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10-4-14 09:23:00

[转帖]是谁毁坏宋太祖陵,是谁盗走宋陵10%神道造像???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4/2010414926171813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4/2010414926171067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nbsp;</p>
<p><br/><font face="Verdana">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5b35b010083ax.html</font></p>

松园 发表于 2010-4-14 10:11:00

难怪宋陵看护那么严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10-4-16 13:37:00

<font face="Verdana">北宋皇陵神道上的石像生约有10%被看守者如葱般拔掉,堆积在一个小院内。因为2005年北宋皇陵被盗走3尊石刻。现在的管理者害怕再丢,故才如此破坏宋陵。<br/>依据文物法,就是移动一尊北宋皇陵石刻造像,也必须国务院总理签字批准,但宋陵管理所的小科长,竟然在风高月黑夜,盗拔七八十尊宋陵石刻造像,如垃圾一般堆放在这小院内。据说,另外还偷埋了很多尊??????<br/>&nbsp;<br/>一年以来,坚守北宋皇陵千年的“皇家禁卫军”在月黑风高夜相继不翼而走,至少10%已经“下岗”,目前“拔葱”仍持续——<br/>是谁毁坏宋太祖陵?<br/>是谁盗走宋陵10%神道造像???</font>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10-4-16 13:37:00

<p><font face="Verdana">核心提示&nbsp; 连日来,巩义百姓不断致电本报:一年以来,常有人在月黑风高之夜,将北宋皇陵前的石人、石羊、石虎等石刻,如“拔葱”一般,偷偷掘出运走,其中“八陵”中永安陵神道上的石像,荡然不存,永安陵已成为一座普通土丘……<br/>神道石刻,是墓主生前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其一旦“下岗”,陵墓将不能辨识。北宋皇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造像是不可移动文物,参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如因难以抗拒的因素迁移北宋皇陵石刻造像,必须逐级上报,由国务院领导签字批准。<br/>据记者了解,相关部门并没有收到有关迁移北宋皇陵石刻造像的请示报告。<br/>是谁胆大妄为,以身试法,挖掘、搬走了北宋皇陵石刻造像?<br/>12月19日至23日,记者在冬日的寒风中,游走于北宋皇陵,尽访专家、百姓,试图寻求一个答案。<br/>答案没有找到,但记者所见,比百姓所言更为惨烈:不但合葬宋太祖、宋太宗父母的永安陵石像生荡然无存,附葬永安陵的贺皇后陵石像生亦荡然无存;还有,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北神门2尊石狮不翼而飞;保泰陵3尊文武官员石像生被拔走;附葬宋真宗永定陵的包拯墓石像生残存4件,且均被移位,可能随时会被搬走……从永安陵开始,一路探访,记者实在弄不清到底有多少“皇家禁卫军”成员已经“下岗”……<br/>冬日的麦苗贴着大地,本是观赏北宋皇陵石刻的最好季节。但陪同记者采访的百姓、专家们,每到一陵一墓,看到神道上的石像生不复存在或数量减少,就会眼含泪水……<br/>解放之初,北宋皇陵石像生1300多尊;改革开放之初,剩下1000多尊;2000年前后,800多尊;最新数据,600多尊……50多年,北宋皇陵石像生锐减一半——北宋皇陵区到底有多少石像生,甚至没人能说得清楚,或有人根本不愿意去搞个清楚……<br/>880年前,大宋南迁,王朝首都再也没有回到河南——首都,皇陵,是一个王朝的两大标志性遗产,如今东京皇宫埋在地下10米,南宋六陵上只有几棵松树,南宋行在所(临时都城杭州)荡然无存,北宋皇陵已经成为大宋300年唯一残存的皇家遗产……<br/>这一唯一的大宋300年皇家遗产,尽管今天我们还能看得到它的存在,倘若如此下去,我们的子孙,是否还能看得到它们呢?<br/>为子孙,为历史,为大宋300年,当下的我们,是否……<br/>&nbsp;<br/>北宋皇陵的起点与基点——永安陵石像生荡然无存(小标题)<br/>北宋皇陵自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为其父营建赵弘殷永安陵始,至北宋灭亡不再添增新的陵墓,历时163年,经九代皇权之经营,成为松柏如织,殿宇相接,威严肃穆的“柏城”陵区——北宋末年,“柏城云烟”是嵩山之阴,黄河之阴的绝世胜境。<br/>北宋皇陵有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炅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熙永泰陵,故称“七帝八陵”。帝陵西北,祔葬有后妃、皇亲、皇族、未成年子孙和功臣墓,现存约300多座,其形成的陵墓群,被划分为芝田陵区、孝义陵区、西村陵区、八陵陵区4大区域。<br/>12月19日10时许,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永安陵已经没有一点儿皇陵模样”之线索,记者首先来到距巩义市永安路东侧约400米处的永安陵。永安陵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父母的合葬陵,赵弘殷是一代名将,追封为帝,曰宣祖,神道上的石刻造像“雕法敦厚朴实,有浓厚的晚唐遗风”,反映出由唐而宋的历史变革,在北宋皇陵中个性鲜明。<br/>但寒风掠过,暖阳洒下,自200米处举目而望,永安陵墓冢孤零零地伫立在碧绿的麦田中,墓冢周边堆放着玉米杆儿,与秸秆焚烧后的黑灰。<br/>帝王陵寝之重要象征与标志,就是神道。神道是通往灵台、宫城的甬道,两侧有对称排列的石刻造像,又叫石像生。自南向北,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瑞、马与控马官、虎、羊、客使、武将、文臣、镇陵将军和宫人等。如今,永安陵神道上竟然没有一尊石刻造像,远远望去,一座大土堆光秃秃地立在麦田里。遥对永安陵的小路上,只有一块文物保护碑,上刻“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等等。如果不看保护碑后面的陵园介绍,你无法相信它就是永安陵。<br/>北宋皇陵灵台,都是夯土而筑。走近永安陵灵台(墓冢),附近可见沤粪堆,麦子直种冢下,灵台四周夯土被挖。而旁边麦田的土埂,显是灵台之夯土;灵台周边,则堆放着玉米杆,残存焚烧痕迹。一位村民说:“20多年前,这儿管得很严。村里有人在墓冢边堆放玉米杆,警察都会挨家挨户地查,发现是谁家干的,那可是要罚款的呀!”<br/>评价文物价值,有三大标准,即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永安陵,价值何在?<br/>永安陵葬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之父,一代名将赵弘殷。他被追封为帝,首葬于此,开辟北宋皇陵,由此赵宋天子“安家”巩义。在北宋九帝中,除被金兵掳掠的徽、钦二帝客死他乡外,其余七帝均葬于北宋皇陵。<br/>以坐落在北宋皇陵东南顶端的赵弘殷永安陵为起点、基点,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诸陵,严格遵循昭穆制度,在北宋160多年的时间内,相继朝西北方向,拓展布陵。<br/>而围绕“八陵”祔葬的,则有22座皇后陵,诸多赵氏皇族的亲王墓与帝系太子、公主墓,诸多大臣如包拯、寇准墓等。北宋皇陵区计有千座陵墓,它们也都以永安陵为起点、基点,遵循葬制,自东南而西北,逶迤于此的。<br/>北宋皇陵神道上残存石刻群,是中国惟一的宋代石刻群遗产,其石雕技术水平之高,是其他陵寝无法比拟的,向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之称。它们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军政外交、石刻艺术等等等等,万分难得的第一手实物史料,因此每一座石刻,都是一尊国宝级文物。而永安陵,则是北宋皇陵中唯一的帝后合葬陵(此后,赵宋皇陵均采用祔葬制,后妃埋在皇帝陵外,不再与皇帝同穴而葬),其残存的石刻,有控马官、石羊、石虎等,共计七尊。资料显示,永安陵雕像,雕刻粗犷,线条平直,虎、羊均形制矮小,朴实生动,具有典型的晚唐风格,是尽见北宋早期造像艺术的唯一遗产。<br/>而赵匡胤“箭择皇堂”的故事,亦发生在永安陵上。<br/>赵匡胤生于洛阳,小时候,也一直在洛阳生活,他对洛阳有特殊感情,把其当作第二故乡。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但从国家安全考虑,他一生都想迁都洛阳——由于群臣不愿迁都,他只好搁置。而963年,他把老爸由开封迁葬巩义,醉翁之意,还在迁都洛阳。<br/>976年3月,赵匡胤带领群臣来到洛阳,住在当年曾经住过的地方,回忆儿时快乐时光。当走到夹马营巷口时,他用鞭子指着这地方,对群臣说:“我小时候得到过一个石马,每次我玩的时候,一群孩子就和我抢着玩。我怕他们偷了,就把它埋在这儿了。”寻人下挖,果然发现一个石马。<br/>在洛期间,一些大臣绞尽脑汁,劝阻赵匡胤迁都。无奈,他只好起驾返回开封。车驾经过巩义,赵匡胤去祭奠他的父亲赵弘殷。他参拜永安陵,想起跟随父亲一起的征战岁月,不禁在父亲陵前,大放悲声。祭奠之后,他登上宫城西神墙西北角的高台,面向西方,迎着落日余辉,搭弓上箭,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洛阳),死当葬此地。”又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终须有归宿之地”。说罢,开弓响箭——他命人在箭落之地,埋下幼时玩的石马,定记为陵。<br/>当年10月,赵匡胤驾崩。继位的赵光义根据哥哥遗旨,将他葬在这距永安陵一箭之地的地方,陵名“永昌”。<br/>与其他封建王朝不同,北宋统治者生前不修陵,但对死后建陵之地的风水,要求苛刻。从全陵首选永安陵之所在,到各陵的相地选址,陵穴间的相互位置,乃至灵台、地宫的高、深等,都严格遵照堪舆之学营建造陵。当年在赵宋王朝的司天监,是经过多方考察,才定下在巩义首建永安陵的。<br/>根据堪舆学的要求,北宋八陵每一陵,均是东南高、西北低,在历代皇帝陵中,北宋皇陵是独一无二的。<br/>但赵匡胤并没有严格执行他定下的这个规矩——为他点定穴位的,不是司天监,而是他自己。</font></p>
<p><font face="Verdana">大宋300年开国之君宋太祖永昌陵——北神门两尊石狮不翼而飞(小标题)<br/>北宋各陵略有不同,但永昌陵的规模形制,为此后的宋陵奠基了一个必须遵循的标准。当然,各陵石雕也各具时代特色,当地就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东陵(永裕)狮子,西陵(永泰)象,滹沱(永熙)陵上好石羊”。<br/>从永安陵走到赵匡胤的永昌陵,映入眼帘的一切,同样令人吃惊——这里,连以国务院的名义刻立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保护碑与永昌陵之标示牌,都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br/>“这儿是不是永昌陵啊?”记者问。<br/>“是啊。”一位路过的农民回答。<br/>“那怎么连碑儿,都没有啊?”<br/>“修路的时候,那碑儿碍事,就挖掉,埋了。谁叫那碑儿,就立在路上了!”<br/>乖乖,这就是破坏永昌陵的理由!<br/>永昌陵上,不见保护措施。石像生损害严重,很多头颅与身体分离,最需要保护的石像地基,裸露出地面,缺少黄土填埋加固,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没有人会给它培上一些廉价的土儿,但包围它们的麦苗,长势喜人,上了很多人粪、猪屎、鸡屎……直把永昌陵搞得个乌烟瘴气……<br/>西神门夯土遗存被烧得焦黑,烧过的夯土经雨水一淋,就向下坍塌。一只守陵石狮,恰好卧在一道小沟里——燃烧玉米杆的痕迹,自西而东,一直烧了30多米,烧到石狮脚下。<br/>经过千年风雨侵蚀残存来下的夯土、石刻,早已遍体伤痕,但人为的破坏,更增添了它们的创伤。<br/>北神门空无一物,只有两个土坑——看上去,这儿是石狮坐卧千年的所在。<br/>但两只石狮,跑到哪儿去了呢?<br/>北宋葬制,后妃埋在皇帝陵外,不与皇帝同穴;皇后埋在帝陵西北角,不立陵名。但宋真宗的皇后潘皇后,是个例外,不但起陵,而且有名,曰:“保泰陵”。<br/>这位潘皇后,就是被后人视为奸臣,实为一代名将的潘美(戏剧中称其为潘仁美)的女儿。<br/>在保泰陵,本报司机常海松很奇怪:他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熟悉的那3尊石像,这里只有一尊武臣像。<br/>保泰陵在2005年,被盗走2尊石刻造像,一时全国哗然(此次共丢失3尊石像生,另外1尊,是亲王陵的)。当年破案追回,媒体竞相报道,称3尊石像生皆为 “国宝”。常海松曾同本报记者一起,目睹过3尊石刻被公安、文物部门用车押回巩义,并重新立在陵前神道的全过程。<br/>保泰陵之前,现在建起了“巩义市宋陵文物保护所保泰陵区工作站”——这也是巩义市宋陵文物保护所为皇后陵而设的唯一一个“工作站”。一位当地农民对记者说:“因为怕石像生再次丢失,不但破案后追回的那2尊石像生被拔走了,而且又多拔走了1尊文官石像生。”<br/>沿着弯曲的小道,记者步行约一公里,在保泰陵东北侧,又看到一座陵墓。向路过的一位农民询问陵墓的名字,他答道:“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儿,俺这儿都叫它大堌堆,犁地时,这儿‘哗啦哗啦’地响,净是石块砖头子儿。以前这儿有虎、羊和狮子,狮子和羊去年被拉走了;虎,是今年收罢麦后,被拉走的。”<br/>有一出戏叫《贺后骂殿》,唱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登上帝位。贺后以丈夫死因不明,乃使长子德昭上殿质问。赵光义怒欲斩侄,德昭撞柱而死。贺后乃携次子德芳上殿,历数光义之过,光义理屈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为太后,人养老宫,且加封德芳为八贤王。<br/>这是戏说,不是历史。在赵匡胤驾崩时,贺后已死去18年了。不过,贺后的陵冢,是存在的,它祔葬在公公赵弘殷的永安陵,紧邻永安路,在路的东侧。<br/>当初修路时,为护陵,巩义市专门在陵外的路边,砌了一道水泥护栏,并让这段路一下子变得窄了2米多。<br/>如今,这一切,已经失去意义——贺后陵成了一个土堆儿,被大大小小的煤堆和煤矸石包围、压迫着,干死的玉米,还不屈地长到陵冢上;陵冢边,建有简易水塔,停放着推土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煤,是给电厂准备的。而原有的16件石像生,连一件也没有了,全被拔光了。<br/>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周围200米以内,是建设控制地带,100米内不能放他物。是谁,允许这些煤在此的存在?难道,黑黑的煤儿比国宝更重要?<br/>巩义后泉沟有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这是忠臣包拯墓的所在地。现在,墓前被推土机夷为一片平地,一石羊、两石虎和一根石柱散落在树下。只有清代立下的“宋丞相孝肃包公墓”碑,或许还能让人产生一点儿联想,发上一通对这位前贤的崇敬之情。<br/>这儿,连文物保护碑,也不见踪迹了。<br/>“这里垫土推平,要搞绿化,有的石像,被埋在了地下,说是怕丢!”住在旁边的村民对记者说。<br/>同行者感慨:“看来以后想看真正的包公墓,只好看十几年前拍的那部包公电视剧了。那个片子的片头,就是包公墓的全景。现在看来,那也是文物了!”<br/>无独有偶,另一位北宋名相寇准之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地时,已经消失在中国的大地上。虽然当年平地的人依然康健,可以基本恢复寇墓原貌,担至今,未见行动。<br/></font></p>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10-4-16 13:37:00

<font face="Verdana">北宋皇陵10/100石像生“下岗”——或躺在寂寞小院或被埋在地下(小标题)<br/>12月19日下午,记者采访途经310国道旁的永定陵——买票进去,本想瞻仰一下永定陵,却不意在这此发现“疑似”丢失的众多石刻。<br/>当然,也想看一下蔡京的碑刻——知道它就在永定陵的一个小院里,以前看过,现在想再看一下。不巧,工作人员告知:“蔡京的碑,已经送到市博物院保存了。”。<br/>有些不甘心,就站永定陵神道西侧,向西边地势较低的那座小院里望——没看见蔡京的碑刻,竟然发现许多“疑似”北宋皇陵石像生,就躺在院内。<br/>忍不住想下去瞧瞧——推门,竟然未锁。进入院内,发现一个“藏品”丰富的世界:摆满羊、虎、文物官员、望柱等等石像生。粗略一数,石像生居然有三四十尊!!!<br/>这些石刻,显然是北宋皇陵神道上石像生——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放在这里?<br/>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巩义市遍访知情者,进行采访。<br/>据了解,北宋皇陵区域面积大,从前只有1名管理员,人手严重不足,之后发展为七八人。2005年,石刻被盗案发生后,震惊全国,受到重视,国家划拨巨资,建立一支七八十人的保护队伍,目前巩义市宋陵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已逾百人,且安装了24小时运行的电子监控设施。队伍扩建,安装设备后,保护本应更为得力——但令人奇怪的是,有关人员以害怕丢失为由,将石像生拔起取走,堆放在永定陵院内。“不只是堆放在永定陵院内,据知情人员讲,有关人员还命令工作人员,让他们把拔下来石像生,埋于地下,藏了起来!”消息人士这样说,“到底拔了多少,天才知道!但根据我的所见判断,不该少于北宋皇陵区整个造像数量的1/10。而且,盗拔还在持续着,前一个时期,我还在赵匡胤永昌陵上见到过北神门的2尊石狮,前几天去,又没了。”<br/>这句话,让记者忽然记起:在永定陵堆放石像生的小院门外,记者看到了那2尊石狮——也许,他们把2尊石狮运到永定陵,还没来得及运入院内,或埋掉吧!<br/>这显然有违《文物保护法》之规定。<br/>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br/>挖掉石像生的人们,显然也是明白这些法律规定的。否则,不会选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动手。<br/>“这是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恶劣事件!随便去动不可移动文物,这是儿戏!这是犯罪!这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后世的极端不负责任,更是犯罪!文物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在原来的位置上,它随时空推移,它让后人了解其来龙去脉。看门的,把门给背走了,还看什么门?!”得知北宋皇陵石像生被拔掉的消息,省内众多文物专家深感震惊,深为愤怒,“以前人少,现在已有100多人的文物保护队伍,难道还看护不了?要这么多人,干什么?还不如让他们回家吃饭!况且还有电子监控设施!他们为什么去干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恶行?!他们为什么执法犯法,去犯罪?!”<br/>而拔掉石刻造像,对北宋皇陵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br/>“这意味着皇陵要失去它的文物价值,它会‘丢掉’的。”一位文物专家说,“石刻是北宋皇陵最明显的标志,帝后陵中的上宫包括灵台、宫城、神道、石像生、鹊台、乳台等。历代战乱,皇陵的地表标志几乎尽失,神道上的石像生,可以用来确定皇陵的方位,它们和皇陵是一个整体。同时,国家法律规定了文物大遗址的保护范围,石像生在灵台四周,没有它,就不明确皇陵受保护的范围。拔掉石像生后,农民自可随便在陵区取土或焚烧杂物,这会让皇陵很快消失。八陵周围的后陵,就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消失的。”<br/>“北宋皇帝陵都是坐北朝南,在185度至190度之间,每个陵墓都有各自不同的偏位。不可移动文物之所以不能移动,是为了保持文物的原貌。石像生的存在很重要,如果陵墓本身的标准方位失去了,偏位就没法确定,这对陵墓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有专家这样说,“国家法律规定的很清楚,如果国家大型项目施工与国宝单位发生矛盾时,是可以搬迁文物的,但必须要经国务院批准。之后,文物的一砖一瓦,都要按原件搬迁,还要确定文物原来所在位置的坐标,绘制图纸,拍摄照片,以备搬回原处时能够准确无误的复原,这有严格规定的规定。现在可好,居然把石刻挖掉了,还在夜晚,今后就是想复原,恐怕也难。就是再搬回去,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强行复原,出来的,也是个假文物——它们的时空坐标,没有人能知道!”<br/>说到这儿,记者想起:在永安陵、在贺皇后陵等,麦苗遍野,已经不见原来坐落石像生的“坑儿”。<br/>如此大事,巩义当地人士怎么看?巩义文物界为什么无人向上级反映?<br/>“很多专家敢怒不敢言,劝阻也是无效的。”巩义市政协一位退休干部说,“敢挖皇陵石刻,这些人,真该被拉去枪毙!”<br/>“皇陵核心区的标志就是石刻,现在没了,只剩土堆,你告诉外地人,说是宋陵,谁会相信?文物部门的老专家们一再反映情况,可是没有人听。听说原巩义市统战部长孙宪周知道这事儿后,气得饭都吃不下!”一位知情人士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敢这样干,我非揍死他不可!”<br/>…… ……<br/>当记者请一位专家看拍摄的照片时,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照片一定要保存好,非常珍贵,再过些年,宋陵可能消失,这些照片,也是文物了。至少,能让后人看得多一点吧!”<br/></font>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10-4-16 13:37:00

<p><font face="Verdana">北宋皇陵石像生究竟有多少——没人说清楚或有人就不想说清楚(小标题)<br/>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将一稀世珍宝作为礼品,赠送给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这一消息被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竟相报道,一时传为佳话。<br/>这件珍宝,就是北宋皇陵石刻群中一件流失海外的客使头像。<br/>一个石雕头像,竟如此弥足珍贵。占地3万余亩的北宋陵墓群,究竟有多少石刻呢?<br/>答案出人意料——“真正的数量,谁也说不清楚,恐怕只有那些人知道。”<br/>“那些人是谁?”记者问。<br/>“挖掉石刻的人。”有关专家这样答复。<br/>关于宋陵石刻数量的说法,的确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分别有600多件,700多件,800多件,900多件,1000多件,1100多件,1300多件等。巩义市政府网上的公开说法是:“宋陵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br/>“但新近看到一个人家的内部文件,说是600多件。”有关专家对记者说。<br/>宋陵地处中原腹地,政权变革、风雨盘剥,使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自大宋南迁后,100多年间,这里一直是金、元统治区。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对宋陵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南宋虽几次暂时收复北宋皇陵区,对宋陵也有过修缮,但时间不长,就又沦陷,继续被大肆破坏。所以宋陵早在金、元时期,墓地就已多次被盗,连地面上存有的石刻,受暴利驱使,一些不法之徒,也屡屡对它们下手。<br/>据有关人士透露,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建造水渠砸碎石刻作石方,也曾毁掉不少,这是在一个石刻“不值钱”的时期。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刻终于被人们看成宝贝,在文物贩子和盗墓贼的眼中,这些石人、石虎、石羊进入市场可以换很多钱,于是,石刻被疯狂盗挖。<br/>在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下,北宋皇陵石刻不断减少。其中,人祸带来的危害,是最凶的。<br/>墓葬是人生终止的最后定格,也是墓主人生活时代的各种文化信息的府库。一代帝王的墓葬更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库。鉴于宋陵的规模和学术价值,1963年6月20日即被河南省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国务院将宋陵公布为国家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据了解,为了了解整个宋陵以及石刻的详细数量,以便对外宣传时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巩义市原常务副市长姚朝社曾经组织6位文物专家成立课题组进行调研。其后,姚朝社工作调任,这项研究便不了了之。<br/>宋代定制,皇陵前摆放石刻,不同地位有不同的数量,这是体现皇帝、皇后、名臣勋将、皇子皇孙地位的标志。这些石刻在继承了唐末、五代造像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威严的石马和控马官,象征着皇帝出巡时的仪仗;纹饰各异、神态凝重的外国使节,体现了宋朝与外国的友好往来;文臣在前、武将在后体现了宋朝重文抑武的治国方略。<br/>尤其是呈石屏状,集马头、凤尾、龙身、鹰爪为一体的吉祥物——瑞禽,更是稀世珍品,这种石刻,只有宋陵里有。石屏呈长方形,每件重数十吨,上雕怪鸟,舒张双翼,美丽的蓬瓣花尾,像一把巨扇在云天中挥舞。瑞禽背后群山拱翠,在幽谷深邃、耸入云端的山崖上,有无数天然古洞,下侧洞中一小兽慑于瑞禽的威猛,不敢外出作祟。将瑞禽置于帝陵,可降妖祛魔,确保平安。1996年12月,在《中美文化交流协定》意向书里,其中一项就是要把宋陵的瑞禽运往美国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展鉴。1999年,国家邮政局专程来巩义实地制作了一枚“世界珍奇——千年瑞禽”邮票,并获世界邮展大奖。<br/>专家表示,北宋皇陵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陵区之一,它的建筑制式和石刻造像,是研究北宋历史不可多得的文献实证。目前已发现的85块宋宗室亲王、皇子、皇孙墓志、墓碑,无论是撰文、书丹、镌刻者,均出自宋代名家之手。这批碑刻墓志资料,对研究宋史和我国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br/>今天的北宋皇陵,还是我们探寻北宋王朝惟一的纪念地。坐在巩义带有仿古意味的街上,吃着回锅镇有名的肉盒,我们眼前浮现的,是宋陵巨大的夯土遗址。它们在古老苍凉中透出苦涩,散发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抢救和保护北宋皇陵,是那么的任重道远。<br/>“北宋皇陵,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一位老文物专家叹着气,满脸是泪。<br/>就在记者采访结束的时候,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巩义市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br/>当选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是因——“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以及党和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文物工作,依法履行政府保护文物的职责,积极落实‘五纳入’,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努力使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取得显著成绩……”</font></p>
<p><font face="Verdana"><br/></font>&nbsp;</p>

xxjkovc2090 发表于 2010-4-20 17:43:00

花福堂 发表于 2010-5-24 11:29:00

<p>乱折腾!</p>

九州牧 发表于 2011-2-26 19:53:00

杯具!-。-

唐风 发表于 2011-3-1 18:37:00

没办法,也只有这样了。

军机处大臣 发表于 2011-3-12 10:09:00

[讨论]宋陵现状

前年去过巩义,宋皇陵位置其实并不偏僻的,大都在村庄周围,被田野包围,其中两座还在巩义县城,保护应该不是太困难,更何况要偷走那些体积庞大,重量达到几顿的石像生,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还是哪里的文宝单位责任不重,大概是宋陵没有给他们带来经济效应吧,这才是保管不力主要的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是谁毁坏宋太祖陵,是谁盗走宋陵10%神道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