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苹芳老先生为郑希成画的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图画写的说明文
<br/><p><font face="Verdana">郑希成画的《京城民居宅院》书中察院胡同25号,<font face="Verdana">年已八十高龄的徐苹芳老先生,作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font>为<font face="Verdana">图画撰写了说明文,</font></p>
<p><font face="Verdana">宽敞外院有豪情 · 西城区复兴门内察院胡同25号</font></p>
<p><font face="Verdana">一般的四合院,大门与二门之间是紧凑扁长的小院。而此院不同,第一进院是一片宽广的平地,宽敞之院没有了压抑感,还可产生豪情,使人有舒畅的感觉,似乎四合院从封建等级制度的桎梏下走了出来。<br/>此院进大门为外院,二门内才是住宅。进内院后,有正厅与东西厢房,正厅三大间,与五间北房之间有穿廊相连,平面构成“工”字形。这种“工”字形的平面建筑是自宋元时期寺庙、官廨和府邸中最流行的平面建筑。明代以后多省去了穿廊变成加厢房的四合院。北京城民居很少见到带穿廊的“工”字形平面建筑,但是在一些大的衙署府邸中还有存留(见《加摹乾隆京城全图》)。<br/>此院可以说是北京民居中保留穿廊的孤例。<br/> ——徐苹芳</font></p></font> 是的,有的工字建筑还很经典。 老北京宅院中保留穿廊的例子不止这一例,育群胡同、干面胡同等现在还有实物。 <p>这个工字形布局我觉得不理想</p>
<p> </p>
<p>穿堂的廊子太长了 后房由于穿堂的存在 失去正面形象</p>
<p> </p>
<p>从增加室内面积和组合的角度 前后房应该靠近点 穿堂短而封闭 类似养心殿和后殿 毓庆宫和后殿那样的布局 内部空间分割复杂 好似迷宫一样 那多有情趣啊</p>
<p> </p>
<p>武英殿和文华殿也是如此 我看书上复原的金元时期的工字殿 都是这样</p> 徐苹芳老先生为保护老北京的文化遗产作出杰出贡献,老先生一路走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