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ong 发表于 2010-3-8 10:33:00

广安门到陶然亭——终点的故事1

<p><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New"Roman'">&nbsp; </p>
<p>&nbsp;</p>
<p>&nbsp; 写了几段从广安门到陶然亭路上的故事;既然有朋友感兴趣。我就接着说。说说陶然亭名气的由来、解放后的情形、义冢名墓、民国初年的故事等几段。过了黑窑厂,进公园北门,公园主体是陶然亭。就先说,进门偏东,正南,有桥,名“榭湖”;过桥,直走,过土山;或绕着走,顺湖边。南头,高台上有庙。门上石刻横额“古刹慈悲禅林”;慈悲庵或慈悲院,就是这儿。院里西屋,就是陶然亭。曾是茶馆,庙随便进。翻建后,要四块钱门票,才能进去。陶然亭的大名,传古今,扬四海;中国四大名亭,排第二。第一是醉翁亭,在滁州;欧阳修《醉翁亭记》,炒的;第三是爱晚亭,长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亭以诗扬名。第四湖心亭,杭州西湖,位置占便宜。陶然亭的名气,复杂,一言难尽。慢慢说。</p>
<p>&nbsp; 陶然亭名气大。可看景不如听景。听景,值得看!也许是广告,商业广告,古有明训:“老王卖瓜“;可信度值得怀疑。政治广告,可信度更低。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把老百姓蒙的一愣一愣的。当年陶然亭,也是名大诱人智者晕。鲁迅先生1912年从绍兴到北京教育部任职。五月五日到京,十九日就到陶然亭来玩;急着看这座名亭。他住菜市口北半截,离这儿挺近。后来搬到西城,也不远。前后在京十五年,上陶然亭,只此一遭。俞平伯先生,慕名来游。在《陶然亭的雪》一文里,表示失望,说“只见拙钝的几间老屋”。名声,不一定和实际相符。在原地新修的陶然亭,当然气派,比“拙钝的几间老屋”高大壮观,与立在西岸的云绘楼、清音阁,两座皇家建筑相较,毫不逊色。民间和皇家一字并肩了。这合于人们心理:人往高处走。鲁迅有过一段话,说:“人总要往上爬。爬的人多,路只有一条。要靠推和挤;推倒,挤上前去,踩着</p>
<p>肩膀;爬上去了”(大意如此)。陶然亭,从老百姓爬到贵族的高度了。</p>
<p>&nbsp; 能有陶然亭,是江藻的功劳。他是清朝康熙时的工部郎中,被派到黑窑厂监管烧砖。当官,什么时候都差不多。人说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康熙那会儿没报纸;更闲在。他看上这块地儿了。不用投标,也甭报规划局。在慈悲庵庙里盖起三间敞厅,休闲、健身,招待宾朋;多功能。起名陶然亭。姓江的盖的,也叫江亭。这是康熙三十四年的事。从三十三年,黑窑厂停止烧砖。时势造英雄,也造名胜。陶然亭成为名胜,时势使然。</p>
<p>&nbsp; 清朝规定,内城满族居住。不许建会馆。从明朝开始,北京有会馆。明成祖把全国科举会考的考场,从南京搬到北京。南七北六十三省,应试的考生成千上万;都聚北京,睡觉吃饭,就是大事。四十多年前红卫兵到北京,住得可街可巷,家家借被子、送吃食。六十以上的还能记得。赶考的没红卫兵多,也不好办。会馆,解决考生食宿,各省、道州府县,在京建立会馆;民间办的,不是驻京办。都在外城。菜市口、南横街,会馆最多。三年考一回,考上的少数,有着落。考不上的多数回家,等下次开考。路途远的,光走就得半年,费钱费力费功夫。就选择在北京复读,自学,准备下次会试。这是当年北漂一族。异乡异客,寄身会馆。人同此心,心有灵犀。失意、寂寞、思乡、念亲、怀人,各样的情思。“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现今流行说法叫郁闷。要排遣,要发泄,要稀释。去花园散心,找人聊聊;到清静地儿发呆。都要有个地儿。去哪儿?</p>
<p>&nbsp;&nbsp; 皇家园林,禁地不许进。私家园林,两眼一抹黑,不让进。有关系,也是主客,相待以礼,客客气气;郁闷加拘束,更苦。陶然亭,苇塘水潭,野花杂树;登高临远,寄兴怀人。荒坟义冢,凭吊追思;公共场所,无顾忌,不拘束。春秋佳日,风晨雨夕;这里成了互动沙龙。京城里衣食无忧的闲人,要消遣;官员们休暇,要娱乐;文人墨客要抒发。各色人等在这儿聚齐儿。饮酒赋诗,抚琴作画。“一醉一陶然”之后,踌躇满志,悠然自得。说得意的事,誇见到的景;力争叫人羡慕;叫更多人分享。陶然亭被美化夸张。</p>
<p>形诸文字的作品,传播开来。东西越传越少,话语越传越多。陶然亭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当然名满天下。清朝道光以后,陶然亭和相邻的龙树寺、龙泉寺,是宣南诗社的活动基地。京城名流咸集。中华民国以后,前清的遗老遗少们,梨园行的朋友们成为这里常客。陶然亭、窑台,以及这里的活动,动态;常常见诸报端。盛名不衰<br/></span></font></p>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0-3-8 12:54:00

<p>品讀了。</p>
<p>&nbsp;</p>
<p>個人覺得,“只见拙钝的几间老屋”那是非常有意境的一個事,也不一定只有豪華氣派才叫名氣。俞、魯二人也未必多么懂得賞鑒。</p>
<p>&nbsp;</p>
<p>不知道當初那些以為陶然亭簡陋的人,看到今日陶然亭廟會之類普天同慶之勝景,是不是就開心的笑了。</p>
<p>&nbsp;</p>
<p>近日讀清人小說《花月痕》,開篇就有對陶然亭的描寫。錄下來做個幫襯:</p>
<p>“京师繁华靡丽,甲于天下。独城之东南有一锦秋墩,上有亭,名陶然亭,百年前水部郎江藻所建。四围远眺,数十里城池村落,尽在目前,别有潇洒出尘之致。亭左近花神庙,绵竹为墙,亦有小亭。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于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那年春闱榜后,朝议举行鸿词科,因此各道公车,迟留观望,不尽出都。”<br/></p>

开阳坊 发表于 2010-3-8 12:58:00

<p>感谢潘老!!!根据您前边的记述,我昨天骑车在菜市口东南转了一大圈:米市胡同、迎新街、果子巷、南北大吉巷、贾家胡同、潘家胡同......,最后顺着粉坊琉璃街出来!!到处都是拆字!!!还照了几张像片。</p>
<p>准备下周去南横西街北边转转!!!</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着听您讲!!!</p>

路丁 发表于 2010-3-9 12:05:00

<p>谢谢pangong !问候!</p>
<p>&nbsp;</p>
<p>楼上说的是,一片大拆,让人心中不宁而又熟视无睹,不知该是一种什么心态。</p>
<p>&nbsp;</p>
<p>看来只有记忆中的印象了,听您说一段儿,脑子里走一段儿。</p>
<p>&nbsp;</p>
<p>小时候去游泳池,但从不去陶然亭,很荒野,常听的有事儿,大人都不让去。</p>
<p>&nbsp;</p>
<p>一醉一陶然之感,都是在退休之后一次春天,看到陶然亭特有的满目之绿,才油然而生------。</p>
<p>&nbsp;</p>
<p>春天,陶然亭的绿是其他公园不可比得------。</p>
<p>&nbsp;</p>

开阳坊 发表于 2010-3-10 09:23:00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陶然亭在外城永定门内,南下洼子以南。那里没有人家,只是旷野上,一片苇塘子,有几堆野坟而已。长芦苇的低地,不问有水无水,北人叫着苇塘子。春天是草,夏天像高粱地,秋天来了,芦苇变成了赭黄色。芦苇叶子上,伸出杆子,上面有成球的花。花被风一吹,像鸭绒,也像雪花,满空乱飞。苇丛中间,有一条人行土路,车马通行,我们若是秋天去,就可以在这悄无人声漫天晴雪的环境里前往。<span lang="EN-US"> <br/></span>  立在高土坡上。北望是人家十万,雾气腾腾,其上略有略无,抹一带西山青影。南望却是一道高高的城墙,远远两个箭楼,立在白云下,如是而已。<span lang="EN-US"> <br/></span>  我在北平将近二十年,在南城几乎勾留一半的时间,每当人事烦扰的时候,常是一个人跑去陶然亭,在芦苇丛中,找一个野水浅塘,徘徊一小时,若遇到一棵半落黄叶的柳树,那更好,可以手攀枯条,看水里的青天。这里没有人,没有一切市声,虽无长处,洗涤繁华场中的烦恼,却是可能的。 ...........张恨水先生笔下的“乱苇引寒塘”,生动描写了民国时陶然亭的景象,读后略感一种对旧时景像向往与内心的惆怅!......</span>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0-3-9 14:31:00

<p>野趣而规制而门票而庙会而啥邪的</p>
<p>国人之创造也。</p>
<p>&nbsp;</p>
<p>-----------------------</p>
<p>掠夺的含义不仅在房舍财物,还在于文化。</p>
<p>&nbsp;</p>
<p>夺过去没人会好好守着,大多弃之如敝履,何也?</p>
<p>&nbsp;</p>
<p>在于时人多抢夺过程的享受,那些自足感足以填充本就不大的高粱壳子!</p>

子屋 发表于 2010-3-12 08:18:00

<p>。“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现今流行说法叫郁闷。要排遣,要发泄,要稀释。去花园散心,找人聊聊;到清静地儿发呆。都要有个地儿。去哪儿?</p>
<p>&nbsp;</p>
<p>&nbsp;</p>
<p>真是好!</p>
<p>&nbsp;</p>
<p>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独爱的东西,旁人无法理解,只有自己知道那点东西给自己曾经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和慰籍。哪怕是一碗面,一块泡泡汤,一片春天的草地,一个笑容!!!</p>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0-3-12 10:50:00

楼上,泡泡汤那家馆子有售?

子屋 发表于 2010-3-13 15:33:00

<p>得,写错字又被批了。还成,没帖大字报训咱,嘿嘿!!</p>
<p>&nbsp;</p>
<p>好久不见,问潘老师好。</p>

pangong 发表于 2010-3-13 14:06:00

<p>当年刻石文字,记着:牌楼来自西单。而今西单又已建起,不知是不是陶然亭又迁回原处。江青到陶然亭溜达,看到就叫拆了,拆下来的东西,弄哪儿去就不知道了。</p>
<p>&nbsp;&nbsp; 回老鹰:为文之道和做饭一样。嚼着有味儿,就对。语云:隔行不隔理。文无定法,神而明之。</p>

小小的我 发表于 2010-3-12 23:05:00

潘老师,迁到陶然亭里边的牌楼后来下落如何呢

pangong 发表于 2010-3-12 21:16:00

<p>谢过!鲁迅没去第二次,不一定是看不上眼;俞平伯说的,也许是赞美它的古朴无华。 李笠翁和袁枚很注重烹调,忘了他俩谁说的了。没味儿的,叫它入味;味儿特别的,叫它发出来。是原则。对园林的特色,也该发挥。舍此,自以为提高了档次,实际是灭尽特色,并不看好。窃以为。</p>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10-3-12 21:40:00

<p>&nbsp;</p>
<p>&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没味儿的,叫它入味;味儿特别的,叫它发出来。”</p>
<p>&nbsp;</p>
<p>为文之道也,为文之道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安门到陶然亭——终点的故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