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不言,睡不语”等老规矩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93300" size="4">关于“吃不言,睡不语”等老规矩 <br/> 老话说“吃不言,睡不语”这是咱老北京人规矩,一些老规矩用今天一些年轻人的目光来看,还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反映出咱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先说吃饭时不是不能说话而是不可以闲聊,现在人们就不受这样的约束无论是在餐馆还是在酒吧,说话、聊天、打手机、闹酒炸的早已以为常。过去老北京人讲究“吃不言”,特别是大户人家坐在一起吃饭时,不许随便说话,对于孩子们,吃饭就是吃饭,谁要是吃饭时随便说话,会受到大人的训斥。再说说使用筷子不能翻折加菜,不许用筷子敲打饭碗,如果哪个孩子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打发要饭的。”因为过去街上的乞丐多是一边敲打饭碗一边乞讨。吃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尤其是给老人盛饭绝对不允许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这是对老人的大不敬。只有家里死人后要摆供品,才在盛满米饭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吃完米饭后,不能有饭米粒粘碗上掉在桌上的饭米粒要捡起来吃了,要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br/>再有吃米饭不够时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要说“添一碗”或“再盛一碗”,老北京人将街上的乞讨的人称为“要饭的”。吃饭时不能出“吧唧吧唧”的声儿,要细嚼慢咽。喝汤时不能出滋溜滋溜声儿,要用汤匙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如果声音过大,就好像猪吃食儿一样没有教养大人们就会用筷子敲打你。 <br/>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位,不能端着饭碗满处转悠没准地儿。因为只有街上的要饭的才是要了一家又一家,不断挪地方。若是谁不小心失了手将碗、盘子(卒瓦)了,要连忙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图个吉利以此缓和气氛。</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993300" size="4">而睡觉就是睡觉,黑灯瞎火的说话您说别扭不别扭,如果您说的是梦话喃喃自语就另当别论了,在这话多伤神呀,熄灯就寝安然入睡,您的五脏六腑脑袋瓜都得到休闲,第二天精气神就足。现而今这些老理儿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但在一些讲究的老户人家里,还依然保留部分规矩。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老理儿是为了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不仅图的是吉利,其实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font></p> <p><font color="#0000ff" size="5" face="楷体_GB2312">几位说得有理,现在这些规矩确实不易恢复了,但是开始教育还是可以的,这要等二十年后见效。</font></p> “文革”后遗症,越粗俗越“革命”,越有优越感。现在在各种场合的大声喧哗,随意走动已经是国际公认的中国人“表现”,太丢人了。还不以为耻。呜乎! <p>老北京人在外吃饭,也都是尽量压低声音,虽然不是喃喃私语,即便能听到一些声音,也并无嘈杂喧哗。</p>
<p> </p>
<p>可现而今呢,就像楼上所说的,我们都被社会主义改造了。</p> <p>“现而今这些老理儿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但在一些讲究的老户人家里,还依然保留部分规矩。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老理儿是为了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不仅图的是吉利,其实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p>
<p> </p>
<p>“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老俗话有段时间被批判为是唯心的。其实这是一个人的早期教育问题。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现在人讲究的是什么理儿呐?!</p> 家里再不讲究,也绝没有把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的事! 其实现在北京的80后、90后的孩子,还是很懂事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还是外地人干的多! “吃不言,睡不语”还是很有道理的!静口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