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术馆后街22号到北总布胡同24号院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5"><font face="楷体_GB2312">由美术馆后街22号到北总布胡同24号院</font></font></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244d71; FONT-SIZE: 8.5pt;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作者:马奔腾</font></span></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COLOR: #244d71; FONT-SIZE: 8.5pt;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font> </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 在北京市,曾有两座著名的四合院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一座是美术馆后街22号院,一座是北总布胡同24号院。它们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处在同一个地区(都在东城区),有着相近的身份(都是名人故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这两座四合院的不同命运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文化缩影,展示着十余年来我们的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的进步,也同时引发了更多关于名人故居等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br/> 美术馆后街22号院(下面简称“22号院”)是赵紫宸、赵罗蕤父女的故居。赵紫宸做过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曾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六大领袖之一;赵罗蕤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翻译过《惠特曼全集》和艾略特的《荒原》。22号院是一座保存完好、非常精美的四合院,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明末清初的建筑,侯仁之、梁从诫、吴良镛等著名学者认为它是一处“集建筑、人文、文物价值于一体的小四合院”。1998年2月下旬,受平安大道拆迁工程影响,22号院门边出现了硕大的“拆”字。为了保住这座四合院,罗哲文、郑孝燮、吴良镛、梁从诫等很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大量媒体也刊文呼吁保护22号院。而主张拆除的一方也组织专家现场考察,认定22号院是普通四合院,为拆除行为寻找依据。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交锋,甚至22号院的保护问题还列入了1999年“两会”的政协提案。2000年4月,东城区人民法院驳回了22号院当时的拥有者赵景心(赵紫宸的儿子)要求保留22号院的诉讼请求,2001年10月26日,22号院被彻底拆除。北总布胡同24号院(下面简称“24号院”)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夫妇的故居,1931年至1937年梁、林居住于此,其间林徽音的“太太客厅”是北京一些文化名人(如冰心、沈从文等)常来交流的场所。2009年7月10日,24号院部分被拆,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网友们的强烈反应,拆房行动随即暂停;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宣布24号院将被保留。2009年11月,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7名文保志愿者向市文物局提出申请,要求根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将24号院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此项申请后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24号院成为不可移动文物。24号院的主体部分最终得以长久保存下来。<br/> 22号院和24号院拆与留的故事发生时间相距约十年,一个虽经万般努力却仍在两年后化为尘埃,一个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迅速得到保护。同类的事情,在同一个地方政府的辖区,最后是完全不同的结局。这说明了十年间大众文化素养的提升,说明了我们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更说明了政府在文化建设上切实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成果。24号院成为不可移动文物得到保护,也受益于2009年10月1日文化部正式颁行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暂行办法》使文物认定工作更为快捷、顺畅,并有了法理上的保障。这是古都北京之幸,是文化遗产之幸,也是民族文化之幸,值得欣慰。<br/>笔者曾在一个炎热的假日里实地探访22号院遗址和24号院。24号院周围的人文环境已被彻底改变,它在楼宇间孤零零的存在显得有些许怪异和落寞。好在它毕竟活下来了。而22号院已荡然无存,我费了不少时间询问附近居民才找到它的遗址。现在那里是一座综合服务楼的小停车场。在和居民景大爷交谈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流露出深深地惋惜。<br/> 这两座四合院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这些年来名人故居的浮沉。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历来是绅士名流、达官贵人云集之地,名人故居众多。可目前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已然不多了。那些对中华民族有过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的故居,本该尽力保护下来。英国伦敦都可以挂牌保护老舍仅仅居住过3年的房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视属于自己国家的名人故居呢?名人太多不是不保护故居的理由,故居的去留完全可以通过倾听学者与大众的声音通过合法途径去筛选,然后去保护那些真正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者。<br/> 一个城市,除了喧嚣的名利场,总该有更多一点人文的关怀让人忆念和牵挂。而诸如22号院、24号院等名人故居就是我们走向历史文化、走向民族精神的温情的桥梁。那星星点点散落于街巷中的名人故居,沧桑的面容里内蕴着无尽生动的故事,内蕴着无尽永存于历史之中的辉煌。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怀想,让我们思索,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憧憬。那些居住于其中的人们曾给城市、给国家带来过荣耀,我们应该稍稍收敛对物质的贪欲,而珍视这已留存不多的文化印痕,为我们自己,也为城市、为民族塑造出并不苍白的灵魂。岂止是名人故居,就是那些普普通通、带着岁月风尘的四合院和民居,不也承载着朴素的生活方式与人世温情吗?能保留的,还是尽量保留吧。<br/> 今天,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城市都以是“古都”、“古城”而自豪。那么就总结经验教训,珍惜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文化遗产,少一些类于22号院的悲剧,多一些类于24号院的喜剧,并争取做得更无愧、更完美。让文化遗产带给城市更丰厚的人文底蕴,带给城市更鲜明的个性色彩。不要让城市在成为越来越现代化的都市的同时,又成为历史文化上满目疮痍的古都。</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br/></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转帖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的文章。本人没有观点</font></p> 美术馆后街22号院拆于2000年,从内容看是作者笔误。 名人故居只是北京四合院保护中的其中一个因素,就其建筑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而言,只要有一个因素具备,就必须认真进行保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