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内四眼井
<p>c</p>
<p>下斜街路东,长椿寺斜对面,有条胡同叫思源胡同;原名叫四眼井。大概是进行阶级教育,忆苦思甜时改的。饮水不忘打井人,饮水思源;四眼井改思源,大伙儿思甜,别忘了恩人。老革命歌曲里有一句歌词:旧社会好比那黑咕隆咚苦井万丈深。不改名,想想深井;可以忆苦。也没离阶级教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领悟不易。化神奇为腐朽,复化腐朽为神奇。</p>
<p>五十年代,胡同路北有座四合院,是宣武区税务局。我那时在工厂上班,拨拉算盘;常往这院跑,送报表、取文件。普通四合院,一溜南房,靠东头一间,门道、街门;进门一长条院子,没有垂花门;进二门,有屏门,没走廊甬路;院子全方砖墁地。有几进院子不知道。没往里去过。现在向右转了,门朝西,盖成洋楼了;电动不锈钢伸缩门,牌子是宣武区财政局。跟长椿寺对门。重修的古庙,新建的洋楼;文化单位、财政机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建筑形式、社会功能。从形式到内容,最佳体现,绝妙芳邻。</p>
<p>清末不少文人笔记,写到过四眼井。因为祁家在这胡同住过。这祁家,广安门老街坊,名气大。近几年,几乎是学术界研究热点。祁家是山西寿阳的望族。在北京的第一代老爷子,祁韵士。户部郎中。住铁门胡同;第二代祁寯藻(1793-1866),住四眼井;在宫里南书房,教过道光、咸丰、同治。清史说他; “自道光中论洋务与穆彰阿不合,至是文宗锐意图治,罢穆彰阿,寯藻遂领枢务,开言路,起用旧臣,寯藻左右之”。后世称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他的故事排了连续剧,叫“天地民心”。他有个兄弟也是清朝重臣。他儿子祁世长(1825-1892),住四眼井老宅。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清史关于他的记载:“世长清操自励,累世官卿贰,家如寒素,时以称焉。十八年,卒,优诏赐恤,谥文恪。赐其孙师曾员外郎,子友蒙主事”。他清廉节俭,有好名声;是死在任上的,所以“优诏赐恤“,格外照顾。</p>
<p>祁氏家族,从祁韵士到祁世长,三世显达。他们家在国子监有好几块进士碑,祁家是:一门四翰林,三代帝王师。《燕都从考》里有四眼井祁家的事。</p>
<p>祁世长大儿子祁友慎,娶了李鸿藻的闺女;十九岁结婚,二十九岁就死了。三年后,祁世长跟小老婆生个儿子;减轻些丧子之痛。起名叫友蒙。这孩子十岁,祁世长死的。皇上赏他个主事。后来入民国,祁氏后人命运不一。据说,祁世长一个后人,生活困难,跑到天津,求他的学生华世奎周济。华给他二百块大洋,又带他去找徐世昌(民国总统、也是祁世长的学生)。徐说:“你(华世奎)的字价码高,卖得快。你掏二百,我只能拿一百”。华世奎又添了一百。后来徐世昌跟人说,一定要好好练字;当过总统,也不如字写得好。</p>
<p>祁友慎的儿子祁师曾,祁世长的长子长孙,当过礼部侍郎。跟他姥姥家(李鸿藻)关系密切。他四舅李石曾去法国就带了他儿子祁彦孺。李石曾在法国开生产豆腐的公司,还找祁家人帮助介绍引资入股(没听说回扣多少)。</p>
<p>祁世长在下斜街北头路西,集资建了山西会馆(云山别墅),撰写了《云山别墅记》。也是这一年,光绪十八年,会馆竣工;他去世。</p>
<p>祁世长后人按字排辈,是友、师、式。。。式字辈,有共产党员,一位在近代史研究所工作,死于文化大革命。1978年举行骨灰安放仪式。</p>
<p>祁家的故事不少,以后对机会再说。是想老彰义门的人记着:咱有家老街坊,祁家;住下斜街四眼井。这该叫思源。</p>
<p>引祁世长一首诗、一副联,算结尾:</p>
<p>一 题法源寺</p>
<p> 趺坐松根屏万缘,茫溪曽踏乱山巅;名缰利锁都忘了,要证楞严第四禅。转角楼空花木深,洞明三藏总虑心;我来随意云堂坐,不听车音听梵音。</p>
<p>二 集林则徐句</p>
<p>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p>
<p>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p><br/>
<p><br/><br/><br/><br/><br/> </p><br/> 想不到一个四眼井,竟出过这么多代名人,要不怎么说宣南文化是北京文化的发源地呢! 好文章,收藏了.多谢潘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