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01:26:00

[分享]日本的清朝士兵墓

 
<p align="center"><b>真田山陆军墓地</b></p>
<p align="left">真田山陆军墓地位于大阪真田山麓,建于1871年,主要埋葬1945年之前战争中死亡的日本陆军军人和民夫5299人以上。2003年,在日本留学的杨海嘉先生发现该墓地内葬有清军战俘,揭开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经调查,真田山陆军墓地内共葬有6名清军官兵。</p>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01:27:00

<br/>真田山陆军墓地全景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01:28:00

<br/>&nbsp;
<p>清军士兵吕文凤、刘起得之墓</p>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01:29:00

<br/>&nbsp;
<p>清军士兵杨永宽之墓</p>

联合 发表于 2010-10-16 09:34:00

战死他乡了,也算是烈士了。

adam58588 发表于 2010-10-16 10:02:00

<font size="5">墓碑上“清国”下有被凿掉的字,是为什么?</font>

army 发表于 2010-10-16 20:29:00

<p>一个迷 军人和战俘不会葬在一起</p>

食烟火斋 发表于 2010-10-16 21:47:00

被凿掉的字迹是“捕虏”,也就是被抓捕的俘虏。日本战败以后,这些字迹被凿掉。其实这些都是著名的萨苏的博客里边的内容。引用应该说明来源。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16:22:00

这六位清朝士兵,很可能是在朝鲜丰岛海战中被俘的运兵船操江号的士兵.丰岛海战中操江号管带王永发及船上81名清兵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一名去汉城接受电报局的丹麦人弥伦斯.操江号被俘前,王永发只烧毁了文件,20万两银子及3000支步枪未及倒入海里,同时被虏.除丹麦人弥伦斯在10天后被释放外,其余人都在一年后,交换战俘时被释放.释放时,少了9人,其中一人下落不明,其余8人死亡(日方记载为病死),死后埋在了日本.这6位清兵很可能来自他们当中.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16:0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联合</i>在2010-10-16 9:34:00的发言:</b><br/>战死他乡了,也算是烈士了。 </div>
<p>应该算.</p>

析津志 发表于 2010-10-16 16:0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dam58588</i>在2010-10-16 10:02:00的发言:</b><br/><font size="5">墓碑上“清国”下有被凿掉的字,是为什么?</font> </div>
<p>估计是某时期日本人干的.</p>

MLHG 发表于 2010-10-17 07:20:00

<p>我对中日甲午战争这段历史很有兴趣。析津志老师的发贴,让了解了不曾知晓的历史。</p>
<p>&nbsp;</p>
<p>食言火斋老师回帖提及萨苏先生的博客,我也有兴趣浏览了。萨苏先生博客中对这段历史的介绍和照片与析津志老师所讲完全不同,</p>
<p>作为对析津志老师发贴的补充,转萨苏先生博客内容网址:<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8.5pt; COLOR: #494949; FONT-FAMILY: simsun;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lnez.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lnez.html</a></span>。</p>
<p>两组照片共有5名士兵的墓,剩下的一位是谁呢?</p>
<p>&nbsp;</p>
<p>&nbsp;&nbsp; 以下是萨苏先生博客内容(图片见附件):</p>
<p>&nbsp;</p>
<p>&nbsp; </p>
<p align="left"><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b>寻访北洋水师日记&nbsp;二&nbsp;李金福和刘汉中</b></p>
<p align="left">今天是考察的第一天,考察的目标,是在讨论考察日程时一个大家都认为必须去的地方,那就是大阪真田山陆军墓地。六名在甲午战争中被俘的清军官兵,就长眠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一百余年的岁月。</p>
<p align="left">最初注意到日本有清军墓地,是在2007年清明时节。偶然的一次机会,听说大阪郊区的玉造车站附近有一处墓园,里面竟然葬有甲午战争时的清军士兵,于是,决定去看看。最后,笔者在那里发现了五座清军官兵的墓碑,他们都是被俘后因为伤重或伤病而死在日本大阪陆军临时医院的,被就地葬在了这片土地上。想来,葬在这里的清军官兵,是不常有人来看望的,也许连他们的家人都很难得知他们最后的归宿。</p>
<p align="left">因为不是第一次来,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座墓地。摄影师开始工作,我则在墓碑间寻觅。一直有记载,这片墓地中埋葬有一名叫做李金福的中国士兵,但几次来,我们都没有找到他的墓。今天,我们带了酒来,希望他,也能尝到。</p>
<p align="left">然而,就和以前几次一样,这名“河盛军步兵卒李金福”,始终踪影不见。</p>
<p align="left">其他几名中国官兵的墓,都很快找到。这片墓地的分区,在整个墓地的最北边,而他们的墓,又大多是在这片墓区最北面的地方。<br/>为何在最北面这一排呢?我们想起来逃亡北海道数十年的山东劳工刘连仁讲的一段话 – 我们小时候,一直听说日本的北面和中国是连着的,所以逃出来就往北面跑。。。<br/><br/>也许,这些清军战俘在最后的时刻,依然希望能够离故国近一点吧。<br/>也许,什么理由也没有,不过都是在用后人的理念来揣测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历史,却远远比我们想象的简单。</p>
<p align="left">我继续寻找,在我的视野里,有一座标有“清国刘汉中”的墓,其名字旁还刻有 “清军马队五品顶戴”的字样。他也是此地埋葬的清军官兵中,军职最高的一员。<br/>五品马队统带,大体相当于骑兵营长。据守墓人提供的资料,清军军官刘汉中是在战斗中负重伤为日军所俘,被带回日本后,伤势加重,最终不治而死。临死前,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将不起,故此口中喃喃,似有所愿。负责战俘医疗的日本医护不明所以,经找来其他懂日语的清军战俘,才明白他所说的是一条遗愿 – 把自己的官职刻在墓碑上。<br/>对于这一行字,我们曾有种种解读,或认为这名清军军官要表达自己尽忠职守,维护军人尊严的决心,或认为他因伤重死去时战争并未结束,对战胜日本仍有期待。<br/>然而,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华人老编辑,却通过对档案材料的详细追索,找到了问题真正的答案。<br/>原来,这位名叫刘汉中的清军军官,祖籍辽宁,家中世代务农,他是几代人中第一个拥有“官身”的。所以,他至死要把这份“荣耀”带入墓中。</p>
<p align="left">中国骑兵军官刘汉中,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p>
<p align="left">无关国家尊严,也无关军人气节,就是这样一个最朴素的愿望。<br/>但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却反而异乎寻常地让人无语。</p>
<p align="left">就在这时,不经意地回了一下头,忽然感到左侧后方,有淡淡的白光一闪。</p>
<p align="left">连忙看去,在一排日本“军役夫”的墓碑中,有一块上面,轻轻地现出了一块白色的斑点 -- 这些被俘的清军墓碑上,原来都有“捕虏”字样,日本战败后将其凿去,变成一块白斑 -- 这,正是清军战俘墓碑的典型特征。</p>
<p align="left">走近,原来,这正是久久寻觅不获的李金福的墓碑。</p>
<p align="left">因为曾经损伤修补,这块墓碑因此不易被注意到,只有从某个特定的角度看去,才能在日光下注意到它的特别。</p>
<p align="left">李金福,在日本小说《牙山》中曾经出现的一个清军号兵,因为落下悬崖昏迷而被日军俘获。</p>
<p align="left">不知道小说中的李金福,是否真有原型,是否就是这座墓地的主人。</p>
<p align="left">但,没有战功,没有壮烈的事迹。</p>
<p align="left">原来,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中国人。</p>
<p align="left">令人惊异地,就在我想到这个词汇的时候,已经晴了一个下午的天空,忽然落下一篇雨滴来。</p>
<p align="left">这点点雨痕,却让我觉得不似天然,而不知是哪里流下的泪滴。上一次带来的花,就枯萎在他们的墓前。这一次,我们把带来的花捏碎,让花瓣如故乡的雨,片片洒落在这些不能还乡的普通中国人的墓上。最后,我们把带来的酒,在墓碑前一洒而尽。</p>
<p align="left">而抬眼望去,雨,又晴了,墓地中花树下的落英,竟然片片斑红,仿佛是这片百年陵园中一丝生命的气息。</p>
<p align="left">忽然想到一个词 -- 生生之谓易也。</p>
<p align="left">愿长眠在此的同胞们,安息。</p>
<p align="left">(转自<a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lnez.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lnez.html</a>)</p>
<p><br/>&nbsp;</p>
<p>&nbsp;&nbsp;&nbsp;&nbsp; </p>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ALIGN: left;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line-height-alt: 12.0p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outline-level: 2" align="left"><b><span style="FONT-SIZE: 18pt; COLOR: #49494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nbsp;&nbsp;</span></b><br/></p><br/><br/><br/><br/><br/><br/>

MLHG 发表于 2010-10-17 07:2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析津志</i>在2010-10-16 16:22:00的发言:</b><br/>这六位清朝士兵,很可能是在朝鲜丰岛海战中被俘的运兵船操江号的士兵.丰岛海战中操江号管带王永发及船上81名清兵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一名去汉城接受电报局的丹麦人弥伦斯.操江号被俘前,王永发只烧毁了文件,20万两银子及3000支步枪未及倒入海里,同时被虏.除丹麦人弥伦斯在10天后被释放外,其余人都在一年后,交换战俘时被释放.释放时,少了9人,其中一人下落不明,其余8人死亡(日方记载为病死),死后埋在了日本.这6位清兵很可能来自他们当中. </div>
<p>&nbsp; </p>
<p>这六名士兵不一定是操江号上的,也许是平壤城雨夜大溃逃的俘虏。但如果是海军的话,那就只能是操江号上的士兵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日本的清朝士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