-11-15 20:4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涂人</i>在2011-11-15 7:47:00的发言:</b><br/>
<p><font color="#993300" size="4"><strong>这里是小学的“延安”,众望所归的根据地。</strong></font></p>
<p><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老叟问“谁是这里的旗帜?”</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font color="#993300">“</font><font color="#000000">有知道五六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校的吗?”</font><font color="#993300">这就是</font></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这面旗帜,这面旗帜在这里首先是古刹钟声校友竖起,随后我校子弟一呼百应,才有了今天的局面。</font></strong>&nbsp;</p>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993300">如果有的校友对“延安”一词比较敏感,那么咱换一个通俗的比喻:这里就是我们的“小猪店”(原校址),这里就是众望所归的……。</font></strong></font></p></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这样解释就合理多了,很简单,就是想要有个机院附小。</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5 20:51:47编辑过]

gui_my 发表于 2011-11-15 21:3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涂人</i>在2011-11-14 9:27:00的发言:</b><br/>
<p><font size="4"><strong>&nbsp;<font color="#993300">此片大概是信手拈来,拍的古朴清新雅然,“小桥流水人家”,真美!</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4"><strong><font color="#993300">&nbsp;</font></strong></font><br/><img title="oldbeijing.org"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水乡.jpg<br/><a href="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4951517904.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oldbeijing.org" style="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4951517904.jpg" border="0"/></a></p>
<p>&nbsp;</p>
<p><font color="#993300" size="4">&nbsp;&nbsp;&nbsp; <strong>周庄的确很美,仅“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这一情景,就让我们北方人赞叹不已!</strong></font></p>
<p><font color="#99330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这次外出,是时隔三年之后第一次重又拿起照相机。2008年十月初我在首都博物馆门前摄影,被一个两厘米高的台阶绊倒,向前摔了一跤,挺狠的,拿在手里的照相机被重重的砸在地上,由于当时我是双手举着相机在拍照,所以摔下时相机作为一个支点把我撑住了,我毫发无损,照相机扭曲变形,“牺牲了”、报废了。家里人看到这突然发生的一切,惊呆了。这以后他们认为我不适合玩照相机----年纪大了脚底下不稳,我有血压高,摔跤容易发生危险。此后我就不再照相。但是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看到孙子可爱的模样,却不能给他照相,心里经常很遗憾。</strong></font></p>
<p><font color="#99330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今年十一,我以要出门去旅行为由,与家人商量,要买一个相机,犹豫再三,同意了。选了一个方便灵巧的,价格也便宜,大概怕我再把它摔了。由于眼睛老花看不清,对准目标就按快门,拿他当傻瓜机使用了。自然也特别注意照相时两脚要站稳。</strong></font></p>
<p><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nbsp;&nbsp;&nbsp; 希望这段经历能引起校友们的注意,防止摔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font></strong></p>
<p><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nbsp;&nbsp;&nbsp;&nbsp; </font></strong></p></div>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5 23:13:39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6 11:5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失去的记忆</i>在2011-11-13 22:51:00的发言:</b><br/>
<p>存在六十年的问题了,估计再有六十年能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这样了。能把问题摆出来已经是进步了。</p></div>
<p>&nbsp;</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老弟说得是,只是:“一万年太久”。</font></p>

老叟 发表于 2011-11-16 13:39:00

假的,小心受骗。<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61339383477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6 13:40:04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6 14:3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涂人</i>在2011-11-15 7:47:00的发言:</b><br/>
<p><font color="#993300"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strong></font><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font></strong>&nbsp;<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font color="#993300">“</font><font color="#000000">有知道五六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校的吗?”</font><font color="#993300">这就是</font></font></strong><strong><font color="#993300" size="4">这面旗帜,这面旗帜在这里首先是古刹钟声校友竖起</font></strong></p></div>
<p>&nbsp; <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西水车:很简单,就是想要有个机院附小</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br/></font></p>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1-11-16 23:34:00

这是在首尔参加中韩围棋友谊交流赛<br/>香港理工大学号称世界大学排名第70位<br/>香港海湾夜景<br/>吃的大蟹近十斤<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6 23:42:05编辑过]

wangpei 发表于 2011-11-17 05:33:00

<br/>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1-11-17 12:52:00

<p>谢wangpei调正照片,真是热心人啊!</p>

wangpei 发表于 2011-11-18 08:02:00

不谢!会者不难嘛。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1-11-18 09:00:00

&nbsp;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校友们这两天没有上帖,选一篇文章供参考。</font>
<p align="center">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小鲁口述<br/><br/></p>
<p align="center">作者:陈小鲁&nbsp;&nbsp;来源:摘自《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p><br/><br/><br/> 〔编者按:本文选自米鹤都主编《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第二册(香港中国书局,2011年3月出版);陈小鲁口述;徐绥之,黄晓一采写;编辑:陈晓彬 米鹤都〕 <br/><br/><br/>陈毅之子痛说“革命家史”(一):<a href="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08369" target="_blank">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08369</a><br/><br/><br/>陈小鲁,陈毅元帅之子,1946年7月生于山东,文革前为北京第八中学1966届高中毕业生。文革初,他曾任学校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因不同意血统论的对联,没有参加红卫兵。后为维护社会秩序,他倡议并组建了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西纠”),成为文革中第一个跨校际的红卫兵组织。文革中有关他的谣言四起,难辨真伪,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父亲,于是1968年4月被周恩来送到部队监护锻炼。一年半后,因表现优异被准予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解放军第39军244团政治处主任。1976年调入总参二部,后任驻英武官助理、副武官。1985年任北京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参加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翌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局长。1992年以上校军衔转业,以后,任(海南)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现为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br/><br/>  ◇ 我真不知道父亲是做什么的<br/><br/>  我1946年出生在山东,最早类似“潜意识”的印象,是坐在船上去大连。那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时候,部队就把我们一批家属海路转移到了当时苏联红军控制下的大连。在华东野战军打下济南后,我们才回到山东。<br/><br/>  我四岁的时候,家搬到了上海,我被送进宋庆龄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幼儿园。那时我的脾气很倔,不愿去幼儿园。不管大人用什么办法,我就是不吃饭,又哭又闹,居然在幼儿园绝食了三天!最后,幼儿园把我退回去了。她们说,你们家这孩子,我们实在管不了,太倔了。<br/><br/>  那时候,我家住在上海兴国路的一座小楼,现在好像是家宾馆。我印象中,父亲很忙不太管我。我早上经常不起床,有时到中午吃饭都不起床。有一天,他不知道因为什么发脾气,吃中饭时又听说我还没起床呢,一下就急了。他冲上楼,说:“养这孩子有什么用啊?”抱起我,就要往楼下扔。当时不仅把秘书们都吓坏了,也真就把我睡懒觉的毛病治好了。后来我一直早起早睡,到现在都保持着这个习惯。<br/><br/>  我6岁进了上海南洋模范小学,那是所一流的学校,但不是干部子弟学校,当时上海就那么几个共产党干部,所以也没有什么干部子弟学校。我那个班的同学大多是1945年出生的,我比人家都小一岁,个子儿也小,所以在学校里,我属于那种“跟屁虫”。在外面和同学玩,我只能跟着别人后面乱跑。一、二年级时,因为在家里学了点儿东西,我功课还好。三、四年级以后,爱打乒乓球,爱下围棋,整天就想这些,学习就差些了。<br/><br/>  我家是1955年搬到北京的,先住在东交民巷新八号。在那里和罗荣桓、贺龙、张鼎丞住邻居。我起初上的是北京育英学校,大家都住校。我感到和同学们一起玩,特别痛快,特别是星期天。从星期一到星期六,都有生活老师管。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大概十几个人,星期天阿姨放假,他们就撒欢儿了。我小时候虽然不愿意上幼儿园,但这时我却特别喜欢住校,星期六也不愿回家,周末整个校园就成了我们这些不回家学生的天下了。有一次,我有一个月都没回家。母亲不高兴了,说:这孩子怎么老不回家呀?这不行。在育英上了一年之后,母亲就把我转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走读。<br/><br/>  在育英学校时,人家问:“你爸是干什么的?”我只知道我爸叫陈毅,真不知道他干什么的。到了实验一小,同学们有的说,我爸爸是司令,他爸爸是部长。在家里,父母从不跟我们讲什么职务、级别这些事儿。我就觉得他也是个“干部”吧,在政府工作。后来我是从报纸上看到父亲是外交部长、副总理,是个大干部。我记得很清楚,在第一实验小学毕业时填表,班主任才知道我是陈毅的儿子。他说:“哎呀,我根本没想到,你是陈老总的儿子呀!”<br/><br/>  实验一小里有一些干部子弟,但我不大和他们在一起。我经常到小胡同里串悠,和一帮平民子弟们一起玩,也到人家家里吃饭。但是我从来没有邀请过同学到我们家去玩过,因为我知道这会很麻烦。<br/><br/>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可能受到了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古典文学、围棋这些。八岁开始学围棋,但不是父亲教的,是我自己看别人下棋学会的。读古文方面,父亲有时管一管,把我抓过来,看看书法,要我背诵古诗词什么的。<br/><br/>  ◇ 中南海的日子<br/><br/>  1958年我家搬到了“海里”(指中南海)。我们家是在怀仁堂西侧的一个夹道内,这里据说原来是宦官还是宫女住的,叫庆云堂。这个夹道内有四家。第一家是李富春,他家门的朝向和怀仁堂平行,那个院是标准的四合院,差不多有十来间房子,大约八百平方米吧。正房有七间,比较宽,侧房也有个五间吧。他家侧面是个夹道,我们都走这个夹道。这个夹道第二家是侧面开门,是谭震林家。第三家就是邓小平家,第四家是我们家。我们这四家住得比较近。怀仁堂后边原来是林伯渠住,怀仁堂的东侧是董必武、陈伯达家。<br/><br/>  中南海里面分三个区,我们住的这片叫乙区,然后走西门。甲区是毛主席、杨尚昆他们住,中央办公厅在甲区,刘少奇原来也在甲区住。林伯渠去世后刘少奇搬到他那去了。甲区和乙区之间是有岗哨的,好像是甲区可以到乙区,乙区可以到丙区。乙区到甲区要经过登记手续。我当时很规矩,就在乙区和丙区活动。中南海有两个游泳池,据说是毛主席用《毛泽东选集》的稿费修的。一个室内的和一个室外的。丙区是国务院机关,周总理的西花厅在丙区,还有普通干部住在里面,文化革命中就全给清出去了。<br/><br/>  那时候中南海很热闹。夏天的环境很好,可以划船,可以游泳。,一般人中午12点以后可以去游泳,游到一点半就离开,因为两点钟要上班。毛主席在北京时,一点半后肯定来游泳。他有一个专用的更衣棚子。换了衣服,就下水游泳。一些小一点的孩子们一点半上来以后,换衣服的时候就故意磨蹭,这样就可以见到毛主席了。毛主席看到这些小孩子们,有时就会招呼:“你们都来游啊!”毛主席说了,谁还敢管?小孩们喊着,“毛爷爷好”!就纷纷跳下水。那时我年纪稍大一点了,比较自觉,不会这样做。冬天,中海结冰了,会铺溜冰场,还有人管理,就在离北海大桥不远的地方,我们就在上面滑冰。<br/><br/>  丙区有个紫光阁,边上是国务院小礼堂,经常放电影。原来放电影,一是甲区有个电影厅,给主席看,有时候我们也去看。后来我们主要是在国务院小礼堂看电影,比如像“冰山上来客”等我都是在那里看的。当时童小鹏也住中南海,他不但爱摄影,自己还有个小的8毫米电影放映机。他有些二战的片子,二战那个大海战等,他有时也放电影。国务院小礼堂看电影要买票,一般都是外边公演的。偶尔放一些内部电影,但不让我们小孩看。门口会挂个小黑板,只准成年人看,小孩不得入内,那就属于内部电影了。我们看到那个牌子就自觉不去了。有次,童小鹏的儿子不满意了,他就自己写个牌子:今日电影大人不准入内。好多干部都在看,怎么回事啊?就是他在那放他的小电影,不准大人入内,很搞笑。<br/><br/>  我们那时还组织了一个篮球队,叫“chua”〔1〕队,这个字在字典上找半天还找不到,最后我们就用“刷”字代替。我们那个球队都是中南海的孩子,当时经常的对手是中南海8341部队的各个中队。中队相当于连,一中队、二中队都打不过我们,而且很恼火,因为他们写个二中队,我们写个“刷”队。他们一看就恼火,就想“刷”我们,但是各中队绝对没有一个能赢我们的。不过,8341部队有个东风队,有点半专业,他们参加大军区的比赛。我们跟他们也打过一场,输得很惨。我们还跟八一女篮打过一场,在八一体工队。上半场我们打得很凶,她们才赢了两分。后来她们的教练急了,亲自上马,老将出马真是不一样。投篮准得不得了,现在的三米线左右,出手就有。你根本看不住,只要拿到球很快就出手,你扑都来不及。这样赢了我们十来分。那些运动员很不满意,下来跟我们说,早知道跟你们打,上午我们就不训练了,都已经很累了。另外说,跟你们打球,好像进了花果山了,意思是我们动作五花八门。<br/><br/>  住到“海里”以后,有时就能见到毛主席了,但大多是离得远远的。因为中南海里有规矩,孩子们不能干扰领导人的工作。当时就是遇到刘少奇、周恩来这些领导人,这种场合我一般也都不问不说,规矩挺大的。中南海的生活环境一开始还比较宽松,有些院里的孩子,可以带同学进海里来玩,登记一下就行。但是我们家的孩子都没有,因为父母交待了,觉得是中央重地嘛,所以我从来没有带任何同学进去。当然住中南海里面各家的孩子经常是串来串去的,这个人家也不管。孩子们相处得都还可以,一般不怎么打架,比较和谐。那里的生活就是大人管大人,小孩自己管自己。原来呢,领导人之间也还互相往来,后来共产党内部情况也是有点紧张,就不太往来了。一般来讲,他们之间也不是经常串门,工作忙嘛,另外估计也是串门怕串出问题、惹麻烦。像我父亲在的时候,一般只带我们到总理那儿串串门,散散步,他们工作关系比较多。<br/><br/>  ◇ 政治启蒙<br/><br/>  住到中南海那年,我上初中,进的是北京四中。也就是那一年,我有点开窍了,关心政治了。<br/><br/>  那时小孩子们讲的“政治”,一个是国际大事,另一个就是党史。当时整个中国在搞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大炼钢铁等。学校给学生们开设了政治课,还经常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政治课讲“一大二公”、讲共产主义,还以“解放台湾”为题开展过课堂辩论。我当时发不了言,只有听的份儿。四中是干部子弟扎堆儿的学校。对这些政治问题感兴趣的、参加辩论的多数是干部子弟,不少干部子弟那时候就比较有政治意识了。比如林立果〔2〕,只比我大一岁,可好像什么都知道,林彪似乎有意让他看中央文件。他也愿意对我们说,就是这帮子干部子弟,在政治上启蒙了我。<br/><br/>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姓王的同学,也只比我大一岁,却可称作是我的政治启蒙老师了。他给我讲了很多事,现在我还记得两件事。一件事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下面有个手枪队,谁要不听他的话,他就让手枪队枪毙谁。我听了后,觉得不可思议:不都是共产党,不都是红军吗?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呢?另一件事是,赫鲁晓夫不好,如何如何……当时我也不太懂,听了后,又对另外一些同学说了。结果立刻被一个同学抓住:“好,你反苏!我去告老师。”当时中苏的分歧还没有公开化,社会上还在讲中苏友好。“反苏”就等于反党、反社会主义呀,是严重的政治罪名。这把我吓得够呛,有好几天,都不敢抬头看老师的眼睛啊,以为自己“犯大错误”了。那时起,我就明白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都是朋友,但是和这帮朋友说的话,那帮朋友可能理解不了;那群朋友说的话,这群朋友可能不爱听。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是说说而已。<br/><br/>  初二那年,我得了肝炎,后来又得了肾炎,休了两年学。因为老治不好,父亲挺着急,就把我送到上海的华东医院去治。华东医院是高干医院,住院的都是军长、市委书记这类人。他们也知道我是陈毅的儿子,聊天时也不避讳我。经常听他们聊天,也算是另一种政治“启蒙”吧。我记得有人讲到批判彭德怀,那人讲:彭德怀是军阀作风,然后指着我说,他老爸是马列主义作风。我当时听听也就过去了。彭德怀是谁?不大知道。后来知道了有彭德怀“反党集团”这么回事儿,但是他怎么反党,还是弄不清楚。不过我也不问父亲。一是他从小就告诉我们:“我的事,你们不要管,不要多问。”所以我们养成了这个习惯,自觉地不去问。第二个呢,是怕讲错了,可能父亲挨训。<br/><br/>  记得有一次他问我们几个孩子:最近中央决定,毛主席不当国家主席了,让刘少奇当,你们学校传达了吗?你们有什么想法啊?我大哥接茬说,感觉“比较突然”。父亲有点不高兴,说:“怎么突然啊?少奇同志很早参加革命,也是党的领袖嘛!”<br/><br/>  所以对父亲,我从来不提问题,也不主动说。他要问我什么,我能搪塞就搪塞过去,这样就给他留下一个迟钝的印象。他说,昊苏〔3〕文采比较好,老三(我排行老三)比较迟钝,但是比较忠厚。这是他对我的评价。父亲对我们子女有规定,他写的诗词,我们可以看。但文件,我们不能碰。偶尔听到父母之间谈工作,不能插嘴问。父亲经常说,父母在家里说的话,你们即使听到了,也不能到外面去乱说。我父亲从来不把党内的事情跟我们讲,讲党史都很少,有时候他跟我妈妈有一些交流,就说你们出去吧。<br/><br/>  不过偶尔听到父亲在家里讲过的一些话,却对我后来影响很大。当时中国开始批判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排除异己”的时候,父亲有一次说,毛主席讲:苏联党内矛盾比较大,我们党比较团结,没有苏联的那种情况。当时我印象很深,到了文化革命中,这实际成为我怀疑运动的依据了。<br/><br/>  父亲对我们的要求,一个是“我是我、你是你”,别有什么优越感。他常对我说,你生活、学习的条件这么好,都不是你自己创造的,你不能有优越感。另一个就是告诫我:“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讲:他的功劳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党,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多少人的牺牲换来的。今天做大官,不能忘掉老百姓,不能忘掉牺牲的战友,子女更不能以父母的地位去自居。还有一层意思:他确实不赞成子女长大从政,从不在政治上刻意培养我们。他要我们学科学技术,要有一技之长。我哥哥昊苏当时想考文科他就没同意,所以昊苏考的是理科。<br/><br/>  父亲反复强调不能有优越感,就是因为干部子弟容易有优越感,因为他知道的比别人多,他父亲的官比别人大,他生活条件比别人好,他可能有自然红的思想。我父亲反对这个。这是他的一个重要思想,经过多年熏陶,对我的人生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总的说,我在少年时代,头脑里人人平等、工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概念非常强。长大后,和我接触过的大多数人,都觉得我没有什么“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老师同学都说,不知道你家庭背景的人,根本就不觉得你是干部子弟。记得休学期间,我在家看古文,看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它一下子就进入我的脑瓜了。我觉得这话太有道理了,和父亲平时教导我的这一套相一致。从那时起,我就逐渐把这句话作为做人的信条了。<br/><br/>  ◇ 文革前的学潮<br/><br/>  1963年,我高中上了八中。八中学生中大约三分之一是干部子弟,三分之一知识分子子弟,三分之一是当时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弟,工农子弟少。干部子弟,家庭里的学习条件优越;知识分子家的孩子家教好;而那些出身不好的子弟处于社会底层,受到歧视,没有别的出路,只好刻苦学习。所以要考入八中的分数都很高。我从四中来的,但考八中时,分数还是稍差了一点,是“照顾”进去的。那时可能只有像我这样的才能得到这种“照顾”吧,父亲太有名了,我的分数就差一点点,学校说,那就让他进来吧。<br/><br/>  到了高中,我开始真正关心政治了。1965年,社会上正搞“四清”运动。社会上各种渠道都在向我们灌输“阶级斗争”、“反修防修”这些东西。当时在“四、六、八中”〔4〕,还因此闹过一次学潮。<br/><br/>  那年,毛主席和王海容、毛远新的谈话中,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其中还把学校领导和老师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谈话也许是被有意地记录下来,并流传到社会上了。当时,我们十六七岁,正处于心理逆反期,肯定和学校、和老师有些矛盾。来自最高权威的说法,正好迎合了我们的逆反心理。<br/><br/>  当时的中学生已经不是小绵羊了,像我们班闹得都出名了,常做一些出格的事。那时,冬天教室都靠生火炉子取暖。我们教室在二楼,有的同学蔫坏,把一个挖煤用的铁勺子,放在炉子上烧烫了,再用绳子把铁勺子从楼上沿窗口吊下去,一会儿提起来、一会儿吊下去。楼下是老师的办公室,靠窗户边的年轻老师,看见窗外勺子一会儿下来,一会儿上去的,他也好奇,就伸手去抓,结果烫得他“哇”地叫起来。老师气得不得了,但一点办法都没有。他知道如果上来责问,那同学们会说:“没人让你去抓煤勺子呀。”<br/><br/>  还有一次,学校的团总支书记给我们班讲团课。大家都在认真听讲,有位同学就不睬,埋头做作业。老师不高兴了:“我在讲课,你不要乱写了!”这个同学说,“你讲你的团课,我写我的作业,我又不是团员。”把老师顶得够呛。老师怎甘示弱:“你不愿意听,可以出去嘛!”同学回答得更绝:“这是我的教室,我为什么要出去?”噎得老师一下没话可说。<br/><br/>  那年中学“四清”在四中试点。当时,四中学生在知道了毛主席谈话内容后,就闹起来了。无非是认为校领导贯彻“阶级路线”不彻底,干部子弟觉得受压制。八中有同学了解后,也在私下串联开会。那时八中高三⑷班团支部组织批判一个家庭出身不太好,平常有点特立独行的学生。那个学生认为推动个人进步有“两台发动机”,一台是个人成名成家,另一台是为革命而学,两台发动机都要,可以跑得更快。于是,大家就批判他是“白专道路”、“反动学生”。学校党支部当然不同意批判学生,这样双方就产生矛盾。于是高三⑷班团支部就向各班干部子弟求援。大家都表示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开始在学校里贴大字报,批评校领导。我还专门去找□□部副部长张际春,他的孩子是我原来的同学,也住在中南海里。张际春对我说:“四清”你们可以搞嘛,但要有部署地搞。你们年轻人,学校有问题,要帮助解决。对此我感到鼓舞。<br/><br/>  当时我觉得,学校对我们这些干部子弟是有些压制,对高三⑷班团支部也表示支持。我们班的干部子弟们,还提出了“为什么陈小鲁不能入团”的问题。大家认为我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可为什么就是不发展我入团。这时,团支部就发展了我,而且马上就让我当了团支部书记。<br/><br/>  我主持团支部后,曾经正式做过一个决议。“决议”认为,我们班出身不好的同学,表现都很好,没有高三⑷班那种出身不好、表现“反动”的学生。在我的主张下,我们团支部还很快发展了一个表现很好、但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入团。对我来讲,实际就有了双重标准:在学校层面,我很“左”,支持高三⑷班团支部,认为那个学生是“反动学生”;在我们本班,并不认为出身不好有什么问题。<br/><br/>  后来,北京市委把我们这些学生头儿都召了去,市委副书记万里讲了话。他说,要“内外有别”,不要写大字报,学生还是要读书的。讲完话,学校方面很高兴。之后,学校召开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就把我们学生中的团支部书记也都叫去参加。会上严厉批评了几个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他们因参与了写大字报和闹事,都做了检讨,“归顺”了。实际上我明白,党课就是讲给我们听的。因为那几个学生已经是“顺民”了,而我们这帮人,还不大顺溜,学校其实是对着我们来的。我们不是党员,又没有发言权,只能坐那儿老老实实地被训,当“陪绑”的。我听了当然不舒服,也有口气。<br/><br/>  干部子弟那时有点先知先觉,因为他们掌握的信息量比较大,比如说主席对毛远新讲话,与王海蓉的讲话,对教育制度的批判,首先是在干部子弟里传起来的,普通同学就得不到这个信息了。这就激发干部子弟去思考,或者是对现实进行批判。因为这个讲话矛头很明显是对现实教育制度的批判,什么“要考三分”啊,这跟我们常规的教育是不一样的。另外呢,干部子弟讲培养革命接班人,认为我们自然就是接班人,谁接班也没我们接班好,有这种优越的思想。还有,他们觉得学校当时的阶级政策是“重在表现”,并没有完全实行阶级路线首先强调的“有成份论”。事实上,应该说政策还是有倾斜的,文革前中学入党的党员,多数是干部子弟,团员干部多数也是干部子弟,但是总觉得不够。干部子弟还有个特点,互相之间串得比较厉害。父母是战友,子女往来就多些,大家一串知道的情况就更多了。这样,文化革命一开始他们当然就是急先锋了。<br/><br/>  转眼就到了1966年,我也上了高三。社会上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却越来越浓。先是批判什么“三家村”〔5〕,很快又批判“四家店”〔6〕,越来越紧张了。到6月份,聂元梓大字报发表了,学校停课,国家宣布取消高考。一宣布不高考了,全班同学都高兴得不得了,把书都扔了。<br/><br/>  ◇ 文革是场窝里斗<br/><br/>  聂元梓的大字报之后,全国就乱了。一次在家吃饭的时候,父亲和我们谈过一次。他说,“文化革命来势汹汹啊!你们学校怎么样了?”我说,学校停课了。他说,这个斗争很复杂,你们要把握住自己。他还说:“外交部的事,你不要管,有人找你,你也不要管,不要问,不要介入进去。你学校的事,我也管不了,也不要跟我说”。这样,我们就算“划清界线”了。当时我觉得这样挺好。所以,后来我所有的行为,跟父亲都没有关系。我从来没向他报告过,他也从来没有问过我这些事情。<br/><br/>  文化革命开始,我就搬到学校去住了,有时连周末也不回家。后来,我母亲去工作组了,我父亲在外交部也“着火”了,大家都在“运动”中,交流很少。对外交部的运动,我从来不问,有意识地不问,“避嫌”,免得被人抓到,将来出什么事。那时候,对党内斗争问题,我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也是这样。<br/><br/>  我们八中的运动是从前任校长的事情开始的。他原来是解放军少校,大约在1960年转业到八中,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把部队那套“三八作风”带进了八中,要学生们像士兵一样操练。当时是经济困难时期,学生普遍营养不足,要减轻负担。学校的其他领导因此批评了他,后来他调到六中去当校长了,但他始终对这个事情不满意。八中也有一些老师支持他,对八中后来的领导不太满意。<br/><br/>  文革一开始,就有人把这件事翻出来了,认为老校长代表解放军的作风,受到“修正主义黑线”的压制。另外一件事,就是前面说的“高三⑷事件”。北京市委成黑线了,万里他们的讲话,肯定就是“黑话”了。大字报也就一下子贴满了校园。6月9日,又有大字报揭发说,学校有一个工友因生活艰难而卖血,那在当时是非常“煽情”的。大家觉得学校领导不关心工人的死活,没有一点阶级感情,完全是资产阶级!学生就自发地开大会揪斗了学校领导,会场上,学生情绪都非常激动。<br/><br/>  不久,团中央的工作组就来了,控制了局面,并把我还有另外两个同学吸收成为工作组成员,并宣布校领导靠边站,检讨。我从一开始就是个学生领袖,还专门给老师们训过话。我说,过去有出戏是“三娘教子”,现在是“子教三娘”。后来这也成为学生运动的一句名言。工作组主政的那段时间,整天就是开会,要求结合八中的实际学习报纸上的社论,很枯燥。大家谁也不知道运动该怎么搞下去,工作组也没谱,一天天混日子。<br/><br/>  7月29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北京大中学校文化革命积极分子大会。那一次我在现场,而且离主席台特别近,印象也特别深。那天,毛主席本来没有出席大会。在刘少奇讲话中间,毛主席突然从后台走出来了。他走过刘少奇身边时,刘转身想跟他打招呼,毛主席根本没理他,可以说看都没有看刘一眼,就过去了。我当时就觉得,不大对头啊!我以前见到的这些领导人碰面时,都不会这样呀。过了几天,有人对我说:出事了!毛主席写了《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刘少奇可能够呛。<br/><br/>  当时我就觉得,不是说中国共产党很团结吗?现在怎么不团结了?我还想到,彭真,罗瑞卿都曾经得到重用啊。有一次在北戴河游泳,罗瑞卿还教训我们说:“你们这一代人,很幸福啊。可不要搞修正主义,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呀,要搞国际主义”。怎么他们一下就被打倒了?可是中央讲了,他们是反革命,那他们肯定是反革命。可我也“眼见为实”啊,与他们接触过,他们不像反革命啊,真搞不清楚!<br/><br/>  当时我还听说,也有些领导人的子女还跑到彭真家去造反,斗彭真,并让张洁清阿姨〔7〕在地下爬。我一听,心里特别难受。文化革命,“造反”就是这样吗?他们都是长辈啊!过去我家和彭真这些人家里的关系也是挺好的,见面都要叫他们“叔叔、阿姨”的。我就觉得心里非常难受,不理解。我真的没法理解,可能是那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觉在里头。<br/><br/>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对文化革命产生不好的感觉,就是四中的干部子弟之间的矛盾。那是7月29日大会之前,因为我原来是四中的,有不少熟人。我跑到四中去串联,听说他们正在开会,我就去听听。我进去以后发现,四中的干部子弟学生分成了两派,在吵架。他们都是我的朋友,看到他们对峙,我特别难受。文革运动刚刚开始,怎么就闹起来了?自己跟自己斗,朋友和朋友斗,这还有什么前途啊?那天我一宿睡不着,想得特别多。我觉得,这不对呀,这么闹下去,好像就是窝里斗。<br/>【未完待续】<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9:00:40编辑过]

吴文信 发表于 2011-11-18 13:14:00

<p>继续回归到怀旧版,我有许多题材的照片要展示。</p>
<p>先说下面这张,在咱们论坛初期,谈到了老蔡师傅,他是学院副食商店卖肉的,身体彪悍,热爱举重。每逢附小改善伙食,需要杀猪时都会请蔡师傅来。照片中都是当时机院的大学生,其中最左边的那位就是蔡师傅。最右边的是举重队的教练,胡洞庭先生,他是全国举重和游泳两项的国家级裁判。电影《水上春秋》就有他给运动员发令时的镜头。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国家游泳队和北京游泳队效力(当然是在70年代)!我们附小学友当中,酷爱运动的人很多,游泳出色的有:胡承林,胡承信,还有小磊子。田径优秀的有:殷福来,于凤岐,董建国,还有女学友 王燕和陈敏琪。乒乓球优秀的有:朱和迪,李有宪,陈家祉。足球好的有:杜永宪,杜永宝,裴培,王健。篮球好的有:王伟,刘承达,王金伯,赵林泰等。</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1313172967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1313172221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吴文信 发表于 2011-11-18 13:28:00

下边这张是游泳池。这是每年夏天大家欢乐的聚集地,那时大伙不是总有句口头语吗《有事游泳池见》!那时天天都泡在池子里,每回才两分钱,就是月末要帮忙刷池子!照片中最左边那位 胸大肌很健硕的男子是 李伟和李硕的父亲,他原先是咱们国家足球队的,后来退下来当了裁判员,而且是国家级足球裁判员。他曾与 崔宝印一起给国家队和某个东欧足球队执哨。咱们的足球元老 年维泗 史万春 经常去他家做客。<br/><br/>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17:5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失去的记忆</i>在2011-11-16 23:34:00的发言:</b><br/>这是在首尔参加中韩围棋友谊交流赛<br/><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am_0624.jpg<br/><a href="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623315186827.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WIDTH: 700px; 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623315186827.jpg"/></a><br/><br/></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失去的记忆老弟不简单,能够以棋艺为发展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strong></font></p>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17:52:00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失去的记忆老弟真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大的螃蟹,真羡慕老弟能有这么好的口福,享受这样的美味,我们馋得直流口水呀!哈哈!&nbsp;</strong></font></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17:57:44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18:0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angpei</i>在2011-11-18 8:02:00的发言:</b><br/>不谢!会者不难嘛。 </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失去的记忆老弟对<font size="5">wangpei </font>谢得其所(不知用语是否得当)。对母校网这样关心,及时纠错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呀!</strong></font></p>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18: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失去的记忆</i>在2011-11-18 9:00:00的发言:</b><br/>&nbsp;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校友们这两天没有上帖,选一篇文章供参考。</font>
<p align="center">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小鲁口述<br/><br/></p>
<p align="center">作者:陈小鲁&nbsp;&nbsp;来源:摘自《回忆与反思——红卫兵时代风云人物》<br/></p></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失去的记忆不想让论坛冷寂,说明校友们都在始终关心着呵护着一所已经消失小学的师生创建下的宝贵园地。送上这篇陈小鲁的回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作为高干子弟常人所不为人知的经历。这些回忆从一个角度对于认识总结那个最应该正确认识总结的年代是有益处的。</strong></font></p>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18:22:40编辑过]

失去的记忆 发表于 2011-11-18 19:01:00

<p>鞠大哥:赴韩国下棋只是因为我加入一个围棋俱乐部,部有政府高官促成此次活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香港西贡海湾吃的大海蟹是产于阿拉斯加海边,一只4000港币,是赴港棋友的同学请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陈小鲁口述校友们感兴趣我继续贴。</p>

吴文信 发表于 2011-11-18 19:32:00

陈老总的儿子当然优秀了。四中精英众多、我认识的就有孔丹孔栋。和我们厂的书记邵立功,文章挺好只不过离年底调整退休养游金的关心程度小点。游泳池的照片上的学友基本上全去了西安。有十八棵青松之称!

吴文信 发表于 2011-11-18 21:21:00

本学友的确不愿回顾文革那点事。要不不会有陕西理工大学!十八棵青松也不会长在那块贫脊的土地上,当年的元坝山中孕育着你们这英勇不屈的十八棵青松!苍建民便是最坚强的一棵。吴哥在这里祝愿你们棵棵生在北京长在陕西的松树万古常青!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23:28:00

&nbsp;
<p align="left"><font color="#333300" size="4" face="黑体">吴文信:__继续回归到怀旧版,我有许多题材的照片要展示。</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333300" size="4" face="黑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__下边这张是游泳池。这是每年夏天大家欢乐的聚集地,那时大伙不是总有句口头语吗《有事游泳池见》!</font></p>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吴文信校友的淘宝收获不断,不但有怀旧照片,还有这些怀旧照片带来的故事,记忆力还特强,记有那么多同学与校友的名字。为延续母校的历史与故事在不断增添光彩。另外说不定见到照片会有更多的校友来相聚。</strong></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nbsp;</strong></font></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前遇到图片,玉龙雪山小弟总是要制作配有音乐的相册视频,受到大家的欢迎。我就是小弟所帮逐渐学会制作带音乐的相册的。这次将吴文信校友所发照片制作视频,不知这位小弟能见到否。</strong></font></p>http://player.56.com/deux_113315629.sw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23:31:21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8 23:42:00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前些日子到广西去了,照了一些风景照,先整理了通灵峡谷的部分照片与大家分享。</strong></font></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5288038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547259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5585421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683113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617726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6269719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6355274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36438181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4052531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40528788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这是在德天瀑布附近中越边境的界碑留影</strong></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待续)<br/></p></strong></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13:48:28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9 00:1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吴文信</i>在2011-11-18 21:21:00的发言:</b><br/>本学友的确不愿回顾文革那点事。要不不会有陕西理工大学!十八棵青松也不会长在那块贫脊的土地上,当年的元坝山中孕育着你们这英勇不屈的十八棵青松!苍建民便是最坚强的一棵。吴哥在这里祝愿你们棵棵生在北京长在陕西的松树万古常青! </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希望西安的老师与校友能听到看到吴文信校友的衷心祝愿。</strong></font></p><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0:14:22编辑过]

西水车 发表于 2011-11-19 07:27:00

<p>http://player.56.com/deux_111202202.swf</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俄罗斯的过去和现在,网易上的俄罗斯图片。</font></p>

西水车 发表于 2011-11-19 07: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aojy</i>在2011-11-18 23:42:00的发言:</b><br/>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前些日子到广西去了,照了一些风景照,先整理了通灵峡谷的部分照片与大家分享。</strong></font></p>
<p><a href="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405287882.jpg" target="_blank"><img style="CURSOR: pointer" title="oldbeijing.org"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1-11/2011111823405287882.jpg"/></a></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strong>这是在德天瀑布附近中越边境的界碑留影<br/></strong></font></p></div>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老学长的退休生活真是丰富多彩。</font></p>

wangpei 发表于 2011-11-19 08:39:00

<strong>鞠大哥过奖!谈不上纠错,就是把照片调个方向。</strong>

wangpei 发表于 2011-11-19 08:45:00

<p><strong>《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strong></p>
<p>&nbsp;</p>
<p>http://www.56.com/flashApp/56.11.09.29.swf?vid=NjQ3ODIwMjA&amp;ref=oldbeijing.org&amp;swfhost=www.56.com</p>
<p>&nbsp;</p>
<p><strong>当今,悖论多多。</stron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15:19:45编辑过]

laojy 发表于 2011-11-19 13:45:00

<p>&nbsp; </p>
<p style="LINE-HEIGHT: 18pt; BACKGROUND: #fafafa"><font color="#0000ff" size="4" face="黑体">&nbsp;(接上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德天瀑布听说过,一直没机会亲眼观赏,这次赴广西看到胜景震撼不已。 德</font><font color="#0000ff"><font face="黑体"><font size="4">天瀑布位于中越边境广西大新县<span lang="EN-US"><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752.htm"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硕龙镇</span></span></a></span>,为国家特级景点。横跨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排在巴西<span lang="EN-US">-</span>阿根廷之间的<span lang="EN-US"><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98969.htm"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伊瓜苏大瀑布</span></span></a></span>之后,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它起源于广西靖西县<span lang="EN-US"><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432578.htm" target="_blank"><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归春河</span></span></a></span>,终年有水,流入越南又流回广西,经过大新县德天村处遇断崖跌落而成瀑布。<span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font></font></font></p><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9 13:57:55编辑过]
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机部子弟小学暨机院附小论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