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的粪场子 兼复北师大小王同学
<p>广安门的粪场子 兼复北师大小王同学</p>
<p>北师大民俗学系王慧超同学,年前曾来舍下;近日发来邮件,询及旧时粪场情形。就本人所知说一大概。倘记忆有误,或有遗漏,敬请高明,予以补正。</p>
<p>广安门一带有多处粪场。城外,天宁寺东有一粪场。出广安门城门,过桥往北,沿护城河西岸,有条土道,通西便门(即今滨河路)。路西侧,地势很高,至少有两米多,陡然壁立。看去如一道弯曲的黄土墙。上面是一片大平地,粪场晾晒粪干的场地。下边是粪场收集的炉灰,堆积着;晒粪干铺底;也往粪里搀。穷人家的孩子(四五岁到十来岁),挎小竹篮,拿粗铁丝弯的两齿钩子;半扒半蹲,在炉灰堆上,扒拉,捡煤核。从城里到天宁寺二三里地,冬天,露脚的鞋。雪地里跋哧。小手冻得肿、裂、渗血。在雪下头寻找,捡拾没烧透的炉渣。现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的会经过或见过这情景。</p>
<p>城墙里头,现在的槐柏树街东半部的一南一北,范家胡同、高八岗这块,粪场子多。粪场主多为山东人。有自己的“粪道”,对固定的街巷、厕所有掏粪专权。不许旁人动。独家占有。可以继承、转让。记忆里,广安门大街是南线阁张家粪场的粪道。</p>
<p>他家在南线阁路西,南线里东口北边;绿漆大门,没有门楼,门上头横着一溜花轱辘钱,门道放粪车。门道北一间棚子喂驴。四五间北房住人。院外西边,空地;沤粪的坑,晾粪干的场子。老家山东,没雇人,一家子自己干;老是爷俩一块儿。赶个驴车。在早饭已过、午饭未到的时段,出车入户。屋外人少,不招烦恶。父亲四十来岁,儿子十二三。说话京腔,至少是二代移民了,小毛驴拉辆排子车,上头是盛粪的木箱子,刷绿漆。长一米五左右,高宽八十公分上下。顶上靠前是个方窟窿,有盖,往里倒稀粪。箱子后头下边,是卸粪口,有插板控制。箱子上横放粪桶;车帮上顺着放粪勺、粪斗。走到街门口,停在马路边;儿子守着粪车。老子背粪桶,拿粪勺粪斗进院子掏茅房。桶放蹲坑边上,左手扶桶梁,桶口斜向坑口,粪稀,用斗(能下到坑里的小铁桶儿,吊在细木棍儿上,汤汤水水都掏得上来)。粪稠,用勺。到坑底,用勺才掏得净。</p>
<p>粪桶,没有盖。木板条箍的,上口直径四十来公分,下口三十公分;桶底离下口四五公分。侧面固定有细木棍弯成弧形的梁,手臂穿过去,扛上肩膀。桶壁贴脊背;背着,轻、稳;粪汤子不外溅。</p>
<p>他的道,没大户人家。铺户、杂院儿。铺户有些没厕所,至多有尿桶;大便去官茅房(公厕)。或就近去有厕所的铺子。那时挨同福厚茶叶铺有个华清池澡堂,院里有男厕,四邻都去。“广行方便”。带家眷的铺户、小杂院有厕所;一个,男女合用。简陋到无法再简。砖砌蹲坑,容一人;高不及两米。门,只为遮掩,可开关,不能闩。使用时,为免突然闯入的尴尬,把烟袋或芭蕉扇,立门旁,做警示;没东西,则方便的同时,侧耳静听,脚步声近,轻咳;对方闻声不入。听来似多不便,用时习以为常。</p>
<p>掏净粪便,用小笤帚,扫净桶沿坑边。单肩背起粪桶,粪勺把儿从另一肩插入桶梁,单肩背成双肩背了。眼前和鼻口相距不足六十公分,就是带粪汤的勺。有时粪车停在一处不动,背粪桶就要走一段,路上有时居然吃东西,热烙饼卷排叉,举着,咔嚓咔嚓吃得香直呢。现在的人,连想都想不出。</p>
<p>有些文字说那时粪霸的霸道,说掏粪工的苦难,有这情况。不是普遍现象,任何时代都有阴暗处。总的情况是大家能过日子。不然五千年的历史没法子延续至今,甭说还有灿烂的文化了。“攻其一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是手法,不是实际。分段负责、分片包干、独自经营、自负盈亏,承包制。</p>
<p>记忆里掏粪工和居民,关系融洽。不给工钱,也不给粪钱。过年过节,住户会送点礼,意思意思。杂院不是每户都送。人家也不上赶着要。掏走粪也是钱。南城都穷,谁都不容易,互相体谅。也有不愉快的时候,掏粪的不满意了;好几天不来,冬天粪便冻硬成坨,蹲坑冒出老高。夏天黄汤子满地,没地儿下脚。如果是有人得罪了,就找粪场子掌柜的,说和说和,至末末,提溜瓶酒,拿包茶叶。掌柜的道歉说客气话。就过去了。当然也有闹大别扭的。不是常态。用不掏粪勒索钱财,会有;怕是内城,对富户。穷人没得可勒索;不能上茅房,自己掏,自己卖。出力吃苦,难不住人。</p>
<p>拉粪车大部分是驴。骡马少见。我记事儿时已没有人拉的粪车了。</p>
<p>粪便是肥料;可不能直接上地里,生粪烧死庄稼。要上熟粪。要沤,发酵。拉回的粪,卸到大粪坑里沤。沤好,掏出。平地铺一层炉灰,半稠不稀的粪,摊上面。铺成六七公分厚、直径一米多的圆饼;晾到快干时,用月牙形小铁锄,剁成块;两头尖,跟压扁了的饺子一样。叫粪干,粪干码垛,一米来宽,两三米长,两米来高;上窄下宽。用席苫好,怕雨浇。这是成品,可以卖了。粪场子占地大,没围墙。</p>
<p>讲卫生的俗语,记得不多。早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第一句就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起床就先扫院子。有出戏,“老妈儿开嗙”;现在说,该叫“保姆吹牛”。上得台来,唱“小老妈儿在上房,打扫尘土吧您内”!是搞室内卫生了。“剃剃头、刮刮脸,有点倒霉也不显”;个人卫生。后来五十年代,搞爱国卫生运动,口号多了:三洁四无六面光。翻盆倒罐堵树洞。把茅坑、痰盂、粪桶,都配上盖。从抗美援朝反对美帝细菌战开始,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轰轰烈烈多年。人们长见识,懂了好些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卫生水平普遍提高。</p><br/><br/> 如今的卫生条件比当初好太多了。不过大粪却不能再当肥料了。重金属含量超标。根本不能用在农田上。 这样的文章是真正的历史。 臭味相“投”。 pangong 发表于 2014-3-4 16:52
臭味相“投”。
昨日从您府前走,特想跟您讨杯酒喝喝,一恍惚,睡过了,有缘无分呐——我说的是跟我寄存在您处的那杯酒!!:lol 潘工对这家儿粪场子的描述是真详细,这家开粪场子的就在我大姑父家的前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