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5 23:25:00

[求教]关于清代王府建筑的规制,附孚王府图片

<p>请问谁有关于清代王府建筑的规定 比如中轴线上都有哪些规定的建筑 每个建筑的开间数量 屋顶样式 台基高度等等</p>
<p>听说《大清会典》上有 哪位能抄上一段分享分享?</p>
<p>&nbsp;</p>
<p>另外 北京现存的王府中 符合这些规定的足制建筑有哪些?孚王府是吗?</p>
<p>&nbsp;</p>
<p>孚王府的正门和后寝门都是歇山顶吗?</p>
<p>&nbsp;</p>
<p>孚王府的后寝殿和正殿一样 宽达七间歇山顶 绿瓦 四周出廊这否超出了规定?太夸张了吧?</p>
<p>&nbsp;</p>
<p>它大门那对狮子比天安门的都大 皇上能干?这不是反了吗?</p>
<p>&nbsp;</p>
<p>&nbsp;</p>
<p></p>
<p><br/><br/></p>

不与取 发表于 2009-6-16 09:19:00

都是过眼云烟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6 10:37:00

在顺治九年(1652年)清廷颁布的条文中,详尽规定了王府定制:亲王府,基高十尺,外周围墙。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殿,广七间,前墀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寝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后楼、翼楼、旁庑,均本色简瓦。正殿上安离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房,用五种。凡有正房、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梁柱帖金,绘画五爪云龙及各色花草。正殿中设座,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基高尺有五寸,朱裸彩绘五色云龙,座后屏三开,上绘金云龙,均五爪。雕刻龙首有禁。凡旁庑楼屋,均丹朱户。其府库、仓焦、厨即及抵候各执事房屋,随宜建置于左右,门往黑油,屋均板瓦。<br/>&nbsp;&nbsp;&nbsp; 从这个亲王府之定制, 我们可以看到,其规定有多么详细。<br/>&nbsp;&nbsp;&nbsp; 再看对郡王府的规定:基高为八尺。正门一重,正屋四重,正楼一重。其间数、修广及正门金钉、正屋压脊,均减亲王七分之二。梁柱贴金,绘画四爪云蟒,各色花卉。正屋不设座,余与亲王府同。再到贝勒府,基高变为六尺。正门仅三间,启门一。而贝子府,基高仅有二尺。<br/>&nbsp;&nbsp;&nbsp; 此制度,初时在崇德年间曾有过规定,因在定都北京前,不赞述。此后,始修于康熙朝的《大清会典》,在其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各朝井辑续修时,对府第制度均有记载。光绪钦定的《大清会典》基本上沿用了乾隆时的规定,只是个别词句小有出入。此中规定的府制,较顺治朝更为详细。现将其有关规定列表如下:<br/>&nbsp;&nbsp;&nbsp; 从顺治朝和光绪朝两个府制规定关于亲王府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盖本上是一脉相承,大同小异;二、基高上虽变动稍大些,但顺治朝只有1个10尺的笼统规定,而光绪朝从正门到5重里宇都规定了具体的高度;三、对后襄间数的规定稍有差异,顺治朝规定为二重备5间,而光绪朝则规定一重广7间。<br/>&nbsp;&nbsp;&nbsp; 从这些府制中,我们还可以,到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等级分明、差别明确、区别详细。<br/>&nbsp;&nbsp;&nbsp; 其府制规定的建府上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主轴线上的建筑有几重;二、主要建筑如正门、橄、堂、寝、楼的规模;三、建筑物上的装饰,如梁栋彩绘、门钉数目、压脊兽种及数一等;四、正殿内是否设座及屏风等。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6 10:38:00

&nbsp;从王府主轴线建筑一览表看,所建的王府,主轴线上总体布局大体一致,局部小有差别,多数达不到规定标准,很少有通制的。《大清会典事例》仅记载郑王府一例逾制:“顺治初年定王府营趁悉遵定制,如羞址过高或多盖房皿皆以罪。四年,郑亲王营造王府,殿基逾制,叉扭用钥脚、龟、鹤,罚银两千两”。而多数王府则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就拿遨制的郑亲王府来说,也只是基高通制,傳用了不该用的物品;而其大服、东西配楼、后殿、后罩楼等均不足规定的标准,如同那王府标准;后重建时,后罩楼才增建2间,达到了标准。<br/>&nbsp;&nbsp;&nbsp; 其实,以上的制度,只是对一般宗窒封爵而言的。皇子分府有时却不受这些制度的约束。比如圣祖康熙皇帝的诸子,无论是封贝勒还是封贝子,其府建制和诸王府没什么大差异。皇二十二子贝勒允枯府,有正门5间、大段7间、配楼7间、后服5间、后襄7间、后罩楼7间,基本上同于亲王府。皇二十三子贝勒允祁府,有正门5问、大段7间、配楼5间、后服3间、后寝5间、后罩楼5间,介乎亲王府与那王府之间。这二府,是世宗雍正为其建的。不过,此后奎子封爵分府,再无不封王的情况了。再有,如圣祖第三子诚亲王允社之子弘暻受封贝子而叉准其按王府形制兴建新府,也是一个不圣制约的特例。<br/>&nbsp;&nbsp;&nbsp; 至清晚期,除孚、醇王府外,多数承袭改建或新建王府趋于简化朴实。如位于灯市口西街的,惠亲王府,已无楼的趁制,主要服堂改歇山顶为硬山顶,斗拱形式也由重拱简化为单拱或无斗拱。再如有权势的恭亲王,其府正门、后寝也是硬山顶,其后楼建成转角楼数十间,更是突破成文规定。这反映了当时国家财力的不支和府建规制的松弛。<br/>&nbsp;&nbsp;&nbsp; 府制规定,基本上限于王府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至于东西跨院的住房及花园等,限制度的并不是太严格。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5 23:32:00

<p>我想要更详细的 您的这段太笼统了</p>
<p>&nbsp;</p>
<p>另外 孚王府的正殿为什么不出廊 为什么正中的一间不开门?正殿屋檐下可以悬挂类似大内那样的匾额吗?</p>

斑马 发表于 2009-6-15 23:39:00

北京的清代王府很值得研究啊!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5 23:29:00

据《<a name="baidusnap0"></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大清会典</b>·工部》记载:“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住所,均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的住所称<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b>。<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b>中的正房称为殿,殿顶覆盖绿琉璃瓦,殿中设有屏风和宝座,外表看上去很像一个缩小的宫廷。府比起<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b>来规模就小多了,府不仅不能用琉璃瓦覆盖屋顶,而且正房也不能称殿,屏风和宝座当然就更不能设置了。至于那些不是凤子龙孙的达官显贵,尽管有封爵或有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头衔,他们的住所也只能称“宅”、“第”。
<p>  在产权上,“府”和“<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b>”都是皇产,统归内务府管理。一旦撤掉了爵位,就要相应地撤府,产权收归内务府,以备将来再分给他人。“宅”、“第”一般都是私产,由住房人建造或购置。 </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5 23:30:00

清代<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的</b>格局<br/><br/>清代<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王府的</b>格局,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大清会典</b>》中有明确的规定。北京的王府一般都坐北朝南,最"前沿"有东、西阿斯门,门外有"辖喝木"、上马石、拴马桩,对面有照壁。阿斯门内为狮子院,当中为宫门,左右石狮子对称。王府宫门五间,中间三门开放(即三明两暗)。王府围墙基高三尺。正殿--银安殿七间(郡王五间),基高四尺五寸,两翼配楼各九间。正殿前丹墀护以石栏,台阶高七尺二寸。殿内设宝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十一尺,后列屏风三扇,高八尺,绘金云龙。后殿五间,基高三尺。再后寝殿,七间,基高二尺五寸。该殿亦叫神殿,东间是王爷结婚洞房,西间是满族风俗祭祀场所。后楼七间,也叫遗念殿,是供奉祖先遗物处。佛堂、祠堂都在这里。最后有罩房(楼)若干间。<br/><br/>以上是王府中路格局。东西跨院是花园和住房(有的花园在中路后部)。正宫门和殿宇顶部覆绿色琉璃瓦,房脊上安吻兽。门柱漆红色。主建筑可用五彩金云龙纹装饰,但禁止雕刻龙首。门钉纵九行,横七行。楼房和旁庑用筒瓦。其他附属建筑,如库、仓、厨、厩等用板瓦,门柱漆黑色。<br/>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5 23:31:00

但是北京王府全部达到各项标准者不多,尤其是清代前期所建之府邸,不是间数不足,就是应起楼处只建平房。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6 00:47:00

<p>斑马老师要休息了 打搅你太不好意思了 我也睡了</p>
<p>&nbsp;</p>
<p>再发一张图 裕亲王府 正殿宽9间! 气死皇上了</p>
<p>&nbsp;</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6/2009616047236149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5 23:46:00

您有空开贴给我们讲讲课吧

斑马 发表于 2009-6-15 23:44:00

早年玩过几年,这几年因为项目多,而且庞大,王府已经3年多没沾了,不过北京城的王府和贝勒府基本全考察过了。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5 23:42:00

<p>您多研究研究 让我们摆脱疑惑吧</p>

斑马 发表于 2009-6-15 23:50:00

开课不敢当,论坛里大师级的人很多。而且我更喜欢单个问题或主题深入讨论。不过我以前讲过很多次北京的王府,你网络上找找,也许还有。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5 23:52:00

我在5楼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斑马 发表于 2009-6-16 00:09:00

<p>孚王府的正殿为什么不出廊 为什么正中的一间不开门?正殿屋檐下可以悬挂类似大内那样的匾额吗?</p>
<p>&nbsp;</p>
<p>现在看到的已经很难说是当年的,礼王府也没有出廊。正殿屋檐下可以悬挂匾额</p>
<p>&nbsp;</p>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6-16 11:03:00

<p>&nbsp; 亲王府中,按照府制规定来衡量,<a name="baidusnap3"></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裕亲王府</b>是最标准的一座亲王府。该府为敕建,完全按照规定修建。<br/>&nbsp;&nbsp;&nbsp; 据康熙《<a name="baidusnap0"></a><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大清会典</b>》记载:“康熙六年建<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9999">裕亲王府</b>,大门一座五间。正服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厢房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p>
<p>&nbsp;此王府的修建时间为康熙六年,距离新颁布的分封制度不久,所以有意建成王府建筑的范例。&nbsp;</p>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09-6-16 21:50:00

<span class="username">&nbsp;
<div><span style="FILTER: glow(color='#A6BA98',strength='2'); WIDTH: 105px"><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b>析津志</b></font></span>真太感谢了</div></spa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教]关于清代王府建筑的规制,附孚王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