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端 发表于 2010-11-30 21:08:00

关于孟端胡同

 
<p> 孟端胡同是因明代应天府府尹孟端府第在此胡同而命名的。住在孟端胡同的是果亲王的后代,辅国公载卓,故称卓公府。府址在孟端胡同45号,虽不是王府,建筑也很精美、气派,是由三组平行的四合院组成的大院。</p>
<p> 在<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3292.htm" target="_blank">中国社会科学院</a>考古研究所研究员<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356405.htm" target="_blank">徐苹芳</a>的眼里,孟端胡同不是一条普通的胡同。它是一条有800年历史的胡同,是活着的<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673.htm" target="_blank">元</a>大都。 </p>
<p>  1964年至1974年的十年间,他做了一项工作,在元大都光熙门到北土城之间进行钻探考古,证实了北京<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3852.htm" target="_blank">长安街</a>以北的街道都是元大都城的旧街。此发现表明,明清的北京城因袭了元大都的规划设计格局,将北京城的历史延长到800年。 孟端胡同在北京城成千上万条胡同里是一条普通的胡同,在这 </p>
<p align="center"><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image/c9d4cf431c16f75473f05d81" target="_blank">&nbsp;&nbsp;</a><a href="http://baike.baidu.com/image/c9d4cf431c16f75473f05d81" target="_blank"> </a></p>
<p align="center">孟端胡同</p>
<p align="left">个胡同存在的几百年里,住过王侯但也住着寻常的百姓。 </p>
<p>  徐苹芳摊开三张地图———<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42909.htm" target="_blank">元大都</a>图、明北京图、清北京图,三个朝代里皇家宫阙发生很大变化,但北京的<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548532.htm" target="_blank">中轴线</a>没有变,街道依然是元大都定下的九经九纬纵横18条道路,北京的胡同也没有变,在长安街以北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东西两道城门之间,平等布置着22条东西向平行的胡同,胡同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都是79米,靠大街的头一条胡同宽一点,达100米。这条规律就如同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在长安街以北的旧城内反复出现。 </p>
<p>  孟端胡同就是这些平行排列的胡同中的一条。元大都被笔直的纵横大街分割出来的胡同方区被称为“坊”。唐<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7960.htm" target="_blank">长安</a>的坊有坊墙,如一个个城堡,坊门晨开暮关;元大都则用幽静的胡同代替了坊墙。在明代的地图上,南阜城门内大街北到复兴门大街的孟端胡同所属的方区被称作“金成坊”。</p><br/>

孟端 发表于 2010-11-30 21:09:00

&nbsp;
<div>
<p><b>历史故事</b><b></b></p></div>
<p>  金荫桓的祖先为康熙帝第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htm" target="_blank">乾隆</a>三年二月,果亲王允礼逝,无子,庄亲王允禄奏请以雍正帝第六子弘瞻过继为嗣袭果亲王。弘瞻生于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母谦妃刘氏。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乾隆帝让弘瞻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房事务。乾隆十七年六月让其管理造办处事务。弘瞻有较高文化素养,“雅好藏书,与怡府名善堂埒。”按<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13936.htm" target="_blank">礼亲王</a>昭瞻《啸亭杂录》卷六记载,弘瞻“居家尚节俭,俸垧之积,至充栋宇。”还以“开煤窑夺民产” .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九州清宴(殿)灾,弘瞻后至,与诸皇子谈笑露齿,上不怿。又曾以门下私人嘱阿里。上发其罪,并责其奉母妃俭薄,降贝勒,罢一切差使。”九月初四日弘瞻交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上缴<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560396.htm" target="_blank">果亲王</a>金宝 </p>
<p align="center"><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image/bd70426055f678988db10d82" target="_blank">&nbsp;&nbsp;</a><a href="http://baike.baidu.com/image/bd70426055f678988db10d82" target="_blank"> </a></p>
<p align="center">孟端胡同45号院</p>
<p align="left">被广储司销毁。自是家居闭门,意抑郁不自聊。乾隆三十年三月病笃,上往抚视。弘瞻于卧榻间叩手引咎,上执其手,痛曰“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因复封郡王。三月初八日去世,享年三十三岁,谥曰恭。弘瞻在乾隆二十八年降为贝勒,正是他离开官园果亲王府出居孟端胡同的直接原因。 </p>
<p>  因孟端胡同果郡王府与王府仓胡同的贝勒府都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682.htm" target="_blank">康熙</a>帝位下皇子的府邸,同属二十四门,老人相沿称孟端胡同的果郡王府为南府和前府,王府仓的贝勒府为北府或后府。果郡王府的爵位世降一等。弘瞻长子永荼袭果郡王,长孙绵从袭贝勒。绵从在乾隆五十六年卒,绵律、绵同先后袭贝勒。再传绵律长子奕湘在道光十三年袭镇国公。初任散秩大臣、左翼近支族长,管理镶黄旗新营房、觉罗学。由广州副都统升将军,先后担任乌里雅苏台、广州、盛京 、杭州、<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585.htm" target="_blank">成都</a>将军、咸丰元年任礼部尚书 ,赏紫禁城骑马。而后作镶兰旗总族长、理藩院尚书、崇文门副监督、管理雍和宫事务、授经筵讲官。同治十一年,赏加贝子衔。光绪七年二月十五日卒,享年八十六岁,同治末年至光绪初年,果郡王府被称为湘贝子府。贝子衔镇国公奕湘长子载坤为末代辅国公毓铤(即金荫桓)的祖父,栾湘二子为承袭<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15734.htm" target="_blank">镇国公</a>载卓。载卓两次派出守护西陵,作过散秩大臣、练兵大臣、专操大臣、十五善射大臣、值年大臣、阅兵大臣、管宴大臣、稽查坛庙大臣、右翼查城大臣,担任过右翼近支第二族族长、正经旗总族长。光绪三十二年三月授荆州将军,次年五月一日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这一时期的果郡王府被称为卓公府。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卓公长子溥佑袭爵,这时的果郡王府又被称为佑王府。溥生于光绪十年六月十一日,福晋系炒豆胡同僧王府贝勒那尔苏之女。民国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溥佑到东安市场游玩 , 饮酒醉死被抬回府中 , 因酒精中毒长逝,终年三十五岁。溥佑无子,以载坤之子,溥珍长子毓铤过继为嗣,民国八年袭辅国公 , 成为孟端胡同果郡王府的小主人,毓铤生于民国四年六月初五日,母亲为大兴县采育冯氏。因毓铤年幼, 公爷府中事务均由其母主持,其母在1956年去世,享年六十岁。 </p>
<p>  <b>孟端胡同</b> </p>
<p>  果郡王府东边是府夹道 , 通小盆胡同 , 西边是顺城街 , 背后为大盆胡同 , 占有路北六个老门牌 21~26 号 , 其中 21 号院大门是堵死的 , 路南占一个门牌 30 号 , 共有房一百五六十间 . 《王公府第地址单》记载载卓府邸有房八十间 . 为什么有这么大出入呢 ? 因半数房屋出租。 . 辅国公载卓在世时 , 住 21 号院 , 而毓铤的祖父载坤住 26 号院。载坤因事殴打顺天府官员 , 获罪 , 被圈禁在宗人府高墙,而载卓之子溥佑载坤之子溥珍年龄相差两岁 , 都是三十五岁去世 , 爵位只能由四岁的毓铤来承袭。 毓铤遂搬到 21 号院居住 ,21 号院、 22 号院为果郡王府最为正规的院落。 22 号院门口有瑢慩、二门是垂花门 . 垂花门往东有便门可通 21 号院。 .21 号院堵死的大门做了库房。 . 第一进院有东西厢房。 . 北边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838813.htm" target="_blank">厅房</a>。第二进院称上房,即载卓、溥佑的住所。第三进院子的正房为后罩房。 22 号院,第一进院北房为神殿。第二进院正房为影堂,供有祖先牌位等。第三进院北房西头为小影堂,供有载坤的牌位。 23 号院过去叫西花园,有西书房三间。不过在 1918 年卖给了罗某,罗某又有所建设。闽侯陈宗藩编的《燕都从考》二编 103 页注九记述:“吾友罗君雁峰购其西偏之花园为宅,树木深邃,颇极清幽。” 21 号院、 25 号院,房子不甚规整,有些零碎,早就出租了。 26 号院也比较规整。二门是垂花门。第一进院正房是厅房,厅房的两边都是花园,称为东、西花园。厅房后院正房是载坤旧居。毓铤生在此院。随着毓铤家壤衰落。 26 号院也出租出去了。 30 号院在路南,与 22 号院相对,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13973.htm" target="_blank">四合院</a>,也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356156.htm" target="_blank">出租</a>的 </p><br/>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2-2 23:47:00

多谢好文,要是来张照片就锦上添花了.

孟端 发表于 2010-12-3 21:25:00

<br/><br/><br/>

孟端 发表于 2010-12-3 18:33:00

<br/><br/><br/>

孟端 发表于 2010-12-3 18:3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析津志</i>在2010-12-2 23:47:00的发言:</b><br/>多谢好文,要是来张照片就锦上添花了. </div>
<p>谢谢您,我离开北京多年,回来时已不堪回首,只留下心中的记忆。在网上搜得几张,无奈。</p>

孟端 发表于 2010-12-2 21:03:00

<p>早先,西城锦什坊街中部有一个当铺,叫做《乾泰当》是老北京比较有名的当铺。</p>
<p>65年,孟端胡同16号的院子归了公,房子年久失修,房管所就给翻盖了,那个20米长的小胡同砌在院里,大街门就面朝北露在街面上了。</p>
<p>大街门是旧门改作的,仔细一看居然是乾泰当的大门,门上的对联第一个字分别是乾、泰二字,可惜年代久远那对联记不清了。</p>

孟端 发表于 2010-12-6 14:35:00

<p>孟端胡同路北多半条街都是机关占用,直到小盆胡同旁边才有一个带两个汽车房的小院,那是乌兰夫的官邸。再往东有大面积的墙,没有窗,那时街道居委会组织人们做鞋,在墙上帖满了破布粘的咯吱,路过那里,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p>
<p>路南的第一个路口是个煤场,经常雇定兴的把式来摇煤球,铺的满地黑煤渣。那时供应机制煤球(机球)手工煤球(手摇的)和原煤块儿(砟子),卖煤时都是说括号里的俗语,很亲切。还供应劈成碎块的劈柴。用蜂窝煤则是70年代的事情了。</p>
<p>西口对着顺城街有一个酒铺,掌柜的是王二爷,不光卖酒,还卖汽水冰棍米花糖。南边还有一个老曹家杂货铺,卖酱油,芝麻酱,我见过那老板娘往酱油桶里兑水,告诉大人,大人见怪不怪:买酱油的没有不兑水的。</p>
<p>那时还卖零支烟卷,我见一个邻居大哥,刚工作不久,掏几分钱买三支香烟,借老板娘的洋火点了一支,老板娘说:买一盒呗。他说:我妈不让我抽。那时我对这些大哥哥充满敬畏。</p>
<p>&nbsp;</p>

孟端 发表于 2010-12-6 15:00:00

<p>孟端胡同东口是锦什坊街,对面就是一个粮店,每月24号一大早就排上队,看来家家都没有余粮啊。</p>
<p>路把口是“长发厚”副食店,是这一带的中心店。每到过年,我就要常常在这门口排队,把脚丫快冻掉了。店堂黑乎乎的,后面院子很大,放着很多大酱缸。</p>
<p>长发厚斜对面是一个饭馆,节约那几年经常在那里买馅饼吃,说是粮票要的少。再往南路西有个合作社,老字号叫“大鼎和”,地势高些,俗称“高台阶儿”,冬天生两个一人高的大炉子,非常暖和。主要卖日用百货。经常在那里买点电光纸,书签之类的东西。</p>

逝去的光阴 发表于 2010-12-10 19:26:00

<p><font size="5">&nbsp;&nbsp; 图片e8f3c36b2c5bde9680cb4a7c.jpg是中芦草园吧?</font></p>
<p><font size="5"><br/></font>&nbsp;&nbsp; <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孟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