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文陵
<p style="LINE-HEIGHT: 150%"> 汉灵帝文陵:位于河南省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行政村刘家井自然村北。</p><p style="LINE-HEIGHT: 150%"> 汉灵帝文陵在清代被洛阳知县龚松林考证为汉桓帝宣陵,陈长安认为是光武帝刘秀原陵,最终文物部门认定是汉灵帝文陵。</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meng-tang.com/图片库/20091102/IMG_0972.jpg"/></p>
<p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 face="宋体">据《中国文物地图集</font><span lang="en"><font face="宋体">·</font></span><font face="宋体">河南分册》:墓冢高10米,周长320米。俗称“鏊子冢”。墓顶有盗洞两个,采得玉衣残片,可能是该陵被盗时的遗留物。墓冢遭局部破坏,考证疑为</font>汉桓帝宣陵。</p>
<p style="LINE-HEIGHT: 150%"> 文陵在一些文物考古类书籍中被称为“刘家井大冢”。陈长安在考察时记述说:“该陵破坏严重,陵顶已下挖成坑,东部被取土挖去很多,夯层清晰,厚约15厘米左右。在陵周围的耕地里,有很多砖石碎块”。但是陈长安先生认为这是刘秀原陵,而认为灵帝文陵在护驾庄西南。护驾庄西南确实有一大墓,我也曾考察过,起规模与安帝恭陵比起来甚小,而据《帝王世纪》记载,文陵高度周长要大于恭陵,因此几乎不可能是文陵。但是有人认为是后唐明宗徽陵,也有认为不是的,这另外探讨。</p>
<p style="LINE-HEIGHT: 150%"> 李南可先生在《从东汉“建宁”、“熹平”两块黄肠石看灵帝文陵》一文中认为“刘家井大冢”是灵帝文陵。李南可曾于1984年5月在该冢顶部的一个小土坑里发现一块玉衣残片,上面残留这金缕和银缕两个圆孔。又在刘家井刘文斌家发现黄肠石两块,这两块黄肠石的一侧,均刻有隶书文字两行。其中一块写“<font face="宋体">……建宁五年二月</font>”,另一块写有“熹平六年二月<font face="宋体">……</font>”。为此,作者断定这是灵帝文陵。另外李南可认为在“刘家井大冢”东北约500米处,洛孟一路西100米,残存一周长127米,高约4米的墓冢,及该冢东南,洛孟一路东约150米的墓冢分别是何皇后和王皇后的陵冢。这两处墓葬我没有去考察,在卫星地图上,也只能辨认出何皇后陵,王皇后陵由于描述不是非常准确,没能辨认出来。李南可先生不仅从文献上考证,而且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那两块黄肠石。这两块石头出土于1980年,但是到1984年才被李南可发现。而陈长安先生的考察是在1981年12月,其文成于1982年3月,证据缺乏,明显吃亏。虽然我们认为陈长安的结论是错误,但是他还是纠正了大部分的错误认识,成果斐然。</p>
<p style="LINE-HEIGHT: 150%"> 据《两汉帝陵》一书作者考察:这个大冢坐落于刘家井村西偏北,最西边的老乡的房子已经侵占了部分墓冢,东边和北边也有侵占的现象。墓冢南边、老乡房子西有一块明显的台基。整个大冢高约不到20米,已被老乡开垦成四级梯田。原来的大冢应是覆斗形,不过这个覆斗的底平面太大了一些。冢顶较平且开阔。据老乡们讲,由于1942年国民党第十五军在冢上挖防空工事,造成墓冢顶部下落为一个很大的凹坑,所以造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外表和冢顶情况。陵表现在还可以看到夯土层,厚度不等,全陵周长约300米。此陵和邙山上其他墓冢相比,规模较大,应该是属于皇帝一级的陵墓。</p>
<p style="LINE-HEIGHT: 150%"> 国内记录历代帝陵的书有六七部之多,但是大多都是因袭旧说,称“刘家井大冢”为桓帝宣陵,惟有《中华帝陵》一书中,则将其认为是灵帝文陵。书中记载:“在洛孟公路西侧的刘家井村,有一个椭圆形大墓。<font face="宋体">……</font>这个墓很可能便是灵帝的墓。”</p>
<p style="LINE-HEIGHT: 150%"> 我绕着灵帝文陵转了一圈,觉得此墓不大象是覆斗形,从卫星地图上看俯视图,从照片上看侧视图,都觉得应该是圆丘形。由于陵墓东、南两个方向都有民房,且与陵墓紧紧挨在一起,所以只能绕着外围转,周长无法测量,绕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可以上去的路。最终发现仅有一条路可以上到墓顶,但路却在村民院中,也只能放弃。陈长安说在“刘家井大冢”上向北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黄河,因此认定是刘秀原陵。我带了高倍望远镜,就是为了考证是否能看见黄河,但是因为没有登上墓顶,加上雾气沉沉,能见度很低,估计即便登顶也看不了多远。没有登顶,所以高度亦无法测量。据卫星地图上测量,直径在100米左右,周长320米是基本准确的。至于高度,可以和照片上的村民的房子做对比。</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meng-tang.com/图片库/20091102/IMG_0980.jpg"/></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left"> 村民的房子就是二层小楼,高度最多7米,那么文陵高度则在10米左右,<font face="宋体">《中国文物地图集</font><span lang="en"><font face="宋体">·</font></span><font face="宋体">河南分册》上的数据基本正确,说有20米高,差得有点多。 此户村民的房子紧挨文陵。我和同伴开玩笑说,农民在家里挖个洞进到墓里,都没人知道。唯一的麻烦就在于如何处理挖出来的大量黄土。</font></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在墓的正北、东北、正东向,各有一个水平的洞,这些洞应该是窑洞,估计是村民为放东西,躲避风雨等原因所挖。时间不详。</font></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left"> 刘家井大冢既然在清代被龚松林考证为汉桓帝宣陵,那么按照惯例,龚知县要立碑刻字,到此一游。据《中国历代帝王陵》载:原来有墓碑,毁于文化大革命。我在考察时,询问了住在墓旁的一位农妇是否有碑,她说没有。我本想 她是外村嫁过来的媳妇,可能来的时间短,不知道吧。农妇告诉我说她来了四十多年,从来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她家就在墓北的小院内。四十多年,刚好与文革开始的年代接上,墓碑是否存在过?</p>
<p style="LINE-HEIGHT: 150%" align="left"> 刘家井大冢最终被文物部门认定是汉灵帝文陵。2001年6月25日,与邙山其他陵墓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align="left"><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 size="3"> 考察时间:2009年10月30日</font></span></p>
<p align="left"> <font face="宋体" size="3">经纬度:</font><font style="FONT-SIZE: 16px" face="宋体">N3<span XML:LANG="en">4</span><span lang="en" XML:LANG="en">°4</span><span lang="en-us">7</span>'16.35”,E1<span XML:LANG="en">12</span><span lang="en" XML:LANG="en">°35'15</span>.88<span lang="en" XML:LANG="en">”</span></font></p> 多谢楼主。长知识了。 看来该陵还是值得研究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