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什刹 发表于 2010-9-15 11:45:00

话说老北京的城

&nbsp;<font size="4"> </font>
<p><font size="4"><b>话说老北京的城</b><b></b></font></p>
<p><font size="4">这个题目看着有些别扭:别是“话说老北京城”写错了吧?其实第一次写的真是“话说老北京城”,可是一提起笔来才知道,这个题目太大了,不是我能写的。可是我的本意是想把老北京城的一些已经消失了却忘不掉的东西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回忆和享受老北京城的故事。于是再三思索,才想了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把想要说的按专题分成份,一份一份的写,一份一份的说。这样即能说的明白,您也能看着不累。于是,这次就以老北京的“城”为主题,写点我知道的老北京的城的东西(说着有点像绕口令)。所以就起了个“话说老北京的城”这样一个挺别扭的题目。书归正传,下面就说说老北京的城。</font></p><br/>
<p><font size="4">现在一说起北京,指的是“北京市”,而不是“北京城”。北京市和北京城还有区别?有,有着天壤之别!不信,您可以在网上找一张60年前的老北京地图看看,只要稍作对照,您就会发现:您不太认识老北京城!</font></p>
<p><font size="4">现在的北京市,是在老北京城的基础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扩容之后的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比原来的老北京城大了十几倍。这些年,以二环路为界,里边拆改外边扩充。里边是拆了城门拆城墙,拆了胡同拆故居,拆了真的造假的;外边是扩了三环扩四环,五环扩六环没到边儿。西长安街都要扩到门头沟了,怨不得山西大同人说:自己住在北京十二环边儿上哪!经过一个多世纪,尤其是最近的五十年的“改造”,二环路以里老北京城的摸样,基本看不清了。只有有心人,才能在伤筋断骨四肢不全面目全非的二环路里边的犄角旮旯,找到些许老北京城的“遗迹”。我这也绝非危言耸听,不信您就听我在这给您絮叨絮叨,把老北京的城,给您讲个始末根由。</font></p>
<p><font size="4">我说的北京城是有“城”的老北京。现在的北京市,是没有“城”的“市”。咱们中国人说起“城”,是指外边有城墙围着,有护城河护着的“市”,就像现在的平遥和西安那样,“市”是被“城”围在里面的。没有城墙的“市”,叫集市,叫村庄,叫那达慕。想当年,在中国的土地上,连个县城都有城墙围着,更不用说千年的帝都北京了。可是现在都没了,连县城都升级成“市”了。</font></p>
<p><font size="4">那么老北京的城当年是个什么样子?有城的北京又是什么样子? </font></p>
<p><font size="4">话说六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当时全北京只有百十多万人口,城里也就几十万人。整个北京城,被一道高大的城墙和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拱卫着。去西安旅游时看过那里的城墙没有?原来的北京也有一个那样的城圈,只是北京的城墙比西安的城墙更高大雄伟,周长比西安长两倍多。当时北京的城墙就在现在的二环路里面,护城河边上,地铁环城线的上面。北京的城墙到底有多高雄伟,您只要到崇文门以东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去看看明朝的城墙遗迹,就可看出原来城墙的模样了。</font></p>
<p><font size="4">当时的北京分为“城里”和“城外”,这个概念是以城墙作为分界线的,和现在所说的二环路以里、二环路以外所指的地域是一样的。那时您要说住在西城、宣武,那您就是“城里人”;您要说住在太平庄、白石桥、菜户营,别人就会把您当成“乡下人”,因为您住的地方是“城外”;要是说住在昌平、通县和大兴,那可就是算是远郊区了。</font></p>
<p><font size="4">城里,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北京城”这一概念的核心区域,就是被城墙围着,护城河护着的老北京城。城里又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就是前三门大街以北,二环路以内地区;外城就是前三门大街以南,外二环路以内的地区。内外城之间有一道城墙隔着,也就是北京内城的南城墙。当时的北京城有多大?就是前些年“十三郎”们飙车跑一圈的大小——二环路以内就是当时的北京城。</font></p>
<p><font size="4">北京的城为何分为内外两道城圈呢?这要从明王朝的永乐皇帝修建北京城说起。永乐皇帝朱棣篡夺了皇位以后,在南京住着总是有点疑神疑鬼,觉着不如回自己的老窝稳当(朱棣篡位前是燕王,封地北京),于是就决定迁都北京,南京作为陪都。一声令下,用了十五年的功夫,在元大都的基础上,重建了北京城。自然也包括紫禁城、皇城等一系列皇家建筑重建改建。当时的北京城只有现在的内城,没有现在的外城。城圈拥有九座城门和一条宽大的护城河,是一个西北有一缺角的近似正方形。永乐皇帝在位期间,是明王朝的鼎盛时期,几乎没有外族入侵,坐在北京的紫禁城里优哉游哉,无忧无虑。等到百十多年以后,明王朝开始走向了衰落,北方外族入侵不断,连正统皇帝朱祁镇都当了瓦剌军的俘虏。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瓦刺部的军队都打到了德胜门外。为了加强北京城的防御能力,扩大防御纵深,准备在离城五里的地方,再建一道城墙作为北京城的第一道防线。工程是先从南墙建起,可是由于国库空虚无力完成原来的宏伟计划,最后只能因陋就简,把原来计划削减了近三分之二,急急忙忙地用了10个月时间在原来的城垣以南修建了只把前三门包起来的外城,其他三面也就顾不得了。这样就使北京城由矩形变成了“凸”字形,凸字形的上半部即为内城,下半部则是新建的外城,从此北京城就有了内城和外城之分。清朝则沿袭了明朝内外城的形制,只是顺治皇帝下令,在北京实行“满汉分居”的民族歧视政策,把原来住在内城的汉族人都赶到了外城,内城则成了满族八旗驻防的大兵营和随军的家属住宅区。到了民国以后,内城才真正的实现了满汉同居。</font></p>
<p><font size="4">北京的内城,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时修建的,周长约23公里。据说修建内城时,不是采用征调民工,招标承建。而是由各县的官员亲自带领本县民工,带着本县烧制的城砖和石灰等材料,按朝廷划分的地段,分段包干修建。60年前,您只要沿着内城里面走一圈,就会发现在城墙上每隔一段,就能看见一些带有印记的城砖。城砖上的印记刻有大明某府某县烧制的字样,那么这一段的城墙也就是那个县修建的。这样修建的城墙,工程质量是绝对有保证的。因为如果某县修建的那一段城墙,被雨水冲出了一个洞,那么这个洞就有可能被搬到县官的脖子上。所以五百多年后,北京内城城墙虽然由青灰色变成了饱经风霜的黑灰色,但是仍然坚固如初。</font></p>
<p><font size="4">说起北京的城墙建筑形式可有点讲头。城墙的基本功能就是军事防御系统,所以一切的设施都是围绕着防御敌人攻城为目的。城墙的断面呈梯形,下宽上窄,城墙上可以驻扎军队。城墙内外两侧为砖砌的包墙,墙芯为夯实的石灰加粘土。四面城墙结构尺寸并不统一,北城墙最高最厚,东城墙相对最矮最薄。以北城墙为例,城墙底宽约24米,顶宽约19米,并行四辆汽车是没问题,非常便于军队的调动和驻守;城墙高约12米,相当四层楼的高度,能有效阻止敌人的攻城。城墙内外两侧基底是用大块条石砌筑,上面是用长达一尺半的特制城砖砌筑一米多厚的砖墙。两道砖墙之间充填加拌石灰的粘土,并层层夯实,简直就是古代混凝土,时间一长,变得坚硬如石,城墙顶部再用城砖平铺封顶。城砖之间的粘合剂,据说是江米熬汁调制的石灰浆。城墙外侧,每隔一段距离,还向外加筑一个称为“墩台”的台形防御工事。城墙顶部,对外的一侧建有守城士兵隐蔽和射箭用的雉堞,就是一堵带有豁口的砖墙。墙高两米左右,每段能隐蔽两三名士兵。每隔约两米留有一个射箭的垛口,宽约半米。城墙内侧还砌有女儿墙,高一米有余,女儿墙下面还留有外泄雨水的沟眼。上下城墙的通道叫马道,是沿城墙走向砌筑的斜坡,在各个城门、角楼两侧都建有马道,专供军队上下和物资运输之用。总之,城墙的设计,为防御作战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font></p>
<p><font size="4">内城的城墙的坚固程度,在50年前拆除城墙时得到了验证。当时拆除城墙没有什么机械施工,都是人工用镐刨。由于城砖之间的石灰粘合质量极高,以致手镐刨上去,城砖很多都断裂了而石灰却仍粘在砖上,很少能刨下整块不带石灰的城砖。城墙中间的夹层夯土,也是极为坚硬,五百多年雨水都无法浸入。拆除夹层时,人们抡起手镐往下刨土,虎口震得生疼,也刨不下多少。</font></p>
<p><font size="4">60年前,我曾多次爬上内城北城墙去玩。那时的城墙虽已多年失修,但是城墙上的地面,仍然很平整,长的野草也不多。城墙外沿的箭垛,也很少有城墙松动或掉落。</font></p>
<p><font size="4">外城的城墙和内城相比可就差远了。修建外城时明朝已开始衰落,国力空虚,征集民工匆忙修建的。因此无论是城墙的高度、厚度,还是城墙用料和质量,都比内城差很多。外城周长只有12.5公里,其高度只有内城的一半多点,约6~7米。厚度也仅是内城的三分之二左右,顶宽约10米左右,最薄的西城墙,顶宽不到6米。但是总的质量,还是达到了“百年大计”的要求,再加上明清两朝的不断维修,外城虽不及内城那样规整,却也拱卫了北京四百多年。到解放初期,外城的城墙还基本完整。只是在119年前,英国人修建进城的铁路时,把外城墙挖开了几个豁口,并拆除了东便门附近的一段城墙。</font></p>
<p><font size="4">作为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内外城的每座城门外面还都建有瓮城和箭楼,城圈的拐角处也建有能对外射击的箭楼。瓮城是为了使城门免受正面攻击的防御体系,瓮城成“∩”形从外扣在城门前面。“∩”型的顶端,建有向外和两侧防御的箭楼。瓮城向外的一面没有城门(正阳门箭楼除外),在其一侧(有的是两侧)的城墙上开有城门,名叫“闸门”,这是进出城的必经通道,闸门之上建有“闸楼”。这个门不是两侧对开的,而是在城墙顶上闸楼内开有一道槽缝的提拉式大门,因为上下启闭像水闸,因此名叫“闸门”。闸门要在闸楼里面用绞车提拉放下,才可开启或关闭,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斤闸”。(在拆除西直门的时候,我有幸看到过被拆下来的“千斤闸”,那是一尺多厚的木头拼制而成的大木门,上面还有许多用来加固的铁带和铁钉。)在敌人攻击瓮城大门时,放下闸门,就连内部奸细想偷开城门都不容易。即使入侵者进入了瓮城,瓮城上的守军也可以居高临下,从四面向下射击,来个“瓮中捉鳖”,消灭入侵者。城门和瓮城、箭楼的实物,只要看一看正阳门和箭楼就有个大致印象,闸楼和闸门没有留下实物。</font></p>
<p><font size="4">这种瓮城当年每个城门前都有,有意思的是在每个瓮城里都建有一座小小的关帝庙。据说关老爷是中国的“战神”是正义之神,他会保佑守卫者战胜敌人。只有正阳门的瓮城里建有两个庙,一个关帝庙,一个观音庙。正阳门是皇帝专用的城门,每次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后回来的时候,皇帝都要在这里拜祭观音菩萨。</font></p>
<p><font size="4">另外,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在城墙外侧每隔弓箭射程两倍的距离,修建有一个“墩台”。每个墩台靠着城墙向外突出成台状,台顶是约15米左右的正方形。这是为了在敌人围攻城墙时,对爬城的敌人从侧后方实施射击杀伤。同时还可以在墩台上架设大炮,对敌人进行轰击。</font></p>
<p><font size="4">箭楼,我就不用多说了,是一种重檐堡垒式建筑,作为防御的工事,即可驻兵,又可对外射击杀伤敌人。箭楼也是每个瓮城上有一座,其中前门的箭楼最大。现在北京的内二环路边上还有两个箭楼,一个是前门箭楼,一个是德胜门箭楼,您只要去看一看就清楚了。尤其是前门箭楼,在几十年前,它可是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即使现在,前门箭楼的上镜率还是相当高的。二环路边还有两个角楼,这也是一种箭楼,只是建在了城墙的转角处,成“L”型。</font></p>
<p><font size="4">有城墙就得有城门,这是常理,也是为了方便“万方来朝”和“四通八达”。北京的城门俗话说“内九外七皇城四”,就是内城有城门九个,外城有七个城门,皇城有四个城门。</font></p>
<p><font size="4">内城原有城门九个,电视剧中说的“九门提督”就是管这九个城门的官员,民国时期城门扩为十一个。解放后,又陆续开辟了几个豁口,那就不能算是城门了。内城的城门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南面是崇文门、正阳门和宣武门,正阳门居中;西面是阜成门和西直门,北面是德胜门和安定门,东面是东直门和朝阳门。民国时期,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一门,即和平门,在长安街东单和西单两侧的延长线的东西城墙上,各开一个城门,东面的叫建国门,西面的叫复兴门,这三个城门有名字,没建城门楼,只是比豁口显得正规一些而已。</font></p>
<p><font size="4">外城有七个城门,南面是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永定门居中;西面是广安门,东面是广渠门;北面“凸”字形的两肩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font></p>
<p><font size="4">北京的城墙上还有三个不为人关注的城门,那就是内城南、北城墙下面的水关。北京城里的河流水系的水,都是从城西北的高粱河引流而来。而进北京城的地方,就是水关。德胜门以西城墙下有一个进水的水关,正阳门以东也有一个出水的水关。外城的东城墙下,还有一个出水的水关。这三个“水门”,虽不在城门之数,却是不可缺少的“城门”。</font></p>
<p><font size="4">北京的城门虽然在五十年前都拆了,可是地名还是被保留了下来。</font></p>
<p><font size="4">北京的城门建筑也很有特色,每个城门都建有高大的城门楼,尤其是内城的九个城门,都是上下两层,飞檐斗拱,三重檐垂的楼阁式建筑,比天安门还多一层。那不仅是城门楼,简直就是一座艺术品。内城的城门到底有多漂亮,您去看看正阳门就知道了。让我说,我这支秃笔还真写不清楚。我只是觉得每座城门都那么雄伟,那么庄严、漂亮。就像仪仗队的士兵们,威武雄壮地在城墙上列队,正在欢迎访问北京城的宾客们一样,让人百看不厌。尤其是东直门的城楼,是老北京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全部楠木的城楼建筑,简直就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国宝。北京的城门要从城里看,才能尽显雄伟壮丽的面貌。从城外是看不到的,在城外有箭楼和瓮城挡在前面,只能看个侧影。要从外面看城门楼,只能走进瓮城,才能抬头仰视城楼的全貌。北京的城门楼,在军事防御系统中,是区域防御指挥部所在地,将军在这里指挥他的部队进行防御作战。</font></p>
<p><font size="4">城门除了作战时的功能外,平时就是百姓进出城的通道。北京的城门虽多,可是每个城门平时都有它的“专责”。在明清两朝时,北京的各个城门不是随便什么货物都可以进的,都有明确分工。比如上面说的正阳门,就只有皇帝的銮驾才能出入,这是皇家的专用城门,百姓出入正阳门那是民国以后的事儿了。德胜门,则是朝廷用兵出师的专用城门,为的是“德胜”是“得胜”的谐音,有“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意思。谁出兵打仗也想取胜,所以从德胜门出兵,就成了规矩。班师回朝,要进永定门,为的是“永保平安”。西直门,是皇家专用的“水门”。每天皇宫里专用的饮用水,都是乾隆钦定的玉泉山泉水。这些泉水,都用专用水车从玉泉山运进皇宫。为了每天都能用上新鲜的玉泉山矿泉水,皇家运水车队每天后半夜就要从玉泉山出发,不等天亮就到达西直门。由于当时北京各个城门夜间和早晨,都要准时关闭和开启城门,不到时间不开门。但是皇宫专用的送水车队是不能停车等候的,都是随到随开城门。于是西直门就成了能半夜开门的特殊城门“水门”了。</font></p>
<p><font size="4">至于其他城门,像朝阳门走的是粮车,东直门为木材、砖瓦车辆进出,阜成门为门头沟来的煤车驼队等等。安定门,用现在的话说是“环卫门”——是专门走粪车的,也就是向城外运送清理出来的粪便垃圾的车辆专用城门。宣武门外有个菜市口,这是大家看电视剧都熟悉的地方——杀人的刑场,所以宣武门就成了死刑犯的囚车出入的城门了。最有钱的是崇文门,这里是酒类和南货进城的专用城门。酒类和南货进城时要交纳税银的,所以这里是有税务官把门收税的税关。</font></p>
<p><font size="4">说了半天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那北京城的正门在哪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您想呀,院子都有一个正门,那北京城的正门是那个门?</font></p>
<p><font size="4">北京城的正门应该是正阳门。因为北京城最初修建时,只有内城。正阳门是北京城南墙正中的门,两边是崇文门和宣武门。正阳门还是皇家专用的“大门”,这个城门只有皇家才能通行。按古制,皇宫前面要建五道门,北京的紫禁城就是按此古制修建的。清朝紫禁城前面的五道门,由北到南依此是午门、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和正阳门。从这个制度讲,正阳门也是北京城的正门。如果像电视剧画面中出现的城门上写城名,那么“北京”二字就只能写在正阳门城墙的正中了。可惜那里没有北京二字,据说北京二字写在永宁桥(后门桥)底下了,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里要说的事情了。</font></p>
<p><font size="4">老北京城的内外城的城墙和城门总算说了个大概,其实要说老北京的城墙城门,真够写几本书的。不论是典故、传说还是历史、变迁,都有说不完的故事。</font></p>
<p><font size="4">说完了外圈的北京城墙,咱们再说说北京城里的两道城墙。城里还有城墙?有,真有两道城墙。北京城当年除了有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内城里面还有两道城墙:皇城和紫禁城。</font></p>
<p><font size="4">咱们从里往外,先说紫禁城。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心,是按照“前朝后市”的古制,以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布局修建的。紫禁城的城墙,现在保存完好,去过故宫的人都有印象,不用我多说,一看就清楚了。需要提醒的是,紫禁城城墙上的四个角楼,这可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精品和国宝。这四个角楼,就是有名的“九梁十八柱”的木结构建筑,整个建筑都是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紫禁城外也有一道护城河,民间叫它筒子河,官名叫御水河,也有人写作“玉河”。</font></p>
<p><font size="4">紫禁城有四个城门:南面的正门叫午门,连上两侧的楼宇也叫五凤楼。北面的后门叫神武门,面对景山。东西两面各有一门,名叫东华门和西华门。西华门面对中南海(皇家的西苑)的东门,也就是西苑门。紫禁城前面有五座城门,前面已经进过。从正阳门往北,经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再到三大殿、乾清宫、神武门,再到景山的万春亭和北面的鼓楼、钟楼,这就是老北京城最早的南北中轴线,后来有了外城,南北中轴线就向南延伸到了永定门。不但紫禁城,就连老北京的街市,也是按这条中轴线布局的。</font></p>
<p><font size="4">说完紫禁城再说说皇城。说起皇城,许多人都没有太深的印象。可是一说起天安门和中南海的新华门,大家都知道。新华门的两侧高大的红墙,墙顶上面还盖有黄色琉璃瓦,这就是原来皇城南墙的一部分。有本书,叫《红墙内外》,指的就是这道红墙。天安门和天安门两侧的红墙,是原来皇城南墙的一部分。皇城不像外面的城墙和里面的紫禁城,城墙顶上能驻军队。皇城只是一道底宽两米,顶宽一米七,高约六米的高墙。墙体为涂有红垩的宫墙特有的红色,顶部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红墙黄瓦,是皇城的特色,也是皇城的标志,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font></p>
<p><font size="4">有了紫禁城,为什么还要建一道皇城呢?紫禁城又叫皇宫,算是皇帝居住的内院。紫禁城附近还有许多皇家专属的建筑物,比如祭祖的太庙,祭祀土地和五谷的社稷坛,皇家休闲的园林,专用宗教庙宇,管理皇家事物的内衙署,皇家的仓库、作坊等等。这些建筑都是有关皇家事物的场所,百姓是不能接近的。因此为了安全,就将皇宫和皇宫附近的皇家专用场所、建筑、园林,用高大的红墙围护起来。包围在高墙内的区域就叫皇城,也就是皇宫的“外院”。这一区域内,是皇家禁区,除了有关人员外和护卫皇宫的军队,是不许百姓进入的,更不用说是在内居住了。直到民国以后,皇城禁区才被废除,之后才有了居民区。</font></p>
<p><font size="4">皇城不像紫禁城那样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沿北京城的中轴线对称修建的,皇城的中心线偏西,近似矩形,西南缺一角。皇城的走向大致是:南墙从府右街南口沿长安街向东,经新华门、天安门到北京饭店西侧的南河沿南口。东墙从南河沿南口转而向北,沿“皇城根遗址公园”穿过东安门大街到北河沿北口的平安大街。北墙即以地安门东侧北河沿北口为起点,沿平安大街向西,经地安门到西皇城根北口。西墙是沿西皇城根向南穿过西安门大街,再向南到灵境胡同向东转到府右街,再向南到府右街南口,这里就是皇城西南缺角的地方。</font></p>
<p><font size="4">皇城也有四个门,就是俗称的“四安门”:南门是正门,名天安门,北门名地安门,也叫后门。东西各有一门,东面叫东安门,西面的叫西安门。这四个含有安字的皇城门,有“四海平安”的意思。这四个门中的三个(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都已经在城市改造过程中被拆除,只剩下了三个地名。只有天安门尊为新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北侧。新华门的两侧的墙就是皇城墙,可是新华门可不是皇城的原有建筑,新华门是在民国初年改建的。原来这里没有门,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住进了中南海,就要有个座北朝南的“正门”,于是就把原来中南海的宝月楼改成了新华门,门前路南还砌了那道有名的“千步墙”。</font></p>
<p><font size="4">在皇城的南面,也有一个凸字形的小城圈,只是和北京城的凸字形正相反,是坐北朝南的。这个凸字形城圈的底部的一横,就是以天安门为中心,和金水河等长,包括中山公园和文化宫南门在内一段皇城。凸字形的顶部,就是中华门(大清门)。凸字形的下部,位于现在的长安街上。当年在长安街上东西各有一座三孔的拱圈门,形制和天坛的大门一样。这两座门,东面的叫东长安门,西面的叫西长安门,东西长安街的名字,即由此而来。</font></p>
<p><font size="4">这个凸字形的小城圈,它也是皇城的一部分,只是建在了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面,所以也可以说是皇城的“前院”。在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个皇城前院,因阻碍交通,先拆了凸字形下部的城墙和东西长安门。到1959年,为扩大广场,凸字形的上部,连同中华门一起被拆除。</font></p>
<p><font size="4">在有清一代,皇城内是没有百姓居住的。西面包括了皇家园林西苑和北海即太液池,并在西安门内有库府十座,即西什库。另外还有管理皇宫太监的机构,如陟山门东面的内御史衙门,西安门附近的养蜂夹道里的安乐堂。还有住在皇城里面的所谓御林军,那是专门保卫紫禁城的军队。</font></p>
<p><font size="4">在清朝被推翻以后,根据对清室的“优待条件”规定,清室皇家只居于紫禁城的北半部。因此皇城的禁区也就被废除了,皇城的高墙,也随着居民区的建设和交通的需要,被逐渐拆除。到40年代末,皇城已所剩无几。近些年,西城区政府又在地安门内大街的西侧,部分恢复了残存的皇城。这部分皇城是“内皇城”,相当于天安门前的凸字形皇城。东城则修建了皇城根遗址公园。</font></p>
<p><font size="4">说完北京城的内外三重城墙,您就会对老北京有个大致的概念了。老北京城,是严格按照中国封建礼制设计修建的,有明确的内、中、外三重城墙的规制。内有紫禁城,中有皇城,外有都城(内城和外城)。这在中国几千年的都成建设史上,是最为宏大严谨的典范,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瑰宝。</font></p>
<p><font size="4">六十年前,梁思成先生曾说过:“苏联斯摩冷(棱)斯克的城墙,周围七公里,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就是项链—笔者)”,大战中受了损害,(前)苏联人民百般爱护地把它修复。北京的城墙无疑地也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是我们的国宝,也是世界人类的文物遗迹。” 在40年代,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学家丹麦人罗斯穆森曾登上北京古老的城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象征着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对老北京城墙发出这样赞叹的绝不止这两个人,为老北京城的壮美所倾倒的世界著名建筑家不胜枚举。</font></p>
<p><font size="4">那么有城墙老北京城,和现在有什么不同?</font></p>
<p><font size="4">说实在的,现在的北京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放城市”,是一个和全国乃至世界许许多多现代化大都市没有明显区别,没有自己个性的水泥钢筋堆积物。城市应当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立交桥、高速路,绝对显不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现代化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font></p>
<p><font size="4">可是像瑞丽、大理、平遥乃至西安这样的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在中国和世界也是难找的。六十年前的老北京城,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称作“世界的项链”的古城。这座古城,是全国除了长城以外的最大的单体土木建筑。不但当时的北京市,就是单单这座北京城墙,也是举世无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它的出现,是凝聚了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有了它,北京城就是一座中华民族文明博物馆;没了它,北京就只是一座失掉特色失掉个性的“现代化大都市”而已。</font></p>
<p><font size="4">梁思成先生在六十年前就讲过:现在拆了城墙,五十年后会有人后悔的!</font></p>

adam58588 发表于 2010-9-18 12:18:00

<p><font size="5">可没看出那些能决定政策的人后悔,破坏老北京城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事,并没有停止。</font></p>

鞍山仁者 发表于 2010-9-15 13:06:00

<p>民国时期,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一门,即和平门,在长安街东单和西单两侧的延长线的东西城墙上,各开一个城门,东面的叫建国门,西面的叫复兴门,这三个城门有名字,没建城门楼,只是比豁口显得正规一些而已。</p>
<p>仁者补充:</p>
<p>和平门是<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621.htm" target="_blank">北京</a>的一个城门,建于<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77262.htm" target="_blank">民国</a>时期(大概是1926年),位于<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03813.htm" target="_blank">前门</a>和<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85601.htm" target="_blank">宣武门</a>之间,它并非是北京的传统城门,而只是在城墙上开的两个拱形券洞,用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 和平门初名“新华门”,1927年改名“和平门”,以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张作霖时期此门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门洞高13米,宽10米,各装两扇铁门。1958年将门洞拆除,改为豁口。</p>
<p>建国门位于长安街东二环路交叉处,城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主要建筑是建国门桥、古观象台等。原是日伪统治时期兴建的城门,当时名叫启明门。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之下,1945年11月9日,将这个城门改名为建国门。</p>
<p>复兴门位于西城区南部。日伪统治北京时内城所开的两座城门之一。初名长安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沿用至今。</p>
<p>楼主文章很好,仁者略微补充一二。</p>

自然之子 发表于 2010-9-15 14:17:00

少拆点,再少点人口,全国人都可以依靠旅游业过活了。

联合 发表于 2010-9-15 18:39:00

<p>梁思成说得对,50年后全国都在后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老北京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