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和”文化
<font face="Verdana"><br/> <br/> 在北京提出“人文奥运”理念后,人们认为北京城市文化最体现东方文化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包容与和谐,用一个中国字概括就是“和”。“和”的根基是安定与和平,“和”的文化内涵与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体育就是和平”主张是一致的。 <br/> 早在2001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时任市长的刘淇同志就提出,奥林匹克运动崇尚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文化理念,充满了竞争的意味。而我们东方传统文化崇尚的是包容与和谐,在第29届奥运会上,如何使这两种文化理念和谐而生动地展现出来呢?(详见北京晚报2001年11月18日第1版报道“刘淇三问2008”)由此,研究和揭示北京城市 “和”的文化理念,特别是“和”文化理念的物化成果就成为值的研究的课题 。 <br/> 从《中国书法大字典》我们得知,“和”字的源起是上古时期的一种能吹奏的乐器,吹奏出来的声音非常和谐。由此,“和”字产生,代表“和谐”之意,以后又衍生出“包容”和“和平”的含义。 <br/> 北京是文化古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厚重,“和”文化理念是北京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br/> “和”的文化理念首先表现在北京市民的交往上,大家见面打招呼或问候非常和气,这是北京文化和北京人的礼仪所决定的,北京人认为“和为贵”。 北京人坚信“和气生财”,由此,在北京的一些老字号里,“和”字是常见的。例如,老北京的商业铺面有永和号、泰和号、义和号、天和号等,人们熟悉的还有协和医院,广和居饭庄等。 <br/> 在北京的大院儿生活中,街坊邻里的和气也是最重要的。北京人坚信“家和万事兴”。由此,北京人崇尚四世同堂,一大家族人和和美美,安安静静的生活,一个大院里的街坊和和气气相处。 <br/> 这种“和”的理念,在封建皇家文化中更是得到重视。北京的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用来颐养天年的,在光绪皇帝题写匾额时也突出了“和”字。在颐和园昆明湖上最大的游船为“太和号”;颐和园内最大的戏园为“德和园”。据说,在北京故宫军机处的值班房里,还有乾隆皇帝专门为大臣们题写的“一团和气”。据有关专家研究后认为,这几个字不能简单理解,它包含着“和”的丰富文化内涵。 <br/> 在北京 “和”的文化理念更集中集中表现在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代表着中国封建国家和社会的最高统治权威和文化境界。 <br/> 何谓“太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太”的解释是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和”是指阴阳会和、冲和的元气。这种阴阳的会和或冲和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和谐的。《易经》在乾卦上讲:“保合大和,乃利贞”。这里“大和”就是“太和”,古字“大”与“太”通。意思是说“太和”是吉利之道,利于万物生长。“太和”的另一种解释就是“天下太平”。 <br/> 这种“和”的理念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还体现了安邦治国的思想。仔细观察,故宫里的三大殿是在明朝定都北京时修建的,当时第一殿称“奉天殿”,也叫“皇极殿”;第二殿称“华盖殿”,也叫“中极殿”;第三殿称“谨身殿”,也叫“建极殿”。名称是什么时候改的?是在清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这一年,正是中国从战乱走向平定的转折年。 <br/> 1644年,在中国有三个年号,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农民起义军大顺元年。这三个年号代表三股力量。结果,由于李自成进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黑暗统治,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半月,李自成就被迫退出北京城,迎来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入主北京。到1645年,全国的形势仍是四分五裂,清军占据北京,江南为南明政权,西北为张献忠盘踞的大西政权,整个中原是李自成属下的大顺军与清军交战。北京城头不断变换的“大王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各种矛盾的激化。从明末的黑暗统治,到连年的战争破坏,任何一个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巩固统治地位,就必须求“和”,求天下安定。由此,入主北京的清王朝不仅笼络汉族官员,学习汉文化,还注意汲取汉文化的精髓,即“和”的文化理念,将紫禁城三大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寓意深远。可以说,清王朝入主北京将“和”的文化理念进一步向前发展,以至清王朝统治三百多年紫禁城三大殿名称未作改变。对这一现象,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祖希认为:“紫禁城已是天朝紫微垣的象征,而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的名字“太和”二字,更寄寓了对君主制下所形成的一切秩序得意的自诩(xu音许),它象征着天朝秩序的最高境界——和谐、天经地义、神圣难犯。”(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P30-31)意大利学者路易吉·戈佐拉教授也指出:“紫禁城太和殿的皇帝宝座几乎放置在皇宫的正中,差不多也与北京城的中心相重叠,这里是中国乃至宇宙的理想中心。根据风水理论的解释,这里是宇宙三才(天地人三个生命要素)的相交点,当然应该坐着被称为天子的皇帝,这位现实世界中唯一能够参理三才的人。那个地方是风水师借助实地勘察和一些秘籍确定的文明空间中最为理想的宇宙中心,能够使人的行为与万物之源的气产生和谐”。(见《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P3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 <br/> “和”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就是中国的儒学思想,即孔孟之道。孔子在《论语》中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可见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是什么?《辞海》解释,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和”作为这一文化理念,就源于儒家中庸之道,认为能“致中和”,即无事不达到和谐的境界为最美好的境界。据说,故宫“中和殿”的名称就源于“致中和”的含义。“中和”还有中正和平之意。中正和平与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人类和平在文化理念上是一致的。 <br/> 说到“和平”,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北京老人爱讲,北京城是块风水宝地,战争一到北京城就停止了。这里面既有历史上的一些巧合,也反映北京人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在北京中山公园有一座石牌坊。这座牌坊源起是在1900年,这一年北京出现了义和团活动,各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保护在北京城的利益和使馆区,调兵进城,对清政府进行恫吓,对老百姓进行屠杀,引起北京人的反抗。6月20日上午,当德国公使克林德乘车经过东单牌楼西总布胡同向北京人挑衅时,被中国清军军官恩海击毙。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帝国主义列强不仅要求清政府将恩海交给德国使馆,而且把恩海当作祭品残酷地杀害了。帝国主义列强还不满足,进一步要求清政府在击毙克林德的马路上修建一座大理石牌坊,用英文、拉丁文、法文、中文刻上中国皇帝(光绪)的道歉上谕,把耻辱铭刻在北京人的脸面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京各界人士强烈要求拆除这座牌楼。于是在1919年牌楼被移至到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正门内。到1952年这座牌楼要为人民服务,就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这个新的文化内涵就是北京人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于是,由郭沫若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保卫和平”被铭刻在牌坊正中,牌坊由此被北京人称为“保卫和平坊”。 <br/> “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高的精神追求就是“天人合一”。北京的天坛就体现了这种结合。明代的祈年殿是分三种颜色,即上青(兰色)、中黄(黄色)、下绿(绿色),表示“天、地、人”和谐地形成一体。天坛的圜丘坛更是人与天对话的地方。只是这种对话在中国封建社会让皇帝一个人给霸占了。皇帝站在圜丘坛正中的中心石上,对天祷告。现在,这种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一般的民众也可以与天对话了。人们还认识到与天对话不过是声学回声的原理,封建迷信破除了。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人与天地(自然)要和平相处的思想仍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br/> “和”的理念在北京城市社会生活发展史上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着丰富多彩的物化成果。荷兰学者施舟仁(译音)早就注意到,作为古代东方大的大都市——元大都城内各种宗教并存,而且和平相处,与西方一些城市中宗教的矛盾以及引发的战争相比较,元大都城和明清北京城却是另一番景色,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和”文化理念的魅力。无独有偶,北京市佛协在研究“宣南文化”时,惊奇地发现,在北京宣南地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咫尺范围中,聚集着五大宗教的众多著名活动场所。这些场所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长椿寺;有道教的白云观;有基督教珠市口教堂;有天主教宣武门教堂(俗称“南堂”);有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等。这种“宗教文化区”的现象在世界大城市中也是罕见的,充分体现了东方 “和”的文化理念,体现了北京城市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br/> “和”还是北京文化特征的最好概括。凡是研究北京文化特征的专家学者无不发现,北京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海纳百川就是一个“和”字。只是这个“和”的内涵非常丰富。“和”不仅具有吸纳各种文化的特点,还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提升的作用。有专家指出,北京城市就像一座大熔炉,各种文化到北京都要经过这座城市的检验和升华,清朝中叶进京的“徽班”是典型的民间文艺演出,经北京这座都城文化的醇化、提升,变成了地道的京剧,山东饭庄传来的烤鸭,变成了地道的北京烤鸭,西域的地毯变成了北京地毯,就连杭州西湖的美景也走进了北京的“三山五园”。清史专家戴逸在描述宣南文化时也有同感。他说,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南来北往的举子,住在宣南各会馆,带来的是各地文化,甚至包括口音和方言,饮食和穿戴,在京师这个大熔炉,经过锤炼和提高,成为京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又被举子们带回各地,从而完成了北京文化海纳百川又辐射全国的作用。这种作用既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又是“和”文化理念的生动展现。 <br/> 说“和”体现在多元文化现象上,元大都以后的北京文化就非常明显。元代给我们留下了一处宝贵的文化遗存,即居庸关云台。云台用大理石建造,上面雕刻有精美的佛像和图案。其中,在门洞内用六种文字刻的经文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都是极为罕见的。这六种文字分别为梵文、八思巴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西夏文和汉文。在这当中,西夏文又是非常少见的。六种文字刻在一起,表明从元大都开始,北京多民族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六种文字集中刻在由元大都城到西北的重要关口,也就是必经的道路上,表明大都城内的统治阶级在“和”的文化理念下,对多元文化的重视。 <br/> 2008年,北京要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旗帜鲜明地打出了“人文奥运”的品牌,这对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和繁荣将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什么是“人文奥运”?几年来社科理论工作者不断丰富这一文化理念,并用“文化的奥运”来包容人文的奥运、人本的奥运、人民的奥运等内涵。这种丰富与包容本身就体现了北京“和”文化的魅力。特别是一些专家提出: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文化最佳的结合点就在于共同倡导的和谐精神,为我们提出了“和平、和谐、和爱”的口号,作为人类体育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在21世纪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祥见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工作简报第十三期P23-24)我们宣传北京文化“和”的内涵更具有现实意义。 <br/> 让世界了解北京,让北京走向世界,就是北京与世界文化交融的精辟概括。外国人要了解北京,就要来北京,给北京带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这对北京来讲,是学习和吸纳各种文化的极好机会。一座城市、一个民族,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才会有活力,才能永保文化大树的常青。同时,北京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根基厚重,具有东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如何宣传好北京文化?如何展示好北京“和”的文化理念,用“和”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font> 在棋牌室里也可以感受“和”文化,呵呵
页:
[1]