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清宴 发表于 2009-3-25 22:12:00

团城

<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9-3/2009325221367995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br/>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3-25 22:19:00

清漪园旧物.

老盘子 发表于 2009-3-25 22:15:00

治镜阁。

rmj7976 发表于 2010-9-20 23:07:00

<p>转帖:<font face="Verdana">治镜阁</font></p>
<p>&nbsp;</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西湖北部的湖心岛上,是一座城堡式三层楼阁,上层为佛殿,供奉铜无量寿佛。此阁有内外双层城墙,外城直径59米,高5.4米,四个方位都建有城门,城墙上下对门修建四座三开间的观景敞亭,四亭由60间游廊连接。内城墙直径35米,高1.4米,城上正中建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三层楼阁,四面均为三间并出抱厦,顶层悬挂“治镜阁”匾额。内外城之间贯通湖水,双城的四对城门之间架起四座石桥,可相互通行。治镜阁新颖的建筑形式,使它成为“蓬莱仙镜”中的一座水城。<br/>&nbsp;&nbsp;&nbsp; 乾隆帝修建治镜阁有深刻的政治含意,其意有二:“一曰镜古治,善政与恶政;二曰镜今治,敬胜与怠胜。敬则其政善,民安而俗正;怠则其政恶,君骄而臣佞。”(《题治镜阁》)他的结论是:“敢不戒其怠,犹恐驰兹敬”。他认为,“万民之衣食,诸吏之贤奸,九州之丰歉,四海之经权”,都是君王的“治”之所系,所以“治人先治已”,要做到:“求贤惟(石乞)(石乞),勤政要孜孜”。为就是弘历游治镜阁引出的思索。<br/>&nbsp;&nbsp; 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因治镜阁远在湖西,并未受到彻底的破坏,倒是慈禧修颐和园时,因资金缺乏,将治镜阁的砖石木料拆卸一空,运去建万寿山前山的宫殿楼阁,使这里变成一座荒岛。</font></p><font face="Verdana">
<p><br/>“治镜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名字中的“治”是政治或治理的意思;而“镜”有明鉴、明察之意,合在一起便为“明察政治”之意。</p>
<p><br/>&nbsp;&nbsp;&nbsp; 根据史料记载:治镜阁是一座典型的圆形堡垒式建筑。当时城外护城河内有水环城而过,内外城由四座石桥相连。下方的圆城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开有一门。并且在门的上方均有精致的题额:东面的是“秀引湖光”;西面的为“清含泉韵”;南面匾题:“豳风图画”;北面则为:“蓬岛烟霞”;应该均为乾隆皇帝的御笔。<br/>&nbsp;&nbsp;&nbsp; 单从这四块匾额的内容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当时清朝皇家在西堤修建这座岛的初衷,诗情画意的古韵中的确夹带着一袭仙风道骨般的气质。</p>
<p><br/>&nbsp;&nbsp;&nbsp; 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惨遭英法联军的抢掠和焚毁。南湖岛和藻鉴堂岛也先后被洗劫,但同为“仙岛”的治镜阁却阴差阳错逃过了这一劫。因为据说英法联军是最后发现西堤西边的这座色彩斑斓的小岛的。看着治镜阁那宏伟的亭台楼阁,馋涎欲滴的侵略者们却找不到渡湖船只。原来,在刚才火烧清漪园的时候,他们疯狂地把湖上的船坞也点着了,最后侵略者们只能“望湖兴叹”,治镜阁就这样奇迹般地被保存了下来。<br/></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