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忆童年的东河槽胡同之一------胡同口的菜站
这几天又做梦了,梦里又回到了我童年的东河槽胡同。记得东河槽是和广渠门内大街平行的一条比较宽的胡同,它东起火神庙,后改名为幸福大街,西与北河槽胡同对接,全长800多米。
为什么叫东河槽胡同呢?
因为从过去通惠河到了东便门以后就到了广渠门,沿广渠门大街在元朝以后就是一条河道,它的周围是纵横交错的河叉,慢慢形成了东河槽、北河槽、河泊厂、栏杆市等。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拓宽广渠门内大街时,还挖出了过去修河道使用的木头等文物,当时的《北京晚报》还专门刊载了一些回忆文章呢。由此推断那是这里应该是水路的一条通道。
我今天不是说河道,而是回忆我长大以后记忆中的东河槽胡同。
现在东河槽胡同已经不复存在了,与他紧邻的珠营胡同、上国强胡同、天合星胡同也都随着那一带的拆迁不复存在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广渠门电话局那一座大楼能够让我经常记起那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不远处的安化大楼也是目睹了那里变迁的惟一一位“老人”了。
东河槽胡同东口是一家菜站,是附近最大的菜站,来那里买菜的都是周围的居民,送菜的是一辆辆马车,当卸菜时,马夫就放下一个铁笸箩,从一个口袋里到处切的整整齐齐草料,从车上找个铁通,接上半桶水,倒在笸箩里,搅拌一下开始让大马吃,每当这个时候,我们胡同里的孩子就站在马车旁看大马吃饭,经常是一看就是很长时间,马吃完了,我们还找赶车的,告诉他马吃完了,经常有大人跟我们说,如果马惊了,会有危险,但是当时看大马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菜站里的菜多是大路菜,而且是一毛钱一堆的出售,很便宜。我记得那时候菜多的都堆成了山,土豆、茄子、西红柿、圆白菜。
每年冬储大白菜时,整个的东河槽胡同就摆满了大白菜。记得从晚上就有一辆辆带斗的解放牌卡车从胡同东口开进来,连夜卸下成吨的大白菜,胡同里亮如白昼,汽车声、卸车声、人吆吼声响成一片,孩子们也非常兴奋,站在台阶上看卡车、搬白菜,直到夜深了,大人们来叫才一步三回头的回家去,那时没有电视,卸大白菜比话剧、大片、连续剧都有意思,一夜之间,整个胡同就是白菜的海洋。
第二天一早上,当我们去上学时,发现白菜高高的码过了院墙,胡同变窄了,胡同两边是高高的白菜墙。那时人的素质真的很高,虽然每家的院门口码着菜,但是没有一家往自己家里搬一颗,真的没有!那时的人们凭的是自觉!人穷可志不短!别看那时每家都没有多少钱,但是大家都会在开始冬储大白菜的日子里,请上半天假,在胡同里排上半天的队,买上500斤的白菜,由菜站的职工用平板车给送到家门口,街坊们互相帮助一起搬进院子码在自家的窗下。
这时起,北京的冬天开始了。。。。。。
阿里老金的回忆文章真好,请来领取奖品
<p>奖励您一大堆大白菜:</p><p> </p><br/> 楼主说的东河槽东口的那个菜站,记得应该叫天合大院吧?6几年有一次北京发大水,天合大院菜站旁边卖西瓜的那些西瓜漂的到处都是了。 自己关注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