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当模特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297046" size="5">6月26日下午抓拍于颐和园谐趣园外的金花鼠</font><br/><br/> <font face="Verdana">好图加精!好可爱,关注我们周围的可爱精灵,保护老北京的自然野生动植物!</font> 传神! 好图,那一缕光线真是漂亮。[分享][灌水][转帖][原创]第三季度的第一周~~
哎~~现在看见松鼠就像看见大仙儿一样难得啊~~谢谢楼主的好图:) <p>跟朋友两张松鼠,同一个地点拍的,真保不齐还都是这只呢。瓦当上趴着的那只是在快出门口的时候拍的~~~<br/><br/></p><p> </p>
<p><font face="Verdana">好友照的是花鼠和岩松鼠<br/>它们是松鼠科花鼠属和松鼠科岩松鼠属--树人treeman</font></p> 可爱呀! 这时机捕捉的,神了 <br/><br/><font face="Verdana"><br/> 松鼠(学名:Sciur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br/></font><br/><br/><font face="Verdana">中文名: 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学名:Sciurus vulgaris 类属: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爱,十分勤劳,爱干净,聪明,灵巧。 寿命:视品种一般4-10年,特殊情况可能不到四年。 非常可爱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黑龙江,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欧。在针叶林里,松鼠并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数量的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种子有时占到90%以上;而云杉种子不是每年都丰收的,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繁殖的数量很多。 <br/>形态特征<br/> 松鼠松鼠体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温带针叶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动物。松鼠上颌臼齿为5枚,下颌4枚,上下颚臼齿数量不一。前后肢之间无皮翼。四肢强健,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体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个体体重比雄性个体体重稍重一些。松鼠体态端庄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也不及体长。 尾毛密长而且蓬松,四肢及前后足均较长,但前肢比后肢短。耳壳发达,前折时可达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长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体侧和四肢外侧均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领后方到尾基,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两颊及下颠如背色,但偏青灰,耳壳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个体毛色差异较大,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随着地区的差异,毛色也有变化,如辽宁松鼠的颜色偏灰,而我国南方的松鼠颜色则较黑。此外,毛色还受季节的影响,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br/>松鼠的生活习性<br/> 松鼠(图1)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既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红毛,到了秋天会更换成黑灰色的冬毛紧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无毛,眼睛亦不明,生后8天,才开始长毛,30天以后即睁开眼睛,45天就能食用坚硬的果实,行动变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对主人非常温顺的小家伙,我们也要温柔地对待它们,这样它会对你死心塌地,绝对不会用牙齿伤害到你。当然它们会用牙齿轻轻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觉会很痒痒,这是它对你友好的表示。松鼠睡觉时,会把尾巴当做棉被盖在身上。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或其他鸟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松鼠(图2);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font><br/><br/><font face="Verdana">繁殖<br/> 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每年的一二月间,雌雄松鼠开始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此时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发情期约延续两周,这期间雌雄几乎形影不离。雌鼠妊娠35—40天产崽,一般每年产两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产3崽—6崽,第2年后每胎可产5崽—10崽。刚出生的幼崽光滑无毛,全身红色,双眼紧闭,体重在7克—8.5克,体长5.6厘米,尾长2.4厘米。幼鼠出生8—9个月开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图3)松鼠喜欢吃素,偶尔也吃荤。它的素食主要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等干果以及种子为主;荤食主要以昆虫、幼虫、蚁卵和其它小动物等为主。在食物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松鼠另有选择。春季吃树芽,夏季吃蘑菇、托盘和越桔等浆果,到了秋季食物极大丰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还是红松果仁。谈到采松籽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戏,无论树木多高,球果长在何处,松鼠都能口到食来。具体过程是:它先将成熟的球果咬断落地,再从树上下来,像灵长类动物那样,用前足扒开球果鳞片,咬碎种皮,取出种子,以松仁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惊吓时也不轻易放下食物,而是叼着球果逃跑。<br/>嗅觉<br/> 松鼠(图4)松鼠的嗅觉极为发达,它能准确无误地辨别松籽果仁的空实,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弃的种子都无种仁,虽然这种种子的外壳没有被咬开,松鼠还是一嗅便知。松鼠还有储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红松籽成熟时,松鼠奔来跑去口含松籽运送到安全地方藏起来,几粒或十几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虽然被积雪覆盖,但松鼠仍能毫不费劲地找到所藏食物,个别也有遗漏找不到的。但正因为埋在地下遗漏找不到才有助于红松种子的扩散和传播,促进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森林。它的种群数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的丰歉。如果连续几年食物丰富,种群数量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松籽丰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帮结伙迁移来此落户,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数量剧增;如果这个地区松籽歉收,松鼠就要举家迁移另找栖息之处,导致该地区数量剧减。松鼠这种随着食物丰歉来决定种群数量的行为,实在是技高一筹,它不仅有助于种群繁衍而且还有利于种群广泛分布。 松鼠(图5)松鼠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其他动物,很喜欢在夜晚之下活动,特别在傍晚更为活跃,常常在树干和树杈间窜来跳去,一会儿觅食,一会儿玩耍,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松鼠没有冬眠的习惯,但在数九隆冬的季节,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跃。特别是严冬刮风的天气出窝时间较短,通常上午9点半左右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下午1点多钟再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其他时间呆在窝里不动。松鼠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天气怎么寒冷,它都不在窝里吃食,而是坐在树枝上,面向朝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时而竖耳侧听,时而转动双眼环顾四周,举止滑稽,令人发笑。 松鼠虽然是鼠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由于它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敌的威胁,一种是食肉类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黄鼬等和猫头鹰、金雕等。另一种主要是喜鹊和乌鸦,它们在繁殖季节,对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种天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松鼠种群健康繁衍有好处,因为天敌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体。而后一种天敌则是有害无益的。 松鼠不仅它的形象逗人喜爱,更重要的是松鼠经济价值广为人知。松鼠皮历来为黑龙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过去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围巾、帽子,尾毛可制画笔等。近些年,由于红松林减少,导致松鼠赖以为食的红松籽产量下降,使松鼠数量也随之减少。目前年产松鼠皮不足2万张,历史上最高曾达18.5万张,可见,松鼠的数量已经稀少,应该严加保护。<br/>繁殖特点<br/> 松鼠(图6)松鼠约于每年春季1、2月发情,发情期大约为两个星期左右。松鼠繁殖开始的适龄期,雌性为8~9周龄,雄鼠为9~10周龄。对松鼠来说,秋季也有一个发情期。在非繁殖季节,雌雄性成体分别占据一定的地方作为自己生活的活动范围。在野外,雌性保护一定面积的地盘是为了保护食物,其内不允许其他同种个体进入,对雄性个体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节,则明显地放松对领域范围的保护,允许雄性个体进入。发情时,雌性个体食欲下降、活动加强,烦躁不安,呈兴奋状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时,一定要挑选体格健壮,毛色光泽佳,精神状况好,食欲旺盛的个体。对雄性个体则要求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而对雌性则要求母性强,胎产数多,泌乳量充足的个体。配种时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松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35~40天,4月初进入哺乳期,每年能产仔3次左右,每次能产4~6只。只要食物充足,松鼠的雌性个体就能繁殖较多个体,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体乳汁作为全部营养需求的来源,因此,此时应该要特别注意母体的营养状况,小松鼠刚生下时很小,看不见东西,发育很慢,生下将近30天时才睁开眼睛;至一个半月时,小松鼠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 在小松鼠眼睛将开未开时,抱离母松鼠饲养,会与人变得亲密。最初以吸管喂食热牛奶(30-40℃),每日3-5次。逐渐改为浸泡牛奶的面包或其他柔软的食物。即使长成后才开始饲养,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训练,也会和人非常亲密,爬到饲主身上。<br/></font> <p>我也发两张,我看它吃的松塔没啥营养,</p>
<p>就往地上扔了几片山楂片</p>
<p>没有想到它还叼起来重新爬到树干靠着,</p>
<p>离我很近的枝子放心的让我拍,只有不到两米好可爱呀,</p>
<p>在北京卧佛寺植物园,这是真正的松鼠,</p>
<p>我国就这一种,<font face="Verdana">松鼠科</font>松鼠属松鼠种</p>
<p>对不起前一阵子我没有中国野生兽类野外手册所以心里没底,现在我比较有把握了</p>
<p><br/><br/></p> <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16164961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p><font face="Verdana">岩松鼠是中国的特有种!<br/>岩松鼠别名扫毛子、石老鼠,属啮齿目松鼠科。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岩松鼠在数量较多的丘陵山区是农、林业。春季喜食播下的玉米、大豆等种子。秋季作物成熟时,也常为其米西米西,还常出现于果园内苹果、桃、杏、核桃等果实。</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17147986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face="Verdana"><br/>基本资料<br/> 纲:哺乳纲 动物名称:岩松鼠 YAN SONG SHU 拉丁名:Sciurus davidianu 英文名:Pere David’s rocksq 科名:松鼠科(Sciuridae) 亚科:松鼠亚科(Sciurinae) 属名:岩松鼠属(Sciurotamias Miller,1901)仅岩松鼠1种,有的也将侧纹岩松鼠划归该属 别名:松鼠、毛老鼠、刁老鼠、石老鼠、扫子、毛格狸、扫毛子等 学名:Sciurotamias davidianus(Milne-Edwards,1867)<br/>简介<br/> 岩松鼠体形中等,体长200-250米。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尾毛蓬松,尾端白色毛尤为明显。背部及四肢外侧均为青黄色;腹面及内侧则为浅灰黄色;颈部略带白;眼与耳间色黄;鼻前部色深黑。 岩松鼠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等多岩石地区,半树栖与半地栖。白昼常见于林缘、灌丛、耕作区及居民点附近活动。不冬眠。在灌丛下的岩缝、石洞中作窝。性机敏。以野生植物种子、山桃和杏等果实为主要食物,有时也会盗食农作物。<br/>分布<br/> 岩松鼠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贵州、安徽及湖北等地区。为我国的特产动物。岩松鼠的毛皮可制衣帽和手套等,也可笼养观赏。数量多时,对农林业有一定的危害。<br/>种类<br/> 1. 岩松鼠指名亚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davidianus(Milne-Edwards),1867) 体腹面完全灰白色微带浅黄色调。分布于江宁西部中绥、建昌、北栗,河北东陵、秦皇岛、昌黎、涞源、兴隆、丰宁,北京附近,山西黑水、汾阳西北、五台、太原西北,陕西延安地区、榆林地区、西安及陕南秦岭南部的宁陕、石泉、汉阴、平利、镇坪,甘肃西南山地哈达铺一带,山东以及四川岷江一带。 2.岩松鼠褐腹亚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saltitans(Heuda),1898) 体腹面淡黄褐色,后足背面毛色似体背面。分布于湖北西部和东北部山区如洪山、大别山等,四川的城口、万源、苍溪、达县,万县、南江、汶川,南川,陕西南部的秦岭、太白山、商县、风翔等,河南的嵩山,安徽的大别山佛子岭,贵州的南部兴义及册亨等地。云南东部和广西北部可能有分布。 3. 岩松鼠黑足亚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consobrinus(Milne-Edwards),1868) 后足黑色,体腹面也呈黄褐色,但较浓。分布于四川的蛾眉山、西河、二郎山、康定、宝兴、丹巴以及西藏东部的昌都以东地区。<br/>形态特征<br/> 形态:体长185~250mm,尾长120~200 mm,后足长45~59mm;耳长23~28mm;颅长52.3~57 .3mm;颧宽26.4~31 .0mm;乳突宽22~25mm;眶间宽10,5~12 .0mm;鼻骨长18.5~20 .5mm,其远端最宽处7.5~7 .7mm;听泡长11.0~1212 .0mm,宽6.5~9 .5mm;吻长约16mm;颅高17.0~19 .0mm;上颊齿列长8.0~9 .7mm;左右颊齿列宽12.8~13 .5mm;门齿孔长4.0~5 .0mm。 岩松鼠有颊囊。尾短于体长,尾毛蓬松而稀疏。背部从鼻端至尾基体侧及4肢外侧毛均呈黑黄色。下颌为白色,耳基毛发黄。耳无簇毛,耳壳具短毛,耳背面有灰白斑。体背面呈暗灰带黄褐色,体腹面橙黄微带浅黄色或呈浅黄褐色;尾蓬松,上面、两侧和远端有明显的白色毛尖,下面中央黄褐色;眼眶浅黄白色至淡黄褐色;耳内外侧均有黑褐色毛,耳后有一白斑,向后延伸至颈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不甚明显的白色短纹;喉部通常有一白斑;后足背面与体背面毛色相似或呈黑色,后足足底被以密毛,无长形蹠垫。乳头3对,胸部1对,鼠蹊部2对。 头颅为长椭圆形,狭长而低扁,颧宽约为颅长的51%,脑盒不隆凸,吻长而宽,眶间宽小于吻长。鼻骨较长,前端颇宽,且远突出上门齿前方,其后端略超出前颌骨后端或约在同一水平线上。额骨后缘几乎横直。眶后突小,眶前突仅留一点痕迹。眶间宽仅为鼻骨长的76%左右。门齿孔短小,远离第一上前臼齿。左右颊齿列与花鼠一样明显呈弧形,且相距较宽,与大多数树栖松鼠类不相同。前臼齿和臼齿均较中型松鼠类小。第二枚上前臼齿在眶上前缘垂直线之后。颊齿5/4,第一上前臼齿很小,有时甚至消失。上门齿平直而宽短,第3上臼齿极小乃至消失,个别鼠第2臼齿仅存一面。<br/>生活习性<br/> 岩松鼠是中型的树栖和地栖鼠类。喜栖息于山区沟坡或丘陵多岩石的地方,以及树木少的岩石地区。在近林缘灌丛砾石多的地方也常遇到。 白天活动,夏季以早晨与16∶00左右最为活跃。中午活动明显减少。常出现于岩石及核桃树上。攀树能力很强。以坚果及其他种子为食。喜食核桃、松子,也食杏子、桑葚等浆果及其核。在田间啃食作物。在村庄附近,常潜入住宅,穿梁跳隙盗食屋檐下挂的玉米及房顶晒的粮食。 华北5、6月幼仔出巢独立生活,雌鼠3、4月交配,4、5月分娩。年繁殖l~2胎,产仔2~5仔/胎。初产仔无毛,闭眼,体重7~8g,体长5~5 .5cm。30d睁眼,45~55d离巢。 岩松鼠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西藏等。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18157289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059418425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059472835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face="Verdana">
<p><br/>花鼠<br/>,学名Eutamiassibiricus,松鼠科花鼠属、东美花鼠属和花松鼠属计20多种动物的通称,因体背有数条明暗相间的平行纵纹而得名。体型中等,尾长,尾毛长而蓬松,呈帚状,并伸向两侧。四肢略长,耳壳明显露出毛被外。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中文学名: 花鼠 <br/>二名法: Eutamias sibiricus <br/>界: 动物界 <br/>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br/>纲: 哺乳纲 Mammalia <br/> 目: 啮齿目 Rodentia <br/>科: 松鼠科 Sciuridae <br/>属: 花鼠属 Eutamias <br/>种: 花鼠 E. sibiricus </p>
<p> <br/>花鼠别名<br/> 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属啮齿目,松鼠科。别名:五道眉、花黎棒、花。</font></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10171362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font face="Verdana">花鼠简介<br/> 花鼠是胎生哺乳动物,又叫五道鼠、金花鼠、豹鼠、串树林、沿俐棒、花黎棒、花仡伶等。花鼠约有20种,我国仅有1种,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等地。体长约11~15cm,尾长约10cm,体重100g以上。背毛黄褐色,臀部桔黄或土黄色,背上有5条黑色纵纹。多在树木和灌木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田埂石缝穴居。常白天活动,晨昏之际最活跃。善花鼠爬树,行动敏捷,不时发出刺耳叫声。食物有各种坚果、种子、浆果、花、嫩叶以及昆虫。有贮存食物和冬眠的习性。由于对食物贮存地记忆不强,一定程度起了“播种”的作用。早春开始繁殖,孕期约30天,每胎4~6仔,每年2窝。 花松鼠属只有2个区别不大的种:明纹花鼠和隐纹花鼠。明纹花鼠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林区,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广西的山林中,向南可分布到中印半岛和马来半岛。隐纹花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北至燕山,南到台湾、海南、云南诸省,直至缅甸北部和中印半岛。<br/>形态特征<br/> 花鼠身长11-15cm;尾长12cm左右花鼠有颊囊,耳壳显著、无簇毛。尾毛蓬松,尾端毛较长。前足掌裸,具掌垫2,指垫3;后足掌被毛,无掌垫,具指垫4。雌鼠乳头4对,胸部2对,鼠鼷部2对。头部至背部毛呈黑黄褐色。具5条黑褐色和灰花鼠白、黄白色相间的条纹(所以也称“五道眉”)。正中一条为黑色,自头顶部后延伸至尾基部。外两条为黑褐色,最外两条为白色,均起于肩部,终于臀部。尾毛上部为黑褐色,下部为橙黄色,耳壳为黑褐色,边为白色。 仅有花鼠1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部和亚洲北部林区,向南可分布到中国东北、华北、陕西和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山地。个体较大,长约15厘米,尾长约10厘米,体重100克以上;背毛黄褐色,臀部毛橘黄或土黄色,因背上有5条黑色纵纹,俗称五道眉花鼠。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多白天活动,晨昏最活跃,常在地面及倒木上奔跑,亦善爬树,行动敏捷,不时发出刺耳的叫声。<br/>分布地区<br/> 仅有花鼠1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部和亚洲北部林区,向南可分布到中国东北、华北、陕西和甘肃南部及四川北部山地。花松鼠属只有2个区别不大花鼠的种:明纹花鼠和隐纹花鼠。明纹花鼠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林区,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广西的山林中,向南可分布到中印半岛和马来半岛。隐纹花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北至燕山,南到台湾、海南、云南诸省,直至缅甸北部和中印半岛。<br/>生活习性<br/> 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多白天活动,晨昏最活跃,常在地面及倒木上奔跑,亦善爬树,行动敏捷,不时发出刺耳的叫声。以各种坚果、种子、浆果、花、嫩叶为食,亦吃少量成、花鼠幼昆虫。有贮存食物习性。冬眠。早春开始繁殖,孕期约1个月,每年生育1~2窝,每胎产4~6仔,最多10仔。<br/></font><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7/201077210426334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br/><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镶黄伊尔根</i>在2010-8-12 3:35:00的发言:</b><br/> 金花鼠,想念俺家毛毛啊 </div>
<p>好友可有什么有趣的往事吗?</p> 金花鼠,想念俺家毛毛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