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香会(花会)如何发展,请大家投票,献计献策
<p> 凡是喜爱香会的朋友们,今天的香会界文化以是枯树逢秋了,其地步快要走到尽头了,在我小时侯,每档会一半以上是年轻人,而今年轻人占的比例有多少呢?答案很简单,稀少!</p><p> 没有新鲜的血液(新的会员)注入,只有等待自生自灭,再过20,30年还会有谁玩香会呢,恐怕只有 会头 家里的孩子守着废铜烂铁了吧。所以咱们要扭转现在的局面,共同努力把香会文化弘扬起来。</p>
<p> 请大家共同投票,献计献策,多多捧场!</p>
<p> </p> 集思广益在保持传统基础的情况下,适当加些新元素。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宣传上和经济支持(政府,文化部门,宣传部门,企业、社区等等)。急是急不得的。需要一个契机。如何融合到文化产业当中非常重要。 <font face="Verdana"> 这个话题挺沉重的,香会之所以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与现如今的时代背景有最直接的关系,现在玩儿的东西太多了,年轻人又多是独生子女,好逸恶劳是其普遍存在的现象,民间花会的最大问题是武场后继无人,而一台好的武场需要长期的演练磨合,这就需要下功夫,下功夫就意味着牺牲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说白了就得需要有一种能吃苦和奉献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做不到这点,在加上咱们当地政府根本不重视民间花会,用着了就拉过来,用不着都没人理你。要是办成半职业的,经费是个最突出的问题,不知有没有人愿意给提供资金赞助,到是听说过人家外地的一些民间花会,有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但也只限于每年排练时给拨一些活动经费,在加上一些个爱好此项活动的民间企业家赞助,花会还能维持下去,相比之下比咱们这儿强多了。要想发扬光大民间花会确实难度很大,难是难也得有人做这事。本人是个外行,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主义,只是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民间花会武场的演出质量,逐渐的搞大名气,能走出国门更好,以增加其知名度,再图以后的普及发展。</font> 支持版主!但大家也要深思一下,香会怎么才能吸引人!!
现在社会大环境是生活节奏快,青年人白天在公司忙的要死,动不动晚上还要加班,好不容易周末能休2天还想着去哪玩玩,现在娱乐活动又多,电影、KTV、酒吧、剧场演出等,那样不比香会有吸引力,最次的还跟着女朋友逛商场去了哪!你能说人家不上进吗?人家为的是传宗接代大事。现在咱们要想香会有发展就地想着怎么让它更能吸引眼球!这是关键!!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年龄划分。
先说老年人:不知道大家晚上去不去街心公园散步,街心公园里最多的是扭大秧歌!但是扭大秧歌都是退休职工大爷大妈们,年龄层次50-68岁。老来乐就是他们现在的最好体现!像咱们香会里的“小车会”他永远不会去人,就因为它没有脱离实际!!这个群体有大把的时间用在练习及香会表演上,咱们的文场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来那,这样不能解决一下文场的后继无人吗?老人教老人更有亲和力~
再说年少的:晚上在街心公园散步20-30岁的青年人几乎没有!但5-12岁的青少年有的是,可能咱的香会还无法与动画片、电脑游戏相比,但它可以强身健体,有意小朋友的身体成长(功效有点夸大!见谅~),小朋友不明白他的家长明白吧,这次在十周年庆典上玩“开路”的不就有年轻血液吗?玩的不是也挺棒的吗!那咱们也有样学样跟着走呗~~
2、环境氛围。
现在玩文物的越来越多,但玩“文化”(老北京文化)的越来越少。打个比方:现在北京年青人里还在说老北京话的有几?除了让全世界都记住的一句“您吃了吗?”还有就是京骂了。国家普及普通话最好的地方就是北京,所以老北京是有点像普通话但是现在谁说话还带“儿化音”。所以咱们要创造出个老北京的氛围,说说老北京话,聊聊老北京的传说趣事,这样能吸引更多北京人进来,也可以带起外地人的好奇,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这要是弄出几个像潘家园、高碑店这样的文化圈子,还怕没有传播、传承?!
3、提高知名度,多露脸。
我记得95年-2003年这段时候相声也到了青黄不接,快说不下去的时候了。但是后来出了个“德云社”出了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就又火起来,大家没琢磨出味来吗?越是通俗的,越接近老百姓的就越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但我也想了香会原来就是最通俗最接近老百姓的一种观赏性极强的娱乐活动。庙会、节庆日、红白事都上的活动。现在露脸次数最多的就数舞狮子、扭秧歌(红白事、开业典礼都能见得着的);但别的香会基本只能庙会上见了!不是说现在玩的活差了,而是露脸的机会太少了。打个比方:李小龙在电影上玩了把双节棍,就好像双节棍是他发明的一样。你跟外国人比划一下双节棍,丫绝对说:china、功夫,李小龙。所以咱们是不是也应该跟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节目组聊聊,加一档香会知识讲座或表演,让大家都知道香会不光只是舞狮子、舞龙、扭秧歌,还有别的玩意儿~~也能让咱们多露露脸,兴许哪位影视导演看上了也能邀请咱演一次(玩笑下)~~~
以上只是兄弟的拙见,意为抛砖引玉!见笑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宝子</i>在2010-11-4 15:15:00的发言:</b><br/><br/>支持版主!但大家也要深思一下,香会怎么才能吸引人!! <br/> 现在社会大环境是生活节奏快,青年人白天在公司忙的要死,动不动晚上还要加班,好不容易周末能休2天还想着去哪玩玩,现在娱乐活动又多,电影、KTV、酒吧、剧场演出等,那样不比香会有吸引力,最次的还跟着女朋友逛商场去了哪!你能说人家不上进吗?人家为的是传宗接代大事。现在咱们要想香会有发展就地想着怎么让它更能吸引眼球!这是关键!!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br/> 1、年龄划分。 <br/> 先说老年人:不知道大家晚上去不去街心公园散步,街心公园里最多的是扭大秧歌!但是扭大秧歌都是退休职工大爷大妈们,年龄层次50-68岁。老来乐就是他们现在的最好体现!像咱们香会里的“小车会”他永远不会去人,就因为它没有脱离实际!!这个群体有大把的时间用在练习及香会表演上,咱们的文场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来那,这样不能解决一下文场的后继无人吗?老人教老人更有亲和力~ <br/> 再说年少的:晚上在街心公园散步20-30岁的青年人几乎没有!但5-12岁的青少年有的是,可能咱的香会还无法与动画片、电脑游戏相比,但它可以强身健体,有意小朋友的身体成长(功效有点夸大!见谅~),小朋友不明白他的家长明白吧,这次在十周年庆典上玩“开路”的不就有年轻血液吗?玩的不是也挺棒的吗!那咱们也有样学样跟着走呗~~ <br/> 2、环境氛围。 <br/> 现在玩文物的越来越多,但玩“文化”(老北京文化)的越来越少。打个比方:现在北京年青人里还在说老北京话的有几?除了让全世界都记住的一句“您吃了吗?”还有就是京骂了。国家普及普通话最好的地方就是北京,所以老北京是有点像普通话但是现在谁说话还带“儿化音”。所以咱们要创造出个老北京的氛围,说说老北京话,聊聊老北京的传说趣事,这样能吸引更多北京人进来,也可以带起外地人的好奇,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这要是弄出几个像潘家园、高碑店这样的文化圈子,还怕没有传播、传承?! <br/> 3、提高知名度,多露脸。 <br/> 我记得95年-2003年这段时候相声也到了青黄不接,快说不下去的时候了。但是后来出了个“德云社”出了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就又火起来,大家没琢磨出味来吗?越是通俗的,越接近老百姓的就越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但我也想了香会原来就是最通俗最接近老百姓的一种观赏性极强的娱乐活动。庙会、节庆日、红白事都上的活动。现在露脸次数最多的就数舞狮子、扭秧歌(红白事、开业典礼都能见得着的);但别的香会基本只能庙会上见了!不是说现在玩的活差了,而是露脸的机会太少了。打个比方:李小龙在电影上玩了把双节棍,就好像双节棍是他发明的一样。你跟外国人比划一下双节棍,丫绝对说:china、功夫,李小龙。所以咱们是不是也应该跟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节目组聊聊,加一档香会知识讲座或表演,让大家都知道香会不光只是舞狮子、舞龙、扭秧歌,还有别的玩意儿~~也能让咱们多露露脸,兴许哪位影视导演看上了也能邀请咱演一次(玩笑下)~~~ <br/> 以上只是兄弟的拙见,意为抛砖引玉!见笑了~~ 您说的非常好,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如方便,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div>
<p></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宝子</i>在2010-11-4 15:15:00的发言:</b><br/><br/>支持版主!但大家也要深思一下,香会怎么才能吸引人!! <br/> 现在社会大环境是生活节奏快,青年人白天在公司忙的要死,动不动晚上还要加班,好不容易周末能休2天还想着去哪玩玩,现在娱乐活动又多,电影、KTV、酒吧、剧场演出等,那样不比香会有吸引力,最次的还跟着女朋友逛商场去了哪!你能说人家不上进吗?人家为的是传宗接代大事。现在咱们要想香会有发展就地想着怎么让它更能吸引眼球!这是关键!!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br/> 1、年龄划分。 <br/> 先说老年人:不知道大家晚上去不去街心公园散步,街心公园里最多的是扭大秧歌!但是扭大秧歌都是退休职工大爷大妈们,年龄层次50-68岁。老来乐就是他们现在的最好体现!像咱们香会里的“小车会”他永远不会去人,就因为它没有脱离实际!!这个群体有大把的时间用在练习及香会表演上,咱们的文场为什么不能吸引他们来那,这样不能解决一下文场的后继无人吗?老人教老人更有亲和力~ <br/> 再说年少的:晚上在街心公园散步20-30岁的青年人几乎没有!但5-12岁的青少年有的是,可能咱的香会还无法与动画片、电脑游戏相比,但它可以强身健体,有意小朋友的身体成长(功效有点夸大!见谅~),小朋友不明白他的家长明白吧,这次在十周年庆典上玩“开路”的不就有年轻血液吗?玩的不是也挺棒的吗!那咱们也有样学样跟着走呗~~ <br/> 2、环境氛围。 <br/> 现在玩文物的越来越多,但玩“文化”(老北京文化)的越来越少。打个比方:现在北京年青人里还在说老北京话的有几?除了让全世界都记住的一句“您吃了吗?”还有就是京骂了。国家普及普通话最好的地方就是北京,所以老北京是有点像普通话但是现在谁说话还带“儿化音”。所以咱们要创造出个老北京的氛围,说说老北京话,聊聊老北京的传说趣事,这样能吸引更多北京人进来,也可以带起外地人的好奇,让他们也加入进来,这要是弄出几个像潘家园、高碑店这样的文化圈子,还怕没有传播、传承?! <br/> 3、提高知名度,多露脸。 <br/> 我记得95年-2003年这段时候相声也到了青黄不接,快说不下去的时候了。但是后来出了个“德云社”出了郭德纲、于谦、何云伟、李菁就又火起来,大家没琢磨出味来吗?越是通俗的,越接近老百姓的就越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但我也想了香会原来就是最通俗最接近老百姓的一种观赏性极强的娱乐活动。庙会、节庆日、红白事都上的活动。现在露脸次数最多的就数舞狮子、扭秧歌(红白事、开业典礼都能见得着的);但别的香会基本只能庙会上见了!不是说现在玩的活差了,而是露脸的机会太少了。打个比方:李小龙在电影上玩了把双节棍,就好像双节棍是他发明的一样。你跟外国人比划一下双节棍,丫绝对说:china、功夫,李小龙。所以咱们是不是也应该跟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节目组聊聊,加一档香会知识讲座或表演,让大家都知道香会不光只是舞狮子、舞龙、扭秧歌,还有别的玩意儿~~也能让咱们多露露脸,兴许哪位影视导演看上了也能邀请咱演一次(玩笑下)~~~ <br/> 以上只是兄弟的拙见,意为抛砖引玉!见笑了~~ </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您说的非常好,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如方便,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div>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div>
<p></p> <p><br/> </p>
<p> </p>
<p> </p>
<p> 复 我 香 会 文 化 辉 煌</p> 首先支持一下版主!
我觉得“宝子”朋友说的不错!
但是谁能和“这里是北京”之类的相关主流媒体联系上,并能给予我们所需要的支持呢?
如果有,望能和版主“五虎打路”联系!在这先谢谢您了!
如果没有,咱们能不能自救一下呀?!
咱们能不能办一个属于咱们自己的“百家讲坛”呀?
我觉得,要想让更多的朋友喜欢、支持老北京民间花会,就必须先让大家了解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所以我希望版主“五虎打路”能召集、联合更多的圈内前辈及同仁,利用网络,
大家来一起做一个属于民间花会的“百家讲坛”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