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什刹海的游泳场
<p>什刹海的游泳场是在解放后北京建设的第一个露天游泳场。在解放后,北京市政府开始对什刹海进行治理,并组成了“三海治理指挥部”。在治理什刹海的同时,什刹海游泳场的建设也开始了,并且在1951年的6月份开始正式投入使用。</p>
<p>什刹海游泳场的正式名称是“什刹海人民游泳场”,当时“人民”是一个很时尚的名词,表明这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游泳场。要说是个“国家游泳场”在当时也不为过,什刹海游泳场确实是当时国内最大、设施最好的露天游泳场。游泳场开幕式上,由北京市长彭真主持剪彩。</p>
<p>要说第一批入场游泳的,除了剪彩之后的一批游泳者以外,我也可以算是“真正的第一批”使用什刹海游泳场的人。</p>
<p>游泳场位于什刹海前海的西侧,与前海之间隔着一条土堤,这条土堤就是现在的前海西岸的那条号称“荷花市场”的地方。土堤以西,原来也是一片水面,解放前这里已经被改造为稻田,附近居民称为小荷地。游泳场就是将稻田平整后,挖出三个基坑,在基坑中用钢筋水泥浇筑出三个游泳池。</p>
<p>在挖完基坑之后,由于地势低洼再加上下雨,地下水和雨水就使得基坑中有一米来深的积水。于是我们附近的孩子们,就把基坑里的水当成自己的游泳池了。我也和弟弟一起加入到这支“儿童游泳队”中,每天只要有空就来这里玩水,直到被上海来的建筑工人把水抽干为止。我还曾因为玩水,把衣服全丢了,来了一次不折不扣的“裸奔”而回。有这样的“游泳记录”又付出过如此“惨痛代价”,什刹海游泳场奠基后的第一批游泳者,恐怕非我们莫属了吧。</p>
<p>游泳场每天有四五个场次,从早八点到晚九点半,每场两个小时,中间清场整理半个小时。游泳票分学生票和成人票两种,学生票五分,成人票一毛。要想去游泳场买票游泳,还必须有游泳证。要想得到游泳证,就得到游泳场的体检室进行体检。体检合格了,再凭体检表和一张照片到游泳场的售票处卖一个游泳证。体检费我记得是两三毛钱,游泳证是一毛钱。凭游泳证可以买一张门票,凭游泳证和门票才能进场游泳。</p>
<p>露天游泳场,在刚解放的北京可是一件新鲜事。所以在游泳场除了可以买票游泳,还可以买票参观。参观?参观什么?就是看看那些只穿裤衩的男女是怎么在一起游泳的。这样的事,现在听起来很可笑,可当时买票参观的却人流如潮。参观路线,就是游泳场西侧的一条两百多米长的水泥路。在游泳场和参观者之间,有一道高约两米的铁丝隔网。参观者可以从南到北,参观比赛池、浅水池,也可以看到跳水池的跳台。</p>
<p>游泳场里有四个游泳池:一个俗称“蘑菇池”的半圆形幼儿戏水池;一个北面浅,南面深,最深不超过1.2米的浅水池;一个50米标准比赛池;一个方形的跳水池。跳水池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三米跳板和两个一米跳板。在这里是否举行过什么比赛,我就不记得了。反正我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后来到了内蒙,还参加过横渡黄河呢!</p>
<p>游泳场刚开场时,更衣室是两座涂绿色油漆的木板房,后来才建起气派的永久性的更衣室。每逢暑假期间,尽管售票处限制售票,游泳池里还是常常人满为患。简直就像个大饺子锅,根本没法游泳,只能站在水里洗个澡。游泳的人中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中老年人不多。还有些外国人,人数很少。其中有一位外国老头,他每次来游泳,就自由自在地躺在水面上,许多人道围着看他。</p>
<p>游泳场内有一片近千平米的晒场,全是水磨石的地面。游泳场的周边,是原来的数十颗高大的柳树,形成一道绿色的围墙。</p><br/>
<p>游泳场离我家很近,直线距离也就几十米。所以游泳场的高音喇叭,就成了我家和附近居民的播音台了。那时候也没有噪音污染这一说,游泳场的高音喇叭每天从早到晚看播个不停。晚场游泳不结束,附近的居民是没法睡觉的。不过北京的夏天,人们都热得无法早睡,正好听着歌曲乘凉,这也算一大好处吧。</p>
<p>喇叭里除了广播游泳场的各种提示性条文,如进场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等等,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形势,播放各种音乐歌曲。头一年播的歌曲有《打败美帝野心狼》、《志愿军战歌》、《金日成颂》以及一些苏联歌曲,如《喀秋莎》等,因为当时只是抗美援朝时期。后来不同年份播放的歌曲也不同,三五反运动时播《三反歌》、《贪污分子你睁开眼》、朝鲜停战时播《王大妈要和平》。还有仿苏联韵味的《万岁,万岁毛泽东》,歌唱中苏友谊的《莫斯科北京》、《斯大林颂》。经常广播的有《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南泥湾》等延安歌曲。播放《二郎山》是在川藏公路修建时期。一五计划开始的时候播放《蟠龙山上锁蟠龙》、《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大跃进时播《社会主义好》。57年以后播放了不少亚非拉歌曲,表示对世界革命的支持。我记得经常播放的有《宝贝》、《星星索》、《河里青蛙从哪里来》(后来不知为什么把青蛙改成了水蛭)等等,直到播放语录歌为止。游泳场的高音喇叭几乎就是一个政治晴雨表。但是我也在那些年头,躺在炕头上学会不少歌曲,这也成了我的“音乐辅导站”。</p>在这儿我要专门说说《蟠龙山上锁蟠龙》这支歌曲,可能现在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这支歌。这是一只电影插曲,唱的内容是荒山植树,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这在五十多年前,真是难能可贵!谁说我们的政府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后?五十年前就在电影歌曲中唱到:“共产党号召,把山治呀,人民的力量大如天!”并且大声疾呼“要保持那个水土呀,不下山!”这支歌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所以我至今还能唱。 <p>蟠龙山上锁蟠龙呀,要把那个水库引下山。</p>
<p>跳水池,后来,就用铁丝网封上了,还要考深水合格证,文革时候给拆掉了。</p>
<p>那时候,救护都带着大墨镜,。文革说,这样像流氓,结果都不准带了。。。。。。</p> 西小海 什刹海游泳场磨菇池知道吗? <p>身体检查,各中学校医也能办~~~~~~~那会儿在这方面好像不垄断:)</p>
<p>西面隔着铁丝网能看到什刹海业余体校的训练。</p> <p>我就是在这个地方学会游泳的。</p>
<p>我的教练是电影《水上春秋》的男主角王应辅。</p> <p>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我考入了什刹海业余体校的体操班呢!那时训练之后随便到泳池去游泳呢!灾难原有体操表演我们还要去观看那是不要门票的,但还是要帮助干抬垫子之类的活呢!</p> 呵呵 变字了 是在南院有个不大的运动场,当有体操表演时,我们还要去观看那是不要门票的,但还是要帮助干抬垫子之类的活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