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 褡裢火烧
<br>什么是褡裢?老辈子人们装东西用的布袋子,褡在肩头,一前一后。这褡裢火烧就是因为外形儿酷似褡裢儿,才有了这么个大号。 <br><br>瑞宾楼的褡裢火烧 <br><br> 在前门大栅栏地区有一条不长的胡同,叫门框胡同。门框胡同里有个不大的餐馆,叫瑞宾楼。瑞宾楼经营着一种著名的北京吃食,唤作褡裢火烧。 <br><br>清代光绪年间,在老东安市场有一个做火烧的小食摊,摊主是一对从顺义来的姚氏夫妇。 <br><br> 这姚氏夫妇做的火烧与众不同。把面和好了,擀成薄皮儿,里面装上拌好的馅,折成长条形,放在饼铛里用油煎。火烧煎得了,颜色金黄,焦香四溢,味道鲜美可口。一来二去,小摊的生意越做越火。姚氏夫妇索性开起一家名叫润明楼的小店,专门经营褡裢火烧。 <br><br> 后来,这店由于姚家晚辈经营不善,倒闭了。 <br><br> 该着北京的老少爷们儿口福不绝——当年润明楼里的两个伙计罗虎祥、郝家瑞把“香火”传承下来,合伙在前门门框胡同里开起一家饭馆,继续经营褡裢火烧。店名从俩人名中各借一个字,叫祥瑞饭馆。一时间名噪京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 <br><br>公私合营,祥瑞饭馆划归国有。“文革”中,几次更名。先是叫“红岩”,又叫“飓风”,改革开放之后叫瑞宾楼。 <br><br> 那位问了,您这儿侃这么热闹,这褡裢火烧到底绝在哪儿? <br><br> 先是面。面要活得软硬适中,醒一会儿,揪成小剂子,再擀成长方形薄皮儿。然后是馅。把肥瘦猪肉剁成碎泥,放进葱姜,再用由猪棒骨和小柴鸡炖的高汤打馅。接下来是包。用拌好的馅放在皮儿上卷包好,两头封住,上铛时拉成扁长形。最后是煎。放在饼铛里用油来煎,直到两面金黄出锅。 <br><br>说得轻巧,做来可不简单。面的劲儿,馅的味儿,包的齐整,煎的火候儿,没有一样不要功夫。看着人家做起来挺容易,等咱们自个儿一上手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 <br> 我好想吃 谗!!!!!!!!!!!!!!!! 吃过不少,可是也没觉得怎么样。 <P>我也是在瑞宾搂吃的褡裢火烧,真的很好吃,一恍十多年过去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店?</P> <P>有啊!还在那里。</P><P>在丰台区的同仁医院旁边有个“老邻居褡裢火烧”。味道不错,爱喝两口儿的朋友还能温壶酒。</P> <P>右安门大街有个左临右理褡裢火烧不错</P><P>那次我们10个人要了九两,楞没吃完</P><P>那东西倍儿扛饿</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篇儿</I>在2005-3-4 22:51:32的发言:</B><P>右安门大街有个左临右理褡裢火烧不错</P>
<P>那次我们10个人要了九两,楞没吃完</P>
<P>那东西倍儿扛饿</P></DIV>
<P>呵呵!是不是都没好意思吃啊!一个人还不到一两!</P> <P>说实话,我年初七去门框胡同想去吃爆肚冯,结果没开门,就在隔壁瑞斌楼吃的褡裢火烧,说实话,味道一般,跟街边卖的的肉饼的味没啥区别,那一日吃得我倍感失望...也可能没吃到好的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