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斜街 发表于 2011-5-24 12:48:00

天桥——我童年的乐土 (转帖)

<span style="FONT-FAMILY: Tahoma, taipei;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2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2px" class="Apple-style-span"><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div><span style="FONT-FAMILY: Tahoma, taipei;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2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2px" class="Apple-style-span"><font size="5">天桥——我童年的乐土 &nbsp;(<span style="WIDOWS: 2; TEXT-TRANSFORM: none; TEXT-INDENT: 0px; BORDER-COLLAPSE: separate; FONT: 12px="12px" /18px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 ORPHANS: 2; LET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85,85,85); WORD-SPACING: 0px;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0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0px; -webkit-text-decorations-in-effect: none;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class="Apple-style-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6px; FONT-FAMILY: verdana,宋体; FONT-SIZE: 14px" class="Apple-style-span"><b style="LINE-HEIGHT: 15px; FONT-SIZE: 12px">转帖</b></span></span>)</font></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FAMILY: Tahoma, taipei;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2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2px" class="Apple-style-span"><br/><font size="5"></font></span></div>
<div><span style="FONT-FAMILY: Tahoma, taipei; -webkit-border-horizontal-spacing: 2px; -webkit-border-vertical-spacing: 2px" class="Apple-style-span"><font size="5">王克斌</font></span></div>
<div><font size="5"><br/></font></div><font size="5">我生在甲申年(1944),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代。提起我的童年,总是离不开天桥。每当提起天桥,又总会有一种眷恋之感在我心中油然生起。天桥曾给过我莫大的欢欣,天桥曾开启了我对人生的情趣。当然,天桥也给了我难于割舍的土气。从中国到美国,经过多所大学的熏陶感染,我的言谈举止居然还是同那些蹬三轮的,拉排子车的天桥众生大同小异。我从小就欣赏他们的率直与粗犷,我从小就埋下了对他们的那种素朴的情谊。&nbsp;<br/><br/>天桥这块地方本没有桥,它只是一个大约500米见方的街区。东以前门外大街为界,北临永安路,南接北纬路(南横街)。里面纵横有几条巷子和几块用作围场的空地。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壅塞着四,五个剧场,两个影院,还有几个唱大鼓或演皮影的茶馆。此外就是那些零罗分布的撂地摊了。不外乎说相声的,耍杂技的,摔跤的,变戏法的,等等。除此之外,自然少不了那些饭馆和小吃店,供应着炒疙得儿,烩饼,切糕,爆肚,油茶。喝的有酸梅汤,大碗茶。&nbsp;<br/><br/>守在街口附近,门朝南的是中华电影院,另一个是新民电影院,它在天桥的里面。门票一毛,循环场,进去以后可以接着看,不过,一天内只放一部片子。&nbsp;<br/><br/>记得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看过一个电影,米丘林。看完电影后,我的脑中总是浮现着那些果树,幻想着我将来要是能栽培出梨苹果,给大家吃,多好。回想起来,那时,我已经初具可塑性了。还有一次是同我农村来的老叔一起去的,看的是智取华山。我和我父亲还在新民电影院还看过一个英国电影,三头凶龙。&nbsp;<br/><br/>天桥后面有条南北畅通的商业街。其中有不少门脸,有五金杂货,还有鞋铺,等等。娱乐区集中在商业街的东侧。然而,沿商业街中段朝西北方向,有条通往永安路的斜街,街旁也有三两个地摊。天桥这个不大的地方曾罗列着好几座剧场。天乐演京剧,万盛轩,小小,和小桃园演评剧。在天桥南侧,北纬路的路南,坐落着丹桂剧场,专演河北梆子。在这里演出过的评剧有宝莲灯劈山救母,小女婿,艺海深仇,麻风女,柳树井,凤还巢,锔碗丁,赵连璧借粮,天河配,人面桃花,杜十娘,画皮等。在这几个剧场演过的艺人有鸿巧兰,竹丽霞,孙少鲁,曹金福等。竹擅长苦戏,据说还是缠足。孙是位老太太,却喜欢演戴胡子的员外。那时,剧场里有卖糖果瓜子的,卖烟卷的,还有沏茶倒水的。显然,比起今天的大剧院,秩序差多了。然而,到那里去图的是乐,乱一点又有何妨呢。由于出生太晚,我没能赶上那扔手巾板的热烈场面,后来,还是从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关公战秦琼)中听说过。遗憾的是我从未听过河北梆子,其实,梆子高亢激越,也不失为珍贵剧种。&nbsp;<br/><br/>幼年曾随大人看过多次评戏,但当年龄稍长以后,便觉得评戏里大多是男男女女搞对象的对儿戏,于是逐渐失去了兴趣,转而爱好京剧。像失空斩,群英会,整出戏里都没有一个女的。阳刚之气稍微见短的要算周瑜了,不过他毕竟还是个千军万马的统帅。一个小男孩的排斥异性的心理,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经历了样板戏垄断充斥的年代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梅先生在霸王别姬里的那段西皮南梆子,雍容华贵,字字珠玑。那唱腔,那过门,娓娓动听,余音绕梁,令人顿觉清爽。后来,又喜欢上贵妃醉酒里的那段二黄四平调,如诗如画,如梦如醉。&nbsp;<br/><br/>天乐剧场位于通向北纬路的一条小巷的东侧,是我去的次数最多的剧院。有好几次,我同父亲一起去的。门票三毛,并不算贵。固定在天乐演出的是鸣华京剧团。鸣字取自梁益鸣,华字取自张宝华。这两位艺术家和张宝荣乃是弟兄三人。梁专工老生,尊马派,遗憾的是未能成为马连良的入室弟子。他主演过的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nbsp;<br/><br/>在群英会中,他饰鲁肃,张宝荣饰孔明,到借东风时,他又出演孔明。这和电影群英会不大一样,其中,马连良饰孔明一竿子到底,而谭富英则饰演鲁肃。此外,还上演过四进士,铁莲花,生死牌,法门寺,苏武牧羊,杨家将等。庆幸的是在出国前,我曾经从收音机录制过一段梁先生唱的打豆谣。身在异国,偶尔听起,倍感亲切。头几句马派味道很浓,但到后来,嗓音略嫌纤细发闷,比不得马先生宽厚洪亮,落落大方。这也许是马派独特难学而又后继乏人的缘故吧。&nbsp;<br/><br/>武生主角张宝华演过猴戏,如闹天宫。他在不上大轴时,也为其兄长来场帽戏,如在杀四门中演秦怀玉。团里还有个多面手,王益禄,他既可以在古城会中演关羽(红净),又可以在群英会里串周瑜(小生),可算是团中的一块瑰宝。该团旦,净角色稍显薄弱,未见有能担纲挑梁者。旦角如张金秋,刀马旦如解丽秋,她与王森林合演过红霓关。其他的武戏还有石秀探庄,界牌关,伐子都等。我喜欢天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离家近,二是门票便宜。在大剧院里演出的固然都是名角儿,但毕竟太贵,只好望洋兴叹了。而花上两三毛钱去趟天乐,既可过一大把戏瘾,还能学上三句两句。到了快上中学的时候,去天桥的次数就少了。天乐剧场留给我脑中的最后的印象就是除四害的时候了。那是在1958年的夏天,全国人民总动员,不分昼夜,追杀麻雀。到了后半夜,我不知为什麽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天桥。远处传来急急风般的鼓声,颇有擂鼓抗金兵的阵势。走到里面,才知道这鼓是由天乐的人在剧场房顶上敲的,难怪如此专业。可怜这些小小的麻雀,无处栖身,于筋疲力尽之后,一片片地坠地而亡。&nbsp;<br/><br/>比剧场低一个层次的要数那几家曲艺馆了。不外乎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单弦等。有的还演皮影戏,或流行歌曲,我听过的歌有王大妈爱和平。这几家曲艺馆,我鲜有光顾,知之甚微。再往下数,就是那些地摊了,玩意儿杂耍,无处不在。印象深的有顶罈子的山东许,耍大刀的刘雨林,摔跤的宝三,大变活人的辛稳立。余下的还有杂技,戏法,京剧清唱。这些地摊都是开放式的,观众来去自由,围成一圈。练上几趟,就拿个小笸篓,转着圈要钱。多少不限。没钱的站脚助威也行。场面大的要数飞飞飞的中幡了,四周用布帐围着,进去要买票。这个简单的原因使我从未看过里面的表演。直到21世纪,才有幸从电视剧里观赏到耍中幡的壮观场面,没想到这一拖竟是50年。&nbsp;<br/><br/>在50年代,小学校的生活节奏比起当今的孩子们要慢了许多。一来那时的家长们大多没有望子成龙的奢望,孩子大了,能耍门手艺,养家糊口,便是修成正果了。而那时的老师们哪,虽然也兢兢业业,但没有把学生输送到重点中学的指标,作业留得很少。孩子们的肩上几乎没有压力,放学会家,写写画画,有20分钟的时间,就可交差打发了。那些天真而土气的孩子们,竟然不知晓什麽清华、北大,更无论哈佛、剑桥。然而,倒也落得个轻松愉快,不亦乐乎。我家离天桥只有三站地远,于是,凭借着这天时与地利,我便成了天桥的常客。小小的天桥,密密麻麻遍布着有1,20个景点。常常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像赶庙会一样。这里的大部分玩意儿虽然不免低俗,难登大雅之堂,但对那些劳苦一天而又囊中羞涩的老少爷们儿来说,却也算得上花团锦簇,一片乐土了。&nbsp;<br/><br/>山东许个头儿不高,面色黝黑。身旁放着几个大小不同的罈子。表演时,两腿分开略微前屈,右手抓着罈子边缘,身子略往前躬。上下提拉几次,然后向上一抛,仰着脸,伸开双臂,让坛子轻轻落到前额偏上的头顶。每次开场之前,他都用粉笔在地上竖着写几个字,‘山东出水牛’。不过,每个字都没有中间的一竖。把这缺竖的五个字写完后,他又把笔放回到‘山’字儿的中间,划上长长的一竖直贯牛字。当我学了点粒子物理知识,回过头来再想他这一大竖时,颇有敬慕之感。我估摸着山东许大概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他那时已经自发地建立了对称性的概念,尽管这轴对称因为牛字上的一撇而失于完备。汉语的字形多以带偏旁为特征,左右对称的不多,山东许能把这几个字拼在一块儿,并且还能有个完整的意思,也算是别出心裁了。&nbsp;<br/><br/>辛稳立当时约在50上下,他的场地上摆着几个大木箱子,用来大变活人。他上来先吹上一通,如何把他的家人变过来,再变过去。作为一个小朋友,对他的艺技,十分好奇,总想亲眼看他变上一回,但从未如愿。好不容易碰到一次机会,他要请几个观众钻进箱子里面,把人变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如何能错过,便自告奋勇,钻到箱子里面,心里琢磨着会被变到一个什麽地方呢。在黑箱子里,只听见他拿根棍子,用力地敲打着箱子,震耳欲聋。至于他说些什麽,则全无所知。过了10几分钟,他把箱子打开,于是活人又被‘变’出来了。从那以后,每当有人提及‘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时,我都会深有感触,毕竟有切身体验。&nbsp;<br/><br/>变戏法的摊子十分简陋。表演者坐在一个小凳子上,地上铺着一块蓝布。蓝布上放着几个小碗和小红珠子,外加一块方巾,这便是道具。只见他一会儿把小球挟在手中,一会儿又把小球放到碗下,变来变去,让观众猜不出小球到底在哪里。和今日中国杂技团的节目相比,用眼下时尚的语言来说,这可称作是小儿科了。在杂技摊,表演的人要多一些。在柔术节目里,一个小姑娘,头向后背弯曲,双膝跪地,让头从双腿中间钻过。表演平衡的略分双腿,站在一块木板之上,木板下面有一根园木,可以左右滚动。再有就是手握几根1米见长的枝条,上端各顶着一个盘子,表演者的技巧在于让这些盘子不停地旋转而不使之脱落。余者还有车技,不过限于场地,表演人数不多,谈不上壮观。&nbsp;<br/><br/>说到跤场,离不开宝三。他有50左右,个儿不高,身材敦实,咸默寡言,颇有长着风度。他是班主,很少表演,但他总披件褡裢。据说。他是从关外来的,和我的一位郭姓同学是亲戚。宝三的一个得力助手叫满宝珍,大概是满族人。他虽然身材消瘦,但精神抖擞,刚健有力。有时会摔上几跤。下边有几个小徒弟,均在20岁以下,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他们表演的,一次约在10分钟左右。两个人先绕着场子连跳带走地绕上几圈,双臂成弧形张开,上下甩动,双脚依次前踢,同时身子左右摆动,就像陈佩斯在胡椒面小品里比划的那样。然后,两个人躬着身子,相互抓到一起。招数有泼脚,背胯等。跤场的观众比较多,赏钱的也不少,时常还有人叫好助威。有一次,我见到曲艺三团的双簧表演家孙宝才,穿戴齐整,也来看跤,出手的是一元纸币,颇为慷慨大方。这大概是当时艺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同情与支持吧,毕竟同在江湖上走动嘛。有时,为了活跃场面,他们也开些玩笑。比如说,又一次,甲不小心碰了乙的胳膊肘,乙抗议着说,你抠了我的麻筋了,甲便回道,你妈还有‘筋儿’哪,于是,观众哄然一笑。依今天的准则,有些玩笑是应当注上‘儿童不宜’。一个孩子偶尔听上几次,亦未必就会误入歧途,玩笑终归还是玩笑嘛。如同偶尔吃上几粒发霉的花生米,不一定就会得上癌症一样。&nbsp;<br/><br/>对我印象最深的还得说是小傻子的京剧清唱了。当时,天桥后街也有个京剧摊,一个唱花脸的男子和几个女艺人。他们通常说得多唱的少,我很少去光顾。而小傻子的地摊则是实打实地一段接一段地唱下去,美不胜收。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剧组。小傻子比我大上几岁,虎头虎脑,面色白皙,以唱老生为主。他姐姐唱老旦。他父亲戴个深度黑框的眼镜,手里拿把被松香烟熏得黑糊糊的京胡,除了担负着伴奏的职责外,嘴里还不时叫着锣鼓点,间或,还要拉上一段牌子谱,象小开门,夜深沉节节高。他母亲也不闲着,前后左右不停地张罗,有时也凑上几口。小傻子唱过的戏有甘露寺,借东风,捉放曹,文昭关,辕门斩子,逍遥津等。他姐唱过的有打龙袍,钓金龟。小傻子拿手的唱段,要算高派的逍遥津了。他双眉紧锁,目带伤悲。从二黄导板,转回龙腔,原板,到慢三眼,接连用十几个排比句‘欺寡人好一似’,哭诉着大政治家与大文学家曹孟德欺君罔上的罪状。把汉献帝丧失祖业的沉痛与哀伤倾吐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有时为了不冷场,一家人开个不分长幼的玩笑。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上场不分大小的原则。后来,条件好转,又请了个老者加上京二胡伴奏。观看小傻子演出毕竟比去天乐剧场便宜。有钱时扔个5分,没钱时也不必脸红。在某种意义上,小傻子是我的老师。我要学那一段戏,先到新华书店买个剧本,那时候,书都很便宜。事先背好唱词,然后再到小傻子的摊上去学曲谱。有时也从收音机里去学。如此居然学会了借东风,空城计等唱段。遗憾的是那会儿不大时兴求名人签字,竟然连我师傅姓甚名谁家住哪里都不知道,每每提及,又只能以乳名相称,按儒家法规,真是有失体统。小傻子当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小小年纪,就能登台演出,独当一面,挣钱养家。我要有他那两下子,该多好,我爸爸每天都可以喝上二两酒,就上一碟开花豆了。后来,我几次要去报考戏曲学校,我爸爸就是不同意,怕坏了祖坟的风水。于万般无奈之后,只好自叹与梨园界无缘了。不知为什麽,小傻子后来又反串黑头,加之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嗓子逐渐哑了起来。回想起来,我当时能够无忧无虑地到学校去读书,甚至在后来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比小傻子要幸福多了。而他哪,却失去了应有的欢乐童年和求学上进的时机,恐怕他后来连戏也未必能唱得成。因此,我又为他感到莫大的惋惜。&nbsp;<br/><br/>再有个值得一提的一景就是那拉洋片的了。拉洋片有点像今天的幻灯片。只不过他把影像用分光的办法投射到多个镜头上,可供数人同时观赏。从目镜中看到的图片是经过放大的。拉洋片的人一边拉着一个连锣带鼓的响器,一边唱着图片的内容。‘在巴里头再看哪呀,又一片哪‘。看一回5分钱,几分钟就看完了。内容有吴三桂领清兵入关,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后来,有个拉洋片的小贩叫票马,在这以前,他是背个口袋走街串巷换有缺损的纸币的。大概此人姓马,以此得了个票马的称号。在天桥北侧,永安路旁,有不少卦摊。有一次,我拿着5分钱,向一个30多岁穿着蓝色制服的人去求上一卦。不料他没收我这5分,只对我说回去好好念书就行了。如今,回想起来,他至少不是个欺骗小孩的人。况且,好好读书毕竟成了我后来赖以生存的根本。&nbsp;<br/><br/>天桥之所以能跨越解放前后经久不衰,是因为有着几个特殊的原因。一者因其地缘,天桥东西地处宣武与崇文区之间,南北则位于前门以外,永定门以内。附近以体力劳动者居多。来来往往,颇为方便。二因收费多少不限,或者门票低廉。穷人看得起。其三,演员与观众保持着零距离,气氛生动活泼。有时,观众还可直接参与互动。其四,节目通俗易懂,用不着去管它什麽咏叹调还是协奏曲;也犯不上去区分大巴松与英国管。胡琴一拉,嘴一张,这玩意儿就来了。第五则是有文有武,有说有唱,种类丰富,花样百出,男女兼顾,老少咸宜。在某种意义上,天桥曾经是北京的一块宝地,这块宝地全国少有,世界难寻。它曾经每天为上万的大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反过来又养活了一大帮民间艺术家,使其得以代代相传,后继有人。&nbsp;<br/><br/>天桥,你曾经辉煌过,你曾经荣耀过,你在北京的历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页。50年后,今非昔比。如今,电视普及,网站林立,多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生活条件提高百倍。大人们可以花上千元去听帕瓦洛蒂的意大利歌剧;花百十块钱买张光碟,就可在卧室里欣赏明伶大腕的表演音像。他们又怎麽还会翘起脚跟,伸着脖子去听小傻子的清唱呢。至于今天的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们,7,8岁就会弹钢琴,跳探戈,打高尔夫,做时装秀,十几岁就会被送往加拿大去深造。天桥的那些土艺术家们纵然能练就三头六臂的功夫,穿越时间隧道,使出浑身解数,恐怕也无法吸引他们回首片刻了。时过境迁。我为我童年的欢乐感到满足,也为今天的孩子们的幸福感到骄傲。让我们一代一代驱动着那不断提速的历史车轮,跨入更加辉煌的时代,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nbsp;<br/><br/>正是:地摊围场空悠悠,月异日新几度秋。天桥弟子今何在,鼠标轻击网上游。&nbsp;</font></font></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4 13:00:43编辑过]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1-5-24 16:57:00

我每周六放学回家时都要经过天桥,特意在那里玩上一个多小时,然后再坐车回家。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范思悦 发表于 2011-5-24 21:27:00

<p>&nbsp;</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篇介绍天桥的极好篇章,拜读了。过去,过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北纬路西口,坐小驴车去天桥玩。可高兴了。</font></p>

散淡逸仙 发表于 2013-11-25 16:47:24

小辈看了,真详细。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4-1-15 16:04:35

他说:地摊围场空悠悠,月异日新几度秋。天桥弟子今何在,鼠标轻击网上游。
我说:白云千载空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几日乘风直北游。
这位爷功力非浅,我也是{:soso_e120:}

babaxiaoguinv 发表于 2014-1-17 11:33:34

50年代后期,天桥逐渐冷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桥——我童年的乐土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