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困惑——豁口哪去了?
打小就知道新街口往北一站叫<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这些年没怎么在北京生活,不知从何时起,每次回北京打的,说到时<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司机就发楞,反问我<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在哪,我说就在新街口往北嘛。司机恍然大悟地说那叫:积、水、潭、桥、南!本人十分纳闷,放着好好的地名不用,为何起这么个拗口的地名?<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这地名既形象又有历史感。五六十年代或更早年间,<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是城里与城外的分界,过了<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就看到农田了。你可以想象这里原来可能是一段城墙的<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或者是一座山的<font face="Verdana">豁口,</font>这个地名如果沿用下来能让人们对北京城的历史风貌充满怀念与遐想。而取代之的积水潭桥南这个地名字多拗口古板,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对于北京这个古城来说是非常不适合的,不知给街道取名的人是怎么想的。 叫豁口的不止一个地儿 从阜成门往南有武定候豁口和儿童医院豁口,再往南就是复兴门了。1957年我上小学5年级,老师带我们用皮尺沿护城河从阜成门一直丈量到复兴门,大约1500米,中间每隔约500米一个豁口。 <p>豁口还有好几个,都是为了交通便当,扒开城墙。凡是豁口的地方过去都是没路的。我以前住的地方靠近北小街豁口的青龙胡同,就是现在小街桥位置。当时我们家附近的副食店就叫北城根副食店。说明过去这一带就叫北城根。扒豁口以后,有了路,约定俗成变成北小街豁口了。</p> <p>现在的豁口只能从公共汽车站牌上才能看见了</p><p>新街口豁口 北小街豁口 </p>
<p>剩下的全都改名了吧</p> <p>小时候在塔院的九一小学上学,学校偶尔组织活动进城,会包租一辆捷克斯柯达大客车或者公共汽车。每当沿新街口外大街向南驶过小西天,驶过路西侧的太平湖公园,越过浅浅的护城河时,全车学生都会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车外的行人很难理解,因为到了豁口,我们觉得这才是进城了!</p>
<p> </p>
<p> </p>
<p>当时身处近郊,毕竟算是城外,所以进城的体会很深刻。尽管德胜门到西直门的古城墙早已被拆毁,那圈高墙在北京人的心里仍然存在着,永远都会带着欣喜走进它。</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DOUZI</i>在2010-6-5 12:27:00的发言:</b><br/>
<p>现在的豁口只能从公共汽车站牌上才能看见了</p>
<p>新街口豁口 北小街豁口 </p>
<p>剩下的全都改名了吧</p></div>
<p>是的,但是新街口豁口公交站名只有走二环的各条线路还叫,往平安里方向的各条线路,该站名已经改叫积水潭桥南.</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片</i>在2010-6-6 22:24:00的发言:</b><br/>从前北小街豁口过护城河的桥是木制的! </div>
<p>我也有印象,坐车进城从那大木桥过,走着进城多从地坛那个小木桥过。</p> 从前北小街豁口过护城河的桥是木制的!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嘉平</i>在2010-6-5 12:10:00的发言:</b><br/>
<p> </p>
<p> </p>
<p> </p>
<p>尽管德胜门到西直门的古城墙早已被拆毁,那圈高墙在北京人的心里仍然存在着,永远都会带着欣喜走进它。</p></div>
<p>这句话让我感动的不行,你这么平淡的话语中说出了北京人的心事。</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江西会馆</i>在2010-7-10 18:36:00的发言:</b><br/>
<p>这句话让我感动的不行,你这么平淡的话语中说出了北京人的心事。</p></div>
<p>谢谢您。</p>
<p> </p>
<p>我想您是住在城内,您一定能体会老北京城对周边的辐射力太大了,那圈城墙不是震慑人的,是让人亲近的。。</p> 豁口叫的亲切顺口.每个豁口都有一段不平凡的苍桑经历. 有的城墙豁口成为地名,还有一些豁口或者称为豁子是老北京的习惯叫法。我小时候住在南小街禄米仓,放学后课外小组做完作业同学们最愿意去的地方是豁子,就是现在的雅宝路。那时还有残破的城墙,出了豁子是座白颜色的木桥架在护城河上,马车一过,桥就咯吱咯吱地连响带晃,除去夏天去工体游泳和到日坛公园玩,很少过桥去桥东,因为那时桥西和桥东两边的孩子有点势不两立,往往桥西(城里)的打不过桥东(城外农村)的,所以家长和老师也禁止我们去豁子玩。但是越是禁止越是吸引我们。在河边揪点柳条编成伪装戴在头上,再掘枝树杈剥了皮,白白的光溜溜的树杈攥在手里,边走边撸打着河边的杂草和蓖麻,有点探险的劲头。一次在河里发现一块漂浮的海面,那时候海面还是稀罕物,玩伴们不约而同地喊“我先看见的”,似乎谁先看见海绵就归谁似的。等用石头砍用树枝捞,忙不迭地拥上去一抓,原来是块泡苏的馒头。现在想想,那是的豁子太好玩了。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钩鱼</i>在2010-6-6 22:42:00的发言:</b><br/>
<p>我也有印象,坐车进城从那大木桥过,走着进城多从地坛那个小木桥过。</p></div>
<p>走过大木桥的都是老先生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