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金 发表于 2011-1-29 09:23:00

[转帖]赵普——我们会不会丢掉自己的民俗

&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4">《说民俗,找年味》是本台新闻频道今年推出的春节特别节目。本人主持。从腊月二十三播到大年三十。顾名思义,因为中国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因此我们一厢情愿地试图从民俗当中去“找”回过年的味道。“找”是个别具深意的字眼儿。 </font>
<p><font style="FONT-SIZE: 20px"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昨天我在微博里问大家还记得这些民俗(版本之一)吗:二十三,糖瓜粘(送灶王爷);二十四,扫房子(清扫、装饰);二十五,磨豆腐(同福谐音);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洗澡剃头穿新衣;二十八,贴花花(贴春联、年画等);二十九,发面蒸馒头(取发财之意);年三十,熬一宿。好多人不知道或不记得了。这并不奇怪,我要不是准备这个节目,也是一笔糊涂账。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将这些年俗找回来呢?</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20px"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六年前的春节,我随团赴西班牙慰问华侨华人。演出间隙,总被热情的当地同胞款待。一天在一家中餐馆,酒足饭饱之后,慰问团派我代表大家致谢。没准备,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突然瞥见饭店大堂的墙上装饰着王羲之的《兰亭序》。于是话匣子打开。我拿着话筒问一个华人小朋友认识墙上的字吗?他说认识并主动背诵起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要知道他已是在西班牙的第三代华人,甚至没到过中国。但是他却能背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这篇传世佳作。我没问什么原因,因为觉得很多余。而那一刻的震撼,今天依然记忆犹新。</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20px"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2008年底,我第一次去台湾,报道陈云林首次访台。由于当时民进党的强力干扰,出于安全考虑,访问团及记者被2000多警察重重保护于圆山大饭店。原先设想的逛夜市、看眷村等计划统统泡汤。愁眉不展之际,接到好友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先生电话,他勇挑重担,冒险接应我下山。问我打算,我说时间紧,形势迫,能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瞻,则夙愿得偿。众所周知,台北故宫所藏尽我中华文明瑰宝。按展览周期计算,差不多要数十年才能展完。我去的时候正逢“三希堂并晋唐风韵特展”。我文玩知识有限,绝大部分展品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因自小练字,独钟书法。本人此际之运程堪比独中“乐透”大奖。心摹手追多年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祭侄稿》、怀素《自叙帖》等著名法帖居然近在咫尺。我隔着厚厚的玻璃,眼泪扑簌簌的掉!朱大哥在旁看了我一眼随即走开,事后,至今,我们也没就此事交流过,因为觉得很多余。而那一次观展的震撼,今天依然记忆犹新。</font></p>
<p><font style="FONT-SIZE: 20px"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说中国人有一套心灵沟通的方式,请问是什么?汉字?诸子百家?中国菜?还是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一千个中国人或许会有一千个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即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华人世界里心心相印的密码一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剧、昆曲、古琴,是民间传说、船工号子、剪纸、年画、春联和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这些东西我们如果现在不去“找”,他们会很快消失,消失致我们最终丢掉确认“非我族类”的密钥,丢掉我们自己。那么,我们有没有必要将这些年俗找回来呢?</font></p>

老盘子 发表于 2011-1-29 10:42:00

<p>赵普是个爱哭鬼</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1-1-29 11:05:00

半部《论语》治天下。

空空 发表于 2011-1-29 17:1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1-1-29 11:05:00的发言:</b><br/>半部《论语》治天下。 </div>
<p>此赵普非彼赵普也</p>

羊油麻豆腐 发表于 2011-2-2 07:47:00

<p>&nbsp;</p>
<p>我觉得他可以去当教育部长.</p>

飞哥 发表于 2011-2-2 08:39:00

<p>民族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法国作者都德。</p>

六郎庄人 发表于 2011-2-1 23:30:00

赵普的博客挺有内容,而且知道自己位置,照片都是采访别人的侧脸,不吹牛炫耀。对比央视那个爱代表别人的主持人,博客里都是同各国政要的正面合影,名人控一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赵普——我们会不会丢掉自己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