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
<p><font face="Verdana">中国青年报:“老北京网”的穷掌柜书写传奇</font></p><p><font face="Verda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http://www.jmnews.com.cn 2007-4-4 8:30 中国青年报<br/>本报记者 刘元文并摄</font></p>
<p><br/><font face="Verdana">23岁那年,张巍呆呆地站在北京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眼睁睁地瞅着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他卸下老屋一扇红松木的窗棂,120多年来,这窗棂没怎么变样儿。 </font></p>
<p><font face="Verdana">当他把窗棂刷上红漆,挂在新家墙上怀旧时,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房子的哀思。” </font></p>
<p><font face="Verdana">窗棂的照片被挂上主页。他有空便上网搜索涉及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资料,连同自己拍摄的胡同、四合院图片,全贴在网页上,“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玩意儿啊,不能就这么没了。” </font></p>
<p><font face="Verdana">2000年11月,张巍花300元租了服务器,又花150元买了域名,建起“老北京网”,自称“掌柜”。 </font></p>
<p><font face="Verdana">网站创办的头3年,张巍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更新网站上的资料,休息日便背着相机满胡同转悠,最多曾一天拍过1000多张照片。 </font></p>
<p><font face="Verdana">但他发现,“北京的变化太快,当你停下一两天后,就会发现某一处胡同或者四合院已经消失了”。一天,他去拍摄一个早就看中的四合院,但到那儿一看,已变成一片废墟。他哭了。业余时间不够用,他决定辞职。那年他26岁,任某杂志副总编。 </font></p>
<p><font face="Verdana">“老北京网”吸引来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北京迷”,他们自发组织了“老北京拍记队”。每逢周末,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的拍记队队员,都会在张巍的招呼下走街串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胡同的真实风貌。 </font></p>
<p><font face="Verdana">“你们拍这些犄角旮旯的胡同有什么用呀?”常有胡同里的老人好奇地问。“拍下来给您的孙子看。”张巍乐呵呵地回答。 </font></p>
<p><font face="Verdana">“1949年刚解放时,北京城里约有3600条胡同,到2000年有1200条,去年就剩下459条了,加上不完整的也就700多条”,张巍如数家珍,“这700多条胡同,我们都拍过啦!” </font></p>
<p><font face="Verdana">近两年,张巍带着“拍记队”的作品,走进北师大、北工大、北语等多所高校,搞“胡同摄影巡展”及讲座,虽反响不错,但他却为此背了一屁股债。最近,刚还清老债,他又惦记着为今年的影展筹款了。“今年肯定进北大、清华,”他踌躇满志地说,“再过10年,这些大学生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了。” </font></p>
<p><font face="Verdana">“老北京网”挺火,目前,已保存了5000万字的北京史料,几十万张胡同、四合院的图片,日均浏览量达两万多人次,已有近万名会员在论坛注册。说起这些业绩,张巍忍不住眉飞色舞,“瑞典隆德大学把‘老北京网’当教材,作业是给‘老北京网’提意见,嘿嘿,都说好,没说坏的。”<br/></font></p> 多少年前的东西了,老北京网也发过。 <p>您老新来的吧</p>
<p>这是N多年前的事了</p>
<p>发在这里有些怪异</p>
<p>太怪异了,哈哈</p> 2007年咱还不会上网,知道的消息很少,认识老北京网是在今年的下半年,注册时间是:2010-8-17 日,起初对老北京网的由来知之甚少,这篇报道也是第一次看到,虽说迟了点儿,但被这个报道感动,过去常说“十年磨一剑”,老北京网从建站走到十年的今天真不容易,相信这篇报道别人早已看过了,再重温一遍也无妨,拿来不为别的,只为让更多的人,认识老北京网,喜欢老北京网,并加入到老北京网这支队伍中来!
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今日开幕
重温一下......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0闲云野鹤0</i>在2010-11-28 22:49:00的发言:</b><br/><p>您老新来的吧</p>
<p>这是N多年前的事了</p>
<p>发在这里有些怪异</p>
<p>太怪异了,哈哈</p></div>
<p> 我在跟帖后已说明是新来的,我觉着这个报道内容挺好,也不知该发在哪个版块,置于您说‘怪异’、‘太怪异了’,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您是个版主,如果觉着这个报道有损掌柜及老北京网的形象,把它删掉好了,我不在乎删帖与积分!</p> 照片中的那个院子我喜欢 <p>掌柜的,刚开个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p>
<p>希望你能坚持下去。</p>
<p>我的经历告诉我:不经风雨,是没有资格见到彩虹的。</p>
<p>但是我仍要祝你一帆风顺!</p> <p>看过,欠一屁股债!</p> <p>年轻的掌柜真不容易,让人感动。</p>
<p>支持掌柜的!支持老北京网!</p>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ize="5">只可惜民间的能力有限,政府应该出一些力,毕竟保护的是一座老城,不是我们的私人住宅,只靠有限的个人或某个组织去做,我要是有关人士,还真是不落忍!“喂喂~~喂,温总理听到了吗?”</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