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特征是什么?
我只知道老北京人一定是住胡同里,但是老北京人到底都有哪些特征?我就弄不清了。谁能解释一下? 老北京人现在不一定都住在胡同里 现在城里的胡同都拆的差不多啦 都已经迁到楼房啊 <p>所谓老北京人,可以说指的是一个时期,伦理道德体系尚在的时候已经居住在北京,所以这样的家庭有着礼数的传承,故而称之为老北京人,而建国以后再来北京的人,那时候的道德体系已经被新政权破坏,所以在做人的各个方面有所不同,不过有些建国后来的人,与老北京人成了街坊邻居,生活受到了老北京人的影响,所以也还可以。</p><p> </p>
<p>但是现在,老北京人渐逝,大量无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京,毁坏了老北京人的居住环境,“老北京道德体系”已然崩盘而无法修复,它将在一段时期内被躁动的社会所消亡。</p> <p>老北京个顶个地热情,与人交流透着那么亲切、幽默,讲话比较嘎,快性,快人快语。爱就连讥讽人都特别幽默,有学问的爱引经据典,普通老百姓喜欢用个俏皮话。</p>
<p>当然也有不少外地人形象地跟老北京这种交际方式这叫“贫”,贫嘴的贫。</p> <font face="Verdana"> 老北京人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礼”、“面”,即处世讲究礼节,对人有礼貌,爱自己的面子,也给别人面子。不过南城和北城不一样,文革前和文革后不一样,而改革开放以后就更不一样啦!<br/> 过去的老北京,邻居打架绝不讲动手,而是东嘴,而且骂人绝不带半个脏字。头天吵了,往往第二天见面就主动打招呼,这就是把面子送过去,表明要缓和关系,而对方也不会将送过来的面子拒之千里,一接过来,两家和好如初。我小时候住的院子,有十来户人家,差不多都是这样。谁家有喜事,都要凑份子祝贺,接受祝贺的人也会回礼。过年时互相拜年,互送一些花生瓜子糖果之类,虽然家家都有,但要的是个礼节。邻居互相帮忙,但不会过于热乎,而是讲究个分寸。总之,老北京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br/> 现在,这种关系越来越难见了。一是住楼房的多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大家见面打个呼就不错了。二者,北京居民中外地人越来越多,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种种不同,加上一切向钱看的新风气和各种差距造成的浮躁,朴实代替了浮华,较劲代替了平和,野蛮代替了礼仪,人变的赤裸裸了,粗俗和粗野了。</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羊油麻豆腐</i>在2009-7-27 8:13:00的发言:</b><br/>
<p>所谓老北京人,可以说指的是一个时期,伦理道德体系尚在的时候已经居住在北京,所以这样的家庭有着礼数的传承,故而称之为老北京人,而建国以后再来北京的人,那时候的道德体系已经被新政权破坏,所以在做人的各个方面有所不同,不过有些建国后来的人,与老北京人成了街坊邻居,生活受到了老北京人的影响,所以也还可以。</p>
<p> </p>
<p>但是现在,老北京人渐逝,大量无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京,毁坏了老北京人的居住环境,“老北京道德体系”已然崩盘而无法修复,它将在一段时期内被躁动的社会所消亡。</p></div>
<p>有同感,姥爷天天耳提面命“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还有掌柜教学徒的范儿,都冲我招呼来了,不过我很庆幸,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p> 呵呵 <p>现在称得上老北京人的特别少了,很多自称老北京人,在我看都没有老北京人的特征。</p> 老北京人的特征是:一头长发他刷啦啦的飘,一块兽皮围着腰。去过周口店吗,那是最老的北京人 <p>不认识您耶</p> <p>现在称得上老北京人的特别少了,很多自称老北京人,在我看都没有老北京人的特征。</p>
<p> </p>
<p>这话实在。</p> <p> 我是新来的,请各位老师多多关照,对老北京人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对上面的几位老师的评论也胡乱圈点了一通儿,请见谅。客观的说:老北京人讲究个礼儿,要面子,那种皇城根底下的贵族架子放不下。这看法不知道靠不靠谱?</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