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昌平沙河源流证辨考
<p><b>沙河源流证辨考</b><b></b></p>
<p><b> </b></p>
<p>沙河以水中含沙量大而名之。以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三河之汇而总名之沙河,三条沙河在昌平区沙河镇东小沙河村汇合于沙河水库后向东南流至通州区入潞河。</p>
<p>北沙河源出昌平区西北延庆八达岭附近诸山泉水,汇而流经居庸关、南口,沿途有高崖口沟水,柏峪沟水、白羊城沟水、兴隆口沟水、泃猊沟水汇入。在昌平区双塔村东汇入关沟之水,在踩河村东汇入虎峪沟水,径流于昌平区沙河镇北朝宗桥东与东沙河汇合入沙河水库。河流走向自西北向东南。主河道全长60公里,总流域面积为623平方公里。</p>
<p>南沙河源头分南北两支。北支源于海淀区西北山区的龙泉寺一带,经沙涧河汇入南沙河。南支发源于海淀区寨口村,沿途汇有周家巷水、黑龙潭水,在海淀区苏家坨东,常乐村西汇入月儿湾水。南北两支汇于海淀区上庄乡西马坊村西,过大、小榆河村至老牛湾村入昌平区沙河镇南大桥入沙河水库。全长2l公里,宽约100 米,流域面积220平方公里。河上建有上庄闸,蓄水240万立方米。。</p>
<p>东沙河源出昌平区西北延庆八达岭柳沟营。沿途汇有德胜口沟水、锥石口沟水、上下口沟水、老君堂沟水,南流至今十三陵水库,经十三陵水库南下至昌平区永安城南在凉水河村汇合凉水河水,白浮村汇入白浮泉水,经景文屯、西沙屯、满井村至沙河镇北朝宗桥东汇合于北沙河。全长15公里,河道宽400-500米,流域面积287.2平方公里。 </p>
<p>温榆河: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汇于沙河水库后向东南流,在昌平区北马坊南有孟祖沟水汇入,在曹碾村有蔺沟河水汇入(蔺沟河由两支组成,一支为香屯河,起源于昌平下庄经牛蹄岭沟出山,自兴寿经小香屯,大赴任庄改称蔺沟河。另一支称秦屯河,起源于桃峪口水库,经秦屯至大东流村西改称蔺沟河)。温榆河在昌平区鲁疃村东北三里入顺义县。在朝阳区沙子营以东汇入清河,在通州区城北汇入坝河、通惠河以及中小河后与潮白河交会,流至通州区城北关闸。以北关闸为界,北关闸以上河道称温榆河,以下河道称为潞河。潞河为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河道,又称北运河,北运河东南流经香河、武清二县,至天津丁字沽与卫河即南运河合流东入海河,由直沽入注于渤海。</p>
<p>沙河水库位于沙河镇东五里的小沙河村。建在温榆河北端,控制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的水流,属大型拦河闸坝。1959年11月开工,1960年五月拦洪,共完成土石方四万立方米,蓄水总面积350万平方米,常年为280万平方米,库最深年为五米,一般水深三米。控制流域面积1110平方公里,由主坝,副坝,拦河闸和发电站组成枢纽工程,主坝最大坝高八点三米,坝顶长593米,十孔闸门,全开最大泄量为1000立方米/秒。</p>
<p>沙河之名称自明始,迄明清至今沿用未改。沙河在秦汉时期被称为温余河,《北京历史地图集》中秦汉两幅地图上标为温余河。南北朝魏郦道元《水经注》记为湿馀水,误“温”字为“湿”字。古人又认为温余水又为 (音累)水之余脉,又记为 余水。 水上游即今桑干河,中游即今永定河。温余水与 水既不同源,也不相连称温余水为 水之余脉可见是误讹。五代十国时期,沙河又恢复了温余水的名字,至辽代,发源于海淀区的榆河(即南沙河)在昌平沙河镇汇入温余水便取二河之首字改称温榆河。明代温榆河上游易名为湿余水(误将温字当作湿字),中游改称沙河。</p>
<p>把昌平蔺沟村以下至通州城北一段河流更名为榆河。清代,取消明代温榆河分段名称而统称为榆河。民国时期,又将温榆河分段命名,其上游称榆河、中游称沙河,昌平蔺沟村以下至通州区河流称温榆河。现在自昌平区沙河镇东沙河水库以下河段称为温榆河。沙河水库以上河段分称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南北沙河何者为古湿馀水,何者为古易荆水?诸志纷纷,各凭《水经注》纷言各说,莫辨谁非。今将《水经注》、《光绪昌平州志》、麻兆庆《昌平外志》之说各录于下,俟读者自论。</p><br/>
<p>《水经注卷十四·湿馀水》</p>
<p>水经: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p>
<p>水经注: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其水历山南迳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也。</p>
<p>水经: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流过蓟县北。</p>
<p>水经注:湿馀水故渎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馀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迳郁山西,谓之易荆水。……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渭之塔界水。又东迳蓟城,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迳芹城,东南流注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迳安乐故城西。”</p>
<p>水经: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西,入于沽河。</p>
<p>水经注:湿馀水于县西南东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湿馀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是也。”</p>
<p>笔者<按>:</p>
<p>《水经》是西汉新莽,东汉初期所形成,经多次修订完善至魏晋最后完成。南北朝元魏郦道元加以注释充实形成《水经注》。《水经注》中“故关”,军都县故城、昌平县故城、安乐县故城、蓟县均指东汉时期的城址。元魏时期上述故关,故城已迁新址或省入其它地区,因此《水经注》中称为故关、故城。</p>
<p>故关:为东汉时居庸关,元魏时称居庸关为军都关。其关址移至汉居庸关之南,谓之军都关。</p>
<p>军都县故城:在今昌平区东南土城村(古城村)。</p>
<p>昌平县故城:在今昌平区沙河镇东北上、下东郭村。</p>
<p>安乐故城:在今顺义县后沙峪乡古城村北,温榆河东岸。</p>
<p>沮阳城:在今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南大古城村。</p>
<p>狐奴县:在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孤奴山(今名呼奴山)西。</p>
<p>芹城:在今昌平区秦城村。</p>
<p>蓟县:为先秦之县,战国时期燕国所建,在今北京城宣武区广安门一带。历史上又称蓟城。</p>
<p align="left">军都陉: </p>
<p align="left">又名关沟。所说的“关”,把居庸关,乃《吕氏春秋》之《有始》篇、《淮南子》之《地形》篇中都提到“天下九塞”之一。这里山高谷深,雄关险踞,景色秀丽,是北京去怀来、宣化、内蒙古草原的天然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狭义上的军都陉不长,从南口到北口八达岭关城,也就二十来公里,广义的军都陉出八达岭隘口,在北边的大海坨山和南边的老虎嘴山之间的怀来谷地。</p>
<p align="left">居庸关和军都关考:</p>
<p align="left">居庸关,一般书刊介绍说因秦始皇曾迁徙“庸徒”居住故此而得名。其实,早在公元前247年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有始》篇中已将居庸列为天下九塞之一。可见居庸之名早在战国时期已有之,与秦始皇无涉。 <br/>《吕氏春秋》中称居庸为塞,《汉书-地理志》中才曰:“居庸,有关”,对军都只表示其是上谷郡之一县,并未指明其县有关。《续后汉书-郡国志》中居庸仍属上谷郡,军都已属广阳郡,此时两县分属两郡,都没有说其有关。《后汉书-寇恂传》中曰:“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放界上。”也并未没有涉及有居庸关之语,但《水经注》在论及此事时曰:“耿况迎之于居庸关”,杨守敬在《水经注疏》此条下按语云“《后汉书-寇恂传》:更始使者徇诸国,恂从耿况迎于界上,亦不言居庸关,此(指《水经注》所言)盖本它家《后汉书》。”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中发现了耿况迎使者于居庸界上的壁画。壁画上画有一关,关形似桥,车马队伍通行其上,关下书有“居庸关”三字。这证实了杨守敬对《水经注》所言另有所据的推测,也证实在东汉时居庸县界上确有居庸关,而今本《后汉书》确有疏漏之处。 <br/>军都关与居庸关在南北朝以前为两关,至唐朝以后才视为一关,或称军都关、或称居庸关等。军都县两汉时已有之,军都山也见之于东汉典籍。查诸史籍,军都关之称,最早见于东汉末期的高诱,在为《淮南子地形篇》天下九塞句作注时谓:“居庸在上谷沮阳之东,通浑都关是也”,其所称浑都关,即以后所称之军都关。目前所见正史中首言有军都关者为《晋书地理志》曰:“军都有关”。 <br/>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p>
<p align="left">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台三层,悉石也。盖古关之侯台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工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障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其水历山南,迳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此所言与上文所言为同一东汉时事,郦氏在《水经注》中明言居庸关是一座故关,在居庸县界;山南为军都县界,有一关隘“又谓之军都关”。 <br/>《魏书地形志》也云:“军都,有关”。《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梁记六武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又云:“八月,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洛周围魏燕州刺史博陆崔秉。九月,丙辰,魏以幽州刺史常景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地督元谭讨之。景,爽之孙也。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置兵守险,谭屯居庸关。”《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梁记六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云“谭勒别将崔仲哲等截军都关以待之。仲哲战没,洛周又自外应之,腹背受敌,谭遂大败,诸军夜散。” <br/>从以上文献,可以印证在北魏以前,居庸关、军都关为两关。胡三省在作资治通鉴注时也明示云:“考之汉志,上谷郡有军都、居庸两县,盖各有关。凡此屯守,皆以防杜落周。水经注,居庸关在上谷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军都关在居庸山南。”将居庸关和军都关称为一关,始自于唐。《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云:“昌平。望。北十五里有军都陉。西北三十五里有纳款关,即居庸故关,亦谓之军都关。”虽此文中云,军都陉在昌平北十五里,居庸关在昌平西北三十五里。居庸关和军都陉不在同一方向,而且军都关不在军都陉内有些令人不解,但以后各朝之著作仍多沿用此说,至使今人以为自古至今军都关即为居庸关。 <br/>熊会贞在《水经注疏》按语中对这一变化过程综述曰:“《通鉴》胡注云《汉志》有‘军都’、‘居庸’两县,各有关,然郦氏言居庸关在居庸界,又谓之‘军都关’。《新唐志》以为军都关即居庸关。顾氏《昌平山水记》从之。而《寰宇记》亦云:军都山又名居庸山,在昌平县西北十里。盖古因山置关,南北相距数十里,在居庸界曰‘居庸关’,在军都界曰‘军都关’。分之则二,合之则一。故居庸关亦可曰‘军都关’,居庸山亦可曰‘军都山’也。”</p>
<p align="left">军都故城址俗称“土城”,位于昌平县城西南8.5公里的土城村。建于战国末期,是军都县的治所,属上谷郡。军都县是昌平地方建县制以来最早的名称。城为长方形,南北O.75公里,东西O.5公里。县名源于军都山、军都径(关沟)。燕建军都是为了屯兵。再者,太行山共有八条沟通东西山间的通道,称“太行八径”,最后一径是在军都山下,因之以径取名,县的名称也就以山、径为名了。北魏时将昌平县治所搬入军都城,又新建万年县,军都县被分为二。自此以后不再见军</p>
<p align="left">都之名称。唐德宗时,土城荒废。</p><br/>
<p>《光绪昌平州志·山川记》</p>
<p> 刘万源南北沙河考</p>
<p>馀水即今南沙河。 馀潭今之北辛立屯一亩泉也。而水出居庸关者,与 馀无涉。易荆水今北沙河也。千蓼泉今亭子庄,小埝头诸泉也。或问,水经明明言 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东流过军都县南,而注则云,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也。又云: 馀水故渎,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 馀潭。是 馀潭即居庸水复出处也。以地势观之,其下流当为沙河店之北派,而子反以为今之南沙河。又指一亩泉为古 馀潭,岂有说乎?曰:居庸水发源八达岭西,明一统志谓之涧河,而未尝言及 馀字。此后人著作,原不足以驳古人,但其源在关之西北,而非在关东,此水经未尝深考,而不能无差可见也。南流出关,潜伏固然矣,但不解何以知十许里外之潭为此潜伏之水也。此不免穿凿附会,又可见矣。此吾所以谓 馀潭与居庸水无涉也。而以今之一亩泉为 馀潭者,其说亦本之水经注,其言 馀水故渎,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者,明明言其潭在军都县故城南也,今考军都故城,即双塔西之古城村,新立屯在其南,吾所以指一亩泉为 馀潭也,且今南沙河上流, 有大榆河、小榆河两村,水经两村之间,又必俟一亩泉交会以后,至始有榆河之名,吾所以以 馀为南沙河也。然则,南沙河不曰发源一亩泉,而曰发源鳌鱼沟,何也?曰:今昔水势不同也。鳌鱼沟水势较大,论今之水道,当以大者为纲,又岂可泥古而废今乎?或又问,自水经注言 馀水出居庸关,人咸以北沙河为 馀,南沙河为易荆。乾隆府厅州县图志,明明言易荆水今之南沙河也,今子既以 馀为南派,北派固易荆矣,其详可得而闻乎?曰:水经注不云乎, 馀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迳郁山西,谓之易荆水。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南,谓之昌平水。又东流注 馀水。明明在 馀之西北,向东南流,注 馀也。假若 馀在北,易荆在南,安有西北向东南流之水,而尚能注于其北河者乎?是不待辨而明矣。况又有虎眼泉,孤山之水为证乎?虎眼泉在旧县西北,人所共知。孤山虽不敢确指为白浮山,然其山不与他山相连,谓之孤山,未尝不可也。以方向言之,既如彼,以证据考之,又如此。吾是以知其为北沙河也。且水经注原未尝明言 馀为北河,易荆为南河,后人泥 馀水在居庸关东之文,遂以其为北河也。既以 馀为北,势不得不以易荆为南。以 馀为北,犹可说也,以易荆为南,不可说也。易荆既不可为南 馀亦安得为北乎?盖水经注论天下之水,或考诸载藉,或得之传闻,原不能无差。后人尊古人之书,而不敢辨,所以使南北易置也。</p>
<p><b>傅云龙北沙河为 馀水考</b></p>
<p>昌平新志以北沙河为易荆,以南沙河为 馀,不得不以一亩泉为 馀潭,厥说似是实非。水经注: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又东注 馀水。今之受虎眼泉合南沙河者,北沙河也。以北沙河为易荆之说职此。然水经注明明言 馀出上谷居庸关东,东流过军都县南。郦注曰:“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潜伏十许里,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 馀潭。”故以北沙河为 馀。旧无异议,伏流往往而有。志乃以穿凿诋之。道元涿人也。注南或疏,注北则审。涿距昌平近甚,又以得之传闻,南北易荆,讥之此无足辨。惟既谓水出居庸关者,与 馀无涉,而又云居庸关水入北沙河,且指一亩泉为 馀潭,而又云发源鳌鱼沟,左合一亩泉,自相矛盾。何所征信?如果 馀导源一亩泉,则一亩泉即榆河矣!何以元郭守敬开通惠河必言引榆河、一亩泉诸水?虎眼泉今昔异同,姑弗深论。而昔之虎眼泉,先合易荆,今之虎眼泉,径注北沙。变迁则然,执所受以疑所入何与?而或据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志以易荆为南沙河,或援王履泰畿辅安澜志,以南沙涧水即古易荆水,则又未免贻昌平志讥矣!此可两言决之,谓南沙河非易荆,则可,谓北沙河非 馀则不可。</p><br/>
<p>《昌平外志·河渠考卷三》麻兆庆考</p>
<p>易荆水为双塔河,非南榆河</p>
<p>考南榆河源发西泊头村月儿湾,东北流三十余里,至会北沙河处(巩华城五里小沙河村),左无虎眼,孤山二水。惟双塔河自一亩泉源发,东流至踩河村,左合踩河水。水源发旧县城西古虎眼泉也(干涧上通虎谷),东南流至楼子庄,左合百泉水,又东南,至踩河村入双塔河。双塔河又东流,至巩华城西北,朝宗桥东,左合白浮泉水,水源发龙王山,古孤山水(干涧上通明陵九龙池各山水)也。南流,迳西沙屯村东。水之所迳,因地得名,始得沙河名也。南流,原至丰善村入双塔河,今至朝宗桥东入双塔河者,改徙也.《水经注》之塔界水者,即此。下流,名曰沙河。</p>
<p>湿馀水非居庸关水</p>
<p>湿余水即《汉书》之温馀水。《水经》作湿余,《辽史》作温榆,《明史》作湿余,《旧志》作湿余,湿榆。《水经注图》曰“当作 余。作温余、湿余、温榆皆误”。《水经》:“湿余水出居庸关东。”细玩“东”字,言由关指东西言其下流,非由关东发源也。源发关外青龙桥西。东南流,二十余里入关。又东南流,出南口,至狼窝(昌延交界)潜伏。涸道迳旧县西南红桥村西,军都故城东,至双塔村北入双塔河。湿余水之入易荆水也,在易荆水合虎眼泉、孤山水之东。居庸关水之入易荆水也,在易荆水未合虎眼泉,孤山水之西。故敢证居庸关水非湿余水。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奉上谕:“本日军机大臣将金简寄到《温余河全图》及《说帖》呈览……若传谕金简,再行详核:是否导军都山发源之称……详晰绘图……勿致再有牵混”。</p>
<p>湿余水为南榆河</p>
<p>湿水之余,当与湿水派接,方与命名意合。湿水即桑干河下流,名永定河。今州西南五十里有寨口沟、分水岭者(宛平县地),岭以南水入湿水。岭以北水入湿余。行潦干涧至周家巷。东有小水发源,东迳黑楼新庄南(入昌平界)、苏家坨南、三星庄北、右会黑龙潭水,俗名倒流河,以其北流故也。转北,迳苏家坨东,常乐村西,左合月儿湾水。转东北流,迳小榆河村北、大榆河村南,明之榆河驿,即此村也。又东北,迳安济桥至巩华城东南,有名南大 者,水碧渊深,渔舟禁网,古湿余潭也。又东流,至小沙河村北,左会沙河水。</p><br/>
<p>古湿余潭为今南大 ,非一亩泉</p>
<p>《元史·河渠志》:“双塔河,出昌平县孟村一亩泉”。考孟村,《旧志》云在州西南“十三(当作十七)里”。即亭子庄河南之大前街是也。一亩泉在其南(光绪癸未三月履勘,村名虽失,泉名未泯)。《明一统志》谓在新屯者,误笔也。而新屯东南有泉,非一亩名。……。《新志》以此为湿余潭,误甚。湿余谭者,在河之中,重源潜发,积而为潭,非平地泉也。南大 者,在南榆河中,相传中有大鼋,能幻人形,水深数丈,证之郦《注》其为湿余潭也信然。</p><br/>
<p>一亩泉疑即丁蓼泉</p>
<p>《水经注》:“易荆水又东北,右合丁蓼泉。”似即《元史》孟村一亩泉。丁蓼、一亩,音似也。或谓是小埝头发源之史家桥河、易荆水东流至新庄,右合此水。存参。</p>
<p>笔者<按>:麻氏谓《水经注》:“易荆水又东北,右合丁蓼泉”此说是错误,《水经注》原文未有此句。</p>
<p>以上三家学说,各籍其对《水经注》的不同解读,沿争不休,至今未有定论。刘万源是《光绪昌平州志》编者之一。他的观点为“漯馀水即今南沙河,易荆水今北沙河也”。傅云龙浙江德清人,曾参与编写《光绪顺天府志》,其观点为:“谓南沙河为易荆则可,谓北沙河非 馀则不可。”麻兆庆则认为“易荆水为双塔河,非南榆河(南沙河),湿馀水非居庸水,湿馀水为南榆河、古湿馀潭为南大 (南大 在巩华城外东南河中之深潭,沙河人谓之为鱼洞),非一亩泉(海淀区辛力屯东南泉水)。”出现上述各家争论,源于各家对易荆水发源地千蓼泉,古湿馀潭的位置上争论不休,以至有南北沙河何者为易荆,何者为湿馀之争。</p>
<p>笔者沙河镇人,数次沿南北沙河河道探查河源,两去昌平区土城村(军都县故城遗址),经多次对比实地考察认为麻兆庆的南北沙河考学说最为接近《水经注》中对湿余水、易荆水的记载描述。</p>
<p>易克中先生在他的〈永定河大峡谷地质漫淡〉中也谈到了温余河,他写到“湿余水,又作灅余水。湿水为古本《水经注》所记永定河之名。灅水之名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是指那时的永定河。湿(灅)余之名,即永定河废道之意。由此可知,古人早已发现,军庄沟及南沙河、清河,曾经是永定河经流,然后废弃的河道。军庄古道的上游没有改变,仍在斋堂川流过。下游循现行流向,在军庄改向。经军庄沟向北稍东,出门头沟区境,行海淀南沙河—清河河道。下游分为两股岔流,分别流入温榆河”。 <br/> </p>
<p>载在《光绪昌平州志》中的刘万源论南北沙河之说影响很大,为使读者能够</p>
<p>清晰的了解,笔者着重用白话文解读如下:</p>
<p>刘万源:“湿馀水即今南沙河, 馀潭今之北辛力屯一亩泉也。而水出居庸关者,与 馀无涉。易荆水今北沙河也”</p>
<p>《水经注》言:“湿馀水故渎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馀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p>
<p>考军都县故城在今昌平区土城村。湿馀水向东南流至今土城村南,又东重新潜伏十许里至海淀辛力屯东南而出。辛力屯在土城村南十许里,辛力屯东南有泉,此泉即为湿馀水重源潜发,积而为潭之湿馀潭。刘万源称为一亩泉。一亩泉泉方广丈,深不可测,访于现今村民,大多而言:潭中有木炭,可用于家中取暧做饭之用。当时泉水已涸,潭呈深坑状。泉眼被当地村民用铜盆盖住封埋于地下。挖出的木炭呈黑色树木状,其质地疏松,晒干即可点燃,燃烬灰呈白色,无烟。村民谓之为草木炭。此事可佐证湿馀潭在古代时期泉水丰沛,林木茂盛,湿馀水出湿馀潭后迳后章村东,前章村西,东南至皂角屯村西,在清明珠墓前西南流,径东流至沙河镇东小沙河村三岔口,易荆水注之。</p>
<p>刘万源认为出居庸关之水,不是漯馀水,与漯馀无涉。此论段未免武断。昌平区西南、西北地区为太行山余脉,地质构造复杂,地面河流中断后再从地下暗河复出亦有可能。</p>
<p>易荆水为北沙河</p>
<p>《水经注》言:“(易荆水)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迳郁山西,谓之易荆水。……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迳蓟城,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p>
<p>《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馀水。”</p>
<p>易荆水发源于千蓼泉(今昌平区亭子庄。易荆水即今双塔河,发源于孟村一亩泉,孟村即今昌平区亭子庄),东南流迳郁山西(郁山之地今不可考,似为亭子庄西南神山头),东南流过土城村(军都县故城遗址)南双塔村,继续东流至沙河镇踩河村,左合踩河水(踩河水即古虎眼泉水,发源于昌平区旧县村西,东南流至楼子庄,左合百泉庄泉水,又东南流至踩河村入易荆水)。易荆水汇合踩河水后又东南流至沙河镇朝宗桥东丰善村与东沙河汇合(东沙河即古孤山之水,水源发自白浮山。东沙河今改道从沙河镇朝宗桥东侧入易荆水)。汇合东沙河后易荆水继续向东南流至丰善村东两里的上下东郭村南(昌平州志记载为秦汉时期昌平县城遗址),在小沙河村三岔口汇入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芹城水今汇入蔺沟河入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至安乐故城西<安乐故城在今顺义县后沙峪乡古城村北,温榆河东岸>)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西(狐奴县在今顺义县东北二十五狐奴山今称呼奴山)入于沽河(沽河今潞河)。</p><br/>
<p>现代观点认为湿馀水是温水的下游河流</p>
<p>湿馀水在《汉书》中记为温馀水或温水,《后汉书·王霸传》记载:汉建武十三年(公元三十七年)王霸数上言“宜与匈奴结和亲,又陈委输可以温水漕,以省陆输之劳,事宜施行”。到北朝元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中记为湿馀水,湿水又为漯水即今永定河。《水经注图》曰:“湿馀当作 馀、作温馀、湿馀、温榆皆误”。细思“ 馀”之意,当为 水之余脉,是 水的分支,但漯水与湿馀水即不同源也不相接,二者发源地相差数百里, 水流经北京市西南,湿馀水流经于北京市西北部,故湿馀水为漯馀水之说不可信,可能是《水经注》作者或后人在转抄《水经注》时误将温字当作漯字、湿字,温、湿、 三字在繁体字中字形相似。</p>
<p>在历史上,北京地区水量充沛。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现代科学证明北京地热资源呈带状分布,由北往南可分为四个地热带,一是延庆地热带,著名的有西胡家营地热,位于地下100米处,水温可达45℃;二是温泉——沙河——小汤山地热带。位于海淀区和昌平区,面积300平方公里,海淀区温泉村温泉水水温达35-39℃,小汤山温泉水温可达38-62℃;三是顺义——城区——良乡地热带,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南部和顺义、房山、大兴、通州部分地区。面积达700平方公里;四是采育——西集——凤河营地热带,位于大兴通州地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p>
<p>湿馀水发源于昌平区西北延庆地区,位于延怀盆地的延庆地热带温泉,从居庸关南流出关潜伏十许里,复出后东流至昌平区土城村南后又潜伏至海淀区辛力屯复出于湿馀潭又东流,有易荆水注之。易荆水在向东南流的途中又汇有许多泉水流入如:千蓼泉、两虎眼泉、百泉庄泉、神山泉下。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温馀水发源于延庆地热泉,地热泉水汇流后即称为温水,温水南流中又沿途汇有诸多泉水中的温泉。温水之下游即为温水之馀,即温馀水. </p><br/>
支持好文章
<br/><br/><br/><br/> <font size="5">请问楼主,原来昌平有个龙凤山沙石厂,是不是在那块儿啊?</font> 龙凤山沙石厂应属东沙河流域。 好文,学习,收藏! <p>请问是原创还是转帖,希望注明</p><p> </p>
<p>内容不错,行文严谨,学习了</p> 这是我写的《京北巩华城记》书中的内容。是我原创。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黑龙</i>在2010-9-28 0:46:00的发言:</b><br/>
<p>请问是原创还是转帖,希望注明</p>
<p> </p>
<p>内容不错,行文严谨,学习了</p></div>
<p>是<风雨沧桑巩华城>一书的作者原创.</p> <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