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少爷 发表于 2006-1-22 03:00:00

14年,北京变了,我老了

<P>下午去后海窜胡同,傍晚的时候在爆肚张吃完饭看到门口镶着这地方的牌子,溜达来溜达去,还是在这“自由空间”里嚷嚷两句看起来比较合适,因为也说不好我想说说胡同或者是说说别的什么东西。
在北京14年了,少年的时候还不懂得什么叫“文化”,就觉得北京是个现代化的大城市。直到感受了真正商业城市的气氛,才知道北京的味道,很深、很浓。
现在的北京比十几年前干净了许多,很多小商贩都被清理了。现在西单的时代广场、文化广场,十几年前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时候就觉着南边那个底下通道出口处的“加洲牛肉面”是最奢侈的东西,有次冬天的凌晨去民航大楼送走赶飞机的老妈后,看见路边的“庆丰包子铺”窗户上的蒸气,想着那热腾腾的包子,馋得我回到广安门还在流着口水。眼下的西单还是热闹非凡,中友和华威的楼前成了时尚的聚集中心。可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自从劝业场变成了“中南大厦”,自从南边盖起了时代广场。同样让我回忆着的,还有王府井邮局门前的油丝炒面。其实那时候觉着那玩意不好吃,因为我更喜欢比较实惠的“6元吃饱”的盒饭,只是现在的前门大街两侧越来越让人恶心了。
再后来慢慢地了解了真正的北京,爆肚、豆汁儿、炒肝......最爱的是卤煮,幸亏还有个“小肠陈”在,好吃的卤煮越来越难找了,索性就盯着那一家,各三差五的去溜达一圈。工作后请外地来的朋友(工作关系的朋友)差不多都是到全聚德,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晚饭就一定会被我带到二条,先去小肠陈垫个底儿,等爆肚冯有桌子了就点上一桌子,慢慢吃慢慢喝。去年夏天在爆肚冯门前的路上支了桌子,旁边是一帮生在那片张在那片的老哥儿,他们说现在的小年轻已经不再吃这些东西了,可咱就是好这口儿,没这店咱活着没滋味。今儿下午在爆肚张吃着,三三两两的进来几桌“小年轻”,听口音都该是北京孩儿,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明显对那里的环境和食物都不满,几乎没动筷子就结帐走了。
昨天去天意,一家商户在卖着自己制作的门墩儿模型,做工虽精巧但仍是不伦不类,老北京的建筑文化已经不再那么受人关注了,我是说精髓,表象仍然是被追捧的。后海那片的“新”四合院让人无法忍受,中不中西不西古不古今不今,几乎没有一户的门墩儿是按照正根儿做出来的,整个门面看起来就象一个漂亮的姑娘画了一个大红色的大嘴巴,让人立刻没了性欲。
幸好还有人关注着“老北京”,那些个玩意儿再不收拾过几年就找不到了,只可惜,在这个“一致向老外学习”的年代,只有法国人设计的才叫工艺品,只有意大利人做的才叫家具,至于房子,宁可盖个正方形的大楼通体镶上瓷砖,也不会再有人搭理那些琉璃瓦、红漆柱了。
</P>

人民大会糖 发表于 2006-1-22 03:16:00

这感受写的就一个字——————真棒

咖啡少爷 发表于 2006-1-22 03:24:00

哈哈,谢谢楼上的吹捧,初来乍道,多多关照!

飞哥 发表于 2006-1-22 21:52:00

欢迎新来的同志,感谢您的原创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4年,北京变了,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