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小吒 发表于 2006-5-21 15:24:00

[转帖]思考:北京前门大街以及北京四合院住宅的衰落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前门的拆迁改造处在争议中。有人说,前门衰败了,必须改造;有人说,这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保护。但人们在议论前门衰败的同时,却很少思考它衰败的原因。</font></p><p><font size="3">  年近花甲的郝天林指着墙上被撕掉一半的拆迁通告低语道,“前门要大变样了,但这与我们无关。拆迁办的人说,无论是住公房的人还是私房主,都得走。” 在前门的草厂二条里,有他家的祖宅。</font></p><p><font size="3">  郝天林非要带记者去品尝前门地区的小吃。他说,再不吃就来不及了。还不到晚饭时间,前门大栅栏门框胡同和廊坊二条的小吃街挤满了人。但前门的老住户们都说,老字号近来红火是“回光返照”。真正让人感受到拆迁改造气氛的,还是住宅区的萧条。穿行于正在改造中的前门地区,不时可以看到被拆成一片瓦砾的院落。</font></p><p><font size="3">前门衰落</font></p><p><font size="3">  前门地区,东为鲜鱼口,西为大栅栏,均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font></p><p><font size="3">  明朝时,大运河终点码头南移,北京的商业中心从元代的积水潭、鼓楼一带南迁至前门外一带。从此,前门大街逐渐繁荣起来,店铺鳞次栉比,老字号聚集。清朝初年,政府下令内城不准建戏园。所以北京的戏园多建在前门外一带。老的少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到前门看戏。总之,这里吃喝玩乐住一应俱全,是一块“风水宝地”。</font></p><p><font size="3">  《城记》作者王军撰文描绘了前门地区商业与居住相得益彰的图景:商品交易集中在前门大街两侧,鲜鱼口与大栅栏的腹地则是胡同幽长,趣味横生,闹中取静;会馆、戏楼、客栈、小寺庙星罗棋布,将安静的四合院民居点缀为生动的社区。</font></p><p><font size="3">  如今,这两片保护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已全面展开。改造的理由很简单:前门地区衰落了。</font></p><p><font size="3">  北京市宣武区官方网站上选登了一封群众来信。信是大栅栏一家饭店员工写给区政府的。他在信中说,一次,这家饭店来了十几位湖南客人。客人一下车就极为不满,认为被骗到了北京郊区。顾客们根本不相信解释,说这里破破烂烂、乱七八糟,怎么会是北京市的中心?</font></p><p><font size="3">  北京市社科院发布的《北京城区角落调查报告》甚至做出这样的判断:大栅栏已经呈现典型的贫民区景象。报告指出,大栅栏地区是北京建成最早和最破败的地区之一,人均日消费8元,有的三口之家竟挤在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里。</font></p><p><font size="3">  在这一地区,通常是十几户、几十户家庭挤在一个大杂院里,每家每户生活在逼仄的环境里苦不堪言。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上厕所还得跑到外面去。</font></p><p><font size="3">  北京城的中心竟然沦为贫民区,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于是政府下决心投巨资进行改造。2005年1月1日,位于大栅栏核心区域的煤市街拓宽工程动工。同年10月,前门地区开始了成片的、有规模的拆毁胡同的“危房改造”工程。</font></p><p><font size="3">何衰落</font></p><p><font size="3">  “一个地区衰败了,大家马上想到的是对它进行拆迁改造,但却很少思考造成它衰败的原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大栅栏地区改造规划设计负责人边兰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时采访说。</font></p><p><font size="3">  王军也提出同样的问题。他说,1952年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城区危险房屋仅为城区旧有房屋的4.9%,而到1990年北京房管部门的统计显示,旧城内平房中的一般损坏房、严重损坏房和危险房已占总量的50%左右。为什么在解放初期,在经历了战乱与经济萧条之后,整个城市的房屋仍能基本保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而在后来几十年的和平建设时期,在经济总体保持增长甚至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房屋的质量却跌落了呢?</font></p><p><font size="3">  王军认为,以四合院为代表的北京城市住宅出现大面积衰败,绝非“年久失修”、“人口膨胀”之说所能概括。</font></p><p><font size="3">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朱嘉广指出,过去房屋质量能够保持健康,关键在于产权私有,房屋主人有积极性也有权利对房屋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修缮。解放以后,产权制度与住房政策反复变化,使各方的权益和责任不清,这就造成所有者“缺位”,再加上大量公有住房房租极低,房管部门根本无力维护,就更谈不上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建筑风貌的保护了。</font></p><p><font size="3">  王军向本刊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住宅政策的变迁。据他介绍,解放初期,“敌逆产”均被没收。与此同时,政府向合法的私房发放了房地产所有权证,并得到《宪法》承认。</font></p><p><font size="3">  但是到了1958年,情况发生变化。政府决定对城市私人出租房屋实行“经租”政策。具体做法是,将北京城区内15间或建筑面积225平米以上的出租房屋、郊区10间或120平米以上的出租房屋,纳入国家统一经营,由政府有关部门收租、修缮,按月付给房主相当原租金20%至40%的固定租息。至于在城区内房产低于15间或225 平米的私房,则不在政府“经组”范围之内。</font></p><p><font size="3">  到了文革开始不久的1966年9月,私房主被迫上交房地产所有权证,并停止发放固定租息。从此,经租房干脆被视为公房,私房主产权被彻底剥夺。</font></p><p><font size="3">  “文革”后落实私房政策,把经租房范围之外的在文革中被充公的私房发还给私房主,政策要求是“带户返还”,房主与挤占其房屋者订立租赁契约,租金由政府规定,这叫做“标准租”。至于那些“经租房”,至今也未发还。</font></p><p><font size="3">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腾退“标准租”私房的力度。产权回归了,“大杂院”的杂乱现象开始改变。但有些收回房产的私房主修缮房屋的信心不足,因为他们生怕修好之后即被拆迁。</font></p><p><font size="3">  边兰春说,商户或居民对所在地的发展前景没有稳定的预期,不知什么时候会被“规划”掉,想修不敢修,想买不敢买。</font></p><p><font size="3">  “城市的生命基于它的每个细胞和它的血液循环。细胞是产权单位,血液循环是市场。正所谓‘流水不腐’。”王军说,“住宅产权之稳定,乃住宅生命之‘源’;住宅市场之公正,乃住宅生命之‘流’。一个城市欲‘源远流长’,此道至为根本。”</font></p><p><font size="3">  在前门的拆迁改造中,有两个词汇使用率最高。一个是“解危排险”,一个是“人房分离”。</font></p><p><font size="3">  “所谓‘人房分离’就是不论住公房的还是私房主,都得按照政府提出的补偿政策离开;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完成土地一级开发任务,政府就创造出‘解危排险’的说法。”宣武区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本刊透露。记者注意到,崇文区政府在鲜鱼口地区张贴的“解危排险”布告的门牌号都是连着的,拆迁几乎涉及该区域所有60多条胡同的门牌。其中也包括刚刚修葺一新的蔺鑫源家。</font></p><p><font size="3">  记者走访的前门地区众多居民中,没有一户认为自己还能回迁。“到时候几万元一平米,哪是我们这些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呀!”郝天林和蔺鑫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今后前门就变成富豪区了。</font></p><p><font size="3">  黄汇认为这是必然的。同时他表示,她更关心居住在这里的穷人的命运。他们住在前门,卖个老玉米和茶叶蛋就能维持生计,一旦拆迁到郊区如何生存呢?</font></p><p>&nbsp;来源:<a href="http://www.1619.com.cn/house/house_zonghe/news_85631.html">http://www.1619.com.cn/house/house_zonghe/news_85631.html</a></p><font></font><td></td><tr></tr><tbody></tbody><table></table>

自在南翔凤 发表于 2006-5-26 11:50:00

<p>文章说的有深度</p><p></p>

小仨儿 发表于 2006-5-31 16:50:00

<p>他在信中说,一次,这家饭店来了十几位湖南客人。客人一下车就极为不满,认为被骗到了北京郊区。顾客们根本不相信解释,说这里破破烂烂、乱七八糟,怎么会是北京市的中心?</p><p>郝天林和蔺鑫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今后前门就变成富豪区了。</p><p></p><p></p><p>无语。。。。。。</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思考:北京前门大街以及北京四合院住宅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