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第53天
<p>在这座城市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归属感,但是我还是想待在这里,不是为什么发展的前景,不是为什么机遇,就是因为这座城市本身。</p><p> </p>
<p>我喜欢待在城里,城里就是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那里曾经叫北京,那里曾经叫北平,那里现在叫做东城区和西城区了。</p>
<p> </p>
<p>可是城里还有什么呢?那个北京已经不见了,虽然我也不曾真的见过,但总觉得那里是北京,那里是北京啊!</p>
<p>我喜欢的城市已经被拆没了,游走在城里,我连我喜欢的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喜欢的不见了,现存的被商业开发,不知道商业是好是坏,比起消失的,商业让它留下了个壳,但气却不在了。</p>
<p> </p>
<p>我知道,我永远,甚至至死都不可能成为这城市的归属者---北京人,那是骨子里流淌的血液,生下来就烙下的烙印,不是靠时间的累积就能成型的。这些我没有,也不可能有。但是我还是喜欢这里,以一个自然人的身份去喜欢这里。</p>
<p> </p>
<p>北京人再被稀释,广州人也再被稀释。</p>
<p> </p>
<p>在北京街头听到的是南腔北调,在广州街头本应是日常用语的粤语也已经走到需要被奋起力挺的境地。一线城市,来的来,去的去,在人来人往中原来的基调已尽模糊,除了形态上的雷同剩下的只是版图上边界线的差异,还有什么?气候?饮食?想想看,现在的地域性到底还能体现在哪里呢?</p>
<p> </p>
<p>在京,总有人问我,你在北京适应吗?我会细问,你值得是工作,生活,还是气候呢?这对我来说可真是几个不同的问题呢。无论我回答什么,大部分提问者都会补充一句:我一个广东/香港/南方的朋友来北京说待不惯就走了。我听到这里,本能的反映就是:有那么不习惯吗?其实真的还好啊,只是有点干燥而已。想深一层也许是因为我不是广东土著的缘故吧,自然讲究也就没地道广东人那么多了。其实我觉得把视角纯粹的放在这座城市里,真的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只是空间被置换了,人被置换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口中的广东/香港/南方人会有如此的不习惯?我不懂。也许那样的不习惯不适应才是常态,只不过我太喜欢而忽略自己的不适呢?</p>
<p> </p>
<p>在北京快两个月了,秋天要来了,现在的北京还能有郁达夫《故都的秋》那样的秋色吗?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经历秋天,期盼着秋天的来临。</p>
<p> </p>
<p>我喜欢这里,即便我永远不能成为北京人,也许我会一直留在这里,也许我会有离开的一天,但是来北京生活,将2000多公里的距离拉近在一座城里,这也算是完成了我的心愿了吧。</p> 上周五晚上去了一次地坛,以后还会再去的。说起地坛就会想起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了 <p>现在还能够看到几眼北京,再过几年,北京和纽约没有区别……</p> 难得有人如此迷恋北京,赞一个! <p>为什么是第53天呢?您不是广东土著?那么方便说说您的故乡在哪里吗?</p>
<p>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p>
<p>城里固然变味了,郊外有些地方还不错。</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食烟火斋</i>在2010-8-25 1:00:00的发言:</b><br/>
<p>为什么是第53天呢?您不是广东土著?那么方便说说您的故乡在哪里吗?</p>
<p>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p>
<p>城里固然变味了,郊外有些地方还不错。</p></div>
<p>因为的确是在北京生活的第53天,我不是广东土著,不是地道广州人。说故乡嘛,还是说广州比较贴切,家里人是五湖四海组成的,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算作为“老家”。</p> 建议您去地坛公园遛遛!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俪松若泮</i>在2010-8-26 16:50:00的发言:</b><br/>呵呵!希望你能一直有这种感觉!呵呵,其实谁是北京人呢?!我想只有房山的那个洞里才是!你,我,以及你认为的老北京人,他们其实也都来自山南海北。只不过他们经历了两代,三代或更久。有的人从小出生在北京,却操着一口蹩脚的港台音,有的并非祖籍北京却为京韵文化贡献毕生(略有夸张)如:王世襄先生,马未都先生。他们是北京人的骄傲。文化这东西的无形凝聚力会把爱好她的人聚在一起!无论你出身贵贱或祖籍何方,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希望你永远都能热爱京韵文化!爱京韵文化的人,爱北京的人统称北京人! </div>
<p>可不要小看这两三代人,这可是最宝贵的,是基础</p> 呵呵!希望你能一直有这种感觉!呵呵,其实谁是北京人呢?!我想只有房山的那个洞里才是!你,我,以及你认为的老北京人,他们其实也都来自山南海北。只不过他们经历了两代,三代或更久。有的人从小出生在北京,却操着一口蹩脚的港台音,有的并非祖籍北京却为京韵文化贡献毕生(略有夸张)如:王世襄先生,马未都先生。他们是北京人的骄傲。文化这东西的无形凝聚力会把爱好她的人聚在一起!无论你出身贵贱或祖籍何方,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希望你永远都能热爱京韵文化!爱京韵文化的人,爱北京的人统称北京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