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北京的“黄面的”
<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800080" size="5">油价又长了,黑车太黑了,打车的事咱老百姓还真的掂量掂量,如今地铁花两块钱您就四九城的转,四毛钱的公交车太划算了,高兴之余不仅也使人怀念过去的“黄面的”,虽然不豪华但经济实惠,方便。过去北京出租车根据价格可分为 3种类型:一公里 2元钱的“豪的”、1.6元的“夏利”和 1元钱的“面的”。其中“面的”最受京城百姓的欢迎。招手即停而且价格便宜,乘坐“面的”已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于是“面的”司机们又攒出了一个新词“扫马路”,这一扫,就扫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扫出了老百姓奔小康的信心。北京出租车业也就成为一匹“黑马”,为京城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出租车成为与北京公共电汽车、地铁并驾齐驱的三大交通支柱产业,北京城的路越来越多了,车也多了,三十年前自行车洪流的北京城如今却是小汽车的天下,站在立交桥上放眼望去在高楼大厦的下面是浩浩荡荡的汽车洪流,夜晚汽车车灯组成的银河更是北京城的一景,北京城变了。<br/></font><br/><br/> 面的挑活儿有时候可恨 记得夏利是1.2,捷达、桑塔纳、富康是1.6元/公里。 那时打车专等"黄虫". 社会在发展(我没用“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