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外二三事
<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font size="5">《<font face="楷体_GB2312">崇文门外二三事》</font></font></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5">说起哈德门(崇文门)外那些事至今让人难以忘怀。</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5">拜读了大刘先生的文章《童年的乐趣》很是感动,儿时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情景是今天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对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成长也是一种无法体验的缺憾。那时候的情趣是无法还原的,是原汁原味的北京孩子的生活。</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5">老北京人对崇文门的称呼大多叫哈达门、哈德门、元代时,门内附近曾有哈达王府由此得名。由于崇文门是当时车船来往的枢纽,明清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地,征收商税。 哈德门外大街的磁器口至手帕胡同一段,原来叫瓜市大街,是各种瓜果的集市。后统称崇外大街。哈德门外有多家酒坊垄断全市酒业,花市大街以手工绢花、纸花而闻名。说到哈德门就不能不说火车了小的时候经常去哈德门脸看火车,小伙伴们趴在护栏上看着一列列冒着白烟的火车头拖着长串车厢在眼前飞快的驶过在强烈的轰鸣中大家还兴致勃勃的数数有多少节车厢,望着远去的火车总是给我们一种奢望什么时候也坐一回火车。</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 size="5">哈德门原来就一个门洞后来为了交通方便在东西两侧各开了一个门洞方便哈德门内外交通,直到1966年初哈德门城楼被拆了门洞也就消失了。随着左右门洞的开通也就形成了两边是个小街头花园中间是块三角地,儿童运动场其实就是有个转椅、一个滑梯和秋千非常简陋,哈德门护城河桥头路东有一间饭馆不大的门脸,好像以卖早点为主,他的原址就是相传镇守崇文门海眼鉄龟的地方,过桥路西就是打磨厂东口,打磨厂东口有几家铺面是卖油布、雨伞、雨衣的商户,再往西在与沟沿相交的位置有座庙,什么庙记不清了。随着北京城的变迁,护城河盖上盖儿了,后来建起了闻名四九城的崇文门菜市场,高达宏伟的城门楼子拆了变成了大马路,城墙扒了建起了前三门住宅楼,老祖宗留下的那点东西随着自然的,人为的,有意的。无意的被人们毁坏,抛弃,遗忘了。现如今只能在地图上看到崇文门的名字了,在残留的老照片上去揣摩老北京的模样了,今天的孩子们对于那时候的事儿感觉非常遥远事,而我们的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和熟悉仿佛就是昨天的事。</font></p><br/> <p>了然客先生:</p>
<p> 看了您的文觉得很亲切。是的,我们的感觉,孩子们是不会有了。而我们却觉得那样亲切仿佛是昨天。</p>
<p> 看了本书,名叫“水乡北京”,原来不知,北京也是个水乡呢: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但凡斜街,原本来就是河道------,河水就是北京的斜街之源。如果不说,后人谁知道呢,如果不关心,文化怎么能得到重视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感受,我们听前人说,我们再说给后一代,把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让代代都知道,都感到亲切。</p>
<p> 读后,很感谢您!问好!</p> 谢谢您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