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笨笨 发表于 2006-3-18 19:48:00

北京和平门、复兴门和建国门的来历

<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content"><p>  明清遗留的老北京城,本由平面呈“凸”字形的内、外两城所组成,开有“内九外七”共16座城门。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及德胜门箭楼尚存,其他城门均不复存在,只是保留了原城门的名称作为地名标志。但在这16个老城门之外,还多出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这三个听起来也像是城门名称的地名混杂其间。这三处地方以前有过城门吗?<br/>&nbsp;<br/>  明清时期,老北京城的城门不是简单的出入通道,而是设计周密的整套城防要塞。每座城门,均由城楼、箭楼及连接二者的瓮城所组成,瓮城之中,形成封闭的空间,敌军一旦闯入,即被“瓮中捉鳖”。 </p><p>  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都不曾具备上述设施,它们只是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了交通方便,陆续在老城墙上开辟的通道而已。 </p><p>  和平门开辟于1926年,其目的是沟通被内城南城墙阻隔的北新华街和南新华街。 </p><p>  北新华街在清代曾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排水沟。1913年,袁世凯政府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将这条排水沟改建为暗沟,在其地上兴建了一条北起西长安街,南抵内城南城墙的街道,命名为北新华街。朱启钤原拟将该处城墙打通,使北新华街与外城新建的南新华街连成一线,再接上中南海袁总统府西墙外新建的府右街,共同形成一条新增的沟通内外城的南北干道。但因正阳门外的富商担心此举会导致行人分流,影响正阳门外商业区的生意,遂行贿权要,游说当局,说是打通城墙会泄漏风水,不利于总统。迷信风水的袁世凯信以为真,阻止了打通城墙的计划。 </p><p>  1926年4月,冯玉祥国民军将领鹿钟麟出任北京警卫司令以后,下令将南北新华街阻隔处的城墙打通,开辟了两个门洞,分为上、下行通道,并安装了铁门,命名为和平门。1958年,为改善交通,将和平门门洞拆除,形成更为宽阔的城墙缺口。 </p><p>  复兴门和建国门则是日寇侵占北京时,在内城东西城墙上扒开的两处缺口。 </p><p>  看过北京地图就可知道,老北京城内城东面的朝阳门、东直门及西面的阜成门、西直门,位置都偏北,内城南部确实缺少横贯东西的干道。但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谁也不敢轻易将城墙扒开口子。 </p><p>  据北京市档案馆1999年第四期《北京档案史料》所载《日伪统治时期华北都市建设概况》记述,日寇于1939年起,就开始在北京西郊筹建用于商业和住宅的“西街市”,并在东郊筹建用于工业区的“东街市”。为沟通“两新街市区域与城内之交通,特就东西两面城垣各辟一新城门(东称‘启明’、西称‘长安’)……所辟新城门仅有缺口而未设门扇与门洞,因陋就简,迄未修饰,是其物力不济之象征”。 </p></td></tr></tbody></table>

飞哥 发表于 2006-3-18 21:58:00

恩以前看过,重温一下.

jhf0551 发表于 2006-3-28 15:30:00

<p>复兴门和建国门是两个倒八字的豁口。</p><p>还有一个“水关门”在台基厂</p>

京下一朽 发表于 2007-5-18 01:31:00

据民间传说“复兴,建国”名字是抗战胜利后,付作义请蒋介石视察北平时,蒋给起的。不知真伪。

崇文宣武 发表于 2007-6-21 12:32:00

原来如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和平门、复兴门和建国门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