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吃店面频频拆迁我想说
就说北京这些东西吧,炒肝、豆汁、卤煮、爆肚、肉饼一类,都是小吃,顾名思义小吃就不是大吃,原本就不上台面,搁以前都是贩夫走卒喜欢,穿西装长袍的偶尔新鲜一下来摊子上坐坐,用料也都是些原本很便宜上不了席的东西,贩夫走卒图什么呢?价钱要实惠、分量足、扛时候,干体力活吃点下水杂碎热量高么。开始干都是挑个挑子担着炉子路边上买,即便开个店面多半也是自家的房产,一旦赁房子干这个,还要在好地界,是维持不了的,贵啊!除非摆脱小吃的形象,能做席,捎带着卖这些东西。否则贵了谁捧场?放到今天就更是了,别老觉得今天这个小吃搬出前门了,那个租不起房子了挺遗憾似的,他本来就不该在哪。小吃只有在民间才有活力。你把卤煮开到前门大街王府井,门口雕梁画栋的还站着门童带毛领的领位小姐,进门就喊“两位大份卤煮不要肺头不要饼~~~~~~~~~~~”一结帐30块钱一份,您觉得合适么?任何时代都是这样,门脸要价越来越高,必须干高利润的买卖,你跟房东说,为了我这北京小吃您前门的门脸4000一个月租给我算给文化做贡献了,那边卡地亚专卖店找他一个月给5万,换你你愿意租给谁?小吃就是小吃,原先在什么地方现在还应该在什么地方,别一沾着传统,一沾着文化就觉着自己不是卤煮了。该在胡同卖还在胡同买,他们就该在那儿。 <p>说得好!</p><p>这就是个伪时代!什么东西都在虚高,变味儿,何止小吃?</p>
<p>一个挎着小筐串胡同的小贩,现在被封为叫卖大王;一个为混口饭吃,学徒说相声的,而且一辈子没说过一段好相声的人,现在也被称为艺术家,而且大把大把地搂钱……</p>
<p>奇了怪了!真正的老北京文化却在连根烂……</p>
<p>这个人不人,鬼不鬼;香不香,臭不臭;真不真;假不假的屌社会!</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安德路</i>在2011-2-5 21:46:00的发言:</b><br/>
<p>说得好!</p>
<p>这就是个伪时代!什么东西都在虚高,变味儿,何止小吃?</p>
<p>一个挎着小筐串胡同的小贩,现在被封为叫卖大王;一个为混口饭吃,学徒说相声的,而且一辈子没说过一段好相声的人,现在也被称为艺术家,而且大把大把地搂钱……</p>
<p>奇了怪了!真正的老北京文化却在连根烂……</p>
<p>这个人不人,鬼不鬼;香不香,臭不臭;真不真;假不假的屌社会!</p></div>
<p>说出了大家伙的心声</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安德路</i>在2011-2-5 21:46:00的发言:</b><br/>
<p>说得好!</p>
<p>这就是个伪时代!什么东西都在虚高,变味儿,何止小吃?</p>
<p>一个挎着小筐串胡同的小贩,现在被封为叫卖大王;一个为混口饭吃,学徒说相声的,而且一辈子没说过一段好相声的人,现在也被称为艺术家,而且大把大把地搂钱……</p>
<p>奇了怪了!真正的老北京文化却在连根烂……</p>
<p>这个人不人,鬼不鬼;香不香,臭不臭;真不真;假不假的屌社会!</p></div>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6">同感!!! 赞成!!!</font></strong></p> 同意 <p>赞。还有更多的人去追捧,企图落后别人。</p>
<p> </p>
<p>一边在旁边吐一边说 这个真好吃 生怕说不好吃了被别人瞧不起</p>
<p> </p>
<p>何必呢</p>
<p> </p>
<p> </p> 支持你楼主,现在人都是为了钱,丰年灌肠7元一盘,还是那几块,草,就这性价比怎么传承?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安德路</i>在2011-2-5 21:46:00的发言:</b><br/>
<p>说得好!</p>
<p>这就是个伪时代!什么东西都在虚高,变味儿,何止小吃?</p>
<p>一个挎着小筐串胡同的小贩,现在被封为叫卖大王;一个为混口饭吃,学徒说相声的,而且一辈子没说过一段好相声的人,现在也被称为艺术家,而且大把大把地搂钱……</p>
<p>奇了怪了!真正的老北京文化却在连根烂……</p>
<p>这个人不人,鬼不鬼;香不香,臭不臭;真不真;假不假的屌社会!</p></div>
<p>旁观者清 真理在你那边</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一大坨</i>在2011-2-5 21:14:00的发言:</b><br/>就说北京这些东西吧,炒肝、豆汁、卤煮、爆肚、肉饼一类,都是小吃,顾名思义小吃就不是大吃,原本就不上台面,搁以前都是贩夫走卒喜欢,穿西装长袍的偶尔新鲜一下来摊子上坐坐,用料也都是些原本很便宜上不了席的东西,贩夫走卒图什么呢?价钱要实惠、分量足、扛时候,干体力活吃点下水杂碎热量高么。开始干都是挑个挑子担着炉子路边上买,即便开个店面多半也是自家的房产,一旦赁房子干这个,还要在好地界,是维持不了的,贵啊!除非摆脱小吃的形象,能做席,捎带着卖这些东西。否则贵了谁捧场?放到今天就更是了,别老觉得今天这个小吃搬出前门了,那个租不起房子了挺遗憾似的,他本来就不该在哪。小吃只有在民间才有活力。你把卤煮开到前门大街王府井,门口雕梁画栋的还站着门童带毛领的领位小姐,进门就喊“两位大份卤煮不要肺头不要饼~~~~~~~~~~~”一结帐30块钱一份,您觉得合适么?任何时代都是这样,门脸要价越来越高,必须干高利润的买卖,你跟房东说,为了我这北京小吃您前门的门脸4000一个月租给我算给文化做贡献了,那边卡地亚专卖店找他一个月给5万,换你你愿意租给谁?小吃就是小吃,原先在什么地方现在还应该在什么地方,别一沾着传统,一沾着文化就觉着自己不是卤煮了。该在胡同卖还在胡同买,他们就该在那儿。 </div>
<p><strong><font color="#000000" size="4">这话在理儿,大实话。</font></strong></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一大坨</i>在2011-2-5 21:14:00的发言:</b><br/>该在胡同卖还在胡同买,他们就该在那儿。
</div><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font size="5"><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胡同都没了,哪卖、哪买啊?!</span></font></span>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1-2-7 17:31:00的发言:
胡同都没了,哪卖、哪买啊?!
听喇喇姑叫还不种地了?城市是变化的,即便胡同全没了,还有小区,小门脸,只要还有人好,绝不了。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font size="5"><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谁也没说小吃绝啦?<br/> 过去走街串巷的小吃太多了,解放后逐渐消失。我就说卖水的、吹糖人的、卖酸梅汤的、混沌挑子。。。。。有些是历史的必然淘汰,有的可以说是人为铲除的。就说磨剪子磨刀的都不敢吹小号了,小商小贩都被赶得遥处跑,海淀卖小吃的被逼急了不还捅死一几个城管的。。。。<br/> 胡同的存在有适应胡同存在的买卖(游商),居民小区有适应它的买卖,一码说一码,小买卖就是适者生存,小吃游商的生存基础早已经逐渐消失了,所以有些只有庙会上(或农村)可见了。</span></font></span> 他们现在是老想着把小吃往豪华了弄 当然不是说往好了弄不行 但是多少有个度呀~~~~ 这个北京已经不是从前的北京的,事实难以改变,愿望难以挽回。北京的文化和风骨,是要有人传下去的,要坚持的。胡同拆了,老房子拆了,人走远了,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很多骨子里的东西就慢慢淡了。 哎~!北京已经没有北京样了,主要是做买卖的都昧着良心挣黑钱,什么塑化剂啊一滴香啊都往里昭和,弄得老百姓这不敢吃那不敢喝的,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