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ong 发表于 2009-2-18 10:30:00

北马道、郝氏金丹、瑞德堂

 
<p>&nbsp;</p>
<p>&nbsp; 广安门有城墙、城门楼子的时候,一进城门,马路两边各有一排平房。北房守城官兵,南房敛捐收税;房前挺宽的空场,守城兵丁操练,交钱百姓排队,都方便;房西侧靠城墙连着座大门,门里是城砖立着砌的礓礤坡道,骑着马可以登上城头,叫马道。房东侧,南北胡同就叫南北马道。现在南马道还剩一截,往东通南线阁,剩一段路,留一个名。北马道就全没了。广安门门楼子拆的早(56年),“深挖洞、广积粮”时候才拆城墙;城墙改成马路叫南北顺城街;开办了一阵子农贸市场。修立交桥、扩两广路;拆除顺城街、南北马道之间的建筑,两条路合并,叫广安门南北街了。</p>
<p>北马道那会儿,土道,不宽,能走骡马大车;不长,往东奔善果寺,往北不通;道西是城墙,道东是大街商铺房。房后有条人走出来的小道通北线阁,道北一片下洼子平地;有一米高的土墙圈着,北半拉种了竹子,围着三座青砖盖的院子;院外是种植中药材的药圃;药圃上坡是那条小道,道南瑞德堂药铺后墙,正门在广安门大街路北。这20亩地(13000平米)和药铺,都是郝家的产业。</p>
<p>郝家发家有个靠不住的传闻。常被人印证为“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得夜草不肥”的依据。说是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闹事,八国联军进北京,老佛爷带皇上跑的时候,不叫老百姓带东西出城;带单刀,花枪什麽的,说是“保驾”去,才叫出城。一个推独轮车的人,在城门口被守城兵勇拦住。人出城,车留下;要不人车一块儿回去。郝家老爷子郝善卿,北马道住家。推车人扭回头进了北马道,见一家院子门虚掩着,就放下车进了院;郝善卿正在院子里转磨,兵荒马乱的日子口儿,谁坐得住?见有人进来,“您什麽事?”“我有个事,求您帮个忙。推着车不叫出城,想把车寄存您这儿,也就搁三五天”。“这麽乱,丢了毁了的,都保不齐。我怕对不起人。您找找别人吧。”“别价了,您守家在地,我放心。这年头谁也虑不了后;有闪失绝不讹您!”说着一揖到地“虽是萍水相逢,可人在难处,求您发善心帮个忙!”随即撩衣襟行大礼,郝善卿一把搀住“别!别!“。推车人把小车推进院子。喊了声”后会有期“!走了。没留下姓名,没说清车里的东西。郝家原封不动的把车放到存放杂物棚子里。大清国改成了中华民国;十几年,小车的主人没露过面。郝家人也没动过这辆车,不碍事,用不着,连窝儿都没挪。这年连阴天,半拉月没露太阳。郝家堆东西的棚子漏的稀里哗啦,没要紧的东西,天晴了再说吧。</p>
<p>好容易盼到天打开了,把淋湿的东西摆一院子;小车还没散架,挺沉;连抬带推弄到院里,车上俩铺盖卷,落满了土,漏上水的地方成了泥。手一碰布糟的跟豆纸似的,一块块掉。一搬,死沉死沉,像裹着大砖头。一提溜,滚出来一堆大元宝。俩铺盖卷都是。郝善卿蒙了:怎麽办?本主不来,还没地找去!别人的肉,能长到自己身上?先收起来再说吧。万一那天有人找来呢。交回本主,完璧归赵;人家满意,咱心里踏实;两全其美。</p>
<p>这麽一大笔钱,放在家里;不能动,不能跟外人说;还怕出事吃挂落。“外财不富命穷人”,别再招出什麽漏子!好一阵子吃不好睡不好。把炕面子方砖揭开,元宝填进去,一块一块铺好,黄泥勾缝。那天人来,刨炕,现掏!好在单门独院,插上门干什么也没人知道。郝善卿渐渐塌下心来,平复如初。但没动心思用这笔钱。</p>
<p>民国五、六年吧。在茶馆 里传话说,万春堂夹道东边有两间门脸,想出手。郝善卿动了心思。买过来,开个药铺。在胡同里也有生意,可那是等食吃,跟在大街上开门脸差远了!元宝在炕洞里,孵不出小的来。用多少记账!本主来,咱不赖帐。赚了,如数归上。赔了,有账在。暂借,不昧良心!不缺德。他想通了。来人儿跑了几趟,说成了。买下门脸,内外装修,筹备药铺开业。跑合拉纤的人,号起了郝善卿的脉:一定得了外财,发了。买房子置地,是头等大事。产业是大树的根,根深才能枝繁叶茂。这帮人撺掇郝善卿;他也就坡下驴,一不做二不休,买下西隔壁的大车门院子,又买下房后的20亩地。盖住宅、修作坊;雇人打墙平地,栽竹子种药材;民国八年,瑞德堂正式开业。</p>
<p>瑞德堂经营得法,颇具特色,很快打开局面。参照古方,酌加增减创制郝氏赤金丹、郝氏养肺丸等中成药。刊登广告,开发邮购,当时都是创举。也使郝氏金丹驰名全国。郝家委任乐(岳?)先生为管事掌柜,负责全盘。他精心敬业,改进制药作坊的工艺装备,设计新颖包装;设立邮购、业务(跑外)、财务(账房)、后勤(杂务)等机构,生产、经营、生活都有专人负责。当年私家铺户极少懂管理学问,更不用说这麽做了。</p>
<p>郝善卿的儿子郝际云,京城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的弟子,华北国医学院出身。和打磨厂大夫董德懋是师兄弟儿。私人关系较密切(董大夫曾任华北国医学院副院长,后是广安门中医研究院专家,有不少译著)。郝际云在广安门一带几乎尽人皆知。1949年前后,在牛街北口东侧路南(现农业银行处)曾 开设“郝际云诊所”。</p>
<p>郝家虽发了财,家运却不顺。用人得力,生意兴隆;郝老爷子心闲了。有了闲心,娶房姨太太。家里有了不稳定因素。郝际云正当年,光有闺女没儿子,向爸爸学习,理由充分,也娶姨太太。打架怄气,天天天。郝际云牛街口买房,带着如夫人开诊所,躲了。如夫人作脸,还真给郝际云生了个大胖小子。</p>
<p>郝家雇的厨子,河北农村的,老家没亲人,光棍;在郝家干二十多年,工钱在东家手里存着。1950年老家捎话,叫他赶紧回去,回去晚喽,就分不着地了。他跟郝善卿说算账回家。郝家不放,让他接着干,不给算账。老汉想不开。上吊死了。郝善卿难过后悔,太对不起人了。给他料理后事,把他存放的工钱,一分不少的塞进棺材。</p>
<p>解放后私人商铺的雇员,经过学习,觉悟提高。对资方的剥削本质认识清楚了;谁养活谁的道理明白了。自觉的靠拢组织。乐先生举报郝善卿逼死工人;资本家历史罪恶严重,又犯新罪,抓进监狱。没等到宣判,郝善卿瘐死狱中。</p>
<p>婚姻法公布实行。有俩媳妇,只能留一个。郝际云和小老婆离婚,儿子小,跟妈妈走了。</p>
<p>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听说郝际云还住广安门,大车门院子把门东首小南屋。他坐屋门口小板凳上,“您还认识我吗”?他摇摇头。我自报家门,他木然:“呃!呃。”不再说话。一个老女人从门里探了探头,没说话。不认识。单方面表示告别,没回应。不知道他离婚后,几十年来怎么生活的。听说他大老婆早死了,现在的老伴,是唱大鼓的艺人。 不知怎么到一起的。还收养了一个女儿。其他亲属没有来往。老街坊找上门去,还给看病。号脉开方,不少收钱。没了笑脸,不说一句近乎话,没一点热乎劲儿。老了?新老伴儿管的?</p>
<p>郝际云,北京早先中医社团里有一号。北京中医圈内也是数的着的人物。生在天子脚下,住在闹市街头。小铁炉子,煤球,劈柴,笤帚,簸箕,围着小板凳,板凳上是他, 不说话,也不抬头看人。二十多年前的影像还在眼前。</p><br/>

草长鹰飞 发表于 2009-2-18 20:39:00

或许是吾孤陋寡闻,读过关于老北京文字自认为不算少,从金受申、翁偶虹、王世襄、邓云乡、单士元、二周、郁达夫、吴晓玲、高桂云直到现在的陈平原,这样写人物的,没见过,把人寄予大的背景之下描述,着笔不多,历历在目,真是佩服,谢谢先生,愿多赐美文,更愿先生文字早日付梓让更多人享受!!

析津志 发表于 2009-2-18 23:20:00

写的好!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09-2-18 12:22:00

<p>精彩!</p>
<p>&nbsp;</p>
<p>“乐先生举报郝善卿逼死工人”--这乐先生是谁?同仁堂乐家?</p>

老盘子 发表于 2009-2-18 11:08:00

<p>您博客怎么上不了了?</p>
<p>&nbsp;</p><br/>

pangong 发表于 2009-2-21 14:42:00

<p>谢谢鼓励。版主过奖了。</p>
<p>回盘子先生:博客改版,原有的内容都删了;也打不开。新的千龙,已注册,都是老北京网发过的;千龙网能打开,在杂谈里。</p>
<p>回提问:姓乐或岳,弄不清了。似乎和同仁堂乐家没瓜葛。</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马道、郝氏金丹、瑞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