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关于《帝京旧影》中的成亲王府银安殿
<p>帝京旧影的照片中有一幅成亲王府银安殿图片</p><p> </p>
<p> </p>
<p></p>
<p> </p>
<p>后来光绪继位,原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因成为“潜龙邸”不能再做府邸,成亲王府遂被建成新的醇王府,称为北府<br/><br/>下面是北府卫星图</p>
<p></p>
<p> </p>
<p>对比可以发现,《帝京旧影》中的银安殿两侧十分宽阔,东西各有硬山式顺山房,用矮墙和大殿相连</p>
<p> </p>
<p>而北府的银安殿院落十分狭小,大殿两侧根本不可能有房子平行排列</p>
<p> </p>
<p>帝京旧影的照片大约是1900年,所谓成王府就应该是北府,而北府的建造远早于这个时间</p>
<p> </p>
<p>我觉得这个成王府银安殿可能不是成王府,或许是庄亲王府吧</p>
<p> </p>
<p></p>
<p> </p>
<p>庄王府的布局图显示,在银安殿的两侧 各有三间硬山房与大殿相连 颇与照片相合</p>
<p> </p>
<p><br/> </p> <p><font face="Verdana">发张类似的!</font></p>
<p> </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25154161837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位于天津南开的庄王府 修的不错啊 古色古香 修旧如旧</p>
<p> </p>
<p>1914年,江苏督军李纯在北京西直门外以20万元购得庄府,拆下的建筑部件,如琉璃瓦、雕梁画栋、墙砖、石雕等,并进行编号,原样运抵津门,终在1923年在此重建而成,其建筑结构甚至细枝末节的装饰,都与当年的王府建筑别无二致</p>
<p> </p>
<p>中殿</p>
<p> </p>
<p> </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26246276268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 </p>
<p>后殿</p>
<p> </p>
<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26246495947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p>这些照片的原版就在瑞典,谁有兴趣看高清的,可以付费购买。有几张王府花园的不错!</p> 谁贴张现在的郑王府大殿照片? <p> 从正殿两侧的建筑格局来看,不太像是郑王府正殿,倒有点像是在御河畔的淳亲王府正殿。</p>
<p> 是否喜仁龙先生搞错了呢?</p> 这是一组照片,一共11张,而且胶片是连着的,这张后面还有很多郑亲王花园的照片。我觉得老喜应该不会先去郑亲王府拍几张大门后再去英国使馆只拍一张淳亲王府正殿后又返回郑亲王府拍摄其它其它的几张王府照片。 <p> 单个正殿应该没有太多疑问,就是正殿周围的格局的确不像。</p>
<p> 再说淳亲王府一直都有人住,也不会这样荒凉。</p> <p>大概就是这个样子</p>
<p> </p>
<p>总感觉对于王府而言,变迁史似乎比建筑本身更有研究价值</p>
<p> </p>
<p><img src="http://img.bimg.126.net/photo/Cz0QV5YHhcnyONBd4lHzWQ==/3980056170689366082.jpg"/></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3:26:00的发言:</b><br/>
<p>圆明园辞典你一定要多配点图什么的 照片也行 手绘的也行</p>
<p>就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那样 千万别像过去老学究们弄的辞典 只有字</p></div>
<p> </p>
<p>会的,有很多珍贵的资料和图片及照片!不过工程浩大,我和我的团队正在编写中,已经四年多了。</p> <p>您也可以多弄点手绘的图 不一定要像建筑专业线描图那样准确 只要能把建筑布局啊 原貌啊 近似的体现出来就行</p>
<p>这些图虽然不如老照片珍贵 但对于理解文字介绍很重要 否则 再详细的文字描述 也有让人糊涂的</p>
<p>中国旅游出版社的《中国文化之旅--皇家园林》里面就有很多手绘图 我看后觉得非常好 这些都能增强书的可读性</p> <p>多谢斑马老师指教啊 原来是郑亲王家的</p>
<p> </p>
<p>看布局图的确是啊</p>
<p> </p>
<p> </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23224132652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p>
<p>我从图书馆刚借一本书 名字叫《老北京典藏--皇家气派》华夏出版社</p>
<p>里面就对该图片解释为 成亲王府银安殿 还讲了一大堆纳兰明珠的故事 我晕</p>
<p>这种书不分析不考证 误人子弟啊</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2:43:00的发言:</b>
<p>我从图书馆刚借一本书 名字叫《老北京典藏--皇家气派》华夏出版社</p>
<p>里面就对该图片解释为 成亲王府银安殿 还讲了一大堆纳兰明珠的故事 我晕</p>
<p>这种书不分析不考证 误人子弟啊</p></div>
<p> </p>
<p>那本书的作者是我的一个朋友,那套还算错误少的,作者是一位女士,很年轻,早年是语文老师,如果有错误我和她说,叫她下次再版的时候改进。不过现在市面上北京史的书大多是相互抄袭或老一套。很少有新的东西,几乎没有是自己的观点。所以这些书简单的看看就行了。别太在意。</p> <p>我又口无遮拦了 原来是您朋友啊 得罪了</p>
<p>不过里面图片错误还是比较明显的</p>
<p>皇极殿东西两侧的垂花门 让他说成了绛雪轩的垂花门</p>
<p>还把斋宫的图片当成了绛雪轩</p>
<p>把乾清宫月台上的石栏杆说成绛雪轩的石栏杆</p>
<p>p42-43页一下子出了上面这么多错误</p>
<p>似乎不应该啊</p>
<p>里面还有许多现代的彩照 用黑白印刷 跟过去的老照片混在一起</p>
<p>不熟悉的人真分不出来</p> <p>圆明园辞典你一定要多配点图什么的 照片也行 手绘的也行</p>
<p>就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那样 千万别像过去老学究们弄的辞典 只有字</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3:17:00的发言:</b><br/>
<p>您写的《<font face="Verdana">昔日的夏宫圆明园</font>》《<font face="Verdana">三山五园旧影</font>》我都买了 </p>
<p>期待您的作品快出来 </p></div>
<p> </p>
<p>前者需要增补和局部修改,后者需要错误改正和重新考证。都不是我满意的作品,暂时填补上了这个领域的空白而已,我相信会有更好的著作超过我这两本的。也许未来出版的《圆明园辞典》和其它相关书籍能弥补这些缺憾。</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3:00:00的发言:</b><br/>
<p>我又口无遮拦了 原来是您朋友啊 得罪了</p>
<p>不过里面图片错误还是比较明显的</p>
<p>皇极殿东西两侧的垂花门 让他说成了绛雪轩的垂花门</p>
<p>还把斋宫的图片当成了绛雪轩</p>
<p>把乾清宫月台上的石栏杆说成绛雪轩的石栏杆</p>
<p>p42-43页一下子出了上面这么多错误</p>
<p>似乎不应该啊</p>
<p>里面还有许多现代的彩照 用黑白印刷 跟过去的老照片混在一起</p>
<p>不熟悉的人真分不出来</p></div>
<p> </p>
<p>无所谓,正因为是我的朋友才不怕说,包括我自己在内!只有这样才能进步!说一句,反驳十句的那些作者基本都是抄袭的那种,这个作者还是很谦虚的,你提出的问题她会很高兴的接受的!</p> <p>谢谢 我真是很希望看到比较专业 准确 全面地介绍老北京文化的书籍</p>
<p>但如今这个市场 可能您下功夫去弄它 不见得有好的市场回报</p>
<p>大部分人看待文化 都是走马观花 好书卖不动 烂书随处有</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3:08:00的发言:</b><br/>
<p>谢谢 我真是很希望看到比较专业 准确 全面地介绍老北京文化的书籍</p>
<p>但如今这个市场 可能您下功夫去弄它 不见得有好的市场回报</p>
<p>大部分人看待文化 都是走马观花 好书卖不动 烂书随处有</p></div>
<p> </p>
<p>一本好书,不是短时间能写拼凑出来的,别着急,会有的!我的几本书写的周期都在8年以上,有的快写完了,争取能叫你们满意!</p> <p>您写的《<font face="Verdana">昔日的夏宫圆明园</font>》《<font face="Verdana">三山五园旧影</font>》我都买了 </p>
<p>期待您的作品快出来 </p> 恳请专家指教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大-贝-勒NO20</i>在2009-6-23 2:11:00的发言:</b><br/>
<p>帝京旧影的照片中有一幅成亲王府银安殿图片</p>
<p> </p>
<p> </p>
<p><br/><img title="老北京网 www.oldbeijing.org" style="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oldbeijing.org/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23728593312.jpg<br/><img title="老北京网 www.oldbeijing.org"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231593514089.jpg" onload="imgresize(this);" border="0"/></p></div>
<p> </p>
<p>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张照片不是成亲王府,而是郑亲王的银安殿,拍摄者是喜仁龙,一共11张。喜仁龙用的是中国早期的威妥玛式拼音,郑的威妥玛式拼音是“ch eng”.不熟悉王府又不知道威妥玛式拼音的人想当然的拼车“cheng=成”也是很好理解的。我们现在用的拼音是解放后定的,和民国时期的不一样,我以前在研究清朝和民国老照片及中国早期教堂所在地名时就曾经对一些拼音注解迷糊和疑问过,后来了解了威妥玛式拼音,才走出误区。</p> <p>妈啊!·</p>
<p> 吓死我了!</p>
<p> 在这也见你了呵呵!~覆育列国英明汗!!</p>
<p> </p>
<p> 我老崇拜你了!</p>
<p> </p> 这张图是那里的? <p>郑王的月台太宽了 也有类似九爷府那样的高台甬路</p>
<p> </p>
<p><img src="http://www.bugao.org/UploadFile/2008-11/2008112015551443230.jpg"/></p> <p>推荐一本书:</p>
<p> </p>
<p>《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