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固寺
<p><font size="3"> 兴固寺位于平乡县城丰州镇正东四公里窦冯马村中,是一处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据历代修缮该寺的断碑残简记载:兴固寺始建于东汉初年,应为印度僧人所造。<br/> 后赵时期,佛图澄受后赵皇帝石勒信赖和恩宠,在今邢台的襄国一带广置寺院,弘法传道,携大量金银造寺者,非皇室供养不能有此巨资,故兴固寺可能由常年居襄国的印度高僧佛图澄在原寺基础上加以完善,逐渐成为北方闻名的寺院。<br/> 北宋时期,兴固寺为汴京安国寺上寺,安国寺作为下寺直接受兴固寺总领,享有开坛受戒之权力,当时僧人众多,香火鼎盛,佛事也因此达到高潮。<br/> 元至元元年,兴固寺经大规模修缮,"金碧辉煌,见者改观,宫殿巍峨,佛像森列,气势非凡"。明清两代,兴固寺享有"出京第一寺"之美誉,明嘉靖十五年重修碑记"兴固寺乃畿南一大丛林",说明该寺历久不衰,在佛教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尊贵地位。至今兴固寺仍保存有大雄宝殿、三殿、舍利殿及塔林的塔座若干。<br/> 大雄宝殿面宽五间,高十二米,歇山顶,滚龙脊(脊高2米),木架结构。殿内供释迦牟尼汉白玉石像,原像为木身贴金,内空,其心脏处置一金质元宝,寺败后被寺僧取走。佛像侧置十八罗汉,佛前原有连盏树状灯塔,共七十二佛,头顶七十二灯碗,青铜铸成,造型奇异,今已不存。三殿高九米,硬山瓦顶,面宽三间,抬梁式木架结构,有清乾隆十四年"皆大欢喜"和道光十五年所立"偏覆大千"两块牌匾。此殿原供弥勒佛,背后有护法韦陀站像,东西两壁彩绘四大天王。殿内梁檩为鸟柏木材,鸟柏经刮刨翻新,鸟形益加清晰,其状如燕似鹊,或站或翔,或仰首鸣奏,或翘尾侧听,栩栩如生,有满殿绕飞之感。鸟柏为异珍奇材,今邢台皇寺仅存活一株,整座大殿用鸟柏构建,可见昔日兴固寺地位之尊。<br/> 舍利殿为元代建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硬山瓦顶,琉璃镶边,斗方填心,山花为高浮雕琉璃彩游龙戏珠,背顶东西砖雕"峻"、"极"二字,有凭高远眺无尽之意,前廊为龙头斗拱,桅椽悬挂铜铃,清风徐来,铃声悠扬,如喃声梵乐,令人顿入无尘境界。门楣木雕"金刚舍利"四字,殿内木构呈"金"字,遍施彩绘,因年代久远,彩绘多变乌剥落,唯贴金游龙雨蚀不脱,光亮如初。殿中原有木雕舍利塔,高至殿顶,塔角有四大金刚护卫。据清《平乡县志》记载,清乾隆十五年由本寺僧祥光自山西奉圣寺迎舍利数颗藏于寺内。兴固寺历经1935年、1937年、1943年和1947年四次浩劫,舍利和经卷运出地宫后大部分散失,今存舍利三颗,经书数卷。<br/> 1992年,平乡县政府批准兴固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把扩修兴固寺列为旅游开发重点项目,1996年,印宏法师受佛协委派来到兴固寺主持该寺佛事活动。2005年农历三月初六,在兴固寺召开了弘扬佛教文化大会,云集了北京及各地的居士及佛教徒四千多人,传道弘法,场面宏大,会上市佛协、县佛协就兴固寺的恢复和发展作了具体安排,北京、青岛几位大居士表示,广泛联系国内外居士和佛教徒还兴固寺本来面貌。<br/></font></p> 在哪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