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言找乐儿
<p><font face="Verdana"> 聊了几句郊区方言,又联想到了76年以前,城外的农村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广播电台长年累月的播放那八个样板戏,都听腻了,劳动休息时间,人们便拿一些尕七马八的话互相摡gai2喽取笑,生产队里有一位刘姓大叔,此人文武双全,还会说几句河北方言,一个队里还有一位姓王的大嫂,来自河北固安,嫁给与我同村一位大哥为妻,这女人嘴岔子也相当厉害,从不把叔公当回事儿,我那刘大叔就经常学着河北固安的口音拿这位姪媳妇取笑,记得原话是这么说的;“小儿,进城(京)你可什么都别吃,你就吃那豆包儿,那东西里外都是粮食!”,逗得旁人开怀大笑。诸如还有,看到前门楼子惊呼:</font><font face="Verdana">“好大的佛龛”、“几(jiě)儿个来的?夜儿个来的”(用河北省新城县口音说),以至于以后用最后边这句话讥讽</font><font face="Verdana">某个不会干活儿的人,便说:“你夜儿个来的呀”,言外之意是指此人露怯。这些话搁到现在,那是笑话外地人不开眼、怯口。可那个年代,人们的头脑都很简单,一笑而过,谁也不做过多的计较,在劳作休息之余,只为放松一下身体,缓解一下疲劳。</font>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羊油麻豆腐</i>在2010-11-21 7:09:00的发言:</b><br/><p> </p>
<p>其实河北朋友还是比较大气的,知道是逗乐,没人计较。</p>
<p> </p>
<p>现在“外地人”这仨字儿能触痛糙民们的最敏感的那个神经。</p></div>
<p> 说的是!其实北京人最早也是由全国各地方人组成,主要以北方人居多,只是有一个来的时间早晚的问题,北京这座古都的历史文化,经过了千百年的磨合、碰撞、沉淀形成,老北京传统文化内涵,不是在北京呆上几年就能学去的,现在不少外地人虽然取得了北京户口,但他们的口音、生活习惯很难改变,明眼人一听他们说话的口音,一看他们的生活习惯就知道他们是新定居的外地人。现在无节制人的口流动,已给北京的治安、卫生、人文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咱不能说外地人都不好,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自己的家乡还守规矩,来到了北京却肆无忌惮,到处扔垃圾、贴小广告、大白天在大街胡同撒尿、打群架闹事、盗窃诈骗等等。其中溜门橇锁偷东西的以河南籍居多,穷横霸道的以新生一代的东北人居多,当小姐的以南方人居多。有以上劣迹的外地人,即便以后有了北京户口,这些人也不会被老北京人认同,因为他们离真正北京人这个档次,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的距离,而是相差的太远了!</p> <p> </p>
<p>其实河北朋友还是比较大气的,知道是逗乐,没人计较。</p>
<p> </p>
<p>现在“外地人”这仨字儿能触痛糙民们的最敏感的那个神经。</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