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白广路上的大院春秋
最近登录到老北京网站上,有感于PanGong老先生写的诸多关于广安门及周围的故事,非常生动。我自己也是在这一带生,这一带长的,不觉之间也有近五十年了。除去懵懂岁月,也有差不多四十年的岁月。因此,我也想在这里聊聊白广路上的一些旧忆,而这些旧忆也可以作为Pan老先生文章的补充。在北京,除了小胡同、四合院之外,还有一个特有的现象叫“大院”,大院的形成和原有的北京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变迁,现在也成为北京人文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了。我就是成长在Pan老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的黑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里,在这里要聊的就是在这个大院里的一些记忆。
黑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这个名字是这个单位刚刚成立的时候起的名字,社会上的人就顺口简称为"黑冶",听上去好像又黑又野的感觉,后来,院名改为: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院,我们自己更愿意把大院叫成“设计院”。
我从小在设计院里长大,父辈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尽管是在北京生、北京长,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本地文化的熏陶。小时候,住在院子里的筒子楼里,一层楼住着十户人家。那时候的房子按照苏联老大哥的编排方法,我住的那一栋筒子楼叫眷九,而所在的楼门叫二栋。那时候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晚饭时分,家长们操着南腔北调在厨房里忙碌,而孩子们呢,则成群结队地从这一家跑到另一家,当时我的邻居中有北方的、有江苏的、有上海的、有广东的、有四川的,不能说大家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性,但是时不时的,有邻居会做一些特色的食物,当年来自四川的袁奶奶做的熏腌猪头肉特别好吃,其中豆豉、花椒的味道至今还依稀可辨。当时比较困惑的是为什么把宿舍编排成什么“圈”什么“洞”,总是容易和一些牲畜的饲养联系起来。后来虽然明白了,但是还要对其他来玩的同学、朋友解惑。以后,大院里的楼越造越多,其他的楼就叫几号楼几号楼了。
在当年,院里有多少的树木啊,炎炎的夏日午后,绿树成荫,知了在高一声低一声的叫着,大人们正沉浸在午睡的美梦中,只剩下不知倦意的孩子们还在院子里东游西逛。
当年的设计院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占地面积不大,只是几栋办公楼联在一起,其中南侧的辅楼叫单一(当年是单身宿舍一号楼,另外在院子里还有一栋叫单二),而北侧的楼叫勘查院,是另外一家勘查设计院临时借用的,相对于办公楼,职工家属宿舍楼却有九栋之多,从眷一到眷九依次排列下来。不过即便这样,我们的院并不算大,在北京,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大院里建筑的数量,比我们院规模大的有的是。
我觉得,我们大院的特点不在规模,而是建设的比较精致,就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建筑的布局、通透要求、小区的容积率、小区的绿化和小区的配套设施,水平上绝不逊色于当前的时尚社区。不知道这个大院是哪一位英明的领导规划建设的,除了造房子之外,在当时还在院子里种植了许多不同树种的树木,像杨树、槐树、榆树、桃树,还有一些柏树和臭椿树等等。杨树是最为普遍的,生长的也比较快,而榆树和槐树则成长的比较慢。比如在眷一和眷二之面的几棵大槐树,多少年都似乎是一个样子。我们大院很有特色的一点是院内的两个花园,分别叫做第一花园和第二花园。第一花园是园林式的,四周有几条甬道通向花园的中心,甬道两边是低矮的柏树簇拥着,在花园的中心是一个大大的金鱼池,里面种着荷花,养着一些草鱼。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始终是干枯的。在第二花园里,有一个沙坑,沙坑上面有一个大大的人字架,人字架上面挂着软梯,爬杆,秋千,另外在旁边还有单杠和双杠。我玩的时候,软梯的下面的固定部分已经断开了,我们总是把这个软梯当秋千用,荡来荡去很开心,旁边专用的秋千已经损坏拆除了;爬杆呢就是一根铁杠子,用来练习臂力的。有一个字的发音叫“ba(二声)”,不知道该怎么写,专指这种练习。这个“ba”不是一般意义的“拔”,不是把某样东西从另一样东西里拉出来的意思,而是用双手拉住铁杠子,双脚离地,依靠臂力,双手交替,一下一下把身体从地面拉到铁杠子的顶部。所以这个第二花园实际上是供员工锻炼用的健身场地。
第一花园和第二花园里有许多花木,特别是第一花园,花木的种类为最多。在这里,榆树花非常多,可以食用,我们称之为榆树钱儿,另一种非常香的花是槐树花儿,一串儿一串儿的,白白的淡淡地透着些青青的颜色。在花儿刚刚开放的时候孩子们爬到树上,把整个花串儿揪下来一胡撸一大把,往嘴里一塞,那叫一个香!当时是年幼无知啊,这种行为不仅仅对树木的破坏非常大,对孩子们来说也很危险,我自己就从树上摔下来过,摔得是头破血流。院子里的树木有专门的园艺工人维护,那时有一位园艺工人姓常,在他存放工具的屋子外面还有一片小小的苗圃,孩子们把它叫作“老常花园”。老常极为凶悍,“老常花园”的院门也是常年紧闭,有时候有孩子好奇跑过去探头探脑,往往被老常的一声大喝吓得落荒而逃。大院里还有一些工人也各有特点,比如传达室中有一位姓沙的师傅,人称沙老头,经常双手吊在树上摽悠儿,在水暖组里有位长着络腮胡子的大老张,经常醉醺醺的,司机班里有位张大炮,还有大老黑……都是让孩子们噤若寒蝉的人物。
大院的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各类设施俱全,大食堂、医务所、幼儿园(在一个二层小楼里)、托儿所(在一排一层的平房里,和幼儿园之间有一个院门相连)、锅炉房、四合院、小卖部、粮店;还有一些只是我们的院子里所特有的,起的名字也只有院子里的人才能理解:菜窖、木模车间、516公社、单一广场、大烟囱……等等,是不是可以用一个时髦的话叫成大院景点呢?
斯人已逝。今天,我提到的那些老人们许多已经不在了,当年的孩子们也都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不过大院还在,但是其中的景色早已面目全非了。因为在院子里没有地方再盖新的建筑,已有的建筑在房屋改革的过程中全部卖给了职工,办公的机关单位也搬到了北京郊区的亦庄,机关的新来的职工也就没有机会再能够住在现有的宿舍楼中。如今居住在大院里居民大部分都是原机关中已经退休的职工,现在已经很少有小孩子们在跑来跑去了,大院也和今天的社会一样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据说,现在在院子住的老人中,八十岁以上的有一千多人!清晨,老人聚集在一起晨练,在晚饭后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院子里疾走。我们这一辈的人在院子里住的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租住的外来人员。虽然住在院子里的人依然很多,但是总有些冷清的感觉。那时候一下班时成群结队的人流的场面、放学后到处都是学生们打打闹闹的场面、幼儿园小孩接送时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场面已经成了过眼烟云。也许再过多少年,大院的这片地方会被重新开发,原有的老房子将会被推平,或许将会有新建的小区(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人们把居民区叫作小区,显得那么得小气)取而代之。到那时,大院里的景色,甚至于大院这一特有的词汇都将会在京城中消失。在京城历史上,大院这一特殊的形式将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心中的记忆了。 <p>1:依稀可辨 这个词用得似乎不是太贴切。</p>
<p>2:“圈”“洞”的问题行文当中没有交代清楚,滑过去一个出彩儿的亮点。</p>
<p>3:绿树成荫----严格意义上应当使用 阴 字。</p>
<p>4:比如在眷一和眷二之面的几棵大槐树---这一句话交代不清晰,且,眷一,眷二 应当使用“”,因为这两个词不是通用词汇。</p>
<p>5:双手交替上升也可以称之为 拔。</p>
<p>6:都是让孩子们噤若寒蝉的人物----这里的 噤若寒蝉 做谓语不妥,后面加 噤若寒蝉式的人物 成为定语则舒服多了。</p>
<p>7:斯人已逝----这个词所指是单数,拿来形容一个群体有些不妥。我要写,大概会选 斯景不存 之类造一个词。</p>
<p>8:很少有小孩子们在跑来跑去了---在 字输入错误 再</p>
<p>-------------------------------------------------------</p>
<p>很不知趣的给您提点儿小意见,对不对的,希望您别介意。</p>
<p>这类回忆性的文字不好写,那是因为头绪忒多,抓住了也且捯不清晰,您能写成这样,真的不错。</p>
<p>我刚开始网上敲字的时候,所犯的毛病和闹的笑话比您厉害多了,抽时间敲出来给您看看。</p>
<p>欢迎您,问候您!</p>
<p>握手!!!</p> <p> </p>
<p> </p>
<p> </p>
<p> 您说的大院,和我们三线大的工矿企业的大院差不多。我们还有大,中,小学,等等。整个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也好玩。</p> 草长鹰飞:
这么快得到您的指教,很高兴。我之前信口开河的时候,光顾得写了,有些词字欠斟酌,让大家见笑了。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的,再次感谢! <p>来几张白广路周边的图!</p>
<p> </p>
<p></p>
<p><br/></p>
<p><br/><br/></p> 先感谢您的关注。如果您还住白广路,咱是街坊。我和黑色冶金设计院,有缘。1957年家姐在设计院上班。(现在在长沙)。1960年认识了冶金工程师罗召翔(右派)、杨镇山(反革命)等设计院的人。近年认识了仍在大院宿舍居住的李钟秀老人,常在报国寺口上遇上,遇上就聊会子。她快八十了。谈锋健,笔也锋利;不闲着,笔耕不辍。日前相遇,说在写网络小说。看到您写白广路,格外亲切。期待您的文字。 题外的话——一些感慨
今天的北京变了很多,不仅仅是大院,那些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幽静的小胡同越来越少了,胡同边、院落内的老槐树也不多了,瓦蓝瓦蓝的天空只能出现在冷空气过后,天际中不时响起的鸽哨也静寂了许多。现在登上香山的香炉峰,赶上天气好的时候,放眼望去,在夕阳的余晖之中,连绵不绝的建筑群黄灿灿的一大片,哪里还有农田、绿树的影子呢?全都淹没在城市大厦的阴影中了。
记忆中的北京渐行渐远了,这也是城市大型化发展的使然。这种情况在中国各大城市,甚至于许多中型城市都是如此。今天的我似乎更热爱传统了,尽管我对传统的了解如此的肤浅。但是我们还有多少传统的环境呢?今天的京城似乎带着对新鲜事物强烈的亲近感,大刀阔斧地将传统的居住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过去斩断。不说大大小小的新建小区、不断攀比的卖场、层出不穷的写字楼,就说在京城的那些大型的土建项目吧,大剧院、UHN国际村、鸟巢、央视大楼、银泰中心……等等等等、就像已经耸立在天宁寺旁边的大烟囱一样,以或巍峨、或高耸、或庞大、或狰狞的面貌展现或即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白广路上</i>在2010-10-12 12:31:00的发言:</b><br/>我觉得,我们大院的特点不在规模,而是建设的比较精致,就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建筑的布局、通透要求、小区的容积率、小区的绿化和小区的配套设施,水平上绝不逊色于当前的时尚社区。不知道这个大院是哪一位英明的领导规划建设的<br/></div>
<p>苏联的设计标准,苏式建筑风格。</p> <br> PangGong,您好 <br> <br>看到您的回复,谢谢您的问候。我感到这个论坛不仅内容生动,操办参与的人员也很热情、认真、亲切,我现在不住在白广路了,最近一年多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住在北京,现在也算是在外漂泊的人了,我们的论坛让我一解思乡之情。祝论坛越办越好! <br> <br>又,根据草长鹰飞的意见,想把文中的败笔修改一下,以向草长鹰飞表示感谢,但是目前因为发表时间超过时长,改不了了,非常遗憾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白广路上</i>在2010-10-15 12:24:00的发言:</b><br/><br/> PangGong,您好 <br/> <br/>看到您的回复,谢谢您的问候。我感到这个论坛不仅内容生动,操办参与的人员也很热情、认真、亲切,我现在不住在白广路了,最近一年多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住在北京,现在也算是在外漂泊的人了,我们的论坛让我一解思乡之情。祝论坛越办越好! <br/> <br/>又,根据草长鹰飞的意见,想把文中的败笔修改一下,以向草长鹰飞表示感谢,但是目前因为发表时间超过时长,改不了了,非常遗憾了。 </div>
<p>您别太在意,写字过程中这些都是难免的,就如同咱们学骑自行车时候把膝盖磕得血丝哗啦,可,没几天还得推车出去!</p>
<p>所谓驾轻就熟是指先得学会驾驭,然后才能顺意!</p>
<p>今儿喝酒了,等等我来做这事儿!!</p>
<p>潘先生的字,筋道,耐读,或许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我觉着谁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候,长短罢了!</p>
<p>问候您!!</p>
<p>笑~~~~~</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白广路上</i>在2010-10-12 17:54:00的发言:</b><br/><br/>草长鹰飞: <br/> <br/>这么快得到您的指教,很高兴。我之前信口开河的时候,光顾得写了,有些词字欠斟酌,让大家见笑了。今后我会更加注意的,再次感谢! </div>
<p>您客气了,指教根本谈不上,都是同好,尺长寸短,这根本没什么!!</p>
<p> </p>
<p>^_^</p> 日前有机会回到北京,特意到白广路拍了几张照片作为拙作的补充。
http://www.laobeijing.org/Image.asp?titleID=292&Pos=6091
设计院大门
http://www.laobeijing.org/Image.asp?titleID=292&Pos=6093
白广路一隅
http://www.laobeijing.org/Image.asp?titleID=292&Pos=6094
设计院内 鹰飞先生:
劳驾问您一声儿:如何上传照片?
我把图片上传到图片站,再转贴过来,为什么现实不了呢?
请多多指教,多谢多谢!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白广路上</i>在2010-11-9 18:10:00的发言:</b><br/><br/>鹰飞先生: <br/> <br/>劳驾问您一声儿:如何上传照片? <br/>我把图片上传到图片站,再转贴过来,为什么现实不了呢? <br/>请多多指教,多谢多谢! </div>
<p>我的网络知识都不能用“有限”来形容,简属文盲之列——不比我对炸酱面懂得多。</p>
<p> </p>
<p>真是对不住您了。</p>
<p> </p>
<p>一会儿给相关人氏电个话,让他们来做,您甭担心!!</p>
<p> </p>
白广路上的几张图片
<br>日前回京时在白广路拍几张照片,今天用添加附件的方式尝试上传成功,作为拙作的补充。<br>
<br> 第一张:设计院大门(近景)
<br>
<br>第二张,设计院大门(远景)
<br>
<br> 第三张,设计院内
<br>
<br>第四张,今天的白广路街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