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图] 我的两件“文物”
<p><br/> 我的两件“文物” <br/>(各位前辈:初来“老北京网”,请多关照!) <br/> 我于1950年1月生于北京,按实岁,应该是61周岁;按虚岁,我是“牛尾巴”,应该是62岁了。从出生到19岁去山西插队前,我一直住在宣武门外校场口。1957年9月,我和胡同里的同龄人一起上小学。那时候也讲究就近入学,我的第一所小学就是宣武区司家坑小学。(大约是1965年,北京整顿街巷名称,司家坑胡同改名为新桥胡同。因为司家坑小学临近老墙根胡同,所以该校也随之改名为老墙根三小<原有老墙根小学>)。 1960年,我上四年级。有一天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给我们班开会。原来是位于菜市口迤北路西的北京女五中要搬迁,原校址用于新组建菜市口小学。菜市口周边的十几所小学都要抽调班级,整体转到菜市口小学。我们班是司家坑小学唯一被抽调的班级。 在菜市口小学我读完了四、五、六年级,直至1963年小学毕业升入初中。 这里要说明的是,后来菜市口小学的校址又改成菜市口中学,现在是宣武区职业中学。 1963年我在菜市口小学毕业,至今已过去48年。但当年的毕业证书依然保存良好,算是我人生的一个念想吧!遗憾的是,我没有初中的毕业证书。这是因为我和我的同学本来应该是1966年毕业,或升高中、或参加工作,但是因为“文革”,一直到1969年1月才告别学校,去山西插队务农。 </p><p>这是我的第一件“文物”-- 小学毕业证书: </p>
<p> <br/><br/>1966年年中,“文革”初起,全国的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到了当年的8、9月相交之际,同学们纷纷开始到外地“串联”。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了几个城市后,于9月下旬回到北京。当时北京市的有关领导机关为了稳定学校秩序,保证“文革”运动健康开展,号召各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商业等单位参加义务劳动,并且每天有几毛钱的“补助”。因此我又和同学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从1966年9月下旬到11月,我和我的同学总共参加了三个单位的“义务劳动”。-- 宣武区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广安门粮店和崇文区花市邮局。 在文化用品商店,我分在本册组,每天和师傅们一起“开展运动”,并且和师傅们一样站柜台、打算盘。 在粮店,我们头戴白帽子、身穿白大褂,扛面袋、搬米包、称粮食、搞卫生。记得还跟随师傅下到街道发过一次粮票。 在邮局,我们每天骑着配发的“永久”牌28型绿色邮电专用自行车,跟着师傅投递信件和报刊。当时最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上下班可以把自行车骑回家(那时候,我们家只有我大哥有一辆沈阳产的“白山”牌28型自行车)。那些日子,我们每天从校场口出发,一直往东,穿过西草厂、前孙公园胡同、臧家桥、樱桃斜街、大栅栏、鲜鱼口、兴隆街、花市大街,到达邮局,晚上下班时原路返回。 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间的“义务劳动”,既有了事情干(用现在的话就是“社会实践”),又可以为家里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真是值得回味和自豪!</p>
<p> 这是我的第二件“文物”-- 参加“义务劳动”的胸牌:</p>
<p><br/> “义务劳动”胸牌的背面(当年记载的参加“义务劳动”的三个单位):</p>
<p><br/>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9 23:28:16编辑过] 很有纪念意义! 武安侯田蚡之同乡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5-10 8:52:00的发言:</b><br/>武安侯田蚡之同乡 </div>
<p>谢食烟兄关注!</p>
<p>只是不明白,这“武安侯田蚡”五个字怎么念?---</p>
<p>是“武安 -- 侯田蚡”(姓侯、名田蚡)?还是“武安侯 -- 田蚡”(拥有“武安侯”名号的田蚡)?</p>
<p>盼兄明示!</p>
<p>说明:本人祖籍虽为河北武安,但父母解放前即已来京,且本人出生于北京。故对有关武安的事情知之甚少。</p>
有事问百度,田蚡是武安侯
<b>田蚡</b>(?-公元前131年)长陵人(今陕西<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902.htm" target="_blank">咸阳</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9238.htm" target="_blank">汉景帝</a>皇后<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3127.htm" target="_blank">王娡</a>同母异父弟,<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998670.htm" target="_blank">汉武</a>帝的舅舅。由于他天资聪明,又很有口才,尤其是他的同母异父姐姐王娡<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0985.htm" target="_blank">后来</a>成了汉景帝<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90276.htm" target="_blank">刘启</a>的皇后并生下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7499.htm" target="_blank">太子</a>刘彻,所以他<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81399.htm" target="_blank">飞黄腾达</a>。建元二年(前140年),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五年后,又当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7636.htm" target="_blank">丞相</a>。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5-10 20:22:00的发言:</b><br/> <b>田蚡</b>(?-公元前131年)长陵人(今陕西<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902.htm" target="_blank">咸阳</a>)。<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9238.htm" target="_blank">汉景帝</a>皇后<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3127.htm" target="_blank">王娡</a>同母异父弟,<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998670.htm" target="_blank">汉武</a>帝的舅舅。由于他天资聪明,又很有口才,尤其是他的同母异父姐姐王娡<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0985.htm" target="_blank">后来</a>成了汉景帝<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90276.htm" target="_blank">刘启</a>的皇后并生下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7499.htm" target="_blank">太子</a>刘彻,所以他<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81399.htm" target="_blank">飞黄腾达</a>。建元二年(前140年),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五年后,又当了<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7636.htm" target="_blank">丞相</a>。 </div><p>明白!谢兄指教!</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