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6-23 23:57:00

<p>想起来就继续絮叨絮叨~~~~</p>
<p>从绒线胡同向北第一家是个食品店,只是门开在绒线胡同里,挨着食品店的门儿再向东就是路兄说的粮店了,两家店都是一眼能看到底的玻璃门窗,这只是凭我的记忆,说错了路兄和朋友们给纠正:)</p>
<p>食品店向北是几家临街的住户,文革前有家姓关的住两间,开了个人像剪纸店,一间自住一间经营,就是那种对着人马上能剪出个侧影,然后贴在彩纸上,生意好像不错,但这位关师傅在红八月中被打死了,他是在石驸马和宣内这一片儿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人。据说是因为解放前做伪事,然后又将剪纸与封资修及流氓联系在一起,他的大女儿与我同龄,是三十三中的学生,打人的红卫兵好像就是三十三中的。他家被抄后遣送了,房子归公,大约就是路兄所说的后来卖山东馒首的趣谈之处了。</p>
<p>再向北是个凹进去的院落,院落北有个一间门脸儿的修车铺,再向北就是第八副食商店了,虽然比二十四店小些,但因为这是正宗的清真副食店,在附近就算比较可观的了,供应牛羊肉和清真食品,售货员也是回民,记得家里大人总是嘱咐到八店买东西说话要小心,别犯了回民的忌讳。</p>
<p>八店向北是一家比较大的自行车铺,与那间小铺不同的是,它管修车也卖车卖零配件,是这一片儿最早在门口安上电打气的车铺子。</p>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6-22 23:4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6-14 17:21:00的发言:</b><br/>
<p>西单大街记的有家副食店好像八店,供应回民的牛羊肉要票的。那里有的回民邻居有时给汉族的街坊羊肉票可以上那里去买羊肉。还有一家百货商场不太大在往南有个住在临街的住户。男主人很胖。他的媳妇也特别的壮。后来男主人因突发脑出血死在牌桌上了。印象中还有出租汽车站,都是华沙车。</p>
<p>&nbsp;</p></div>
<p>是叫八店,是清真副食店,您说的小百货商店在牛肉弯把口北面,出租汽车站是在绒线胡同口南,很大的一个点儿,基本都是华沙和小拉达,有不多的几辆伏尔加----------问好朋友:)</p>

西城追忆 发表于 2009-6-23 07:4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dventure</i>在2009-1-11 22:31:00的发言:</b><br/>西单西边曲里拐弯的胡同里好像有个礼堂,常常放电影,一散场自行车都在胡同里乱钻,忘了是什么礼堂了。 </div>
<p>是不是西单北大街路东边堂子胡同里的红光电影院</p>

窝窝头子屋 发表于 2009-6-23 11:56:00

窗上写着“山东馒首”,自个儿还揣摸这首就是头的意思------,哈哈,越想越有意思。

nelv 发表于 2009-6-23 12:07:00

西单那时候上班天天路过。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6-22 23:2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xjy88</i>在2009-5-14 15:42:00的发言:</b><br/>&nbsp; 元长厚茶庄向南的院子是"文字改革委员会",除四害时我去过那里上房轰过麻雀.再向南的照相馆最早叫"大陆"照相馆,我们兄妹四人和生母唯一的合影就是在那里.过了教育部街再向南有一突出的房子是"西单大药房",掌柜的姓刘是我小学同学刘兴旭的父亲,我俩挺好我没少去他家玩,后来初中毕业他好象考上外地一个水电学校我们就失去联系,也不知他现在何处回到北京没有,快五十年了真想知道他的消息,但愿我这帖子他或知情人看到使我们联系上,那感激不尽了.再向南是"同春堂"药店,因父亲学过中医我们一有病他就开方去抓药或买成药,药店我常去.马路对面是"第八零售店"是附近较大的副食店.我家住石驸马大街(现叫新文化街),西单以南是我经常走的地方,见到你的帖子不由想起往事,随便写点见笑.见您写的很细大概应该是邻居吧,希望网上还能见到您. </div>
<p>朋友好------------谢谢您的提醒儿,您一提我才能想起那个大破门儿的深院子是“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宿舍,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叫王欣欣的就住在向北拐的第二排房,此院挺大的,南面是三十三中学后院。借此问老邻居好!</p>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6-22 23:3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郑晓丹</i>在2009-5-24 14:33:00的发言:</b><br/>呵呵,很久没来了,每次来老北京,心里又是期待又是悲凉,尤其是听大伙儿回忆的街景儿和往事,心里总是酸酸的,毕竟那个环境回不来了,真的是很怀念~~听楼主说的西单的老街,我心里痒痒啊,虽然没有各位记得这么清楚,但我也在西单这地界儿住了10多年了,嘿嘿,不好意思,打我记事儿起也都80年代末了,您说的有些地方还有很深的印象,像什么又一顺,同春堂,印象还是很深的。有些地方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都已经变了样子。。。我只记得西单路口的东南角有个庆丰包子铺,包子铺前面是地铁口,再往南有个文华文具店,再往南有些商铺都不记得了,由于年龄的问题也只记得这么多了,见笑了,与您忆的当年有些差距,非常喜欢您的帖子,期待!! </div>
<p>问个好~~~~~~~</p>
<p>您说的是,那时候的印像总是像刻在脑子里一样,庆丰包子铺我感觉是从拆了长安大戏院才显出来的,挨挨挤挤的好多年,原来长安在时,西介壁是有个食品店,但是不是庆丰我真记不清了,这事儿还是让路丁兄回答一下吧。</p>

路丁 发表于 2009-6-23 01:1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6-22 23:35:00的发言:</b><br/>
<p>问个好~~~~~~~</p>
<p>您说的是,那时候的印像总是像刻在脑子里一样,庆丰包子铺我感觉是从拆了长安大戏院才显出来的,挨挨挤挤的好多年,原来长安在时,西介壁是有个食品店,但是不是庆丰我真记不清了,这事儿还是让路丁兄回答一下吧。</p></div>
<p>老弟发话了,我就再絮叨两句:庆丰包子铺记得还真是拆了长安戏院才出来的,门儿不大,买卖挺好,赶上吃饭点儿,还得排队。那会的炒肝儿、包子,哪是现在这味儿啊!长安在时西介壁那个食品店好像是买点儿食品点心什么的,反正我记得它那儿卖过糖葫芦儿,在那儿碰见汪老师非给我买了串儿吃,后来,它门口还有卖灌肠儿的,那次留金先生也提及此事,都印象深刻啊------。</p>
<p>&nbsp;</p>

路丁 发表于 2009-6-23 01:2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6-22 23:43:00的发言:</b><br/>
<p>是叫八店,是清真副食店,您说的小百货商店在牛肉弯把口北面,出租汽车站是在绒线胡同口南,很大的一个点儿,基本都是华沙和小拉达,有不多的几辆伏尔加----------问好朋友:)</p></div>
<p>那会儿要车,还得先去那儿登记,才给派车,开始挺小,后来就大了,车也多了。好像北京第一个出租点儿就是那儿吧?</p>
<p>到绒线胡同口儿就是一个粮店。记得这口儿往北边点儿,有个小门,卖馒头,大屉上老是热气腾腾的,卖馒头的老爱光着膀子,窗上写着“山东馒首”,自个儿还揣摸这首就是头的意思------,哈哈,越想越有意思。</p>

面茶油饼 发表于 2009-6-14 17:21:00

<p>西单大街记的有家副食店好像八店,供应回民的牛羊肉要票的。那里有的回民邻居有时给汉族的街坊羊肉票可以上那里去买羊肉。还有一家百货商场不太大在往南有个住在临街的住户。男主人很胖。他的媳妇也特别的壮。后来男主人因突发脑出血死在牌桌上了。印象中还有出租汽车站,都是华沙车。</p>
<p>&nbsp;</p>

心一 发表于 2009-6-25 23:08:00

<p>“古旧图书门市部”正式名称是中国书店,可能至今还有这样的“规定”,古旧图书只能是中国书店经营。在北京没有几家门市部,西单算是规模稍小的。其他几家,总店应该是琉璃厂,还有灯市东口,东四,新街口,海淀镇(现在海淀图书城)。还有吗?一时想不起来了。至于改成外文书店,可能吗?</p>
<p>&nbsp;</p>

心一 发表于 2009-6-25 23:11:00

不知是否能找到图片,最好有画家把这些街景画下来。

心一 发表于 2009-6-25 23:15:00

<p>路西说了,路东还没说呢。</p>
<p>记得路口往南第一家好像是文具店。</p>
<p>往南15路车站路边有一个五金商店。</p>

心一 发表于 2009-6-25 23:18:00

<p>百度上找来的“又一顺”介绍:</p>
<p>&nbsp;</p>
<h1>又一顺饭庄</h1>
<div id="lemmaContent">  <b>又一顺饭庄</b>是北京著名的清真风味饭庄,创建于1948年8月8日。在又一顺创建之前,北京的清真餐馆中,东来顺以涮肉为代表称"东派",西来顺以清真小炒为代表称"西派"各以不同的特点独树一帜。又一顺饭庄将东派菜的炮、烤、涮和西派菜的精美、华贵小炒集于一店,自成一体,成为独具北京清真风味特色的菜系。<br/>
<div class="spctrl"></div>  又一顺饭庄开业后,无分"教内外"顾客,纷拥而至,以飨食又一顺菜为快,生意十分红火。一些社会名人常为座上客。 西藏活佛班禅大师曾专程到又一顺用餐;溥杰先生为其题写"又一顺"横幅; 1972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又一顺用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洁青女士到又一顺后写下了"饭香菜美,三江客满意。桌洁杯净,四海人称心"的赞誉之词。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在1985年亲自为又一顺题写了字号牌匾。 <br/>
<div class="spctrl"></div>  又一顺饭庄现在经营上百种清真炒菜、涮肉及清真烤鸭。其中,有"鸭胡"之誉的烤鸭大师在此主灶多年。又一顺在八十年代中期,规模扩大,装修改建为三层楼式结构,增加了烤涮自助餐,供烤涮的品种达108种之多。1999年,因长安街改建,迁至现址。 落座新址的又一顺饭庄,2000年9月30重张开业。主营除传统的品种外,新增部分时尚菜肴。营业面积1100平米,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 ,餐厅环境舒适、优雅。<br/>
<div class="spctrl"></div>  又一顺饭庄是京城老字号清真饭庄之一。它是东来顺饭庄的一个支派。东来顺饭庄的创始人丁德山,是个颇具经营头脑的实业家。他从摆小粥摊开始,发展起东来顺大饭庄,在京城首屈一指。在积累了资金后,他又于1930年后,先后开设了天义顺、永昌顺和又一顺,与东来顺合称为京城“四大顺”。天义顺和永昌顺,以经营酱园、副食、粮食为主。独有又一顺是饭庄,在经营特色上保持了东来顺的传统。 <br/>
<div class="spctrl"></div>  1948年8月8日,又一顺饭庄在繁华的西单路口开业,名噪一时。京城商业繁荣地界,素有“西单、东四、鼓楼前”一说。西单是通往南城及出城走卢沟桥官道的必经之地。北连西四牌楼商业圈,东接长安街,可谓黄金地段。加之东来顺的名气,自然惠及又一顺。所以,又一顺很快成为南城、西城顾客首选之清真饭庄。<br/>
<div class="spctrl"></div>  又一顺的经营特色,承继东来顺风格,以涮羊肉为主,兼营炒菜、小吃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丁德山的经营方针,是在穷人身上赔点本,在富人身上往回找。用涮羊肉去赚钱,而馅饼、水饺、小吃则不赚或赔本。这样,受惠的劳苦大众,就是活广告,帮着传名声、拉主顾。<br/>
<div class="spctrl"></div>  又一顺开业不久,时逢北京和平解放。在50年代,又一顺盛世而兴,在西单商场内又开了分号。国家在招待信仰伊斯兰教国家的外宾时,常请又一顺的著名厨师杨永和去掌厨。杨师傅烹制的“全羊席”及又一顺的拿手菜“它似蜜”,享誉海内外。<br/>
<div class="spctrl"></div>  “全羊席”是将一只羊的各个不同部位,分别烹制成菜肴。多者可达108道菜。杨永和师傅烹制的“全羊席”,曾受到周总理和外国贵宾的称赞。杨永和曾在清真同义西餐馆工作过,他在清真菜系中,大胆引进一些西菜做法,丰富了清真菜的品种。如“炸卧虎饼”原为德式点心,传入北京后称“西洋饼”。此饼分烤、炸两种制法,烤制演变为“茯苓夹饼”,成为京城特产小吃;炸制仍称“卧虎饼”。现已成为又一顺的特色名菜。<br/>
<div class="spctrl"></div>  “它似蜜”,据传说是清乾隆皇帝西征时,带回的“香妃”而传入京城。原名“塔斯蜜”,乾隆皇帝很喜爱,称它为“它似蜜”。“它似蜜”是用羊里脊肉,切成薄片,用白糖、甜面酱、米醋、淀粉等佐料挂浆,然后烹调而成。此菜色泽棕红、肉质软嫩、甜香微酸,甘美不腻,深受顾客好评。<br/>
<div class="spctrl"></div>  近年来,又一顺饭庄经过几度修整,扩大了营业面积,改善了就餐环境,已成为京城旅游定点饭店。杨永和烹饪大师虽然故去了,可是他带出的徒弟,在又一顺正发挥着才能。又一顺饭庄在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又迎来新的兴盛。 <br/>
<div class="spctrl"></div>  特色菜肴:又一顺传统的特色菜有海洋鱼翅、 垂鸡生肚、白露鸡、生扒羊肉、炮糊、干贝肚块、炸羊尾、它似蜜、醋溜木须等。</div>

过来看看 发表于 2009-6-25 22:31:00

头发胡同里的西城图书馆还在吗?

路丁 发表于 2009-7-3 23: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6-29 22:56:00的发言:</b><br/>
<p>您说的西南角的食品店,曾经叫妇女商店,售货员都是女同志~~</p>
<p>记得带气囊的38路总站就在西单,只是在东北角-----</p></div>
<p>再插一句吧,现西单文化广场的那块儿,原来是一个公交停车场,37、38-----好像都停那儿,就从横二条那拐进去----</p>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7-3 22:38:00

<p>师妹好,问候一下,多日不见了:)</p>
<p>细琢磨,老北京的好地方太多了~~胡同里沉寂着多少的故事,可惜呀</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4 07:5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6-22 23:43:00的发言:</b><br/>
<p>是叫八店,是清真副食店,您说的小百货商店在牛肉弯把口北面,出租汽车站是在绒线胡同口南,很大的一个点儿,基本都是华沙和小拉达,有不多的几辆伏尔加----------问好朋友:)</p></div>
<p>这段需要纠正一下了。“拉达车”的出现,已经是九十年代了。那个出租站原来是一水的华沙或者胜利20;后来增加了一部分客运三轮摩托车-东风021.每公里0.2元。</p>
<p>另外,蜂产品商店附近,还有一个石油商店吧?</p>
<p>&nbsp;</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4 07:5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6-29 22:49:00的发言:</b><br/>
<p>当时很轰动的新闻,据说发生在横二条~~</p></div>
<p>这事情的现场,在现在堂子胡同东口,广州大厦北面的胡同里,现在已经拆除了。原来那个小胡同没有路灯,案发后装了亮度极高的路灯。</p>
<p>此外,没有“人肉包子”这么回事。但是这人怪癖,确实把人肉做成半成品,泡在盆里了。</p>
<p>那年我住的地方离这个地方很近。当事人是北京某橡胶厂的食堂厨子。被杀的据说落实的只有一个江西来的弹棉花的小男孩,十七岁。姓夏。</p>
<p>&nbsp;</p>
<p>&nbsp;</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4 08:0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路丁</i>在2009-7-3 23:48:00的发言:</b><br/>
<p>再插一句吧,现西单文化广场的那块儿,原来是一个公交停车场,37、38-----好像都停那儿,就从横二条那拐进去----</p></div>
<p>公交停车场,应该是现在图书大厦。38路公交那时候还带过拖车呢!就是直接在长安街上由西向北左转弯进场。</p>
<p>西单文化广场那里,原来有个“西单体育场”。</p>
<p>&nbsp;</p>

横窗瘦影 发表于 2009-7-6 00:1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7-5 23:59:00的发言:</b><br/>
<p>您要是要这里雇的出租车的话,,是否孩子出生在油坊胡同的第二医院呢?</p></div>
<p>我的孩子是在老人民医院出生的,因为那是爱人的合同医院,还记得那会儿雇车要预订,调度给登记上,只说是上午到,结果我们家兄弟姐妹轮流在医院大门口等着,孩子办了出院手续饿得哭个没完,一趟趟地看也不来,公用电话打了不少,直到12点过了,出租车才到,赶着回家又忙着热奶,整个就忙得一团糟。要是油坊二院着急了我找个平板车也就蹬回去了:))</p>
<p>不过我的小妹妹当年是出生在二院。</p>

面茶油饼 发表于 2009-7-6 00: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路丁</i>在2009-6-23 1:12:00的发言:</b><br/>
<p>老弟发话了,我就再絮叨两句:庆丰包子铺记得还真是拆了长安戏院才出来的,门儿不大,买卖挺好,赶上吃饭点儿,还得排队。那会的炒肝儿、包子,哪是现在这味儿啊!长安在时西介壁那个食品店好像是买点儿食品点心什么的,反正我记得它那儿卖过糖葫芦儿,在那儿碰见汪老师非给我买了串儿吃,后来,它门口还有卖灌肠儿的,那次留金先生也提及此事,都印象深刻啊------。</p>
<p>&nbsp;</p></div>
<p>那里的庆丰包子铺是没有炒肝的,记的只有锟钝。先开票然后等着叫号,里面很窄。那家食品店夏天窗口有个冷冻机里面的氨水味儿很浓。当时还挺喜欢闻那个味道,印象中北冰洋汽水,冰激凌 大雪糕。北冰洋还有一种盐汽水白色的是咸的。一毛五一瓶收押金的。冬天时卖金糕。</p>

面茶油饼 发表于 2009-7-6 00:2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心一</i>在2009-6-28 10:19:00的发言:</b><br/>
<p>&nbsp;我还没能仔细浏览您的全部发言,可是感觉您是这一带的住户,我只是常去,熟悉程度不是一个层次的。</p>
<p>&nbsp;这个帖子是扫宣内大街,那天我没往西单北大街想。西单商场这二三十年改造,面目全非,中间变化剧烈。如果说稳定的时期,我觉得应该是改造之前。当然现在也稳定,拆得差不多了,想关心有的是时间。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前期,这一带的书店我还算常去,至少都有印象。后来这边又乱改一气,几家书店被撵得东搬西挪,我就很少来了,当然还是知道一点。</p>
<p>&nbsp;“儿童科技书店”,没这种印象。这是两个门类,感觉应该是分着的。</p></div>
<p>西单商场对面路西春雷无线电商店边上有一家儿童书店专卖小人书和少儿书籍。科技书店在西单路口刑功卫胡同的边上。好像是不太准确了。</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6 06:1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7-5 22:33:00的发言:</b><br/>
<p>38路公交车当时好像是斯柯达吧?后面挂着一节呢。在钟声胡同口。在停车场后半部分是消防队的一个修理厂。当时常有一部大型云梯车在那里维修。云梯一升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围观。西单体育场当时记的快过年的时候,在那里用于临时买年货的地方。是凭本的。</p></div>
<p>买年货、凭本、排队,都经历过的。</p>
<p>纠正一下,那时候的38路车,和四路环行公交,都是捷克的,但不是斯柯达,叫“伊卡璐斯”。最早的拖车只有一排轮子。后来才有了两排轮子的拖车厢。</p>
<p>谁还坐过最早的斯柯达公交?转弯时,车身旁边会翘出一段“小胳臂”----转向示意灯,红色的?</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6 06:1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7-5 22:37:00的发言:</b><br/>
<p>向您问好了!握手!当时在那里洗澡还脱过筐呢记的洗澡好像是两毛六?您记的清楚佩服佩服。当时西单可真是个好地方啊,现在连一点人气儿都没了。</p></div>
<p>在西单向北的粉子胡同口,有一个专门卖澡票的地方。那时候,澡票是作为福利发给企业单位职工的。有两种,除了两毛六的,可以洗池塘、理发,另一种,是五毛五的盆塘票。当时洗盆塘属于高消费了。</p>
<p>西单有两个浴池,一个在路口南,另一个在商场北面路西。那里还管洗衣服,五分钱一件。</p>
<p>&nbsp;</p>
<p>&nbsp;</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6 06:2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横窗瘦影</i>在2009-7-4 23:11:00的发言:</b><br/>
<p>呵呵,可能您说得对吧,不过我结婚和妻子生孩子都是在这儿雇的车~~</p>
<p>&nbsp;</p></div>
<p>我知道了。你把车型弄错了。那个站有一部分是意大利品牌“菲亚特”。这车后来和苏联合资了,苏联出的就叫“拉达”,意大利原产(其实是保加利亚产的)就用原品牌“菲亚特”。这两种车外形极相似,只是窗口镶边,一为煮黑,一为镀铬;发动机零部件可以通用互换。</p>
<p>&nbsp;</p>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6 06:2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7-5 23:00:00的发言:</b><br/>您去过高台阶饭馆吃过那里的馄饨吗? 小时候没 少上那里去吃味道真不错!锅的中间放着块档板,一半是骨头一半是煮的馄钝。那里的大火烧也味道不错尤其是夹着油饼。 </div>
<p>高台阶是不是叫“新风饭馆”?</p>
<p>晚上开到很晚,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骨汤馄饨和冰镇啤酒。难忘!</p>

路丁 发表于 2009-7-5 22:5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面茶油饼</i>在2009-7-5 22:46:00的发言:</b><br/>
<p>长安戏院。西单第一理发馆。鸿宾楼。饺子馆 首都打字机行。高台阶新风饭馆。首都电影院。储蓄所。刀削面饭馆自行车修理铺。六部口邮局。还有一家长安锁厂的一个车间。长虹照相馆 首都电影院边上一家食品店。打字机行外面常年停放着一辆美式吉普车。还有一家无线电修理行。</p></div>
<p>您说那打字机行,一直坚持了很长时间,给我印象很深。后来,我还买了一家打字机,学会了打字:))</p>

面茶油饼 发表于 2009-7-5 23:00:00

您去过高台阶饭馆吃过那里的馄饨吗? 小时候没 少上那里去吃味道真不错!锅的中间放着块档板,一半是骨头一半是煮的馄钝。那里的大火烧也味道不错尤其是夹着油饼。

路丁 发表于 2009-7-5 23:12:00

<p>那回写长安街时,就和横窗老弟说起这高台阶儿了,看来这是西单这儿人的“通病”了,都管它叫高台阶儿,名字记着的可真不多,横窗老弟记着叫新风,我都忘了,今儿您一说,是那么回事儿。大火烧夹油饼儿,再来碗馄饨,这会儿再上哪儿找这好滋味儿去啊!</p>
<p>改日约了横窗老弟,再找上好朋好友,咱好好儿叙叙!</p>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说记忆中的西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