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北京古城的中轴线有无变化?
<p style="TEXT-INDENT: 2em">要点:按照“营国”的制度,国都必然有一条中轴线。</p><p style="TEXT-INDENT: 2em">明清北京古城的中轴线即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一线。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保留至今(永定门为复建),使中轴线十分清晰并向北延伸至奥林匹克公园。这条中轴线源自元大都。刘秉忠在规划大都布局时,先以什刹海东端今后门桥位置为基点,再以丽正门外一棵大树与基点的连线为宫城的中轴线,依次建宫城、皇城和外城。全城布局的中心在这条线经过的积水潭东北岸,即今鼓楼位置,当时建有“中心之台”,东十五步(约23米)建有中心阁。而大都外城的几何中心(外城平面对角线相交处)位于今旧鼓楼大街南口附近,也就是说几何中心并不在中轴线上。这就出现了几个问题:元大都的中轴线是否移动过,元大都的钟、鼓楼位置究竟在哪里、中轴线是否正南北?</p>
<p style="TEXT-INDENT: 2em">有学者曾提出元大都中轴线应该是沿着今旧鼓楼大街延伸的一条线,后来明朝建北京城时向东移动至今中轴线位置。但据钻探考古结果,旧鼓楼大街向南延伸的地下没有元代路基土层,而地安门內大街的地下有元代路基土,证明元代的中轴线就是后来的明清中轴线,没有移动过。至于中轴线偏几何中心线以东约130米,则是考虑外城西墙须将整个积水潭包在城内,而且宫城又要在太液池东岸有充分的展开所致。</p>
<p style="TEXT-INDENT: 2em">有专家认为,元大都的钟、鼓楼位于今旧鼓楼大街上,而今天的钟、鼓楼是明朝才东迁的。在《北京历史地图集》上也是如此标注的。这是为了表示这里才是真正的都城几何中心线,以示帝王的威严。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元初的鼓楼不久就毁于火灾,很快就迁建于今天的鼓楼位置,即原中心台位置,而钟楼从元初就在目前位置,始终没有移动。后一说法使中轴线更为圆满。</p>
<p style="TEXT-INDENT: 2em">近年有专家测定,北京古城的中轴线不是正南北方向,而是沿北东—南西方向偏离不到2度半,而且延长线直指元上都遗址(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各家分析原因有以下:故意偏离,以示规划者对统治者的反抗,多数人认为此系无稽之谈;测量误差,而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郭守敬等的能力不大可能;为了与上都位置相当,以体现“两都”规制,有一定道理,也不难做到,但为何上都就偏离了正南北;风水学说的规矩,大方向对,但不能绝对“正”,故意偏一点,才是儒学的理念,即使四合院也都不是绝对的正向。联系大都外城北面缺一门的原因,似乎这才是正确的解释。</p> <p>1、中轴线向北东—南西方向偏离的真正原因是堪舆的问题,也就是风水问题,更可能与磁偏角有关。其他说法穿凿而已。</p>
<p>2、中轴线是否移动仅从文献上看似乎真相不甚明了,应该更重视大范围探勘的结论。</p>
<p> </p> <p>也听说过北京中轴线指向<font face="Verdana">哈拉和林</font>的说法。</p>
<p> </p>
<p>变过没有不知道。。。</p> <p>还不是指向哈拉和林,那是窝阔台时蒙古国首都,在今蒙古境内。是指向忽必烈上都,即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闪电河北岸。磁偏角问题已被专家否定,不存在。同意缺乏更大范围的勘探考古,如同古蓟城城址问题一样。但为此肯花钱吗?</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左慈戏曹</i>在2009-11-16 18:19:00的发言:</b><br/><p>还不是指向哈拉和林,那是窝阔台时蒙古国首都,在今蒙古境内。是指向忽必烈上都,即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闪电河北岸。磁偏角问题已被专家否定,不存在。同意缺乏更大范围的勘探考古,如同古蓟城城址问题一样。但为此肯花钱吗?</p></div><p></p>
这个问题自从有了Google地图以后就不再是问题了,可以看看元上都和元中都的故城,他们都同北京城一样有相同的角度倾斜,完全可以证明当时所使用的筑城策略是依据了相同的测绘系统,这是什么系统?是相同的堪舆系统。和指向没有关系。另外,很想知道,磁偏角的问题是如何被否定的?有什么根据?
[讨论]磁偏角问题
据发现并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考证分析,刘秉忠、郭守敬不是以误差较大的罗盘定向,而是以天文定向。这在当时以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地磁偏角在北半球应偏东,而大都中轴线是偏西。请从谷歌输入“元大都中轴线”有详细资料。 【鉴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历史事实,就有历史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中轴线是汉臣刘秉忠、郭守敬故意弄偏的,也就是他们并没按照天子的意图,使影响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处于正南正北的子午线上,试图以此反抗元朝统治。 对此,
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上述说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于是有了第二种看法:可能是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
了技术上的误差。但是,夔中羽认为这种推理不大令人信服,毕竟刘秉忠和郭守敬在当时是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会采用
精度较高的天文测量,而“采用当时就证明误差极大的磁针定位,可能性不大”。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中轴线可能
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发生偏斜。】 ///
【毕竟刘秉忠和郭守敬在当时是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会采用精度较高的天文测量,而采用当时就证明误差极大的磁针
定位,可能性不大。】这就是当年刘秉忠使用天文测量的依据?此穿凿之言,以今人之智识度古人之认知,大谬也。
/// 说堪舆测量误差极大,这是按当今的科学说法,以天文测量代替堪舆可不是元代的通行做法。///据记载当年皇上问刘
秉忠何以定中轴线时,刘秉忠仅指南边一株大树道:此为南端点,后皇上封此大树为将军云云。(大意如此)。不见附
会天文之说可见一斑。
『编辑不了,换行、空格都失灵,怪哉。』
[讨论]同意“北京中轴线”先生的意见
<p>关键是夔先生从纯技术的角度看问题,恰恰没有考虑风水学讲究城、院、房的中轴线不能完全正向。这既不是什么反抗统治者,也不是未考虑磁偏角误差,就是有意而为,为着既合于风水,又与上都在一线。因此很好解释,不至于夔先生那么大惊小怪。</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左慈戏曹</i>在2009-11-17 10:41:00的发言:</b><br/><p>关键是夔先生从纯技术的角度看问题,恰恰没有考虑风水学讲究城、院、房的中轴线不能完全正向。这既不是什么反抗统治者,也不是未考虑磁偏角误差,就是有意而为,为着既合于风水,又与上都在一线。因此很好解释,不至于夔先生那么大惊小怪。</p>
</div><p></p>
严重同意。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历代堪舆的理论与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吗?还是有所变化,或者有不同理论与门派?
[讨论]关于风水学说的流派
经查资料,大的流派可分为形势派和理气派两系。形势派源自陕西,发展于江西,其理论主要与土地、山脉、河流的走向、形状和数量等自然环境有关部门。理气派源于中原,发展于福建,其理论强调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的生剋及方位的重要。但在实际中,两派没有绝对的划分。窃以为,风水学说不可完全视为迷信,而是有着科学、合理的内涵,起码在今天强调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时,还是很有益处的。例如人们感兴趣的卧室内不应挂镜就与防止夜间如厕受惊有关,卧室内不应放电视就与辐射对“造人”有害有关。对风水的全盘否定和禁止传承是不对的。关键是拨去其为了影响大众而披上的神秘外衣,而将其科学内涵告之大众。明朝移动了北京大城(鞑靼城)的中轴线
<p>非常感谢左先生的回答。</p><p>对于北京中轴线是否在明朝有所移动一题,我以为:宫城明依元旧,中轴线未动;大城元以旧鼓楼大街为中轴线,明将大城中轴线与宫城中轴线统一。</p>
<p>所以,一个推断:元朝宫城中轴线与大城中轴线并不一致,元朝人对这一点不像现代人或明朝人那样敏感,这可以从元上都宫城与大城的关系看出来。</p>
<p>结论是:明朝移动了北京大城(鞑靼城)的中轴线,保留了宫城的中轴线。</p> 北京中轴线先生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赞成稻子先生看法.我觉得从风水看京城格局是需要专门讨论的,也才能解释许多现象.谢谢! <p>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古人效地法天,皇帝是紫微星下凡自然居所应与天宫紫微对应,因此中轴线的订立应该是天象结果而不是地理,天宫轴线即是地上紫禁城的轴线也就是北京的轴线。</p>
<p>元代宫廷拥有为数不少的天文历学家,自然不会简单的用地磁或其他简单方法定位南北轴线来对天宫加以模拟。可能的做法应该是来自天文学,确切说可能是以北极星定位南北。而北极星与北天极因岁差会存在角度差,十三世纪的北极星与北天极就存在较明显夹角,郭守敬是天文学家又是数学家,能将黄道赤道交角准确计算到误差只有1分20来秒,在轴线的定位上自然不会出现计算上的太大误差。由于北极星的运动,当时的南北和现在南北是有角度差的,所以现在看来元大都中轴线偏离是正常的。</p>
<p>至于具体的偏离值,或是否这个原因,有天文学基础的或是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研究求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