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 </p> <p><em><strong>中国农业大学先是迁到了重庆后又迁到河北邢台。“搬家都是整箱抬着精密机械,别人都管我们叫‘箱子大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艾荫谦告诉记者。</strong></em></p>
<p>此时此处的“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农机学院”是完完全全两个独立的院校。中国农大当时仍是“北京农业大学”,文革搬迁也从来未到过重庆和邢台(本来也不属于“八大院校”之一,更不在学院路上),而是经由西北旺先到河北涿县,后搬至陕北的延安甘泉县清泉镇,回京后在90年代先改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机学院并入“中国农大”成为东校区只是近几年的事,与文革期间所发生的搬迁等毫无瓜葛,实难取而代之,特此说明以还历史原貌。</p>
<p> </p>
<p><em><strong>“‘清华、北大、钢老三’,这说的是钢院的体育。”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陈捷告诉记者,在50年代末的北京高校篮球赛中。钢院的男篮与体院的男篮相逢,业余队竟以5分优势击败专业队,轰动了全国高校体坛。</strong></em></p>
<p>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田径项目基本仍是这三家,但基本遵循“钢院、清华、北大”的规律;篮球仍是这三家,但各有千秋。</p> <p>拜读</p>
<p>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我已经老了</i>在2011-3-5 20:40:00的发言:</b><br/>怀念啊! <br /><div>石油的红旗操场,小时候觉得真大啊,后来就一点一点的消失了。</div></div><br /><p>红旗操场在石油大院的什么位置?</p> <p>那现在都是一些退休老教授和家属在住,叫做“留守校区”。矿大本部现在在江苏徐州,规模很大</p> <p>我的本科是在中国矿业大学读的,我的母校在一百多年的校史中经历了14次搬迁,早已在江苏徐州扎下了根,就读矿大使得我在彭城度过了四年青春最珍贵的岁月。如今每每经过北京语言大学门口,目光穿越历史与往昔,看到曾经的矿大校园,那种恍惚和怅然无以言表。留守在北京的那一个小小的中国矿业大学已经无法代表我们曾经的辉煌。</p>
<p>大二的时候曾经去中国煤炭科学院采访老校友,他给我讲过50年代矿大在体育上的辉煌和成就。射击、篮球都是老矿院的强项,如今的矿大还能年年在CUBA比赛中拔得头筹就是证明。</p> 现在的石油大学可不穷了。 红旗操场应该在主楼的东面,而主楼南北各有一个对称布置的倒置的“工”字楼 学院路,我的家乡,里面几乎每个大学都有王八碑和毛主席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