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小吒 发表于 2006-3-16 21:18:00

[转帖] 听老北京的“儿”化音

<strong>(最后一段写的好,个人觉得)<br/><br/></strong><p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60%;">在老北京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生活对话:<br/><br/>吴妈:“老婶儿,吃了您呐?”<br/>老婶 :“吃了,她吴妈。”<br/>吴妈:“对了,她老婶儿,这两天怎么没看见小D这孩子?”<br/>老婶:“哎,走了。”<br/>(北京人忌讳说死一般用走了代替)<br/>吴妈:走了?去哪儿了?(这是没反应过来小D死了)<br/>老婶:死了!(重读,这时就不避讳了)<br/>或者直接反应过来就说<br/>吴妈:走了?真可惜了儿的,怎么走的?<br/>老婶:唉,可说的呢,这孩子气性小,不知道和谁过不去,自己上吊了。送到医院,大夫<br/>说要早五分钟能救过来,就差这么点儿。<br/><br/>这段话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老北京人说话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儿化音。<br/><br/>&nbsp; &nbsp;北京人说话喜欢加儿化音,听起来软软的。儿化音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这些规律<br/>不是严格的,有不少例外。<br/>凡是小、少、细的人、事、物都可以儿化,显得比较可爱。比如:小狗儿、小猫儿,小车<br/>儿,细腰儿等。如果把大、多、粗的东西儿化就勉强得很,有些听起来甚至会可笑。试试<br/>把大人、大车、大牛儿化,不论是说者还是听者,都会感觉到别扭。这条规律也可以用在<br/>人称上。年轻人通常被称呼为“小王儿”、“小吴儿”、或“小张儿”。老子辈则绝对要<br/>舍弃儿韵,改称“老王”、“老吴”、或“老张”。<br/>北京地名中也有不少儿化,一般都已固定。如果去掉儿化,可能会找错地方。相反如果不<br/>改儿化的也胡乱儿化,同样会让人不知所处。例如:大栅栏(dashilar),如果读成daz<br/>halan,却是另外一个地方了。像观音寺儿、王府井儿、厂甸儿是非儿化不可的,而帝王<br/>庙、西河沿、天坛、海淀如果儿化,即使是北京人也会不知所云。<br/>再比如胡同:朱家胡同,燕家胡同,施家胡同,都是以最初的居住者命名,但念法却有区<br/>别。在和胡同连读的时候加儿化音,可以读成朱家儿胡同,燕家儿胡同,施家儿胡同,<br/>需要注意这里家字儿化以后念四声,但是省略胡同只能念本音。如<br/><br/>&nbsp; &nbsp; 我住朱家儿(嫁儿化音)胡同。<br/>&nbsp; &nbsp; 我住朱家(JIA阳平)。<br/><br/>&nbsp; &nbsp; 同理,燕家,施家也这么念。因此一味说加儿化或者不加儿化都是不准确的。但是有<br/>个方家胡同,在听老人的发音中基本是念本音。<br/><br/>此外门字念法也有讲究:象北京固有的城门一般念本音不儿化,如午门,前门,德胜门,<br/>广安门。但是也有五个例外,西直门,东直门,西便门,东便门,最不解的广渠门为什么<br/>儿化了,这个归类应该到第一类里。除了城门,北京人一般给门加儿化,如月亮门儿,走<br/>后门儿等。所以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应该念大宅门儿。但是也有个例外:比如<br/>骂人说:瞧你一脑门子鼠昧样时念本音,可是念脑门儿又加儿化了,这些大多是约定俗成<br/>来源已经不可考,妄加猜测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自圆其说。<br/>再来看这些字儿的儿化:<br/><br/>“园”:和平门外琉璃厂附近的东南园、东北园、西南园、西北园等胡同,园字不儿化。<br/>而与这些胡同近在咫尺的大小沙土园、前后孙公园,以及稍南的梁家园等巷,园字可儿化<br/>。<br/>  “街”:前门大街、地安门大街、杨梅竹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白米斜街、<br/>一尺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南长街、北长街、煤市街、兴隆大街、宽街等,街字可儿化。<br/>有的人这样解释:大的通衢如某某大街等,街字不儿化。实则不然。即如上举的一尺大街<br/>,在东琉璃厂与杨梅竹斜街之间,虽名大街,实际等于过道,名曰一尺,其短可知。可见<br/>街名儿化与否,并不在于大小。<br/>  “寺”:白塔寺、护国寺、能仁寺、净土寺、圆恩寺、华嘉寺的寺字不儿化。舍饭寺<br/>、给孤寺的寺字则儿化。有人认为白塔寺、护国寺等庙宇宏伟,寺字不儿化以示尊崇。言<br/>似有理,但也不尽然。如上举的华嘉寺,在西城锦什坊街,规模很小,但寺字不儿化。<br/>  <br/>“庙”;帝王庙、马神庙、火神庙、药王庙的庙字不儿化宣武门外的三庙、五道庙,西单<br/>牌楼迤北的白庙、红庙胡同的庙字则儿化。<br/>  “房”:油房、糖房、报房、大小酱房等胡同的房字不儿化。东官房、石板房、饽饽<br/>房、妞妞房的房字则儿化。<br/>  “口”:阜成门内宫门口的口字不儿化。珠市口、菜市口、磁器口、蒜市口、山涧口<br/>的口字则儿化。<br/>  “巷”:东西交民巷、南北锣鼓巷的巷字不儿化。果子巷、陕西巷、南北柳巷、大门<br/>巷、方巾巷的巷字可儿化。<br/>  “沿”:西河沿、潘家河沿的沿字不儿化。南北河沿、南北沟沿的沿字则儿化。<br/>  “池”:金鱼池、莲花池的池字不儿化。豆腐池的池字则儿化。<br/>  “桥”:东大桥、高梁桥的桥字不儿化。太平桥的桥字则儿化。<br/><br/>此外还有一些词儿化之后意思就完全改变了。比如:<br/><br/>“白面”是一种食品,而白面儿则成了毒品海洛因的代称。<br/><br/>北京话有些方言是不能望文生音的,最著名的是大栅栏的栅栏应该念(石蜡儿)鹅涟(小<br/>孩尿炕的印渍)应该念(he2 lian儿化去声)等。此外北京很多儿化要加巴音,比如垫吧(<br/>吃点东西垫肚子的意思)念dian2 be轻读等于后缀儿化。这样例子很多如:算了吧,好吧<br/>等。巴音后缀是单音儿化后缀。<br/><br/>这里还有一个更概括性的规律:<br/>1、无韵尾或有u韵尾 只加卷舌动作 花儿、卷毛儿 <br/>2、有-i、-n韵尾 去掉韵尾再加卷舌 笔尖儿、小孩儿 <br/>3、韵母为i、ü时 加央元音再加卷舌 小旗儿、马驹儿 <br/>4、韵母为舌尖元音时 元音变为再加卷舌 鸡子儿、吃食儿 <br/>5、有-ng韵尾 去掉韵尾、元音鼻化 小床儿、花瓶儿<br/><br/>像<br/>韵母anr的有“小孩儿、花儿、老伴儿、发蔫儿、棒子面儿;<br/>韵母enr 的有:冰棍儿、写字儿、没词儿、小米儿、撒气儿;<br/>韵母our的有: 小偷儿、鞋油儿、胡同口儿;<br/>韵母ingr的有:萝卜缨儿、盆景儿;<br/>韵母angr的有:拍巴掌儿、乘凉儿、保险箱儿;<br/>韵母aor的有:小皮袄儿、小花猫儿、水蛇腰儿”<br/>等等。<br/><br/><br/>辞海上说:儿化,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br/>节,而同前一个字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字的主要元音起卷舌作用,韵母发生音变,成<br/>为卷舌韵母,也叫儿化韵。<br/>普通话和北京话以及某些汉语方言的儿化韵,读起来明快轻松、诙谐活泼、亲昵和蔼,尤<br/>其是“北京话儿”中的一些儿化辞汇,更是让大众喜听爱说。当然,要抛开那些晦涩难懂<br/>的土语和低级庸俗的儿化词汇。<br/>后缀“儿”,字,与前一个音节结合后,产生的音节在读的时候,舌尖向上卷曲但不接触<br/>上颚,声带颤动发出声音。就是儿化韵辞汇的读音。<br/>北京话里的儿化韵可以使人感觉大的物件儿变得小巧起来,比如:锤、球、棍、鱼、马、<br/>羊,在儿化后会变得小巧玲珑:锤儿、球儿、棍儿、鱼儿、马儿、羊儿。<br/>注意,鱼儿,不分开读作鱼、儿,读作鱼、儿,就不是北京话的儿化词汇了。儿化的鱼字<br/>,一般是指小的鱼或者像鱼的物品,如:小金鱼儿;拨鱼儿、炸香椿鱼儿(食品);<br/>在朗诵的时候,如:鱼儿啊,你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马儿啊,你慢些走、羊儿啊,你不<br/>要咩咩地叫。就不能再把“儿”字儿化处理了。<br/>还有像“吹着小风儿”和“风儿”吹着我们,读起来是不一样的,前者儿化后者就不能儿<br/>化。<br/>还有“孤儿、幸运儿”等后缀是儿字的词也不能读成儿化。因为这个儿的确当“儿子”或<br/>晚辈讲。<br/>对于一些音译外来词,如,咖啡、坦克、沙发,以及一些近些年从南方传来的语汇:埋单<br/>(结帐)、打的(乘出租车)也不能儿化。<br/><br/><br/>一些外省市来京参加北京建设的朋友都喜欢说几句北京话和北京人沟通,以示亲切,但由<br/>于掌握得不好,把一些庄重严肃的词汇也儿化处理,就会闹出笑话来,比如,把本来不该<br/>儿化的词汇儿化,如:今天的“会儿议儿”开得真“严肃儿”;又如,把咱“哥儿俩好”<br/>说成是咱“哥两儿好”;我今天去看看“丈儿母儿娘”(岳母)等等,在北京人听来,就<br/>显得“茛”(音gen)了。<br/>其实,北方(包括北京)的儿化韵大多数同普通话的儿化韵是一样的,属于普通话的范畴<br/>,如果要学习普通话,儿化韵是关键的一部分。千万不要觉得只要多说儿化字,就是普通<br/>话的儿化韵了,这也有个说的是不是准确的问题,用北京话说,就这个“儿”字,您得安<br/>(安,an,三声)对了地方,要是安不对地方,您的“乐子”就大了去了!<br/><br/><br/>儿化音的使用也会导致词意的差别,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就明白了:<br/><br/>1.&nbsp; &nbsp; &nbsp; &nbsp; 儿化可以区别词义。<br/>头(脑袋)&nbsp; &nbsp; 头儿(带头的人)<br/>眼(眼睛)&nbsp; &nbsp; 眼儿(小窟窿)<br/>信(信件)&nbsp; &nbsp; 信儿(信息)<br/>小鞋(小的鞋)&nbsp; &nbsp; 小鞋儿(打击、陷害)<br/>2.&nbsp; &nbsp; &nbsp; &nbsp; 儿化可以区别词性。<br/>画(动词)&nbsp; &nbsp; 画儿(名词)<br/>盖(动词)&nbsp; &nbsp; 盖儿(名词)<br/>堆(动词)&nbsp; &nbsp; 一堆儿(量词)<br/>尖(形容词)&nbsp;&nbsp;尖儿(名词)<br/>3.&nbsp; &nbsp; &nbsp; &nbsp; 儿化可以表示小、亲切、喜欢的感情色彩<br/>小球儿&nbsp;&nbsp;药丸儿&nbsp;&nbsp;一点儿&nbsp;&nbsp;纸条儿&nbsp;&nbsp;小孩儿&nbsp;&nbsp;金鱼儿&nbsp;&nbsp;宝贝儿&nbsp;&nbsp;脸蛋儿<br/>&nbsp; &nbsp; <br/>&nbsp; &nbsp; 在儿化音中,有的只有一种说法,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村儿、梗儿、打鸣儿,这<br/>些词必须儿化;有的是两可情况,没有一定的读法,如正面儿(正面)、冒烟儿(冒烟)<br/>、帮忙儿(帮忙),两种读法均可。<br/><br/>北京话的学文之大,蕴藏的底蕴之深,除非久居北京的人,否则初来乍到,是绝对理解不<br/>了其中的意味的。在此给您举几个例子便知:<br/>北京话里说差点儿比较普遍,但是在外地人听起来尤其是字面上很难分辨具体所指。举例<br/>如下:<br/>&nbsp; &nbsp; 1,老王差点儿死了。(结果是没死)<br/>&nbsp; &nbsp; 2,老王差点儿没死了。(结果也是没死)<br/>&nbsp; &nbsp; 3,老王差点儿结婚了。(结果没结婚)<br/>&nbsp; &nbsp; 4,老王差点儿没结婚。(结果结婚了)<br/>&nbsp; &nbsp; 北京人习以为常对上述意思不会有歧义,但是对于外地人或许就有疑惑了。差点儿到<br/>底应该怎样用呢。<br/><br/>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br/>谈到死的时候北京话比较诙谐比如,差点儿玩完儿,差点儿噶屁了,差点儿背过气去,这<br/>些用法相对于死这个终极程度,无论直说反说都是没有发生。(差点儿没玩完儿,差点儿<br/>没噶屁,差点儿没背过气)<br/>&nbsp; &nbsp; 由此可见终极程度是贬义的时候,一般正说反说都是表示还没到就是差点儿到。<br/><br/>又如:<br/>昨天搓麻(打麻将牌)差点儿让人打立了。(输光了只好起立走人)<br/>昨天搓麻(打麻将牌)差点儿没让人打立了。<br/>这些都是没有到,但是将将快到了。<br/>又例如: <br/>昨天点儿(运气)背,差点成了送先生。(输钱给别人的雅号送先生)<br/>昨天点儿(运气)背,差点没成了送先生。<br/>这两句也是一个意思,没有成送先生。<br/>再例如:<br/>昨天小D喝了半斤多老白干儿还开车,差点让雷哥点了。(雷子或者雷哥是指警察)<br/>昨天小D喝了半斤多老白干儿还开车,差点没让雷哥点了。<br/>总之小D走运没有让警察抓住。<br/><br/><br/>终极程度是中性的则要具体分析<br/>老王差点儿结婚了。(结果没结婚)<br/>老王差点儿没结婚。(结果结婚了)<br/><br/>这时就要看终极是什么,表达的意思和终极是相反的。<br/>又例:<br/>这场电影差点儿就看上了(没看)<br/>这场电影差点儿就没看上(看了)<br/>再例:<br/>这次彩票差点儿就中上了(没中)<br/>这次彩票差点儿就没中上(中了)<br/><br/>可见在不是贬义的时候差点的用法比较程式化,在贬义的时候之所以比较特殊和北京的市<br/>井文化喜欢自我调侃不无关系。<br/>说起调侃,还有很多北京话可以反映出来,找几个有趣的供大家一阅:<br/>吃饭时候说“搓”“蹭”“垫吧点儿” 不过您可别乱用,这意思差得远了。 <br/>搓--大吃一顿好的 <br/>蹭--吃人家的饭,不花自己钱 垫吧点儿--随便吃点,<br/>饭前小菜睡觉可以说“迷瞪会儿”就是小睡啦 <br/>玩去则说“遛弯儿”“逛去”“溜达溜达” <br/>一起的说“一块堆儿”“大家伙儿” <br/>舒服说“舒坦”“褥谮(ZEN音)”(吃的舒服) <br/>“大爷”可不都是称呼年纪大的时候用,也可以用来骂人。<br/>所以,不想被打,就想好了再说吧 <br/>明天,改天:赶明儿个 <br/>指某人性格怪异:够艮(GENG音)的 <br/>死了:个儿屁了(不算文明的一种)(过去了) <br/>时间:工夫儿 <br/>将玻璃摔在地上叫,CEI。 <br/>做坏事可以说:作践什么那 <br/>不行:别界<br/><br/>一个地区的语言可以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性格,此话不假。北京人的诙谐幽默、大方不羁,<br/>反映在语言上就成就了北京话的儿化音和其它一些地方土话。现如今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普<br/>及,再伴随着外省人口的大量流入,北京这个慢慢变得混血的城市,到底还有多少自己的<br/>东西能干干净净,完完全全的保留下来呢。北京地地道道的土语除了在二环以内那片胡同<br/>之外,还有谁能愿闻其详呢。作为一个北京人,不会自己地区的语言,又是否是一种悲哀<br/>;作为首都,在那种以身作则的行为背后,又到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种辛酸,谁会知<br/>,谁会懂,若干年后,不知道现今脍灸人口的儿化音又是否还能响彻北京的大小胡同城门<br/>楼前。为了全国人民,北京是否作出了太大的牺牲,变得全国化,国际化,而隐藏了本来<br/>的自己呢?</p>

ruby83 发表于 2006-3-17 11:33:00

<p>楼主好贴,说得不错</p><p>要说承载一个地区文化的最好载体,无非就是建筑和语言了。</p><p>现如今建筑正遭大规模洗劫,语言也正无时无刻地受到普通话的侵袭,大街上、公共里,10:1的外地对北京绝对不夸张。满耳朵的“摆平”、“这样子”、“不要”冲击着咱们的神经,以前张口就来的土话和“北京式语言架构”(自钻的词,见笑),现在要不刻意想想,还真说不出来了。</p><p>不光是现在的小孩,就连中年人,都慢慢沦落到了“京腔普通话”一族,着实可怕。</p><p>要保护咱北京城的文化,不光要对建筑下功夫,语言这块也得使劲。没让大家伙非拿出超家伙拉架势的劲,脑子里绷着这根弦,多和劳动人民聊聊天,保持住咱们这特有的语言文化,都出一份力,谢谢!</p><p>小弟粗浅,胡乱发泄了一下情绪,到与不到的,各位老师多批评。<br/></p>

krtek 发表于 2006-3-17 11:43:00

<p>褥谮是什么意思啊?</p><p>从来没听北京人说过啊,请指教,谢谢</p>

nmsh10 发表于 2006-3-18 21:41:00

<p>好铁啊```学习下```</p>

teresalee0301 发表于 2006-3-22 02:15:00

<p>总结的理论性还真强!</p><p>我也好好研究一下!不过那个“褥谮”还真没怎么说过!</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 听老北京的“儿”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