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柏胡同16号 逝去的光阴 儿时的记忆......
<p><font face="Verdana"> <font color="#000000" size="4">海柏胡同位于宣武区宣外大街路东(庄胜崇光的后面),虽至今尚存,却已残垣断壁,破烂不堪,若是没有名人故居在此,也早就夷为了平地!很难再找到当年的影子......<br/> 海柏胡同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不仅有名人故居(朱彝尊,孔尚任),而且曾有三位京剧名家在此居住过,海柏胡同19号曾是京剧世家叶盛章的寓所,是胡同中最好的一所宅子(文革期间闲置了下来,66年住上了来京串连的红卫兵)。胡同的东头路北5号是京剧名家茹富兰(叶氏三婿之一,也就是叶盛章、叶盛兰的姐夫,叶少兰的姑父)的住所,京剧名家谷春章的家就住在他的旁边。另外曲艺名家马连登(马增芬、马增惠的父亲)住在紧挨海柏的香炉营小六条,因为都归海柏居委会管辖,所以也很熟知.......<br/> 海柏胡同16号院(顺德会馆 也叫广东会馆)在胡同的中部路南,清代文人朱彝尊的故居就坐落于此......<br/> 我们家是1960搬入海柏胡同16号院的(当时叫海北寺街28号,当地人叫28号大院),大院一进门道是东西各有一间门房,整个大院主要分东西两部分,习惯称:东胡同,西胡同,俩胡同之间又有一东西走向的胡同相连,整个院落大概呈英文字母 H 型,大院又套着若干个小院,共住有70多户人家,70多户共走一个大门,所以彼此间就非常的熟悉.....<br/> 一进16号院往左手拐下四、五层的台阶,当时哪是一块较大的空场(小孩习惯叫大院),空旷的大院东西两边各有一棵硕大的臭春树,一到夏季,遮天蔽日,甚是凉爽,所以也就成了孩子们集中玩耍的地方......战备期间,在这片空场的下面,大家齐动手,曾经挖有U字型的防空洞,在这片空场的上面,也曾经垒过砖窑烧过砖(当时要求各户献砖 托完砖坯,就拿到这来烧).......<br/> 一进16号院右手(西胡同)往里走中间部分,也有一块空地,院里的孩子们就自己动手,垒了一个长方型的池子,各家各户往里倒炉灰填满,在在上面铺上砖磨上水泥,就成了一个较标准的乒乓球台子,大伙排队玩,谁输了谁就下去......<br/> 朱彝尊的故居就坐落整个大院的中央,是坐南朝北的一间正方型的大屋(院里人习惯称它为大房子),当时住在大房子的主人是一户姓冯的人家,他家共有9个孩子(男主人是水电部的工程师,所以也养的起),由于他家出身不好(资本家),所以在文革期间,被轰回老家,大房子就空闲了下来,后被居委会放置了一台电视机,院里的孩子们就可以花2分钱看电视.....另外,冯氏人家一个亲属也住在大院的南头,他家有11个孩子,共13口人(是整个大院中家庭人口之最),所以说 整个院落孩子之多是可想而知的了.....<br/> 放暑假的时候,院里的孩子们相约去看电影、游泳,秋天去郊外逮蛐蛐,甚至是去十里堡捡瓷片.....<br/> 寒假春节前后,大院里更是热闹,白天空竹声此起彼伏,傍晚时分,爆竹不断,小孩子们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纸灯笼出来玩耍,烛光闪闪,万紫千红,透着节日的气氛!<br/> 由于院子大,地型之有利、复杂、孩子又重多,所以整个院落酷似一个露天的大俱乐部,这院的孩子无奇不有、无所不玩,没有不玩的,且丰富多彩、花样繁多,数不胜数......<br/> 白天院里热闹非凡,傍晚也不平静,天黑以后,有的孩子在大门口的两个石鼓门墩后面打火石玩,有的分拨逮着玩的,所以每家每户的犄角旮旯就成了孩子们的藏身之地.就连雨后上房抓蜗牛(小时候我们管它叫“水沑儿”)也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乐趣.......<br/> 哪时玩的玩意现在看起来比较寒酸,但那是我们自己动手发明创造的,比如:用捡来的瓷片可以发明成智能游戏——也就是现在还流行的华容道,当时叫“揪刘少奇”,大方块是刘少奇,横条的是王光美,四个竖条的是彭、罗、陆、扬,四个小方块是红卫兵。又比如:用一根旧竹门帘10分钟就可以糊成一个屁帘、豆腐块(简易的风筝)放起来。再比如:用大个的爆竹做成地雷——把爆竹绑在一根大钉子上,捻儿和火柴棍也绑在一起,中间夹一火柴皮,用根绳栓个勾,勾在火柴皮上就告成(一般是天黑了才玩,对人可以造成一定的伤害),摔炮、砸炮、链子枪 无所不能.......<br/> 我们的童年时代,天真无邪,心灵纯洁,情感真挚,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和发扬的......<br/> 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会越来越少,但胡同文化、四合院的生活,是值得我们回味的......</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font color="#000000" size="4"><br/> <br/> <br/> <br/> </font></font><br/></p><br/>
回复:(顺德会馆)感谢您,朱彝尊的邻居
<p>早就期待您对朱彝尊旧居的回忆文章,今天终于看到了。感谢您。</p><p>还想请教:现在的院子里边,有一座未完工的亭子,想必是出自朱彝尊的曝书亭。您当年居住时候,有这个亭子吗?</p>
<p>您当年见过院子里的藤萝吗?了解藤萝什么时候消失的吗?</p>
<p>再次感谢您的文章。虽然当年院子里的居民和孩子很多,但是具体听一位朱彝尊的邻居讲述,也是极为难得的雅事了。</p>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2/2010211523267452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2/2010211523266706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 size="4"> 陆元老师 您好<br/> 非常感谢您对名人故居的关注<br/> 我家在16号院住了近二十年(就住在大房子的左后面,与故居近在咫尺),可以说,整个大院的各个角落、一草一木、甚至每户人家的姓氏有几个孩子都了如指掌、一清二楚。当时在那院住的还有一位椿树派出所的副所长姓石,居委会主任王玉珍就住在故居的左前面的两间西房里,还有我的父亲还在文物部门工作,可我们就从来没听人们提起过这个院还有个名人故居存在,说明当时的人们是不知道此事的(也可能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的文保意识,国家也还无暇顾及此事吧)!<br/> 现在那个未完工的亭子,它是坐落在故居的左后方大概十几米的距离,这个亭子当年道是存在的,当时的状况是:东西北是有三面墙封闭的,在南面开有门窗,就成了一间独立的房屋,当是还住有一户人家。现在的情景是几年前才把四面拆除以后,重新翻修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柱子是老的(旧的),顶子却是新的......<br/> 朱彝尊的年代距今已有近400年,至于真正的古藤书屋、曝书亭、古藤、山石 我想也可能是后人根据史料的记载做出的猜测、推断、勾勒而已.......<br/></font>
顺德会馆,感谢您的解答
<p>这一段介绍,讲述明白了那个亭子以前的状况。乾隆时期,根据朱彝尊的著作《日下旧闻》编纂了《日下旧闻考》,这是了解老北京历史风貌的一部必读之书。 </p><p> </p>
<p>这一段真好:</p>
<p>现在那个未完工的亭子,它是坐落在故居的左后方大概十几米的距离,这个亭子当年道是存在的,当时的状况是:东西北是有三面墙封闭的,在南面开有门窗,就成了一间独立的房屋,当是还住有一户人家。现在的情景是几年前才把四面拆除以后,重新翻修的,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柱子是老的(旧的),顶子却是新的......<br/></p>
2009年1月10日拍照的朱彝尊故居曝书亭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2/20102403897663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p><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2"><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imes mso-hansi-font-family: Roman?; New? new="New"><font face="Verdana">来到海</font>柏</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胡同,这里已然面目全非,从残留的未被拆除的建筑中还依稀能够看到原来的影子,但对这里不熟悉的人恐怕很难再从中分辨出往日的风貌</span></font></font></p> <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 size="3">陆元老师 <br/> 谢谢您 拍的真清晰,凝思了很久,美的享受和回忆,正是 蓝蓝的天下亭玉立 儿时的往事又忆起,我虽然离开16号院已30年,但是看到照片真是有一种久别重逢看到家的感觉,倍感亲切(片子我珍藏了)!<br/> 本想写个小文来寻找一下儿时的伙伴(全大院我能叫上名的就有160人之多) 遗憾的是 竟没看到一人....也可能是我们这个年纪上网的不多,也可能是还没发现"老北京网"吧!<br/> 我虽说网龄已有13年之久,也是最近无意当中(>>>感觉怎么样,进老北京网论坛侃吧......)才发现老北京网的!<br/> 来了之后,感觉老北京网真好,使我增长了不少有关历史、地理、人文、习俗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大开了眼界!<br/> 老北京网 是我最爱浏览的网<br/></font> 我有个同学家住海柏胡同,他姓何,哥儿好几个,他老小。不知道LS人不认识! 楼主好!您写的真好!没有这样的经历不可能有这份感情。<br/><br/>我最近还去16号院看过。当年我住在不远的胡同里。依稀记得这个院子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80年代了)的住家所在,当时去玩过。请问您一个事:这个院子所谓的西胡同,往里走,是有一个院子内部的厕所么?当时记得从这里爬上房玩过,就是记不清是不是16号了,总之是在一个院子的深处。<br/> <p><span class="username"><span class="username">三芋 你好</span></span></p><p><span class="username"><span class="username"> 没能及时的回复你,对不起啊....... </p>
<div> 至于你问的问题.....西胡同往里走往右拐到尽头是有一男一女两间厕所.当时的男厕所里边的门框、还有小便池边的矮墙就是孩子们上房最得力的地方(玩逮着玩,房上,也是比较好的藏身之地).......。你怎么会也在这里上过房呢?你当时住在哪儿?</div>
<div> 当时感觉胡同是那么的宽、那么的长,院子是那么的大,现在感觉又是那么的窄、那么的短、那么的小,因为社会在变,时代在变......</div></span></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21:55:41编辑过] 海柏胡同是我18年间几乎天天经过的胡同。虽然和那里的人不熟,但和那条胡同还是有感情的。 顺德会馆 发表于 2011-12-5 2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芋 你好
没能及时的回复你,对不起啊.......
...
能收到您的回复真是太高兴了!!我看到您的回帖的时间太晚了。
由您的确认可以确定我小时候跟同学一起上房的地点确实是16号了,也就是今天唯一还没有完全拆掉的院子,这是仅存的唯一的当年的遗迹!我住在永光东街,和同学们都在永光小学上学,其中一位就住在16号西胡同西侧进去一点的房子里,房子面积很小,我们都是80年或79年生人,他姓冯。 前段时间再去16号院,走在西胡同却找不到当年记忆里模糊不清的往西的小过道和房子了。
我们当时一大帮孩子由熟悉上房路线的同学带着,顺着厕所连着的断墙上房,非常有意思,厕所的顶子也是非常简易,踩上去很悬,还有一个漏天的地方能看见厕所里面。。。上去了之后人家住家儿发现了,就在下面喊骂,我们在上面只好快跑,实在太有趣了,最后仓皇顺着院子西侧外墙外的电线杆子溜下来。然后又去爬马路对面的房子,还是招来一片骂声。。。
这些过去20多年了,儿时的环境早灰飞烟灭,回想当年,整个椿树地区是个很成熟、安详、明朗的,充满了“人气”与历史名人故居和典故的典型的老城区胡同社区,现今呢,都不忍心回去看,到处是残垣、渣土、垃圾、不知所往的进京务工者,鬼气森森、破败不堪,并且十几年了任其荒芜,真是内城区里现实版的被遗忘的世界,对比记忆里的样子实在是联系不起来的两个时空。
感谢您的回复!如有当年的16号院或者附近胡同、街景的照片,那就太珍贵了! 我住过香炉营东巷,虽然海柏胡同没住过,但很熟悉。 方壶斋的路过,记忆中16号对面是一家锁厂,他们的下脚料堆在16号院门口,那是我们小时候的宝库啊 我从60年代出生就在那一带生活50多年,我们家人都还习惯性称呼这条胡同“海北寺街”。2005年看一篇文章才知道,这条胡同明时称海波寺街(因附近有辽金时海波寺得名),自清时称海北寺街。我只记得这个大院子是“海北寺街28号”,没有16号的概念。我上小学的时候天天路过这个院子,可就是没进去过。直到2010年以后才进去探访过几次,当时断瓦残垣上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今年6月再去拜访,看到废墟上只剩1~2户人家了。另外我小时候这条胡同叫海北寺街,1965年北京市发起大规模胡同改名运动时改称“海柏胡同”,这么一改文化传承荡然无存。至今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对于这条胡同的称谓,为啥后来男女老幼人人都叫海柏胡同,即便比我大很多的老头老太太,再无人叫海北寺街了,老记忆真的那么容易淡忘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