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什刹 发表于 2008-12-3 16:17:00

教堂和西式庭院

 
<p>鼓楼西大街有一座基督教堂,那里也是我童年时代常去的游戏天堂。因为教堂就在我上学的鸭儿胡同小学的东面,所以我们一些同学经常到那里去玩。</p>
<p>教堂的西墙和鸭儿胡同小学的东墙之间,是一条近百米长的的胡同。这条胡同也算是北京胡同中的一绝:整条胡同只有一个院门,就是鸭儿胡同小学的后门,比一般的“府夹道”的院门还少。这条胡同至今我也叫不上名来,估计现在已经划归鸭儿胡同了。大石碑胡同北口的西侧就是教堂的东墙,教堂的东墙和北墙都是铁栅栏围墙,大门开在鼓楼西大街的路南。教堂不大可是占地不小:南面到鸭儿胡同,北面到鼓楼西大街,东面到大石碑胡同,西面到鸭儿胡同小学的东墙。估算起来,整个院子没有一万平米,也有七八千平米。在这里面除了有一座不大的教堂以外,其余的地方都是神职人员的住所。教堂位于院落的的东北角,是一座带尖顶的建筑(文革时期被了削尖),教堂外是一个长方形的院子。教堂的南面分为两部分:西面是一个大院子,东面是两个小院子。教堂(包括院子)只占全院落的四分之一左右。</p>
<p>我的一个王姓女同学的父亲,是教堂的看门人,她家就住在院子的门房里。这个女同学(记不清名子了)是一个长相有些“困难”的女孩,大家都不愿和她一起走路。可是要想去教堂里玩,就必须下学时和她一起走才能进到教堂里去。没法子,只要想去教堂玩,就得下学时找她一起走,谁叫他爸爸是看门人呢!</p>
<p>教堂面西而建。教堂的门开在两侧,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大厅,用来做礼拜集会用,南北两侧是神职人员的办公室和教室。我们一般到教堂是为了捉迷藏和要糖吃。大厅里有许多的高大的长条椅子,十分适合我们在里面捉迷藏。可是在捉迷藏的时候,经常玩的忘乎所以,大声地欢笑和尖叫。这时就会引来南屋里的神父或修女前来干涉,结果是可想而知:被恼怒的神父或修女驱逐出境。但是也有时会因祸得福:被一个四十来岁的修女带到北面的房子里,这里是一个教室,里面有一架钢琴。修女会弹琴着钢琴教我们唱歌,唱完歌还发给每人一块糖。这时我们就会学着那位女同学的样子,鞠一个躬,说:“谢谢嬷嬷!”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嬷嬷,只知道她给的糖很好吃。她教我们的歌,我是一句也没有记住。每年的冬天,过“洋人节”(就是圣诞节,当时我们就称其为“洋人节”)的时候,我们还会得到一些小画片,上面印着圣经故事。</p>
<p>大厅里不让玩了,我们就去院子里玩。在这个大院里我们有三个同学:一个是王姓的女同学,一个姓郭(记不得名子了),住在南面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姓邵,住在西面的院子里。王姓同学是我们进教堂的“钥匙”,当不能在教堂里面玩的时候,我们就会丢开“钥匙”,去找那俩个同学玩。</p>
<p>邵姓同学是兄弟两个,哥哥叫邵炜,弟弟叫邵竞。弟弟和我同班,哥哥比我高两年级。邵家据说是从美国回来的,邵竞的父亲主管这个教堂事物。他们家就在教堂的西院,是一个很大的花园式的院落。院子的西北角,有一座两层楼的别墅,邵家就住在这里。院子的南面和东面草坪和花坛,中间还长着一些高大的树,草坪上铺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面的小径,整个院落显示出外国风情。</p>
<p>在夏天,我们一进院子就会跑到草坪上去打滚,趴在草地上写作业,或是躺在大树底下的草坪上,看着天空上的白云,真是舒服。我是在这里第一次领略到了西洋花园式庭院的韵味,它和中式的四合院截然不同,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每次我们和邵竞来他家里玩,我们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叶子会动的含羞草,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给草坪“剪头”的人力剪草机、给花草树木除虫用的喷雾器、推垃圾的独轮车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国家庭中看不到也不适用的的东西,在这里处处都显示着主人的西方生活方式和习惯。</p>
<p>我们在邵竞家玩的时候,从来没有进过那座别墅。他家有一女一男两个佣人,就是我们郭姓同学的父母。女的管别墅里的事情,男的管院落的清理和草木的修饰。我们还帮助他修剪草坪、清理杂草和为花草浇水。</p>
<p>郭姓同学的家住在邵竞家的东面,有一个小门把两个院子连在一起。在邵竞家玩够了,我们就去郭姓同学家玩。在他家我们可以随便的玩,院里、屋里到处跑。</p>
<p>在郭家,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他家的厨房里有一个我们几个同学都没有见过的东西——烤面包的面包炉。那是一个用砖砌成的大炉子:上面是烤面包的炉膛,下面用来烧火。郭家妈妈就用这个面包炉,给邵家和自己家烤面包。在厨房里我们还看到了中间粗两端细的擀面轴,切面包用的像锯子一样的长刀,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用具。有一次,郭家妈妈还给我们吃她刚刚烤好的面包。那是一种有点酸味又很香的面包,很好吃。这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吃家庭自制的面包。</p>
<p>在郭姓同学的的家里,我们发现他自己有一个屋子。这让我们很是惊奇:他为什么不和妈妈一起睡呀!他的屋里有一张单人钢丝床床,很软和。床上铺着雪白的床单,床头是一个和床一样宽的大枕头。被子不像我们家一样叠起来,而是平平的铺在床上,睡觉时掀开被子钻进去就成了,不像我们还得铺被子、叠被子。家里的地面是木地板,走起路来有咚咚的响声。地板擦得很干净,于是床底下就成了我们捉迷藏藏身的好地方了。我们跑来跑去的在屋里捉迷藏,把屋子搞得乱糟糟的。</p>
<p>可是在这两个同学家里无论我们怎么淘气,家里的大人都不回训斥我们,更不会说:“不许……!”之类的话。两家的大人最多在我们闹翻天的时候,对我们喊道:“孩子们!跟我来。”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地方,说:“在这里玩吧,孩子们。”大人就走了。这可能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不同。</p>
<p>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邵竞和郭姓同学就转学了,再也没有来上学。后来听说搬家了,也有人说他们出国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到那个花园一样的院子里去玩了。</p>

斑马 发表于 2008-12-3 16:41:00

<p>那个不是天主教堂,是基督教堂!早年是长老会的,后来是中华基督教会.知道这个教堂历史的人不多,网络上资料更少,我前几年整理过这个教堂的资料。</p>

mushroom127 发表于 2008-12-3 23:46:00

<p>鸦儿胡同小学还有教堂??完全不知道啊</p>

斑马 发表于 2008-12-4 00:00:00

是石碑胡同,现在那个教会学校主楼还在!著名的民俗学家常人春老师小的时候好像就是在那个学校上学.

mushroom127 发表于 2008-12-4 00:13:00

斑马对教堂很有研究啊~以前我问了个西什库的问题也是您解答的~

斑马 发表于 2008-12-4 00:45:00

呵呵,因为看别人都排斥教堂和教会,没人搞,我才瞎玩玩而已。北京历史上的近百个教堂历史和位置基本都玩清楚了,您要是有什么教堂或教会的问题想问,尽管提,知道的一定给您解答。

油油 发表于 2008-12-4 09:0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12-3 16:41:00的发言:</b><br/>
<p>那个不是天主教堂,是基督教堂!早年是长老会的,后来是中华基督教会.知道这个教堂历史的人不多,网络上资料更少,我前几年整理过这个教堂的资料。</p></div>
<p>上马石。。。吼吼。。。。石栏杆。。。大门。。。</p>

我的什刹 发表于 2008-12-4 15:24:00

谢谢斑马指教,我还真是不知道是基督教堂。已经改过来了。谢谢您了!

斑马 发表于 2008-12-5 16:15:00

相互交流,鼓楼和钟楼之间还一个小教堂,是此教堂的副堂,这个教堂的房子今天还在!

老鸵鸟 发表于 2009-7-11 11:47:00

<p>这教堂,文革期间改成服装厂。后来停产改旅馆。是不是就是现在的“西海饭店”?咱们老北京的总舵把子就盘踞在这里?</p>
<p>之所以记得这家服装厂,是由于我认识的一位老大哥,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人口多,就没读书,参加工作当学徒,就在这家服装厂。文革前,是一个街面上的服装加工部,文革期间搬进了教堂。</p>
<p>说起这位大哥已去世的父亲,应当是古建界的泰斗,名气应不逊于罗哲文。</p>
<p>这鸭儿小学,和我们也有点渊源:其中一任校长,是书画鉴定名家刘老先生的公子。刘老也是国内顶级鉴定专家。现在这父子俩都已去世。</p>
<p>&nbsp;</p>
<p>&nbsp;</p>

面茶油饼 发表于 2009-7-8 22:2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8-12-4的发言:</b><br/>是石碑胡同,现在那个教会学校主楼还在!著名的民俗学家常人春老师小的时候好像就是在那个学校上学. </div>
<p>是六部口往东的的那个石碑胡同吗?</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堂和西式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