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碑楼有没有逾制?
<p><br/>重檐的王爷碑楼倒是很少见,这到底算不算逾制呢?</p><p>还有就是碑楼上的标语也太......</p>
<p> </p><br/> 庆王爷死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了,应该也就不存在什么制不制的问题吧?就算把瓦片都换成黄,民国的司法机构也不会追究。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松园</i>在2009-6-18 22:07:00的发言:</b><br/>
<p>遗存算多得了,凑一起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惜都是分散的。永璘墓遗存神桥、地宫,绵慜墓遗存王八一个、宫门享殿各三间(快塌了),奕匡就剩这碑楼了(碑崩碎了垒墙了,碑楼那院子的院墙都是碑块),朝房的墙还是原来的,顶子挑了新盖的,载振姨娘坟六间朝房一神桥,外加半扇围墙</p></div>
<p>奕匡的墓应该算是最晚的了吧,地宫还在吗?为何当地不维修一下做个旅游项目呢?</p> 能剩下这个残破的不完整的碑楼就已经是罕见了,别的?不知道都哪去了,那么大的墓地,就是毁,也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可就是没有影儿了,邪门。。。 请问这个墓现在还剩下多少?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客人</i>在2009-6-18 8:46:00的发言:</b><br/>请问这个墓现在还剩下多少? </div>
<p>遗存算多得了,凑一起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惜都是分散的。永璘墓遗存神桥、地宫,绵慜墓遗存王八一个、宫门享殿各三间(快塌了),奕匡就剩这碑楼了(碑崩碎了垒墙了,碑楼那院子的院墙都是碑块),朝房的墙还是原来的,顶子挑了新盖的,载振姨娘坟六间朝房一神桥,外加半扇围墙</p> 这个王爷坟在什么地方? <p>恩恩,现存的王爷坟碑楼,重檐的仅此一例吧,毕竟是民国时修的,有清的制度,但也约束不了了。有意思的是,这墓用的琉璃瓦的款识是民国字样,而碑的落款却是宣统九年。</p>
<p>记得以前问过羊山的大爷,说定恭王的碑楼也是重檐的,不过大爷说的也不一定准确</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客人</i>在2009-6-17 11:21:00的发言:</b><br/>这个王爷坟在什么地方? </div>
<p>昌平流村白羊城</p> <p>清代官制的碑楼重檐歇山的碑楼比较常见,倒是单檐的碑亭少见;</p>
<p> </p>
<p>王爷坟作为政府工程,应该不为过。</p>
<p> </p>
<p>明代的有些坟前碑楼比这个有趣,是石仿木结构的,当然也是重檐的多</p>
<p> </p>
<p> </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黑龙</i>在2009-6-17 11:53:00的发言:</b><br/>
<p>清代官制的碑楼重檐歇山的碑楼比较常见,倒是单檐的碑亭少见;</p>
<p> </p>
<p>王爷坟作为政府工程,应该不为过。</p>
<p> </p>
<p>明代的有些坟前碑楼比这个有趣,是石仿木结构的,当然也是重檐的多</p>
<p> </p>
<p> </p></div>
<p>清代碑楼的等级似乎还有商榷的地方,帝王及皇后的碑楼目前看见的基本都是重檐,妃园寝的碑楼为单檐,但也不绝对,清永陵的4个碑楼都是单檐的,只不过用的黄瓦。</p>
<p> </p>
<p>清王爷坟就更难说了,主要是记载不全,实物太少。目前能看见的实物中,倒是单檐居多(七爷、九爷、肃慎、瑞怀),重檐仅奕劻一例吧。如果说庆王一系为世袭罔替,所以加恩修了重檐的碑楼,那么七爷更有这个资本,呵呵。</p>
<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