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蕖軒 发表于 2010-7-27 08:54:00

[转帖]朱家溍:《茶馆》的几点细节问题

戏剧遗产中的著名剧本,上演次数越多,而又经久不衰,那么,这个戏的演出本和原著就越有些出入。例如,从明代一直演到近代的,目前还继续上演的《牡丹亭》传奇中的《惊梦》,就有这种情况。以乾隆时演出本和汤显祖原著互校,可以看出其中已对原著有所增删,乾隆时演出本和近代演出本到比较接近。这些必要的增删和润色,不是对原著的不尊重,而是使剧本的演出效果更好。 <br/><br/>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出上座率经久不衰的好戏。重新上演后,我又看了。觉得演员对于剧本也有润色,例如第三场,王利发:“……常四哥,我正想找你这么一个人说说话呢。”常四爷:“说说!说说!’原著没有常四爷的这句话,可是在演出中穿插上这两句台词,就感到很自然、很生动。又如原著中常四爷有三句台词,王利发有一句台词,都提到“花生米”这个词,现在演出中却念作“花生仁儿”,这是地道的北京话,这样改,是符合老舍先生写作原意的。原著中秦仲义:“… …我到天津去了一道,看看我的工厂!”王利发:“不是没收了吗?又物归原主啦? …”现在给常四爷插上一句话:“发还啦?”这种搭碴是很逼真的。原著中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现在将“合作”改为“亲善”,这一改,渲染了时代色彩。原著中王利发:“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单不许我吃窝头”现在在那“狗男女”前面加上“小二德子,小刘麻子”,使这个控诉更具体化。上述这些例子,我认为改得都很好。但由此也启发我提出下列关于台词、表演,化妆等方面的几点细节问题,我认为也可以再润色润色。 <br/><br/>一,关于剧本台词 <br/><br/>1.在这出戏里,“王掌柜”一词出现过多次,当然,作为普通话是无可挑剔的,但因这出戏处处用北京方言,从北京方言的角度来说,就必须说“王掌柜的”,而且按照老北京习惯,常四爷,松二爷等熟主顾,对王利发当面的称呼应叫“掌柜的”,以不带姓最为合适。况且剧本中也出现过多次有“的”无“王”的台词,如黄胖子:“…掌柜的,预备烂肉面”,报童: “掌柜的,长辛店大战的新闻。”康顺子:“掌柜的,当初我在这… …”等等,这是很地道的北京习惯语,而“王——掌——柜”三个字的平均音读,也是北京话生活用语中所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br/><br/>2.在第一幕里,刘麻子(掏出鼻烟壶倒烟),“您试试这个刚装来的、地道英国造,又细又纯。”这句台词,我认为应改为;“您试试这个刚装来的洋烟,地道‘大金花’,带酸头儿的。”当时,鼻烟壶有两大类。一类是“熏烟”,一类是“洋烟”,对于洋烟,没有“某国造”这样的概念和语汇。而在洋烟中倒有“大金花”、“小金花”、“素罐”等等牌号名称,是闻鼻烟人们常说的语汇, “带什么头儿的”是指的烟味,以“酸头儿”为上,也是品尝时常说的话。 <br/><br/>3.“刘麻子,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侍候着太后…”我认为,这句台词应改一个字为“侍候过太后… ”,还应再加上一句:“如今告老在家享福啦。”因为,清代的太监只有奉旨到某人家里去赏赐物品之类的差使的才有机会出宫,设事溜大街,进戏馆、茶馆。就要由步军统领衙门立即锁拿,交内务府慎刑司治罪,这是载在“内务府则例”中的。所以,台词中必须点名他是年老已被放出宫回家的太监,这样才有可能在茶馆中出现。 <br/><br/>4.王利发:“......二爷,府上都好”,我认为“府上”二字改为“宅里”更切合王利发和秦仲义的关系,因为“府上”词,是同一阶层地位的人彼此用的客气话,而王利发和秦仲义不是一个阶层的人。 <br/><br/>5.茶客丙:“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我觉得应改为:“钱粮倒是照数关领,还是二两,架不住吃喝涨钱!”清代八旗兵丁钱粮始终是照规定发放的,和外省绿营,防营等领兵大员剋扣军饷的情况是不同的。 <br/><br/>6.在重演后的《茶馆》中,王利发有一句向茶客说明庞太监身份的台词:“这是大太监庞总管”,应改为:“这就是大总管庞老爷”。清代有“小太监”一词,是指无品级的、学徒时期的太监而言,但对于有品级的太监、首领太监、总管太监却没有“大太监”一词。只有旧戏班后台的习惯语称刘瑾为大太监。 <br/><br/>7.在第二幕里,松二爷:“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可改为:“掌柜的,您好?内掌柜的好?少掌柜的好?买卖好?”从前,顾客对掌柜的妻儿都是这样称呼。 <br/><br/>二、关于表演动作。 <br/><br/>1.在第一幕里,跑堂的端茶送水跑得很快,这种表演是不符合当时情况的。从前,饭馆、茶馆的跑堂,无论是多么忙,也是平稳地紧走,而绝没有连跑带顛的动作。 <br/><br/>2.黄胖子和二德子互对请安的姿势,这一表演的设计者可能对旧时的请安不甚了解。实际习惯应是这样,连续请两个安是常有的事,但姿势是相同的。也还有一种是两人表示亲密,请安时互相用手搀住,都有阻止对方请安的意思,但双方又都已经略微屈膝两次,这俗称为“抱安”。现在舞台上表演的二人各自分甩左右胳膊,并左右变换姿势的请安样子,在生活中是没有遇到过的。 <br/><br/>3.王利发和秦仲义是东伙关系,请安是不必要的。而且旧社会的买卖人,一般没有向人请安的习惯,如果把这个动作让给王利发,让王利发给秦仲义请个安,这倒是可以的,但王利发二次请安又都是侍立在受礼者之侧,面向观众屈膝,实际生活中是没有这种动作的。秦仲义向庞太监告别,也是面对观众拱手,这也不符合实际。 <br/><br/>4.在第二幕里,松二爷向王利发问好、连续请安,这在当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顾客是从来不会向掌柜的请安的。如果想让松二爷表现这种习惯特点,可以安排他和常四爷连续请安问好。不过凡问到晚辈儿女好时,也不能请安。 <br/><br/>三、关于化妆。 <br/><br/>1.在第一幕里,茶馆里的男茶客都有辨子,但辫子的样式是不符合真实的。问题在于“辫把”都太偏下了。从前男人发辫的“辫顶”下面紧接着就是“辫把”,虽然生活中也有人喜欢留“松把”的,比一般“辫把”稍往下垂一点,但也不可能下垂到领子下面。这种情况不仅在《茶馆》化妆中存在,近代所有以清代故事为题材的话剧、电影中,都将男性人物的发辫“辫把” 散垂在背上,这是不对的。建议是否可以参考清代末年出版的《吴友如画宝》、 《点石斋画报》来纠正一下这种情况。 <br/><br/>2.在第一幕里,有宋恩子、吴祥子二人出现,剧本规定他俩是“北衙门”办案的。当时,北京人称步军统领衙为“北衙门”,步军统领衙门的官兵或番役,都穿官衣,那时候还没有便衣捕人的事例.所以,在第一幕里,这两人应该戴红缨帽,穿灰布袍,系搭包。在第二幕里,这两个人的打扮倒是符合民国时代侦缉队的打扮的。 <br/><br/>3.第二幕,按剧本规定的时间是民国初年,可是王淑芬穿的衣服却是北伐以后的妇女服饰。民国初年的汉族妇女还是穿短衣,出门时穿裙子。参加劳动的妇女不穿裙子,但也还是穿短衣服。 <br/><br/>除上述之外,还有个方言问题:既然大兵用山东话来表现其特点,那么太监也可以用京南话来表现,因为清代太监没有说北京话的,即使说普通话也带着京南口音。这是清代太监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值得提出来。 <br/><br/>我是老舍先生作品的一个虔诚的读者,当《人民文学》连载《正红旗下》时,我发现插图有些细节问题,就立刻带信给插图的作者。上述几点润色意见,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提出来供演出单位参考。我衷心希望这出在国内外都获得很大成功的好戏,更加精益求精,完美无暇。

左慈戏曹 发表于 2010-7-27 10:27:00

据说朱老临终前还在说:“别拆啦!”

浥蕖軒 发表于 2010-7-27 08:54:00

朱家溍:《茶馆》以外 <br/><br/>《茶馆》重演了,很自然的想起老舍先生。我在学生时代就非常爱读老舍先生的小说,并且在同学之间常常喜欢用“老张”“赵子曰”“马裤先生”等人的语汇来形容某些人和事。解放后在文联座谈会上认识了这位老前辈,于是成为朋友,每次见面总爱谈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br/><br/>我记得他写的剧本《茶馆》上演一个时期后,有一次见面,我向他说:“《茶馆》,真好”。他说“好!难道就没有一点褒贬吗?”(北京老话,指贬意。)我说“也有点。”他说:“你比我岁数小得多,可是老北京的陈谷子、烂芝麻知道的并不少,你瞧还得添点什么怍(读如昨)料儿?”我说“作料儿,倒没什么可添的,剧本最好能作一点小修改。就是那个太监,应该在情节里规定他是被放出的、不当差的太监,就符台历史背景了。因为清代制度对于太监不论上至总管,下至无品级太监,除被差遣到某些官员家里赏赐物品一类的差事之外,一概不准出去,如果有太监到戏馆茶馆闲逛,着步军统领衙门立即锁拿交内务府慎刑司治罪。所以正在当差的太监绝不可能上茶馆。但到一定的年限也有放出的制度,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有不愿意回家,或无家可归的则安置他们的田庄。在城里有北长暂的万寿寺,鼓楼东的宏恩观都是给太监养老的庙宇,象这种住庙的太监是可以上茶馆的,只要把剧本里说这个太监昨天正在伺候太后怎样……的几句台词改掉就可以了。”老舍先生说:“有理,有理。这点改起来不费什么,还有哪?”我说:“对剧本的意见没有了,再有一点...。”老舍先生说:“也说说我听听。”我说:“这出戏里两个兵说山东活,说明这出戏的演法要借助方言来渲染角色形象,那么这个太监按说得讲京南话。因为清代的太监都是京南任邱,河间、肃宁,衡水等县的人,他们都不会说北京话,说北京话也带很重的乡音,所以象茶馆剧中的太监说那样干脆流利的北京话是没有的。”老舍先生说:“我也知道太监说话都是怯口……。” <br/><br/>我们这次聊天的时候,连续上演《茶馆》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剧本也早已发表了。今天《茶馆》又上演了,我又想起当年同老舍先生的一席谈。 <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朱家溍:《茶馆》的几点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