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变迁(上篇)
<br> <br> 消费的变迁 <br> 我猜想,乍一看题目您没反应过来,我估计把“消费”和“变迁”整合在一起恐怕您头一次看到。事实上我酝酿此文由来已久,因本人年龄问题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多个春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敢说,这是自有中华民族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想用我经历过的事儿来佐证一下。为了不使您感到看我文章的枯燥,建议您沏上一杯绿茶听我漫漫道来…… <br> 就从一九五六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吧。那时候住在东城的东观音寺九号院,这是我父亲单位的宿舍,虽然不是豪宅,也是有住着近二十户的四层大院儿。因为我父亲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机关,所以基本没有什么象样儿的家具。可后来和街坊熟悉了,才明白原来家家如此。那时候是什么收入和物价水平呢?我记得上学时家里有时候给我五分钱,二分钱一碗豆浆和三分钱一个糖油饼儿。老爸每月是六十五块钱工资养活着我们一家四口人。我上学的学费是两块钱再加上三块钱的书本费。那年代马路上很少见到汽车,更不用说小轿车了。有自行车的家庭是少之又少,通常远道儿外出就是公共汽车,近道儿吗,当然是俩条腿了。公共汽车大都是美国的“道奇”和日本的“丰田”了。您上网搜索就可以很容易找到这两种车的图片儿。 <br> 一九五九年以前物资虽然敞开供应,但是由于购买力太低,事实上“敞开”的市场确无繁荣可言。按照现在的定义其商品也就算是保障生存的基本物质了。消费就等于是维持基本生存,距离享受那可是远了去啦!能自己动手的肯定不花钱买。穿自家做的衣服和鞋,背的是自家做的书包等等。当然了更是极少有人去下饭馆,如果哪家吃的不是自家蒸的馒头,而是买现成儿的,那么街坊肯定是另眼相看的:这家儿真有钱啊! <br> 由于国家的经济大环境尚在战争后的恢复期,家家儿经济条件都差不多。我记得当时我家属于自己私人的“大件”财产就是俩木头箱子,其他的家具全部是公家配给的东西。我估计北京市的老百姓每一百家都不准有一台收音机或者一辆自行车。如果谁骑辆解放后生产的国产自行车上班,那他不是(相当现在的)白领就是公子哥儿。看到谁在手腕上挂着手表,感觉他就是富人了。没有人想象自家有电话,这么说吧,谁要是说了,一准儿说他是神经病! <br>老百姓过年的情景已在《放炮仗》一文中做了部分描写,如果精炼地升华可以这样总结: <br> 过春节,点灯笼。 <br> 蒸豆包,吃饺子。 <br> 熬三十,听大戏。 <br> 放炮仗,穿新衣。 <br> 渡寒假,走亲戚。 <br> 您注意了吗?第二行就是说吃,还应该加上吃炖肉,但是为了工整就省去啦!总之,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了。 <br>以后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非常困难时期。现在有些年轻人难以相信期间的困难程度有多么糟糕,确有天方夜潭的感觉。 <br> 196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应该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饿死人最多的一年。我到现在也不埋怨当时的境况,因为有人祸(因中苏关系破裂及国家在发展经济中的过失)和天灾(农业连年减产),并且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共患难。但是一想到物质的匮乏程度还是不寒而栗!北京市民供应标准就已经很糟糕了。比如棉布2.4尺/年,糖果、香烟、酱油甚至炒菜锅都凭票供应。我妈每每做饭的时候,时常认真观看油瓶子的水平线,计划着坚持可以用上一个月。夏天时候许多小孩子穿着用两块手绢儿制做的背心儿(手绢不要布票儿)。我记得冬天蔬菜极少,于是就供应黄豆(可以发豆芽代菜)。看看那时候的垃圾就明白了:只有白菜疙瘩(菜根儿部分)和炉灰!许多人因为肚皮问题营养不良,浮肿病极为流行。各个单位都想办法建立自己的农产基地,我家也分到了一片儿有30平方米的菜地。尽管非常困难,可那时候人们的道德标准、社会风气客观说要比现在强百倍。 <br> 在粮食最紧张的时候“粮票儿就是命”啊!那时候,广泛流行吃“大菜团子”,这是用玉米面儿做薄皮儿,里面是白菜帮子和大油渣儿剁的馅儿,有小皮球那么大,我一顿可以吃俩呢。到1963年的时候,全国经济形势已大面积好转。我记得上课时就连老师也喜形于色地说:谁家要是有农村的亲戚,放假的时候去就不用带粮票啦! <br> 那时候我已经上了中学,让我自豪的是,我的钢笔是全班最好的一支。那是我利用春节亲戚给的钱攒够了才买的。这是小号暗红色的上海产“英雄”牌金笔,当时的价格是四块七毛五分钱。那时候在学生中最潮流的就是“英雄”、“金星”、“博士”了。我记得有个相声还专门以钢笔为题幽默的做了时代的诠释。许多同学对这心爱之物呵护有佳,比如请姐姐或者女同学用彩色玻璃丝为它钩个套儿,这样既有美化的效果又加强了保护的力度。在这里我虽然在说我的笔,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物件儿都有类似的包装。比如老爷们儿的打火机加个套儿;比如给手电筒加个套儿;比如给收音机加个套儿;比如在自行车的大梁上缠绕电影胶片等等。无疑,物质的匮乏和购买力的低下使得老百姓对心爱之物更加珍惜了。 <br> 我曾经在《参考消息》上看到国外的一篇报道,大意是说衡量购买力的标准有个简单的参照方法。就是用你每小时的收入所得可以购买的基本生活用品的数量是多少。比如面粉、食用油、鸡蛋、棉布、肥皂、可以乘多远的公共汽车、可以打多长时间的长途电话,买一台电视机或者买一台小汽车需要工作多长时间等等。由于文章列举了几十个国家的测算结果,您可以想象,其结果让我垂头丧气极了。 <br> 由于那时候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几乎可以说是高度“复制”的,吃“大锅饭”已成自然。消费着同样的家具、日用品、服装,看同样的电影、阅读同样的书籍、唱同样的歌等等。因为拿着几乎非常接近的工资,所以人们肯定没有对个人经济目标的“狂想”。如果技术水平和工龄相近的俩人工资相差一倍,就让人感觉到是奇闻了。 <br> 经济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物价是非常稳定的。许多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品很长时期都没有价格上的波动。比如普通白面一毛八分四/市斤;嵇米一毛四分八/市斤;一级红星苹果五毛五/市斤…… <br>小孩子的娱乐也离不开经济条件的限制。男孩子平常玩儿拍洋画儿和烟盒儿叠的三角儿、打嘎嘎儿、弹球儿、抽陀螺等。女孩子玩跳房子、耍肱、跳绳儿或跳皮筋儿,边跳还唱道:猴皮筋儿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我反对。那时候民间收音机很少,合作社有制式矿石收音机在卖,价格是五块钱一台。要是看到谁家挑着长竹竿上面绑着个笊篱,那就是收音机的接收天线。我爸爸所在的市委党校机关大院儿,有电视的就两家儿,还是苏联产12寸黑白的。但是单位有个电视室,是给职员或家属看的。那时候只有北京电视台(即现在的中央电视台)一家,节目也有限。普通家庭的“家电”也就是电灯了。我曾经在那以后去过农村旅游,大人砍个树叉儿,拴条绳子就是“枪”了,十几岁的孩子背着仍十分满足。 <br> 现在,我家每年春、秋换季的时候总要淘汰许多衣服。每每此时总要念叨:60年要是“换”衣服,要等晚上睡觉前洗干净了,第二天早晨干了,就穿上了。要是没干透也得穿上了,用体温“烤”干它! <br> 客观说,老百姓没有怨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党员干部和群众过着同样品质的生活。堂堂的高级干部穿着同样带有补丁的衣服;同样吃着“大菜团子”;同样要想办法解决肚子问题计算着粮票可以维持多久;同样用两条腿走着上班、同样用烟票才能买到香烟;同样…… <br>但也有人说:那时候没的可贪啊!想贪污都没的贪! <br> 我想强调的是,尽管物质条件极差,但是社会风气是非常健康的。打个比方吧,我们附近合作社的经理想买个笊篱,其实自己商店就有,可他硬是委托别人去排队才买到手(缘于党内规定不允许与群众争购)。又比如,购买日用品的票证,不分干部群众,一律平等,轮上谁是谁。再比如,年龄大的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没给让座儿,甚至迟了些不那么利落,是要激起众怒的!现在年纪大的人们往往怀念那已经消失的高尚了,唉,没辙的事儿啊…… <br> 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国家经济的实力象是滚雪球,在很短时期就实力大增。在这儿我就不絮叨物价和收入了,因为即使我不说,实际情况您也尽收眼底了。 <br> 老百姓的日子是蒸蒸日上,导致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买吃穿用品首先考虑的是耐用度如何,然后是考虑价格,最后才是舒适度,品牌意识是不存在的。可现在耐用度如何基本不考虑了,这使得许多手艺人失去了市场。比如锔锅锔碗儿的、打菜刀的、糊纸活儿的、挑担送水的、衲鞋底儿的、掏粪的、马掌铺、棺材铺等等全没影儿啦!您去农贸市场就能感觉到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过去大米要掺沙子卖,现在是谁的米有沙子那就是他脑子进水了;过去买双鞋最结实的就算是轮胎底儿的了,保准儿您能穿上它五年可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了。您没看到吗,收废品的穿着西服、乞讨的用着麦克风、拣破烂儿的骑着电瓶车、摆小摊儿的用着笔记本儿(电脑)、坐着出租车用手机和对方口若悬河地谈着“项目”的运作、普通老百姓也侃侃而谈着“投资”、退休的老头儿聚在一块儿聊着“基金”、老太太也口若悬河地诉说着棋牌室的“买卖”…… <br> 您看看啊,这不是全国山河一片商了吗!<br> 尤其咱北京城吸引着全国的有为者、有志者、有才者、有利者…… <br>曾经干炼的老人羡慕着年轻一代有了好大的机会。年轻人羡慕着老一代人的稳座泰山,叹息着生活的压力。这是不是也是“围城”现象了呢? <br>(未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14:13:31编辑过] <p>非常流畅,很久没看见这么舒展的文字了。</p>
<p>看来,最近又有眼福了。</p>
<p>您老,继续!</p> <p>再跟一个技术帖</p>
<p>---------------</p>
<p>1:因本人年龄问题经历了---这个句子病了,直接表述我觉着挺好,加 年龄问题 疑似 画蛇添脚。</p>
<p>2:漫漫道来---慢慢道来,漫字叠用有 慢慢 之意,但现代汉语一般均写作 慢慢 表不急信口貌。</p>
<p>3:象样儿---像样儿。</p>
<p>4:近道儿吗---嘛。</p>
<p>5:俩条腿了---两。</p>
<p>6:属于自己私人的“大件”财产---这个 大件 或者应当儿化。</p>
<p>7:渡寒假---度。</p>
<p>8:许多人因为肚皮问题营养不良---这句话可能也患了点小伤风,肚皮前头加个动词大约比较好,例如填、塞之类的。</p>
<p>9:学生中最潮流的就是---潮流 这个名词在这个句子里当形容词使,我觉着有点牵强,反正绊了我一下,新潮+流行<font face="Verdana">≠</font>潮流。</p>
<p>10:呵护有佳---呵护有加。</p>
<p>11:其结果让我垂头丧气极了---可以表述为:丧气极了,可垂头这动作本身不能“极了”,所以 垂头丧气 与 极了 不能并用。</p>
<p>12:嵇米---这个词我敢肯定用错了,但我不知当用哪个词好,习惯上大约写作 积米 可能,懒得翻书去查了。因嵇 这个字发 <span class="enfont"><span class="enfont">J</span>ī 音 的时候只当姓氏用,譬如 嵇康。</span></p>
<p><span class="enfont">13:打嘎嘎儿---尜尜儿。</span></p>
<p><span class="enfont">14:耍肱(?)---肱,<span class="pinyin">gōng</span>
<script>pronu["zzj1"]="bddict/mp3/ch//gong1.mp3";</script>
音。您是不是想说 欻拐 ?</span></p>
<p><span class="enfont">15:象是滚雪球---像是。</span></p>
<p><span class="enfont">16:衲鞋底儿的---纳鞋底。衲 这个词有缝缀的意思在,可,本意是补,所以老和尚的衣服称之为百衲衣,新做,用纳可能从众些。</span></p>
<p><span class="enfont">17:干炼的老人---干练。</span></p>
<p><span class="enfont">18:稳座泰山---稳坐泰山。</span></p>
<p><span class="enfont">----------------------------------------------</span></p>
<p><span class="enfont"></span> </p>
<p><span class="enfont"></span> </p>
<p><span class="enfont">哎哟妈哟,累死我了,我得赶紧喝口儿补补去,我哥们儿楼底下等得我都不耐烦了,回见,老先生!!</span></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00" size="5"> 写的是那么会事儿,真实。要佩服那会儿社会风气。</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7 23:16:58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