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ong 发表于 2008-12-24 11:02:00

礼不下庶人,庶人自为礼

 
<p>&nbsp;</p>
<p>庶人是草根,草根住杂院(49年以后的军队大院、机关大院,不算。)杂院住户多,户多人就杂。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同院有共识:关上大门,咱就是一家子。日久年陈传留的礼数,制约、维系基层社会的运转,调节、润滑人们的关系;和谐、和气、和好,共生共存。</p>
<p>互相在“礼”的规范中和颜悦色谦让行事,传达的是彼此尊重。本是邻居而以家族方式排辈分,体现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新街坊的看房过程就排辈儿了。中介一般是本院熟人,带着来看房,拜会街坊,各户一转,李大爷,王二婶;张三哥、赵四嫂等等。辈儿排定,只要在这院,就按这个辈分说话办事,老人孩子,都以您为准排辈分。“赶明儿咱就一家子了,少不了给您添麻烦。”几乎对每家都客气一句。要是没熟人,一进院,北屋大爷正坐那喝茶,隔玻璃见生人进来,就盯上了。往里走。老爷子拉门出来:“您找谁?”“我看看房。”“好好,要能搬来,咱对门。”说着老人就走近前来。“房子行,不漏,不潮。您几口人?”“满住,宽宽绰绰的!”口气像现在房屋中介公司的。还会让您:“屋里坐会儿,喝碗水!”如果想了解更多,跟老人回屋聊聊。“住街坊,图的是人性。街坊人性好,比房好强。这院人性不错。没嘎杂子琉璃球。”老人怕嫌房不好,一再做工作。真的搬来了。他会张罗带你拜街坊、排辈分,你就融入这一群落,成了新成员。</p>
<p>常言说;街坊辈儿,瞎胡论儿。可要论到那了,就得按论到的办。尊重老辈,爱护晚辈。全院大小,长幼有序。院里大事小情,岁数大的、辈分高的拿主意,说了算。也没不服的。小孩晚辈,见了叔叔大爷,象见了亲爸,恭敬又畏惧;大人们也像对自己的儿女,抚爱,训诫。父母们尊重长辈的权力,不护短;即使有过分的话,不挑眼,明白是为孩子好。论哥们儿的,也按兄友弟恭的要求办。所以那时争当小辈,能叫叔的,不叫哥;本该是嫂子,偏叫人家喊弟妹。为的是好说话。当小的容易得到宽容,理应被包涵。自然也须社会承认辈分的作用。这种方式的交往,有时会成为世交,像有血缘关系一样,延续几代。街坊的红白喜事,老人庆生,孩子满月,都礼尚往来,必有表示。亲疏远近,薄厚有别。一家有事,都会伸把手。揣手看笑话,耷拉肩膀,没有。赶上红白事,也得操办;钱少,能做饭的,尽义务,掌勺。招待、采买、保洁、搬运,都是志愿者来。能省的都省。地方窄憋,街坊临时合并,腾出空房,装饰布置,礼堂餐厅齐备。草根眼里全都光鲜齐楚。聚集的是热心和热情。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聚不来人心跟情谊。造不出和谐。平日里,也会有亲戚朋友,来往走动。都会是共同的客人,见面问好:“您待会儿这屋坐!”用孩子口气称呼您:“叔儿来啦!”“舅舅来啦”!赶上家没人,也有人替您待客;请进屋、让座、沏茶倒水张罗。有事代为传达,没事也知道曾客來,未遇。大家彼此听差。</p>
<p>有人说北京人打招呼,不论时间地点都是怯木匠——一句(锯):“您吃了吗?”这是不熟北京的礼儿,误解。时间地点不同,打招呼的话能一样?京油子白当!</p>
<p>大清早儿&nbsp; 您起来啦。您早起来啦。</p>
<p>&nbsp;&nbsp; 您喝茶啦</p>
<p>&nbsp;&nbsp; 您没出门儿?</p>
<p>&nbsp;&nbsp; 您吃了吗?&nbsp; 偏过了,您!</p>
<p>午后:您没歇会儿?&nbsp; 躺了会儿,刚起。您呢?</p>
<p>晚上:您还没歇呢啊?(侯宝林相声,《戏剧与方言》有精彩表达)</p>
<p>&nbsp; 夏天晚饭在自家屋门前,矮桌小凳,家人围坐。有人走过:“刚吃您?”,“一块儿吃吧!”“您请吧。我偏过了!谢塮。”隔桌相望,也客气几句:“一块儿吧!”“一样一样!隔席不让。”</p>
<p>北京人的客气话,时间地点,内容说法,口气语调,都是变化的。</p>
<p>出门办事、访亲问友,家里没人的时候,走之前,要跟对门隔壁临近街坊托付托付,说句话;一般就在窗户外头喊:“他婶儿!我去看看姑奶奶;屋门钥匙放窗台上了(或“我可没锁门)。您给照应点儿。我得后半晌儿回来。”“您走吧!给我带好儿”。夏天,会给暖壶灌满开水;主人回来,一进门沏茶洗脸,满不误,开水现成;冬天,火炉子擞炉灰、添煤球,空屋子老暖和着。要不冷炕凉屋子,搓手跺脚捅炉子;暖和过来也天亮了。晚上回来,一进院儿先喊:“他婶儿!给您道乏,让您看家了!姑奶奶一家子叫我给您带好儿!说过几天还来看您哪!”“您瞧瞧,让怹费心,姑奶奶礼儿多!您回屋歇着吧,明儿咱姐儿俩再聊。”</p>
<p>平时大家饭菜都差不多。吃回差样的。会给街坊送一碗去。“您老想着我们。谢谢啦”!“不是什麽好的,尝个新鲜。甭卸(谢),套着喂吧。”吃完饭碗送还,但不许刷干净。刷碗,就是不叫再送。过日子,难免互相串换,钱哪,东西呀。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可是借熬药的砂锅,不许还。等人家来要。主动送还,是咒人患病。</p>
<p>住杂院,很难避免不愉快。而且小孩子引发的多。那时观念和现在不一样。争吵的少,面和心不和,不撕破脸。孩子打架伤了,占便宜的家长会主动上门安抚:“这是怎么话说的呢?伤的要紧不要紧?咱带孩子去瞧瞧吧。”受伤的家长:“没事没事,我给他上点二百二,一会儿就好了。孩子那有不淘气的。您甭往心里去。”背地里嘱咐孩子:别跟他玩儿!大人白说。伤口擦完红药水,就又一块跑去了。也有抬杠拌嘴,多少日子不说话的时候。会在红白喜事的热闹场合,一笑泯恩仇。赶不上人家办事,就在拜年的喜庆当口,解开疙瘩,哈哈一笑,释尽前嫌。</p>
<p>杂院有不定时的节日:过阴天。阴天下雨,老天爷给的公休日。家家吃“犒劳”,十家有八家包饺子;早茶一过,乒乒乓乓,案板菜刀打击乐响起。雨声、剁馅声、互相喊叫的玩笑声,乱!透着节的劲头儿。午饭哥儿几个、爷儿几个凑一屋,饺子就酒,越吃越有。难免喝喇嘛喽。只好‘家家扶得醉人归’了。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杂院的歇后语。</p>
<p>北京杂院的礼数,是农村宗族观念的延续。但又不相同,没有强制,没有压力。都居客人位置,都是“客情儿”。都在自我节制的礼仪和客气中;即使您是全院的祖宗,也没有丁点儿特权,有服从是出于对老者的恭敬;“祖宗”对此也明白,说话做事,有分寸,讲尺度;时时注意不能失态不能失和。虽按家族排辈份,分长幼;但大家权利平等,没有高低贵贱;没着力构建和谐,自生和谐。儒家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繁文缛节,就是“下”,老百姓也不习惯。所以自为礼焉!</p><br/><br/><br/><br/>

pangong 发表于 2008-12-26 09:30:00

蒙各位关注捧场,欣喜何如!尤谢居士法眼顾及。回子屋:二百二就是红汞,红药水;三四十年代外用药,只有红药水和碘酒,没有龙胆紫。称红药水二百二。为什麽我还真不知道。

路丁 发表于 2008-12-26 19:17:00

<p>小屋:之所以叫二百二,是因为红药水试验了二百二十次才成功。</p>
<p>&nbsp;</p>
<p>pangong ,说到这大杂院,我想起我的同学,他俩知道他住那条街,她住这条街,离得不远,后来搞对象时才知道,敢情是一个院儿的,东西走俩门儿,原来都没见过。这院儿住户儿有一百多家呢,在南城,不过早拆了。这院儿真大,现在恐怕不会有了。</p>

窝窝头子屋 发表于 2008-12-27 10:45:00

<p>一个院子住进100多户人家,这个院子太可怜了!!!</p>
<p>&nbsp;</p>
<p>&nbsp;</p>
<p>谢谢路丁。叫我屋老太太吧,很老了。他们都叫我闺女小屋。嘿嘿。</p>

羊油麻豆腐 发表于 2008-12-24 16:52:00

以前的感觉。

路丁 发表于 2008-12-24 23:01:00

pangong 写得好,大杂院活灵活现。是那么回事儿。

析津志 发表于 2008-12-24 12:05:00

写的好.

窝窝头子屋 发表于 2008-12-24 12:07:00

<p>。“住街坊,图的是人性。街坊人性好,比房好强。这院人性不错。没嘎杂子琉璃球。”老人怕嫌房不好,一再做工作。真的搬来了。他会张罗带你拜街坊、排辈分,你就融入这一群落,成了新成员。------喜欢这一段。多温情!</p>
<p>&nbsp;</p>
<p>&nbsp;</p>
<p>当小的容易得到宽容,理应被包涵。自然也须社会承认辈分的作用。这种方式的交往,有时会成为世交,像有血缘关系一样,延续几代。--经典呀!!现在这种关系少了,几乎绝迹呀,四凶的后遗症啊!!</p>
<p>&nbsp;</p>
<p>&nbsp;</p>
<p>&nbsp;</p>
<p>您的几个歇后语,可是乐喷了我呀!!</p>
<p>&nbsp;</p>
<p>请教一下,孩子受伤点的那个叫二百二的是啥呀??就是红药水?为何这么说啊?</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礼不下庶人,庶人自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