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戏曹 发表于 2009-9-13 05:27:00

[原创]刍胡同的改造---以大栅栏地区为例

     北京文化是京城文化,而京城文化是六朝古都的文化,概括地说就是皇家(中央政权)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复杂融合体。市井文化又可分为士大夫文化和俗文化。而士大夫文化和俗文化的载体就是北京特有的胡同了。近年坊间似乎对于北京文化有了出乎寻常的热情,但是又似乎北京文化就是长城、故宫、京剧、烤鸭和各种小吃,只能说“浅”,是“懵老外”。胡同在保护、在又一次兴起,但是个中神韵多被扭曲、误导。我亲耳听一外地蹬三轮搞胡同游的,向游客大讲恭俭胡同的由来是皇上提倡节俭,岂不是糟蹋!须知恭俭胡同源于此地原是明内务府内宫监所在。如此下去,还有真文化吗?
<p>&nbsp;&nbsp;&nbsp;&nbsp; 近日购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胡同自助游》一书,感觉其叙述角度有了文化的韵味,资料也较新。其将北京现存有旅游价值的胡同分了十九片,分别介绍、配有图片。但胡同还在拆、改之中,有些景点该书尚有叙述,但游走时发现已不存在了。该书出版尚不足一年矣。呜呼!北京的胡同。</p>
<p>&nbsp;&nbsp;&nbsp;&nbsp; 本地区乃京城最繁华地区之一也!至今仍是。其繁华原因至少有以下:</p>
<p>&nbsp;&nbsp;&nbsp;&nbsp; 忽必烈弃中都城,以太液池(今北、中海)为中心另行建设元大都。但尚有不少居民仍住在中都废城,他们进丽正门(在今天安门略南一些地方)办事,必经现大栅栏一带,才形成了这一带众多的斜街。明嘉靖皇帝修建北京外城,迁移部分居民至外城居住,而现大栅栏一带仍是与内城联系最近的地区,各地举子和商贾多在此居停。同时,皇帝每年要出正阳门到天坛、先农坛祭祀,必经这一带。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以内城为八旗分驻地,原住内城的汉民一律迁到外城,内城只留为皇帝服务的机构(衙门、宫监、仓库)和八旗贵族及属下。商业和娱乐业更是全部迁到外城。而在现大栅栏一带经营商业、服务业、娱乐业,还是与内城联系最为方便。各地举子从卢沟桥旱路或运河水路到京后,这一带也是最邻近会试和殿试的候考之地。清末民初铁路修成,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和京汉铁路正阳门西车站就在大栅栏地区,各地客人在此下车寻找旅居之所,更造成这一带畸形的繁荣。至于解放后这一带的繁荣只是延续原有基础。目前的再度开发则有作为旅游区的意思,与原有之自然形成的繁华意义不同。</p>
<p>&nbsp;&nbsp;&nbsp;&nbsp; 因此,大栅栏地区行业众多、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有在明特别是清银钱兑换基础上形成的银钱业(后为银行业);有为京城皇家、官员、士子、百姓服务的商业;有为同样人等服务的餐饮业、娱乐业(主要是戏园子)和沐浴业;有为外地客人提供居所的会馆和旅馆;还有为各阶层服务的青楼。因为各地人员聚集,少数民族渐多,也就又出现了宗教场所---寺院。这就是目前大栅栏地区胡同景点类型众多的原因。</p>
<p>&nbsp;&nbsp;&nbsp;&nbsp; 中国最早的中原证券交易所:</p>
<p><br/>&nbsp;&nbsp;&nbsp;&nbsp; 观音寺</p>
<p></p>
<p>&nbsp;&nbsp;&nbsp;&nbsp; 谭鑫培故居<br/></p>
<p>&nbsp;&nbsp;&nbsp; 赛金花重张之地<br/></p>
<p>&nbsp;&nbsp;&nbsp;&nbsp; 独特的护墙石<br/><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地区是十九片胡同中文化蕴含最丰富的一个地区,虽其四合院确实不如东西两城富丽堂皇,但各种规制齐全,反而不单调。本地区也是我以为目前保护最好的地区。这里所说的保护,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量建筑特别是外貌,基本保持原样;二是没有盲目大量拆、改。大量地、大面积地拆、改只能使某一地区的整体氛围丢失,如金融街里孤悬一个齐白石故居,这是保护吗?又如前门大街(包括大街本身)以东是拆了,成片新建的好似还是民族风格,其实完全不是原貌(对照一下档案中的前门大街两侧原貌照片,就知道复建风格全然不对,只能懵懵外行),更不是原物。这种拆、改实为“高级破坏”。宣武区政府确定大栅栏地区“整旧如旧”的修建工程,既满足了当地居民急切盼望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能够把该保护的建筑保护下来,并焕发光彩。再者,保护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开发利用,创造价值。因此,在修建工程其实就应考虑如何开发。而这方面似还有误区,一是以为搞成什刹海地区那样就可以吸引外国游客,于是开酒吧、开饭馆,招牌上加上洋文,现在的大栅栏西街至铁树斜街已有此苗头,实与本地区文化不合;二是避讳一些问题,特别是“八大胡同”问题,其实这是一张很有价值的王牌,开发“老北京红灯区旧址”又不是真开妓院,怎么就不行呢?</p>
<p>&nbsp;&nbsp;&nbsp;&nbsp; 在此建议:</p>
<p>&nbsp;&nbsp;&nbsp; (一)坚持整旧如旧,绝不能大面积拆、改,造成这一地区的整体消失。</p>
<p>&nbsp;&nbsp;&nbsp; (二)对有一定价值的建筑能保留原貌尽可能保留原貌,但也就是外貌而已,内部则不一定,那反无意义。</p>
<p>&nbsp;&nbsp;&nbsp; (三)在各大入口和保留原貌建筑外加设说明,会大幅度提高其价值,自会吸引更多游客。</p>
<p>&nbsp;&nbsp;&nbsp; (四)设计专题旅游线路,如老金融业、老商业、老会馆、老娱乐业、四合院、戏剧(京剧)发展、尤其是老北京红灯区等线路,因吸引(组织、引导)游客作大栅栏地区、专题游、深度游,而不是目前的巡游一遭、吃喝一通的浅层游。</p>
<p>&nbsp;&nbsp;&nbsp; (五)招聘、组织、培训一些有兴趣爱好的老北京(不一定年纪老)作为专业导游,已正谬误。我在游走中就发现许多热情于此,但专业水平还不够的人物,一是在老当铺门口解释为什么本地区许多院落内低外高,形成倒下台阶,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就是解放前没有清除垃圾一说,垃圾把胡同越垫越高,相对院内就低了,反而传播“富人下台阶,穷人上台阶”之无根据的传说;二是在掌一旅馆前一位居民热情介绍附近老建筑,但细节多不确;最有意思的是民间民俗学者李正荣先生,已从事民间导游多年,热情好客,就是他主动引我们去看赛金花怡春院旧址,发现了书中的大错,但他对于一些细节掌握得也不确切,如刘家大门就误为乐家药栈。</p>
<p>&nbsp;&nbsp;&nbsp; (六)勘正资料,目前似乎涉及这一地区的资料出了不少,但谬误仍存,甚至以讹传讹,更有大量细节缺乏整理,实在还有做工作的余地。如<b>《北京胡同自助游》:</b></p>
<p>------地图说明中6将双旗杆庙误为粗旗杆庙,粗旗杆庙已不存。</p>
<p>------地图说明16丢字不少。</p>
<p>------地图说明21将“灵鹫寺”误为“鹫峰寺”。</p>
<p>------地图说明陕西巷52、53颠倒,54错误。</p>
<p>------地图说明61缺一“蕊”或“履”字。</p>
<p>------正文关于赛金花怡香院旧址,表述为“现在的陕西巷宾馆”,大谬。应为陕西巷中段东侧榆树巷内尽头1号。</p>

飞哥 发表于 2009-9-13 07:54:00

大栅栏地区的“三纵九横”格局及其历史文物遗迹,是宣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对此地区所做功课十分详尽,勘正资料纠错准确,堪为学习典范之作,加精。

三文鱼 发表于 2009-9-13 09:03:00

盲目拆毁 又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jhw 发表于 2010-3-25 09:28:00

一声叹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刍胡同的改造---以大栅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